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187章 端午节

第187章 端午节

2025-04-03 17:15:10

吃过饭,齐妙收拾碗筷。

忙碌一天的梁安,就靠在火墙上歇着。

何殇仍旧坐在炕上,调节气息。

饭碗收拾妥当,齐妙洗手。

里屋门推开,何殇要离开。

看着面色,已经没有大碍了。

梁安在屋里嘱咐齐妙送送,顺道把门挂上。

趁着天黑,齐妙将他送出了院子。

站在大门口,不放心的嘱咐着:别太逞能,虽然伤不重,可也不能太大意放心吧,没问题。

何殇说完,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直接塞给她,道,把这个戴上吧,这个比你现在戴的好看。

什么东西?!齐妙摸着手里的荷包,如果没猜错,应该是跟簪子。

想了一下伸手还给他,说:不要!你留着吧。

不要?!何殇怪叫,难以置信的瞪着她,说,这可是桖木的。

辟邪、静心,好东西啊。

齐妙听了仍旧摇头,看着他继续又说:那也不能要!为什么啊?何殇无语,但也没伸手接。

就是不明白她此刻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齐妙无辜,捏着手里的荷包,叹口气,说道:我怎么可能要你的东西。

江湖人不拘礼,可我不是江湖人啊。

这要是独孤寒给的,我兴许会要。

那你就当是独孤寒给你的。

就他给的。

何殇使劲儿摆手,仍旧坚持着。

齐妙被气笑了。

讲道理何殇年纪比她大,照理说应该比她成熟。

怎么说话就跟小孩儿似的,没头没脑。

走上前,抓着他的手,不由分说的塞回去,说:不行,真的不能要。

何殇看着手里的荷包,眨巴了两下眼睛,坚持塞给她。

你家不是要上梁?这个给你,就是贺礼。

不能推辞啊,我走了!说着转身就走,都没给齐妙反应的时间。

小妮子无语,捏着手里的荷包站了好半天,这才转身进院。

挂好院门,刚要迈步进屋,何殇竟然又回来了。

吓得她倒抽了口凉气,拍着胸口,抻哆着低吼:你要死啊!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我靠,心脏病都快吓出来了。

这家伙,到底什么情况?!面对齐妙的怒火何殇也不恼,看着她认真的嘱咐说:这个你必须戴着。

世子爷知道,等他见到你,会跟你说的。

齐妙看着眼前不死心的何殇,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她现在,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这个耳坠,对她有些用处,而且是非戴不可的用处。

打算追问,可是何殇跑了。

齐妙无奈的摇摇头。

独孤寒身边的人她见了不少,可像何殇这样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孙玉轩、高威林、黑炎、白润他们,各个都稳重。

