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12章 梦(二更)

第112章 梦(二更)

2025-04-03 17:15:08

耳畔听着冯氏言不由衷的解释,齐妙嘴角上扬,不发表任何意见。

冯氏的做法她看不上,至于那个解释……就更牵强了。

与其听她白话,倒不如闭目养神,兴许还能补个觉。

耳畔梁庐跟冯氏你来我往的话语,竟然起到了催眠的作用。

迷迷糊糊间,这次是真的睡着了……睡梦中有些凌乱,画面也有些支离破碎。

不明所以,莫名其妙。

不过场景看得出来,是梁家老宅。

花布棉袄的小丫头,在寒冰腊月的冬天,竟然蹲坐在墙根儿下。

双膝曲起,双手报膝,特别的招人疼。

画面推进,那个小丫头竟然在哭,而且哭的特别伤心。

两行泪挂在脸上,凄凉、绝望。

好像被谁抢走了她最心爱的洋娃娃一般,没了分寸,没了方向,没了信念。

仔细一看齐妙发现,那小丫头竟然就是自己。

哦,也不算,应该是原主——梁桂香。

可为什么她会蹲坐在那儿哭呢?难道又被梁敏霞欺负了?可并没有看到梁敏霞的身影儿啊。

原主的父母感情很好,哥哥也十分疼她,可她为什么要哭呢?就在齐妙还想继续走过去的时候——妙儿,妙儿,醒醒,差不多快到了,精神精神。

妙儿,妙儿——梁安的声音突然窜入,让熟睡了的齐妙猛地清醒。

额头、脸上都是汗。

梁汉柏懂事儿的跟梁安换了个位置,梁安伸手,把闺女搂在怀里,用袖口给她擦汗,关心的问:怎么了?做梦了?没有。

齐妙摇头,本能的不想说这事儿。

深吸一口气,坐直身子。

仰头看着自己的父亲,又问,到了?梁安点头,快了,眼瞅着的事儿。

一会儿跟你大大娘下去,我跟你二大爷还得等会儿。

吃了午饭,咱们就回走,不耽搁。

嗯。

齐妙点头。

想了一下又说,爹,要不咱们在这边的镇上转转?梁安闻言看了一眼梁庐,见他对自己点点头,也点头说:行。

看看时间允许不。

如果允许,咱们就转转,啥好再买点儿。

冯氏一听这话,顿时酸了吧唧的道:还是分家好啊。

想买什么买什么。

哪像我们啊,想买啥都得问问才行。

本来人家爷俩聊得好好地,她突然一句冒出来,可真是煞风景。

正说着,马车停下。

车门打开,车夫站在门口,边搓手边说:帽儿胡同到了,快下车吧。

梁庐闻言先下了车,接着是梁汉柏、梁桂兰、齐妙。

冯氏没有下车,梁安也不下车。

梁庐从车梁子上解下来两只鸡,交给儿子。

众人就听到车里梁安的声音——大嫂,你别想了。

茶叶就一家一两。

你要是不想要,就都给我大姐拿过去。

冯氏听了,不懂进退的说:三弟,你也看到了,我们家有啥啊。

不就你拿来的这二两茶叶还不错吗?女婿是秀才,啥好东西没见过啊,那些粘豆包、酸菜咋拿得出手啊!大嫂你要这么说那二两茶叶都给你,其他的东西就给我大姐拿过去,反正侄女婿也不稀得要。

三弟,你——冯氏气呼呼的瞪大了眼睛,怎么都没想到梁安会这么说。

梁安白了她一眼,撇嘴继续说:既然知道茶叶不错,就两家平分,是最好的安排。

怎么就安排了啊。

那梁敏如……冯氏不甘示弱,巴巴的说起来没完没了。

齐妙站在车外,听得有些恼火。

但凡冯氏懂点儿事儿,就不该这么胡搅蛮缠。

本来你闺女没有,人家从暗上给的,你就该消停、别闹腾。

眼瞅着说的越来越难听,小妮子微微蹙眉,想了一下,直接开口道:爹,我跟你去我大姑那。

不去芳姐儿那边了。

爹,我跟二姐与你们一起去。

梁汉柏也帮腔说着。

两个人的这番话,顿时让车里的冯氏消停了。

如果俩孩子真走了,她可没脸带着自己的闺女去大闺女家。

愤恨的哼了一声,然后从车里钻了出来。

看着齐妙跟梁汉柏,狠狠剜了一眼,领着梁桂兰就往前走。

梁安跟梁庐分别扛着东西,齐妙看着,伸手拦住。

凭啥她们娘儿俩空俩爪子走,他们就得跟小工似的搬东西。

梁安也懒得跟冯氏掰扯,冲闺女摇摇头,轻声嘀咕了一句,就算了事。

别跟她一样的。

到底谁跟谁一样的?!那冯氏,有半点当嫂子、大娘的样子?可看见父亲跟二大爷的态度,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跟着一起走。

