☆、第22章

2025-04-03 16:27:31

到节下了,处处张灯结彩预备过年。

太上神宫平时杂事不多,国师隐居神禾原,神龙见首不见尾。

但终究是吃朝廷俸禄的,年终时露个面,入宫觐见皇帝陛下,也算是份内的事。

皇帝病重好几个月了,不能临朝,颐养在大明宫里。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忆旧,见国师来,草草问了星相年景,便让人搀扶着躺在门前的躺椅里,絮絮同他说起年轻时候的事。

今天日光丰沛,几近凋零的生命看见太阳,总有无尽的感触。

圣上眯着眼仰望天空,脸上有种空洞的伤感,临渊,你与朕相识有多少年了?国师俯首,到上元,恰满五十载。

圣 上怅然,五十年啊,一晃眼就过去了。

朕还记得那时的境况,朕行三,在众兄弟中并不受父皇宠爱,是你慧眼识珠,断言朕必能飞龙御极。

果然你说得没错,朕登 上帝位,执掌江山四十余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幸而上天垂怜,大历这些年富庶依旧,朕就算下去,也有脸面对列祖列宗了。

人越 老,心就变得越柔软。

国师在旁安静听着,见他竟泫然欲泣,从内侍手中接过丝绢替他掖泪,温声道:陛下别说这样的话,一时身上不适,人人都有。

心境开阔 些,往好处想,慢慢身体也就康复了。

臣近些时候一直在为陛下调试金丹,眼看炼成在即,陛下千万放宽心,不说保陛下长生不老,延年益寿还是可以的。

圣 上呼出一口浊气,调过视线看他,笑了笑道:朕不学秦始皇,对丹药也从来不感兴趣。

你彼时劝朕戒荤腥、远女色,朕做不到。

到如今皮囊渐老,已经是无可挽回 的了。

倒是你,这些年容颜不改,五十年前的结袍挚友,现在竟像祖孙似的,想来好笑。

不过神仙岂是人人做得的,要看机缘,也要看命。

朕这一辈子熏灼鼎盛,同 常人比起来还有什么不足?只是到如今太子的人选还没有议定,有些不安稳罢了。

我曾问你谁有升龙之相,你讳莫如深,现在呢?依旧如此么?他含笑摇头,陛下忘了,彼时你的命数,我也从未同高宗说起。

有些事是天机不可泄露,道破了反倒乱了章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臣只能请陛下宽心,我大历三代之内必出英主,到那时会崛起一个空前繁荣的盛世,大历也会成为史书上最不可比拟的朝代。

圣上听后欣然而笑,果真这样,朕在地下也得告慰了。

前有英主后有国师,大历会千秋万代一直兴盛下去。

他心满意足地长叹,如此甚好……甚好……行将就木的人,气弱支撑不了多久,今天算是好的了,能同他说上这么多话。

他站了一会儿,见今上昏昏欲睡,便随内侍退出了紫宸殿。

今 年春交在年前,算是个早春。

天气虽阴冷,东内的景致却因过节精心打理过,苍柏劲松,衬托着连绵的宫殿,有种难以描绘的恢宏。

他缓步踱出宫门,到游廊底下一 唤九色,草地上正乱嗅的鹿立刻蹦过来,在他腿上亲昵地蹭了两下。

他垂手抚鹿头,喃喃道:该回去了……如果我也把你丢在这里,你会不会很难过?九色是鹿里的翘楚,心智和四五岁的孩子无异。

听他这么一说,让它想起混得很熟,临走却没有同它告别的某个人,顿时伤心起来,抬起大大的眼睛看向他,眼里莹然有泪。

临渊失笑,在它额上轻轻一点,她跑不远的,哪天想她了,本座带你去看她。

复招招手,领它往丹凤门上去。

中路两旁金吾擎矛而立,国师具服华美缓步前行,身后跟着一只颈带银铃的幼鹿,一路走,一路掀起悦耳的铃声。

金 吾侧目,他们眼里的国师实在是个高深莫测的人,从来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看上去慵懒散漫,不显得功利。

