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族长 > 第78章 铺路

第78章 铺路

2025-04-03 17:06:15

大陈氏见了长生,眼泪顿时落了下来,道:瘦了,也黑了些。

长生怕她伤神,赶忙说道:祖母与婶婶们舟车劳顿,不如先歇息一番再行叙话。

大陈氏点点头,长生这边的住处是早就收拾好的,知府衙门后头是知府的官邸,不比在京中时住的拥挤,后院房间多,住的也宽敞,长生如今是代理知府,四舍五入也是个大官了,未免面子不好看,在陵南又买了一些下人。

这次一同来的不止罗家人,还有薛采的家眷,薛采如今是长生的谋士,他身上有个秀才的功名,日后也不打算继续科考,打算跟着长生,如今陵南府脱离了凶险,他的家人自然也要接过来。

大陈氏到底上了年纪,略说了几句话便觉得有些支撑不住,两个婶婶便侍奉着她去歇息,几个姊妹看了秦昕然一眼,便全都笑着说要去逛后院,将空间留给这对久未见面的新婚夫妻。

长生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秦昕然见他这般模样忽然笑了,问道:相公自来了陵南府,可还安稳?长生摇了摇头,道:陵南路远,京中人不知内情,陵南府上下沆瀣一气瞒天过海,因而传言入了京中便十分可怕,实际却并不危险。

长生如今想着,若是京中人知道这里的情形,怕是不会让他来这里做官,到了这里海阔凭鱼跃,他倒觉得自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秦昕然闻言,便道:如此甚好,祖母在家中日日担忧,她若知晓相公未曾受苦,也能安心了。

长生到底与她十分生疏,尬聊了几句,便觉得无话可说。

秦昕然兢兢业业的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妻子,见他尴尬,便将他离京后家中事情全都一一道来,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大姐在京中的小食铺子如今转卖给旁人,我瞧着,她似乎有些失落。

长生点了点头,从前这些事都是小陈氏告诉他,如今变成秦昕然,他心中产生一抹奇怪的感觉,铺子在哪里都能开,如今家中不缺银钱,烦请夫人给大姐搭把手,帮着她将铺子再开起来。

秦昕然点头,又问道:大姐如今正青春,当真不再嫁了吗?长生微微蹙眉,道:是你自己想问,还是替旁人问的?是我自己想知道。

秦昕然神情闲适,与长生说话,她有一种奇怪的舒适感,她见过许多夫妻相处,她父亲素来爱重继母,但继母面对父亲时,依然带着一股子小心翼翼。

她与长生相处不多,也知道自己如今无甚依靠,但面对长生时,心底竟有一种别样的安心。

大姐若想嫁人,我便替她筹谋,若她不想,也由她去了。

长生顿了顿,怕秦昕然担忧底下妹妹不好说婚事,又道:底下妹妹们结亲时,真心想求娶的,自不会挑剔此事,若遇到挑剔的,显然不是真心求娶,不必在意。

秦昕然心下微暖,如此妥帖的哥哥,她倒恨不得自己是长生的妹妹了。

长生温声说道:陵南不比京中,规矩少,府中除了长辈,便是你最大,我平日里公务繁忙,姊妹们若是想要出门透气,不必拦着,带足了人即可。

秦昕然听了,多问了一句:那我呢?长生笑了笑,道:你自然也是一样。

秦昕然心下一喜,向他道谢,又见外间有人寻他,便起身告辞。

长生见她要离开了,突然唤住了她,柔声说道:这段时日,多亏夫人照顾家里,辛苦你了。

秦昕然嘴角翘起,笑容浅淡,道:相公怎么如此说,这都是我该做的。

知府衙门里的日常事务,全都是长生不熟悉的事务,他原本以为做知府会有多么困难,但按照王学士教的,若有前例,直接依照前例,萧规曹随即可,若没有前例,则召集下官一同商议如何解决,长生身为长官,负责一锤定音。

在古代当官,其实比现代要容易很多,官本位思想从古至今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长生代理知府以来,也没有判过几桩案子,一般案件由刑厅审理,除非案件审核存疑,或者状告人初次诉讼便选择知府衙门,才会由他审理。

长生第一次审理案件时,原本十分激动,而后见案件都是一目了然的案子,渐渐就失了兴趣。

如今他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水泥厂上,今日正好是水泥修路开工之日,先修陵南府过境驿道,事先准备充足,但仍旧出了不少岔子。

现代修路一般先修半边,这半边晾好后再修另外半边,而古代驿道至多不过宽两米,一半一半修起来就比较耗费成本,因而驿道未留通道,这样一来,就不方便过路车马通行,幸而如今是冬季,正是车马流量最小的时候,偶遇到马车经过,那些人见官府在场,也不敢闹起来,而是卸下马车,在众人帮助下通过。