梁汉柏手里捏了两只鸡,也是一脸怨言。

本来该高高兴兴过来串门,可现在弄得谁心里都堵得慌。

真是够憋屈的。

齐妙使劲儿一踢,一颗石子跑了好远。

小声嘟囔着: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答应。

老实在家呆着多好,敢情来这儿受气了。

好闺女,你乖啊。

一会儿忙完,走的时候给你跟柏儿买糖葫芦吃。

梁庐笑呵呵的劝着。

如今梁庐跟梁安,那可真是亲兄弟的感觉了。

跟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冯氏没来过这边,但是梁桂芳送过亲,知道姐姐家在哪儿。

指了指眼前的门,没有动。

冯氏立马兴冲冲地拍门,一脸得意。

看着大门就知道,这宅子小不了。

在镇上,这样的房子得卖不少银子。

齐妙瞅着,虽然没有李大善人家大,不过小应该也小不了哪儿去。

更重要的是这房子是双开门,而且门槛儿特别高。

东陵王朝讲究这个,如果有功名在身,房门是可以扩建的。

等了好一会儿,门才开。

开门的正是梁桂芳的丈夫——秀才卢长东。

寒冬腊月,卢长东气喘吁吁,好像刚刚经历了什么一般。

双眼通红的看着门口几个人,微微蹙眉。

冯氏瞅着女婿这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卢长东到底是秀才,反应能力上很快。

抱拳行礼一下,文质彬彬的道:岳母、二叔父、三叔父……一一把人叫了个遍,齐妙很佩服他。

卢长东没有去过七家屯,自然也就没有见过他们。

能这么短时间就猜出他们的身份,只能说明这个小子足够聪明。

齐妙仔细的打量着卢长东,长得一般人,不过却给人一种很随和、很好相处的的感觉。

可刚才开门的状态,明显就不一样。

冯氏看着姑爷子这般有礼,也赶紧侧身还礼。

不过动作太笨拙,瞅着丝毫没有美感。

梁桂兰是她的闺女,不过却跟曹氏学过几天规矩,倒还有些不一样。

梁安跟梁庐互看一眼,最后梁安留下,梁庐带着儿子去梁敏如家送东西。

卢长东一看这个安排,忙开口继续说道:岳母,芳儿前几日感染风寒,这几日不便见客。

您看……这……冯氏没了主意。

她的心思就是想看看闺女,再来就是送点儿东西。

可是如今女婿竟然这般说,她该怎么回?梁安瞅着鼠眯的大嫂,无奈的叹口气,说:芳儿女婿啊,不管怎么说二叔儿跟你娘都是大老远来的。

来你这儿没旁的意思,就是过年了,给出了门的姑奶奶送点儿东西。

女儿在家都被重视,可嫁了人,就要称其为姑奶奶。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份,好让她在夫家好过一些。

卢长东应该打听过梁安,所以对他有些忌惮。

如今听其这么说,显然是必须要让进屋。

当然,也应该把人家让进屋。

侧身让路,比划个请的手势,继续找补着说:芳儿身子骨太弱,有点儿病就能遭上。

齐妙听到这话心里不悦,可冯氏居然还嗯了一声,这可把她气坏了。

这冯氏是真傻啊!不爽的翻了个白眼,故意当着卢长东的面儿拽了一下冯氏,说:大伯母,您还真是好说话啊。

大姐在家时您们舍得让她干啥啊,身体一直都好的跟头牛一样。

怎么现在身子骨这么弱?为啥啊大姐夫?齐妙刚刚留头,没有及笄。

身份又是卢长东的小姨子,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忌。

被质问的卢长东一时语塞,可没想到这冯氏——你这丫头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儿少插嘴。

三弟,你也不管管。

进了院子的冯氏,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都已经进来了,女婿肯定不能把她赶出去,爱咋咋地。

梁安听着大嫂不懂事儿话,冷哼一声搂着闺女,把带来的东西放在地上,瞅着卢长东,说:这是给你们带的。

里面有粘豆包、冻豆腐、茶叶啥的。

是给芳姐儿的年礼,你们呆着吧,我带闺女出去转转。

如此下脸,卢长东有些挂不住面儿。

忙走上前,抱拳行礼,极力挽留着说:三叔父跟二妹妹还是留下暖和暖和吧。

午饭这就张罗,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啊。

梁安闻言,微微上扬嘴角,随后瞟了一眼冯氏,又道:不用了。

你们吃就好,我们……三叔,妙儿,求你们……别走。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