活了一百多年,样貌不变,且永远有颗年轻的心。

只 不过岁月定格住,对一个人来说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活得太久也会寂寞吧!所以他的身边从来不缺宠物,鹿之前曾经养过豹子,养过蛇,后来那些动物渐渐都老了, 寿终正寝时他会难过一番,然后重新物色,再出现时又有新鲜的生命相伴。

明光铠在太阳底下泛出杀气腾腾的芒,那头鹿年幼不惧怕,在剑戟之间流连穿梭。

他有这个耐心停下等它,百步的金砖路走得旁若无人,也许在他看来,他们这些肉体凡胎存在和不存在都一样吧!终于到了尽头,但等着等着,等来了梁王。

国师与大历同寿,辈分太高,梁王虽然是皇后嫡出,在未登极之前,见了国师仍旧要行礼。

他迎上来,长长打了个拱,小王先前还说要去神宫拜会国师,没想到在这里遇见国师,真巧得很。

国师是谦和的人,至少外人看来从不自视过高,揖手还了一礼道:许久不见殿下,殿下安好?梁王应了个是,比手将国师引到门楼下,满脸堆笑道:听说国师寿诞将至,小王备了薄礼,命长史送到神禾原,连去三次,只可惜每次都不得其门而入。

今天既然见了国师,请国师赏脸,小王设宴,聊表寸心。

他 迟迟啊了声,寿诞将至……殿下有心,臣都快忘了自己的寿诞是什么时候了。

每庆一回生,就提醒臣又老了一岁,这种滋味不好受,所以早就取消了。

说罢见梁 王脸上尴尬,抿嘴一笑道,殿下的情臣还是领的,至于宴席,臣滴酒不沾,去了也是扫兴。

见他手里有奏疏,便问,殿下进宫来是为上奏?梁王道是,国师先前见了圣上,圣上精神还使得么?他慢慢摇头,说了几句话就乏累,现在已经睡下了。

梁王捏着奏疏进退两难,便向他讨教,国师听说谏议大夫遇刺一事了吗?小王就是为这个来的。

按说朝中大臣枉死,应当回禀圣上一声。

但目下圣上龙体违和,再为这件事烦扰,不知圣上可会反感。

他听后敛袖道:圣上器重殿下,命殿下监国,殿下就应当担起这份责任来。

谏议大夫从四品,位不在三公九卿之列,照臣的意思,殿下完全不必惊扰圣上。

如今多事之秋,满朝文武都在看着殿下,殿下如果能将案子办下来,也好叫众人心服口服。

他的话不说破,但对梁王的提点足够了。

梁王的资质其实并不高,全因子凭母贵,格外得些眷顾罢了。

他现在需要机会证明自己,所以国师的话自然也颇顺耳。

那么依国师看,这件案子当往哪里查呢?临渊想起那个摸黑潜进人家宅邸的身影,嘴角扭曲了下,臣对查案并不精通,不过依臣愚见,张公乘坐的那顶小轿上倒可以多做文章。

殿下是极聪明的人,不会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看不出来,臣班门弄斧,叫殿下笑话了,惭愧得很啊。

梁王被他说得一头雾水,可既然聪明人都能看出来,他要是再追问,岂不是变得驽钝之极了?于是拖着长腔啊啊了两声,脸上带着会心的笑,表示自己一点就通了。

国师露出欣慰的笑容,臣忙于为陛下炼制丹药,不便久留,就此告辞了。

梁王晕头晕脑相送,拱手请国师走好,再回过头细想,还是想不出所以然来。

国师负手而行,怡然自得。

刚才那番话别说梁王不明白,连他自己都不明白,完全是为快速摆脱纠缠想出来的托辞。

莲灯看着不太聪明,但是她的胆色用在了刀刃上,如今疑点全集中在外宅,谁想得到死了几年的仇家会来找张不疑索命呢!他的车辇停在宫门上,银辕金顶好不奢华。

随行的秋冬二官来搀扶,他提袍坐定,敲了敲车围,九色一跃到他脚下,在锦垫上伏了下来。

车轮滚动,漾得铁马叮当。

他静心合上眼,走了不多久,突然车身一震。

他茫茫睁开眼,冬官隔帘禀告,说有位小娘子求见座上。

他动动手指勾起垂帘,看见帘外人,唇角轻轻挑了挑,本座今日没空,有什么事,让她明日来神宫。

车内的嗓音幽幽传出来,车外的人当然也听得见,她急忙摊手拦住了他的去路,莲灯着急求见国师,国师见一见我吧!车内半天没有声息,隔了好一会儿才道:总没有好事……到底有多急?莲灯想了想,很急似乎不够表达现在的心情,便道:急不可待。