这奇葩,哪儿找的?!迈步回屋,梁安已经打水洗漱。

看着闺女进屋,随口说着:明儿你跟你娘说吧。

那孩子的事情……就像何殇说的,别接回来了。

李嬷嬷是李府老人,肯定能照顾好。

齐妙听了点头,当着父亲的面,把荷包里的东西倒出来。

果然是跟木簪子,没什么特别,纯手工雕的,不算太雅致。

梁安只是看了一眼,便继续洗漱…………转天,按照先前说好的,齐妙吃过早饭就去了镇上。

她是一个听劝的,那跟木簪子就戴在了头上。

曹氏老早就等在了那里,齐妙一到,赶紧走过来跟她说孙乾在后院。

齐妙看着眼底乌青的母亲,知道她因为激动,肯定昨天晚上没睡好。

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

跟着曹氏去了后院,只是单纯的跟孙乾打了个招呼,便拽着曹氏走了。

先上菊婆子那里掐日子,掐算好上梁的日子之后,娘俩开始逛集市。

曹氏有些诧异,本来说好的,闺女要跟孙管事这边打招呼,商量接孩子的问题,这怎么就突然——不说了呢!耐着性子跟闺女在街上溜达。

买了些红纸、江米、粽叶、猪肉等东西。

没有坐杨二乐的牛车,娘俩拎着东西,溜溜达达的往回走。

途中,齐妙这才把昨天何殇来家、还有李军山到家的事情,全都跟曹氏说了一点。

当听说李嬷嬷跟小婵被救出来之后,曹氏是欣喜的。

能活一个是一个,只要他们平安就好。

至于孩子……曹氏重重叹口气,看着闺女有些不舍得的说:蛋蛋现在跟我可亲了。

如果我不看他,他会难受、不舒服的。

齐妙听到曹氏这话,轻笑一下道:放心吧娘,那边作坊盖好,我得过去一趟。

到时候您跟我一起去,咱们隔三差五就去,也能好好带孩子。

曹氏无奈,但闺女他们担心的不无道理,点点头终于还是答应了。

当天晚上,蛋蛋就被七虹的人接走,那俩婆子也回山庄复命。

镇上的宅子,瞬间又空置了下来。

仿佛就没有人住过一般。

齐妙家的房子,端午节这天停工一日,大家都回去过节。

没剩什么活儿了,再有几天就可以完工。

木匠已经找好,就是本村的刘木匠。

听说从小跟人学手艺,后来出徒了,就自己在家接活儿。

帮着打个箱子、弄个棺材。

邻居住着,收费也不高,选他正合适。

齐妙有现代的理念,每天都跟曹氏研究柜子、箱子的图纸,还有就是屋里的装修。

这个朝代的东西有限,瓷砖、玻璃这些现代化东西根本没有。

屋里地面,顶多就是铺点红砖,墙也就能刷了一层白灰。

不过齐妙在县衙后宅、镇上李家都住过,那里的墙,都是涂得一种特殊的漆。

摸着光滑、细腻。

贵是贵了点儿,不过房子住一辈子,总要住的舒心一些。

跟父母商量之后,决定等屋子干了之后,就涂这样的漆。

银子提早准备出来,到时候好让镇上的孙乾帮着订固。

端午这天早上,家家户户起早上山采艾蒿。

据说艾蒿上露水可以明目、清心。

把它挂在门口,可以辟邪、防瘟疫还有疾病。

包粽子、煮鸡蛋、挂葫芦,栓五彩线……去年端午,梁安跟梁汉森不在,曹氏母女也就简单过了一下。

今年虽然梁汉森仍旧不在,可一家三口却隆重的过节。

原因无他,李嬷嬷、小婵还有蛋蛋来家里了。

头天晚上贪黑来的,没让人看到。

端午节整整一天,齐妙家院门紧锁,担心外人进来。

尤其是老宅那边。

所以,一大早梁安采完艾蒿就过去了。

把该给的都给了,也算点个卯,省的他们过来闹。

其实吧,没有梁敏霞在家,王氏基本都不会过来。

也就梁敏霞在家蹿腾,王氏才会过来找茬。

端午这天晚上,齐妙家的炕桌坐了五个人。

李嬷嬷一身毛青色的衣服,两鬓有些白发。

明显老了不少,身子骨也不如从前。

不过精神特别好,尤其是抱着蛋蛋的时候。

小婵一身碧色衣服,规矩的坐在那里,有些拘束。

显然,在那个地方呆过,已经让二人都失去了从前的状态。

梁安看着他们俩,轻声的说道:都别客气,敞开了吃。

这以后想过来,晚上就贪黑来。

隔三差五我们也过去,咱们就是一家人。

李嬷嬷听着梁安的话,眼角湿了。

深吸一口气,然后看着曹氏,道:我是真没想到,咱们还能有再见面的一天。

曹氏听到这话,忙给她夹菜,道:大过节的,咱们说点儿高兴的事儿。

活着就比什么都强,以后咱们有的是时间。

李嬷嬷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头,说:对,有的是时间。

这次我们来,除了过节,高少爷还让把药方取走。

那边都弄的差不多了,说是药方一到,就准备熬了。

齐妙一听这话蹙眉,摇了摇头,说:别急,有些细节我得亲自过去。

小婵咽下嘴里的东西,弱弱地说:地方都准备好了,齐姑娘随时都可以去住。

齐妙看她小心的样子,夹了块鱼肚子放在她的碗里,说:等我家房子盖好就过去。

到时候小婵姐还给我做鸡丝面吃,怎么样?一句小婵姐,让小婵受宠若惊。

忙不迭的点头说好,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拒绝的话语。

齐妙轻笑,继续往嘴里扒拉饭菜。

蛋蛋原本睡着的,可突然就抻吧了起来。

李嬷嬷见状,赶紧伸手给孩子把尿,齐妙见了微微蹙眉。

但却没有说话,就看着李嬷嬷的动作。

很轻柔,一把蛋蛋就尿了。

这样的举动是不对的,她是学医的,深知这样的不好。

想了一下,开口说:为什么要把他呢!尿了就给换呗,这样窝着他,对他的腰不好吧。

七十二岁才长腰芽儿,没有什么不好的。

曹氏理所当然的说着。

齐妙听着那个腰芽儿理论,更加觉得无语。

李嬷嬷把完蛋蛋撒尿,轻拍了拍孩子,小家伙又继续睡了。

把他放在炕上,李嬷嬷瞅着齐妙,说:齐姑娘,您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小孩不娇气,没事儿的。

这样实把,不会尿裤子。

……齐妙很无语,但也无可奈何。

这个朝代就这样,她小的时候貌似也这么把的。

只有当下年轻人意识到这样不对,所以才……算了,入乡随俗!笑着点点头,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