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未来岐王妃竟如此有才?这位县主他们也有所耳闻,只是对她都不熟悉,只知道她因为之前在地震中救了许多百姓,因着功劳甚大才被皇上封为县主。
这帮富二代大都是家里的宝贝,原本因着他们读书不好,家里也也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大出息,可突然他们发现他们家的孩子变了!不仅不再三天两头地不着家了,回家以后也不想整日里想着出去了,倒是一有空就钻进书房里去了,他们还派下人前去悄悄看过,发现他们的确是在认真看书,看的还是正经书,而不是在借着学习的名义瞎搞,这让他们不禁震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学了?莫不是被什么东西附身了?虽然对自家孩子的变化表示高兴,但是这种变化实在太过突然和奇怪了,让他们实在难以安心,等他们询问过后,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托未来岐王妃的福!追问之下,他们才知道这未来岐王妃出了一书,许阁老将这书给所有国子监的人都发了一套。
爹娘,我现在才觉得读书原来是一件这么轻松的事!这帮富二代们不约而同地感慨道。
若说京中各府原本对这位新封的县主、未来的岐王妃有多不在意,这会儿就有多感激,她竟然把他们家里原本不学无术的孩子给引上正途了!虽然他们这种家世不需要科举,但若是学问好了,到时候要封荫的时候也有底气多了,也能求个好职位。
一时间,各府纷纷准备了一大堆礼物送往岐王府,其他府见此情景,大为好奇,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怎么突然对岐王如此热情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行如此举动不是太过惹眼了吗?这个问题他们当然知道,但谁都拦不住天天为孩子成绩操心的父母。
自家孩子出息了,身为父母自然忍不住,出门见人便要吹一番,这样一来,整个京城便都知晓苏妧出了一本十分厉害的书,一时间她在京中的名声更盛,而且这回传出的乃是她才女的名声了。
苏妧听门卫说各府给她送了好些礼物的时候,很是疑惑,她在京中并没有什么亲朋好友,怎么会有人给她送礼?来送礼的还不是各府的下人,都是各府的女主人,此刻都正在厅中等着,非要亲自见她一面表示感激。
她换了身衣服便往前厅去了,她刚踏进厅中,就见她们已经站了起来,瞧见她,将来意说了一遍,甚是激动地朝她感激道:要不是县主我们家那个不学无术的孩子怕是这会儿还在醉生梦死呢,以前我都不知道原来他这样是因为看不懂书,这才自暴自弃的,有了县主的书,我们家孩子第一次有了读书的兴趣!真是太谢谢县主了!对对,我们家孩子也是,上次学里抽考,他拿了个满分,回来就对读书一事有了巨大的兴趣,天天窝在书房里,喊他出去玩都不乐意了,说是下次定要考个第一名!这些夫人们想起自家儿子的行为,越说越激动,上前就拉着她的手不放,还想打探道:不知县主这还有没有其他的书?若是有了可千万要告诉我们!苏妧还以为她们亲自前来是有什么事呢,原来是为这事来的!看来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一样。
她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其他的了,只是还有一套相应的蒙学的书,诸位公子都大了,我瞧应是用不上的。
怎么用不上!一听竟然还有蒙学的,顿时有人叫了起来,我家中还有一幼子,若是能从小培养,以后定能有大出息!一听这话,其他人顿时也叫了起来,就算他们家中没有幼子,那以后还有孙子呢!可不能让他落于人后!苏妧也实在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意竟然都做到京城来了,见状,忙答应她们近日会将书都送往各府,这才将她们都劝回去了。
等这些夫人们回去后,自然又是一番夸赞,岐王妃虽然出身低,但浑身上下却没有一点小地方出来的气质,反而自有股闲淡的味道,而且说话让人不自觉地想亲近,关键是还十分有才华却又不自傲,怪不得皇上和太后一眼就相中了她!这些人中自然也有人依稀记得岐王之前曾订了一门亲的,但既然宫中已经定论了,她们自然不会不识趣地去讨论。