帘内嗤地一声,所幸还算容情,开恩式的扔了句:去太史局吧,路上不好说话。

顶马踢着小步笃笃走起来,车内的九色听见莲灯的声音,从垂帘的间隙里把脑袋探了出去。

莲灯起先没注意它,等到了太史局见它向自己奔过来,生生撞她一个趔趄,把她脸上的厚稠都撞落了。

她哎哟一声,仔细辨认,讶然叫了声无名。

国师佯佯走来,乜斜她一眼,它有名字,叫九色。

九色昂了昂脖子,表示她以前太不拿它当回事,无名来无名去,作为国师爱宠觉得很掉价。

莲灯却不这么认为,难怪这鹿这么聪明,原来一直是国师养在身边的。

可它既然和别的鹿不同,为什么要不停对她表亲近?几次观察下来都觉得它不单纯,还有点小心机,果然谁养的就像谁。

她偷偷啐它一口,妖兽!九色顿时火了,一记顶牛,顶得她差点找不着北。

她这向被国师欺负就罢了,现在还要被鹿欺负,真是没天理。

莲灯忿忿扬起手,气恼之下打算教训它,可是它却不逃,大的眼睛定定望着她,她突然觉得有点舍不得,凑手在它的犄角上摸了一把。

是叫酒色么?国师这么有学问,居然坑害你!她咂了咂嘴,早知如此我给你取个名字多好,我叫莲灯,你叫莲麓,看看多亲近。

九色果然有点动摇了,转头看国师,国师皱了皱眉,不是酒色,是九色!‘出海云霞九色芒,金容滉漾水中央’,你没听过这句话?莲灯立刻顿住了,咬着嘴唇没敢吭声。

他也不搭理她,背手往厅堂里去,穿过几道门禁,才至司天监别馆。

司 天监算是太史局里最重要的一个类别,这里的陈设和别处不同,大得惊人的几座铜物件高高伫立着。

莲灯第一次看到这样构造复杂的东西,站在底下观察了很久。

铜 仪的主体是几层交错的圆圈,两角各有玉虬一条,吐水入壶里,壶底的漏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就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一刻不停①。

国师见她看得出神,曼声道:这是浑天仪,日月星辰、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皆在其中。

往另一个形似酒樽的仪器指了指,那是地动仪,桶身八条金龙对应八个方位,哪里有地动,哪条龙口中的金珠就会落进蟾蜍嘴里。

莲灯在敦煌时也读书,但是基本没有接触过天文历法之类的知识,因为不懂,所以敬畏,看国师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崇拜。

国师清了清嗓子,做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来,你适才不是急不可待要见本座么,是有事还是怎的?莲灯忙说是,国师上次送来的那壶血救了昙奴的性命,我是专程来感谢国师的。

他的眉毛微微拱起来,点头说好,既然有用,就说明她命不该绝。

顿了顿转回身,高高在上地睥睨她,还有么?你来就只为了说这些?不止。

她绞着手指怯怯望他,我想问国师血是怎么得来的,那个宿主现在在哪里。

他有些不解,血已经给你了,还找宿主做什么?她略犹豫了下,小声道:昙奴的毒每隔七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都要服药。

所以我想找到那个人同他商议,看看拿什么交换能让他心甘情愿供血。

如果条件不苛刻最好,可万一他不答应,我打算把他抓起来带回去,以后随需随取,就不用再麻烦国师了。

谁知他听后脸色发寒,咬牙道:人心不足,恩将仇报!人家不愿意就强逼,还说什么随需随取,你是打算把人当鹿养么!作者有话要说:①浑天仪知识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