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是什么?这个陌生的名词让岐王这个算见过大场面的人都一怔。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苏妧解释了一下说道。
这几天她找了市面上所有的稻子,发现品种十分之少,因着她们这里水源不多,所有她们乡间常种的是一种比较耐旱的稻子,这种稻子虽然相对耐旱,但是产量却不高。
另外还有一种不耐旱的产量稍高些的,却比较容易遭虫害,她今日正试图将两种品种杂交一下试试,等过段时间看看成果。
岐王:……不明觉厉。
只要能培育出更好的杂交水稻,就能将如今的粮食产量翻倍甚至三倍四倍,到时候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也就不会再发生这种卖儿卖女的事了。
苏妧叹了一声,其实这说起来在这个时代是很普遍的事,有些人的确去了大户人家会过得更好,但那日在长宁村看到被卖的女孩回来抱着母亲的腿大哭的场景,她又有些不忍心,就算知道以后能过好日子,又有多少孩子愿意离开父母呢?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相信孩子还是更愿意待在父母身边吧!岐王看着此刻侃侃而谈的苏妧,觉得她的眼睛里似乎有光一样,他沉声道:既然如此,那你便放手去做吧,本王也挺好奇这杂交水稻到底是什么东西?不久,侍卫就来催岐王回去了,因着他离开的这段时间积压了不少公事,最近又正是收税的时候,府里事情还挺多的。
岐王突然觉得这跟了十几年的侍卫真是太煞风景了,他刚想说些什么,就见苏妧已经挥着手与他道别了,既然王爷还有事,那我就不留了,恕不远送。
那本王就告辞了。
虽然有些不是滋味,但岐王还是很严肃地与苏妧道了别,这才坐上马车离去。
岐王走了之后不久,苏妧将箱子搬了进去,便打算再去地里一趟,实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时时盯着,记录各种数据。
她正准备出门,就见七叔突然过来了,一进门就朝她问道:苏妧,听说你最近在捣鼓稻子?是的。
她点点头说道。
胡闹!之前你折腾其他的就算了,但粮食的事哪里是你能瞎搞的!七叔有瞪着眼说道。
我折腾的是我自家的田地,又没折腾别人家的,我爹娘都没说什么,七叔你管太宽了。
苏妧也不是不尊重长辈,只是这七叔实在是太爱管闲事了,她忍不住便怼了一句。
七叔当即就气的胡子都哆嗦了,没大没小!都是你爹娘惯得你,苏国年呢?我非得好好教训他一下,怎么教孩子的!别看七叔年纪大,但中气可不小,声音宏亮,这么一喊引得周围邻居都在她们家门口探头了,很快就有看热闹的去地里喊苏父苏母回来了。
怎么了?七叔,是妧妧这丫头哪里冒犯你了吗?苏父苏母一进来就急匆匆地问道。
她去折腾稻子的事你们知道吗?七叔指着苏父问道。
苏父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是知道的,这孩子最近几天是迷上了研究各种稻子。
七叔听了更是生气,说道:这是胡闹!粮食有多重要,你们不知道吗?怎么能拿来给孩子玩!这孩子最近懂事了不少,不会胡闹的,之前她不是还做了那个水车吗?现在家里宽裕了,就算家里粮食全交了税,也不至于饿肚子,所以苏父对她折腾稻子的事倒是没说什么。
那东西的确不错,不过这是两码事,可能她识了几个字,看了几本书,就能做出那个水车了,但种庄稼可不是光这样就行了的,而且你看看她这是在干什么?不好好种稻,她还毁了一大堆稻子!说起来七叔就一脸心疼,他种了一辈子地,那些庄稼就跟他儿子似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他能有六个时辰呆在地里,从他小时候他爹就告诉他要珍惜粮食,他又把这句话告诉了族中所有的小辈,如今见到苏妧如此糟蹋粮食,怎能不让他心痛?作为族中年纪最大的长辈,平日里大家说话都是很敬着他的,这会儿看他气的快说不出话来了,别说其他村民了,就连苏父都有些犹豫了,低声走到苏妧身边说道:妧妧,要不你别捣鼓那个稻子了,七叔年纪大了,也受不得刺激,咱们就依他一回好了。
