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府吃过晚饭,齐妙就便早早的回了日月楼。
再忍一晚上,明儿就能见到父母了。
想想觉得很兴奋,那种能见到家人的悸动,溢于言表。
这种感觉,已经好多年都没有过了。
但兴奋之余,也没忘记李子台、李子哲的事情。
她总觉得李子哲口中的这个玄二爷,是冲着独孤寒去的。
而且好像……还有什么阴谋、阳谋。
整件事情中,原主梁桂香是彻彻底底的无辜者、牺牲品。
所有人的作为,都是往独孤寒身上招呼的,只能说原主倒霉,被挑中罢了。
这事儿她没有能力去查,更没有实力去管。
看起来,只能拜托满月山庄把这个消息,带给独孤寒。
虽然被他欺负有些气愤,不过一码归一码,这事儿让他去查,天经地义。
而她,也能坐收渔翁之利。
至少她得知道因为什么,是什么原因才让她丢了身子。
稀里糊涂的一个晚上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刚刚吃过早饭,小厮就过来通禀,说是齐妙的父母到了。
小妮子早就收拾好了东西,一听小厮来报,赶紧背上药箱就要往外走。
李军山见她归心似箭,笑呵呵的拉着她,说:别急。
让你爹娘进来歇歇,喝口茶,暖暖身子再走也不迟。
齐妙听到这话,吐了下舌头,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李子言看着她娇憨的样子,轻笑着冲妹妹摆了摆手,道:紫儿,我们去迎接大恩人的父母。
好。
李紫玫应完,快步跟了过去。
齐妙被他们兄妹俩调侃的有些不好意思,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
李子台跟李子合也都没有走,就等在这里,打算见过人之后再走。
即便他们俩现在想走,父亲那一关,也过不去!院子里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儿梁安跟曹氏就被李子言兄妹俩领进客厅。
一个抱拳,一个侧身半蹲。
礼数得当,完全没有怯场的意思。
齐妙再旁瞅着,差一点就跪地膜拜了。
讲道理,农村村户见到李军山这样的大人物,那都得惴惴不安,心有余悸,语无伦次。
可她父母不仅没有,还落落大方。
牛,真的很牛!李军山夫妇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这也明白了为何齐妙的规矩,会如此的好。
父母都这般得当,做女儿的自然没有不得当的道理。
李军山跟李夫人走上前,笑眯眯的说:兄台快别多礼,令嫒救了我母,理应是我们夫妇对您们行礼。
说完,夫妻俩真的就行了礼。
梁安跟曹氏纷纷伸手,拦住他们二人的动作之后,梁安开口说道:李老爷客气了。
您是咱们太和镇出了名的大善人,好人有好报,自然老夫人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借您吉言,借您吉言。
李军山忙不迭客套。
把他们夫妻俩让坐在椅子上之后,齐妙第一时间走过去,靠着曹氏。
两天没见闺女,夫妻俩都想念的紧。
曹氏伸手,拉着闺女的小手,看着李夫人点点头,说:这些日子小女再府上叨扰了,多谢夫人照顾得好。
李夫人听到这话,忙不迭的摇头,说:您太客气了。
要不是令嫒,我婆婆现在还不能醒。
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夫妻才对。
梁安看着他们俩寒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齐妙,说:闺女,老夫人的病治好了吗?治好了。
齐妙点头,眼睛里都是笑。
梁安瞅着女儿的样子,悬着两日的心,也算是放了下来。
闺女能这般表现,想来在李府并没有受气。
想到这儿,起身冲李军山抱拳一下,说:既然老夫人的病已好,我们便不打扰了。
年关将至,还有些东西没买,这就要去置办年货。
李军山听了起身,抱拳行礼一下,说:既然如此,在下也就不多加挽留。
对联、挂钱儿不用买,我府上有现成的,你们拿回去就好。
梁安闻言扭头看了一眼女儿,见其对自己点头,随后也不再客气的说:既然如此,那梁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军山瞅着眼前的梁安,想了一下,又道:不知道梁兄可有意,中午在府上用饭?在下想好好谢谢您们夫妻俩,能允许齐姑娘来府上,给家母看病。