水泥路铺设有许多门道,并非简单铺上即可,长生前世落魄时做过小工,那些记忆尚未消弭,如今亲自下场和几个工匠一起指导如何铺设道路。

古代没有搅拌机,因而难度更大,水泥不能直接和泥土接触,因而铺上水泥之前,须得在路面上铺一层砂石,待平整之后方才铺上水泥,两边还得留了木板装模,且水泥还要预留缝隙,防止热胀冷缩。

拐弯处本该装设角偶钢筋以防止重物压塌,但古代钢铁造价贵,长生便没有装设此物,万幸古代除非运金送银,很少有重物过境。

长生怕别人不懂,还亲自下场演示了几回,古代尊卑观念深重,做工之人见知府大人都动手了,当下学得格外认真,无一人敢偷懒,个个都十分卖力。

长生盯了一日,若有公务都是命人送到这边来处理的,等到他回了府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罗家人见他一身脏污,又很是问了一番,大陈氏不懂水泥是何物,但却知道长生在做的是一件大事,亲人团聚长生无法相陪,大陈氏也不曾怪他。

劳累了一日,一家人终于坐下来吃了一顿团圆饭,长生只觉得这是数月来吃得最安心的一顿饭。

饭后一家人围炉座谈,大陈氏拉着他细细询问来了陵南府后之事,长生不曾夸张,只捡着紧要又不凶险的说了一遍,饶是如此,众人也很是担心一番,跟着骂了一顿贪腐的张知府。

哥哥,我用你教的法子,在冬日里种出韭菜来了。

罗清清搬出自己从京城带过来的盆栽,如献宝一般捧了过来。

长生见那里一丛绿绿葱葱的韭菜,他以前跟罗清清提了两句大棚蔬菜,未曾想竟然真被她种了出来,笑着夸道:清清似乎跟植物有缘,种什么活什么。

罗清清撇了撇嘴,道:可惜那棵紫色兰花,若是留一留,待分株后再送给魏先生,我们如今也有奇花赏。

长生好笑的看着她,道:物以稀为贵,多了可就不值钱了,都过去那么久了,你怎么又翻出此事来了?罗清清叹了口气,道:哥哥离京不久,魏先生那边紫色兰花因为没养好死了,京中爱花之人可惜了许久,他们都道:如今这世上,恐怕只剩下宫中那一棵了。

死了?倒未曾听先生提起此事。

长生也觉得有些遗憾,转念一想便明白了魏岚的心思,学生送的名花不小心养死了,估计魏岚心虚,不好意思跟他说。

长生又想到宫中那株,猜测着应该就是方淮让他救活的那一株,他突然心下一动,翻起从前在双凤县的陈年往事来,转头看向秦昕然,低声问道:宫中那株,可是秦家献上的?秦昕然点了点头,道:说来当日我自相公手中花三百两买来,而后以十倍价钱卖给了方大人。

长生微微张嘴,愣了片刻后,夸道:未曾想夫人竟有范蠡陶朱之能。

秦昕然叹了口气,道:若我是个男子,定然要留着那株兰花奔个前程,可惜我是个女子,只能给自己多攒一些嫁妆了。

长生刚想安慰两句,大陈氏却突然道:长生,这些时日,多亏了昕然,你日后莫要亏待了她。

长生赶忙应是。

大陈氏接着道:昕然是罗家的当家主母,日后便由她主持中馈,你们可有意见?罗家众人无一人反驳。

大陈氏又向秦昕然道:从前罗家小,也无甚好管的,如今下人多了,也该立起规矩来,你自大家出来,想必也学过管家理事,我和你两个婶婶年纪大了,管不了这些事,日后几个小的,也跟在你身后学学如何管家,免得出了门子一无所知。

秦昕然赶忙应下此事。

长生心下诧异,他离家时秦昕然不过一个新妇,他猜测约莫是他不在的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大陈氏不会突然对秦昕然有如此高的认可度。

众人聊了一会便散了去,只留下长生和秦昕然两人,秦昕然俏脸微红,看着长生不说话,长生轻咳一声,道:我送你回房。

他带着秦昕然去了他卧室隔壁的房间,道:里头被褥都是晾洗过的,你放心用。

秦昕然见长生转身要出去,直接拉住了他的衣袖,问道:相公不留下来吗?长生视线微移,不敢直视她,道:你如今年纪尚小,且再等两年。

秦昕然轻笑一声,倒没有说什么,便放了长生离去。

知府衙门里除了长生买的下人,和罗家带来的下人,还有一些是从前衙门里留下来的仆人,人一多了,便没了秘密,罗家人来了没两日,知府夫妻分房而居的事情便传了出去。

长生这日下衙,望着他人送来的美貌女子,额角微微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