闻言,苏妧皱了皱眉,这之前苏父从来没有阻挠过她研究的事,她还以为苏父是相信她的呢,没想到原来在他眼里,她也是在玩,她当即反驳道:爹,我不是在闹着玩,我是认真的,只要给我一段时间,我一定能研究出来的。
还没等苏父回答,一旁的七叔就说道:你连地都下过,知道个什么,提高粮食产量哪有那么容易,我小时候那时候一亩地的稻子才二百多斤,现在种的这稻子已经是朝廷特意从江南地区带回来的了,经过数十年培育后的良种了,你一个姑娘难道还想随便折腾几下就把朝廷这几十年的做的功劳都给抵了?门口探头的几个村民听完也深有同感地说道:七叔说得对,苏家丫头你也别折腾了,这两天我看你折腾稻子看的都心疼,朝廷都办不了的事儿,难道你还能给办了?对啊对啊!附和的人还不少,显然对她能提高产量一事俱是不相信。
连苏母都跟着劝她了,妧妧,要不还是听大家的吧,你这一个姑娘天天去地里也不像个样子...娘,你别说了。
苏妧阻止了苏母接下来的话,很多事没有试过,我是不会轻易就放弃的。
说完她抬头看向七叔和其他村民说道,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之所以上不去,是因为我们的粮种结穗率不高,穗子也不够饱满,若是能选育出更加优良的稻种就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了,而杂交水稻正是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叔和众村民:……听不懂。
回过神来的七叔厉声道:你不要随便转移话题,我今日来就是要告诉你不要在浪费粮食了!既然解释了也没用,苏妧索性就不说了,等人一走,便继续往地里走去,身后苏母喊了一声:不是让你别去了吗?怎么又去?见苏妧连头都没回,苏父只能安慰完自己又转头安慰了苏母一句,算了,孩子既然想做就随她吧,七叔那我去说!你那嘴笨的,哪里说的过他,还是我去说吧!……每日记录数据,浇水除虫…做实验的日子过得很快,虽然期间村民们见到了她在地里折腾依然要指指点点,不过也就嘴上说几句,她只当没听到。
期间她还抽空去县里将那铺子简单装修打扫了一下,等都收拾完才拿着钥匙回去给了苏母,省得她天天见了她都得唠叨。
苏母接过钥匙的时候还很纳闷,这是哪里的钥匙?苏妧这才将铺子的事情说了,我已经都打扫好了,现在可以准备开张了,趁着过段时间过年还能赚一笔。
见苏母脸上一丝惊喜都没有,她还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随即就见苏母伸手往她身上抽了过来,死丫头,这种大事现在才说!打完后苏母才喜滋滋地拿起钥匙端详了下,随后又愁了起来:那我们做点什么生意好?不行不行,我得先去城里看看,谁知道你这丫头买铺子的时候有没有被坑了?做什么生意,苏妧早就想好了,说道:我们做吃食生意,其他生意我们也没有进货渠道,也没有那种手艺,还是吃食生意最好入手。
苏母有些心动,她之前就是担心自己没啥手艺操持不起来,做吃的话她倒是还行,也不难吃,但要拿出去卖就有些不够看了,她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
我有办法。
苏妧笑了笑,她走进屋,打开学习强国,进了积分页面,花了30积分下载了她之前早就看好的中华美食库一书,然后将书拿给苏母一瞧,说道,这本书上面记载了很多好吃的,都有仔细的做法步骤,我们先选几个小吃面条那种简单的先试试,卖得好以后再慢慢增加。
煎饼蛋饼炸串烧烤米粉螺蛳粉炒饭面条炒菜,中华美食库全都有,以国人爱吃的性格,她就不信她这店会开不起来!苏母不识字,最后还是苏妧将书上的吃食名称一一念给她听,还有每一个吃食的做法步骤,听完苏母便拍了板,现在天气渐渐冷了,我们就先卖面条,正好我会擀面,就是那些浇头我得练一练,还有你这书里说的炸串,听起来也挺简单的,就是费点油,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苏母这爽快劲儿让苏妧都愣了,这都不像以前那个抠门的苏母了。
作者有话要说:岐王:我走了这么久,你都不留我?苏妧:快走快走,我忙着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