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16章 听闻玄二爷(一更)

第116章 听闻玄二爷(一更)

2025-04-03 17:15:08

不过大家伙儿了解详情之后,没有一个上前拉架的。

一来,卢长东是镇上的秀才,又在书院教书,多少有点儿社会地位;二来,陈大雷作为姐夫,四处编排小舅子,这事儿的确该揍;三来,平日里陈记杂货铺克斤少两的事儿没少做,挨顿打也活该。

梁安打的差不多了,气呼呼的指着地上缩成龙虾的陈大雷,凶狠地说:下次,要是再让老子听到你编排我,那老子可就把你送去衙门,让县太爷好好断断这官司。

这一次,念你是我大姐夫,打你一顿就算了。

说完,又狠狠照他屁股上,踹了一脚。

这一脚踹的实诚,陈大雷疼的都叫不出声了。

齐妙走上前,拉着梁安的手,剜了一眼地上疼的冒汗的陈大雷,说:爹,咱们走吧。

别一会儿大姑见了,又要说咱们的不是。

当年蹿腾我奶,把您给卖了,置办自己的嫁妆。

如今在蹿腾,可就只能卖我了。

我看谁敢!梁安说完,搂着齐妙就走,头都不回。

镇上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指着陈大雷,一脸嫌弃。

有的,还冲地上吐口水。

卖弟弟置办嫁妆,编排小舅子。

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倒是真天生一对…………三个人回到帽儿胡同,齐妙简单的跟梁桂芳说了一遍刚刚在街上发生的事情。