他还算了解农村。
基本上农家是不允许小姑娘独自离家,也不回家的。
他们夫妻俩能做到这般,已经不易。
梁安本能的想拒绝,可转念一下还是点点头,抱拳一下,说:那就叨扰了。
呵呵……梁兄能给面子,真是在下的幸事。
李军山满脸笑意,随后想了一下,又说,中午就我们两家,一桌吃饭,可好?梁安看了一眼媳妇儿,也笑着答允。
农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一桌吃饭只怕尊夫人会……不习惯。
我不会的。
李夫人好客的摇头,看着曹氏又说,你家夫人性格这么好,养出的闺女这么乖巧,我也想取取经。
齐妙再旁,看着他们四个人你来我往的寒暄,顿时觉得好无语。
就是邀请顿饭罢了,弄得好像讨论什么大事儿一般。
古人好麻烦,真的好麻烦。
曹氏拽了拽她,小妮子缓过神来。
就听到耳畔传来——那咱们中午见。
梁兄先去忙。
一家三口离开客厅之后,李子台跟李子合也纷纷离开。
李军山没有说话,看着二儿子跟女儿,想了一下,说:你们俩还没给祖母请安呢吧,赶紧切。
兄妹俩愣了一下,随后纷纷行礼,说是。
很显然,这是父母撵他们离开呢。
李军山等客厅只剩下夫妻俩之后,喃喃地说:夫人,为何我见这齐妙的父亲,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李夫人闻言愣了一下,随后茫然的摇摇头,道:老爷这话从何说起?我们好像……没见过。
确定吗?李军山追问。
李夫人再次想了一下,笃定的点头,说:反正妾身没见过,真的没有印象。
不过他们夫妻俩的规矩,倒是挺……因为中午要在李家用饭,所以齐妙并没有背药箱。
把李子言给的那二两银子的诊金交给曹氏,一脸自豪的说:娘,你拿着。
咱家今年办年货,我拿钱。
呵呵……曹氏笑着点头,伸手轻捏了她鼻梁一下,说,我家妙儿长大了,能赚钱养家喽。
这句简单的话,瞬间填满了齐妙空窗多年的心。
前世她开儿科诊所,第一个月盈利的钞票居然没有人分享。
最后无奈,全部化作冥币,给爷爷烧了。
现在想想……还是当下最幸福!三口人出了李府,梁安一手拉着一个,在街上闲逛。
人是真多,摩肩接踵,挨挨挤挤。
碰撞,都是经常有的事情。
梁安见状,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全都护在怀里,慢悠悠的溜达。
齐妙是第一次被这么呵护着,心里特别的满足。
偷摸瞄了一眼曹氏,虽然母亲一脸平静,可嘴角噙着的笑意,她看见了。
这样好的家庭,居然让她碰到,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梅儿,既然对联、挂钱儿不用买,那咱请两张门神吧。
贴在门上保平安,怎么样?行,听你的。
曹氏点头。
请?啥意思?齐妙听梁安说请两张门神,顿时蹙起了眉头。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民间的门神是秦琼、敬德。
这地方不是架空王朝吗?难道说架空在了唐朝之后?很快,梁安就解答了齐妙的疑惑。
来到一处卖对联、字画的摊上,梁安说了自己的需求。
不一会儿,卖家拿出了两张门神。
红底儿,黑画,不像前世卖的那么精致,色彩斑斓。
定睛看,画上的的就根本不是什么人,而是一个四不像的灵兽。
两张画里的门神都一样,只不过眼睛画的斜。
贴在门上,一左一右互相瞟着,像是一对的样子。
艾玛,原来这就是东陵王朝的门神?真是开了眼界。
不过画上的东西,倒是让人看了有种震慑的威力。
呃……或许这就是被称作是门神的原因。
两幅画,两张红纸,寥寥几笔,居然得花三十个铜板才能请回家。
买这样的神画像,不能用买这个字,得用请。
三十个铜板,两张红纸。
果然进了腊月,凉水都得贵上三分!齐妙耸肩,不禁感慨。
曹氏来办年货,带了二两银子,加上齐妙给她的二两,四两银子足够。
卖主把画像卷好,用绳子系上交给梁安。
随后看着他们夫妻俩,笑眯眯的又说:那个客官,灶王爷跟财神爷要不要啊?还有五谷丰神,咱家都有,你要是拿,我给便宜点儿。
这东西只要不提,那就没事儿。
人家一提,你若不要,好像是对神明的一种不尊重。
夫妻俩互看一眼,最后决定再请三神。
齐妙看着卖主撇了下嘴,真是会做生意啊!卖主美滋滋的把三张神像卷好,齐妙瞅着想了一下,低头拿了几个小福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