苏妧这才名自然引起了京中那些贵女的注意,本来她们就对这位未来的岐王妃十分好奇,这会儿她更是已经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
京中一处庭院中,一群贵女正在举行诗会,有几个手中正拿着苏妧出的辅导用书看着,过了许久才放下手中的书,叹道:没想到这位县主竟然还有如此之才?怪不得岐王会看上她!说到这话的时候,旁边的姑娘突然用手肘撞了一下说话之人,悄悄指了指不远处坐着的昌辛彤,低声道:听说岐王以前的未婚妻是她,后来宫里把她叫进去了,不知为何斥责了一番,后来岐王妃就变成那位县主了。
太后勒令她禁足半月,此时时间已过,几个好友怕她待在府中更心生郁闷,便拉着她出来散散心。
此时昌辛彤的身边也围着一些人,正是之前她们时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姑娘,她们也在谈论着苏妧,听说这位县主是乡下来的,原还想着不过是运气好,兴许连书都没读过,没想到如今却是狠狠被打脸了,就连许阁老都对她称赞有加。
过了一会儿后,与昌辛彤交好的一个姑娘打破了沉默,很是看不上地开口道:不过就算这位县主颇有才华,她也不能抢人婚事!德不配位,又有何用?我看早晚岐王会厌了她。
就是,这婚事明明是我们辛彤的!与昌辛彤交好的几个姑娘为她不平道。
闻言,昌辛彤做出一副低落的样子,垂着头说道:罢了,不要再说了,皇家之事不可胡乱议论,是我配不上王爷。
婚事没了的原因她自己心里清楚,但她却不敢说出来,若是让人知道,怕是会颜面无存。
不过却有人见不惯她这样子,呵,什么叫抢人婚事?既然宫中这么做,那自然有其理由,之前我问她有没有庚帖的时候,她就语焉不详,我看这个婚事兴许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徐姑娘有些生气地说道,当初是她说她与岐王有婚约,她才没有争取岐王妃的位置,如今却被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县主给占了,生生错过了机会!才不是呢!辛彤怎么会是这种人?有人为她辩解道。
我有个下人的亲戚正是在岐王府做事的,早就听岐王府的人说了,是她自己将庚帖撕了,这才惹得宫里震怒,将这门亲事毁了的!怪不得岐王如此讨厌她!本就是她自作自受!徐姑娘大声说道。
什么?这个消息顿时让在场的人惊了一跳,看向昌辛彤的眼神都不对劲了,她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竟然会将自己的庚帖撕了的事,那还是王府的庚帖!昌辛彤只觉得自己此时就像一只猴子一样,被大家围观着,她甚至还能听到她们的嘲笑声,面上一烧,便借口离开了,可那种羞辱的感觉却一直留在她的脑海中,既恨自己为何当初冲动,又恨岐王为何竟然没有如她记忆中一般死去,让她陷入如今的局面!不过,她毕竟比别人多活了十几年,虽然恼怒,但也很快平静了下来,如今大家都知道了,再想嫁给岐王是不可能了,但让她像上辈子一样,嫁给原来的相公,过那种没出息的日子,也不愿意,既如此,那就只能给自己挣出一条路来了!她眼睛转了转,回想着上辈子的事情,倒的确让她想起了一件事,若是成功了,她便能彻底摆脱如今的局面了!婚事已定,京中也没有其他的事了,因着近日太后时常以想念的名义召岐王入宫,让朝中大臣还以为这是皇上发出来的信号,岐王会就此留在京城,已经有人又给他上了奏折,请求他过继岐王。
也许是这段儿孙绕膝的日子太过美好了,知道前朝大臣们上的折子后,就连太后也有些意动,隐晦的与皇上说了几句。
这下子算是将皇上彻底惹怒了,他憋着一股气找了个由头斥责了岐王一番,听说骂的很是难听,就连身在岐王王府的苏妧都听说了,她原本想安慰一下王爷,却见他满脸平静,似乎被骂的不是他一样,见她过来,轻声说了一句,三日后他们便启程回封地。
王爷你没事儿吧?苏妧有些担心的问道。
没事,不必忧心,只是想通了一些事。
岐王还朝她笑了笑,安慰道,只是眼中却不像嘴上所说的那么云淡风轻。
苏妧两人离开京城后两天,京中就突然下起了大雪,这场雪来得比以往时候都晚些,所以实在是让人有些意外,但众人也都没有太放在心上,虽然这种反常的天气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过。
可谁知这场大雪下了整整三天都没有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