梁桂芳听了,撇了下嘴,道:这个大姑父是真的越来越没有分寸了。

齐妙看着她,想了一下又道:大姐,大姑父口中的‘玄二爷’您知道吗?我哪儿知道啊。

梁桂芳忙给齐妙递眼色,又道,我一个妇道人家,照顾好你大姐夫就可以了。

小妮子瞬间秒懂她的意思,故作失望的叹口气,说:还以为大姐嫁到镇上什么都知道呢。

你啊,太抬举你大姐了。

你大姐是嫁人做妻,不是过来打腰的。

梁安也跟着附和,还揉了揉齐妙的头。

小丫头撇嘴,仰头看着父亲,不甘示弱的说:咱们村儿都说大姐嫁得好,来镇上懂得多。

大姑不就是嘛,回去之后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的。

大姐,你可别咱大姑。

嗯,小姨子当心,你大姐不会的。

卢长东笑眯眯的说着,好像没有把刚才的事情当回事儿。

看着梁安抱拳一下,又道:三叔父,马车来了,东西也都摆放好了。

我陪您去看看吧,您瞅一眼那里放的不对劲儿,咱们再折腾折腾。

梁安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头,说:那我得去瞅瞅。

你们年轻人干活儿,我不放心。

我家森儿摆东西,经常掉的哪都是。

故作开玩笑的话语,让卢长东笑出了声。

比划了个请的手势,把人往外面带。

梁桂芳一听这话,忙看着冯氏也说:娘,您也去瞅一瞅把,顺道嘱咐嘱咐您女婿。

啊,行。

冯氏起身,也跟着出去了。

她是有话要跟姑爷说。

至少得提醒他,不能再动手打闺女了。

要钱归要钱,自己的孩子是真心疼。

梁桂芳把齐妙拉到跟前,压低声音说:玄二爷这个人我听说过一次。

是去书院给东哥送午饭时,听别的孩子爹说起。

好像要开青楼,就在这边的镇上。

听说规模不小,再找人合伙。

开青楼?!那会不会梨香园也是他的地方?齐妙微微蹙眉,点点头,嗯了一声。

梁桂芳拉着妹妹的手,跟齐妙的手叠在一起,又说:妙儿,我不求其他,如果有一天咱奶把主意动到兰儿身上,你帮帮她,我不会让你白帮忙的。

你想知道玄二爷的事儿,只要我打听到的,一定跟你说。

齐妙看着昔日的敌人,怎么都没想到她能跟梁桂芳这样心平气和的说话。

既然还有事儿让人家做,这个忙必须得帮。

反手握住梁桂兰,看着梁桂芳认真的点点头,道:放心,真有那天,我会安排她来找你的。

至于你说的这事儿……别的了。

大姐夫生性多疑,你若是打听别的男人,他又该胡思乱想了。

梁桂芳听她这么说,心里暖烘烘的。

点点头,看着她笑眯眯的说:放心吧,我会小心一些,尽量去办。

办不了,你也别怪我。

看你说的,我不会。

齐妙摇头,看了一眼梁桂兰,抽回手。

如果说梁桂芳以前不在乎梁桂兰,不在乎任何人。

可当她得知自己要嫁谁的那天晚上,她就对自己的妹妹有了在乎。

而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也算是今日改变她的一个契机。

那天晚上,爹娘谁都没有说让她不要嫁,唯独亲妹子开了这口。

齐妙看着梁桂芳想了一下,又说:过年大姑为了那些东西,肯定会让你们过去吃饭。

信我,就别去。

大姑父……也是男人。

梁桂芳闻言点点头,起身看着她,道:放心吧。

我不会去的。

家里年货都备足了,我们在家过。

趁这个机会,我也彻底把他心里那点儿的猜疑,消灭干净。

齐妙看着信誓旦旦的梁桂芳,比划了下大拇指,没有说别的。

三个人出了屋子,梁庐跟梁汉柏也过来了。

大家纷纷上了马车,跟卢长东、梁桂芳挥手道别。

回去的车钱本来卢长东要给,不过却被梁安给拦下了。

回礼给了这么多,根本不需要再给什么别的东西。

车夫扬起鞭子,马车慢慢的离开了帽儿胡同。

梁桂芳顶着一张青紫的脸,有些怯弱的看着卢长东,没有吱声…………马车内,梁庐说了陈大雷被抬回去的事情。

梁安知道他最后那一脚的结果,陈大雷不躺炕半个月,根本不可能。

……本来大姐要来找你的,我给拦住了。

在侄女婿家闹,终究不是那么回事儿。

冯氏听到二小叔子这话,撇嘴一下,道:她还有脸过来吗?都那样了,嘁。

梁安跟梁庐听到这话,纷纷蹙眉。

不管梁敏如什么样,那都是他们的姐姐,亲大姐。

被一个嫂子这么说,面子上终究挂不住。

哥俩互看一眼,谁也没搭理她,闭目养神。

折腾了一天,三个孩子也都累了,纷纷靠着车厢,拢着身上的衣服,小憩。

来时没觉得冷,可回去的时候是真真儿觉得冷了。

这会儿太阳落山,没有阳光,车里有些冻人。

齐妙睡不着,一个劲儿的往梁安怀里钻。

作为父亲,这会儿自然要给她取暖,紧紧地搂着她,提醒着说:别睡觉,不然该冻着了。

梁庐瞅着三弟的样子,也把儿子搂在怀里。

冯氏跟梁桂兰相依偎的睡着了,哥俩默契的谁都没去喊。

毕竟是嫂子,有些事情得避嫌。

等回到七家屯,天色已经渐暗,好在耽误的时间不多,没有贪黑回来。

梁庐给车钱,打发了马车之后梁安帮着把东西卸到院子里,没多做停留就拉着齐妙往家走。

指着上次他看中的房场,对闺女说:来年开春,咱们就起房子,就在那。

齐妙听了摇摇头,挽着他的胳膊,道:爹,盖房子不急。

等你有空跟里正二大爷把房场买下来。

然后春耕结束再起房子,这样也不耽误人家种地。

盖房子,肯定得找村里人帮忙。

如果开春就起,二大爷家也盖,到时候肯定都忙不过来。

嗯,那也行。

梁安忙不迭的点头,爷俩有说有唠的回了家。

曹氏早就把饭菜做好,见他们爷俩回来,赶紧走上跟前,询问着:怎么样?芳姐儿过得可还行?没出啥事儿吧。

一路可还平安?这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最担心的一天。

因为夫君、女儿都不在家,出远门,她很惦记。

梁安看着媳妇儿,笑呵呵的点点头,说:放心吧,啥事儿都没有,饭做好没?都饿了。

早就好了,你们爷俩赶紧进屋暖和暖和,我把饭菜端过来。

曹氏说完,推着当家的进屋。

齐妙把红色斗篷脱下,身上的衣服也都脱下来,换上平日在家穿的。

梁安也是如此。

换好衣服的爷俩,纷纷坐在炕头儿。

虽然坐着马车,可里面一点都不暖和,都冻透了。

曹氏进屋,先端了两碗热乎的姜汤,放在炕桌上,说:快喝点儿,暖和暖和。

年下了,别伤了风。

爷俩听了纷纷端起,小口喝着。

一碗姜汤喝下之后,曹氏的饭菜也摆了起来,三口人边吃边聊,梁安将今日在临镇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了一遍。

曹氏听了,轻叹口气,说:大姐夫这人,我也是没啥可说的了。

以后跟他们划清界限,别来往了。

那还来往啥,都被我打成那个鸟样了。

梁安说着,喝了口酸菜汤。

曹氏给女儿又盛了碗高粱米饭,说:妙儿,你看你那个大姐夫,还能打芳儿不?不知道。

齐妙接过饭碗,十分老实的回答。

这个,谁也说不准。

虽然卢长东已经保证了,也说了自己的心结,可这仍旧看他们夫妻俩的相处。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