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217章 还能成为老百姓吗?

第217章 还能成为老百姓吗?

2025-04-03 17:15:11

齐妙笑弯了眼睛,靠着曹氏的肩头,瞅着梁安开口道:爹,我今儿回来路过老宅,听到我大大娘骂我老姑了。

爹最近回老宅了吗?那边怎么样?梁安听到闺女这话,无奈的摇摇头。

现在谁跟他提家里的事儿,他都烦的要命。

一个一个不省心,老大经常去那赌点儿,没钱过去卖呆儿,那些人还总圈楞。

早晚得出事儿!曹氏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看着梁安说:安哥,妙儿买回来的酱鸭,我留了一只。

明儿早上你给老宅那边送去,给咱爹他们尝尝。

对于吃食,曹氏从来都不吝啬。

梁安听着媳妇儿如此善解人意的话,打了个唉声,说:真他娘不想过去。

唉,每次去,一看到梁敏霞的样子,你都不知道,难受死了。

齐妙跟曹氏十分理解梁安的心情。

对他来说,那是亲妹妹。

所托非人,闹得如此田地,也实属可怜。

现在若是嫁给旁人做续弦,安安稳稳也能过一辈子。

可偏偏……齐妙看着父亲父亲的样子,想了一下,说:爹,明儿我去送。

真的?梁安惊呼,巴不得有人接了这活儿。

见闺女点头的样子,梁安也熨帖的舒口气,道:还得是我闺女,知道疼爹。

曹氏看他们父女的样子,好笑的摇摇头。

打了个哈欠,说:妙儿,你那会儿不是说让李小姐来家吗?李嬷嬷走了,抽空把人邀请过来小住几日吧。

嗯,好。

齐妙点头,是该把李紫玫邀请过来了。

那会儿还说让人家过来吃瓜呢,现在过来正是时候。

梁安看着闺女,想了一下问道:妙儿,你回来有没有听说点儿别的事儿?什么事儿?齐妙下意识的问着,随后反应过来又说,是火凤门吗?火凤门?你知道这个做什么?梁安反问。

呃……齐妙木然,爷俩弄岔劈了。

曹氏看着闺女,轻叹口气,说:你爹的意思是,问你知不知道府城王家。

……齐妙有些木,随后试探性的问着:爹说的是……王文良家?嗯。

梁安点头,看着她继续又说,可听说啥了吗?没有啊!齐妙摇头,微微蹙眉的看着父母,喃喃的说,啥都没有啊。

独孤寒过去作坊,没提王家啊。

只是跟我说了他把火凤门给挑了。

曹氏对火凤门根本不在意。

见闺女不知道,轻叹口气,跟她讲:咱们村儿那几天听到消息。

说是府城原来的王家,一夜之间灭门了。

不仅如此,家都烧了。

啊?!齐妙惊讶,根本没想到会这样。

关键是……她根本没得到过消息。

而且,独孤寒也没跟她说过。

那日还真问关于账簿的事情,难道……他瞒着她?梁安见闺女是真的不知道,摆摆手,说:算了,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那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灭门也活该。

曹氏听了也附和的点头,道:是啊,不早了。

妙儿你这些日也累了,赶紧歇着去。

齐妙点点头,下地穿鞋,微微福身,说:爹、娘,那我回去了,你们也早点儿。

梁安跟曹氏点点头,一个便收拾起了炕桌,一个把她送出了正房。

梁安挂上房门,曹氏放被,夫妻俩洗漱一番,草草的钻了被窝。

李嬷嬷走了,西屋没有人,夫妻俩想做什么都合理合法…………转天,齐妙起的很早。

曹氏跟梁安还没醒呢,厨房那里没有人,正房也特别安静。

齐妙体贴的没有过去叫门,而是打了水,先去后院把鸡、鸭、猪都喂了。

抓的六头猪,已经开始长膘了。

虽然晚了许多,不过曹氏肯喂,看着长势还挺不错。

昨天晚上,她没睡好。

满脑子都是府城王家的事情。

不过有一点,她差不多猜到了。

那便是放火行凶的,八成是独孤楠。

如果说独孤寒都知道有账本这么一个事情,那独孤楠作为当事人,就更不可能不知道。

抽空派人过来找,没找到将人灭口、烧宅子,来个一了百了。

的确如他们所说,独孤楠不是一个明君之选。

唉!王家罪有应得,可也白瞎了那些女眷。

女人又能知道些什么呢?下手真的太狠了!从后院出来,正房门开,曹氏从屋里出来,见到闺女,诧异的道:怎么起来这么早啊?睡不着了。

齐妙笑眯眯的说着。

曹氏闻言走过来,伸手摸着她的额头,面露担忧。

齐妙见状,赶紧握着她的手,笑着摇头说:放心吧娘,我没事儿。

可能就是昨天回来换地方,没睡踏实。

曹氏听了心疼,揉了揉她的小脸儿,说:那你白天补个觉,听见没?见闺女点头,曹氏去打井水。

拎了一桶上来,齐妙就要拿着洗脸,被她直接制止并抻哆着说:也不怕激着。

上秋了,早晚井水凉。

别像过夏天似的。

嘿嘿……齐妙傻笑,不敢造次。

曹氏拎水去厨房,齐妙有眼力见儿的抱着柴禾过去。

母女俩一个点火,一个烧水、淘米。

突然,曹氏开口——妙儿,你还没来小日子吗?面对曹氏的发问,齐妙愣了一下。

随后木然点点头,算作回应。

曹氏把锅盖儿盖上,坐下之后,喃喃的道:不应该啊。

差不多该来了。

对于这个,齐妙特别有发言权。

前世,她十七岁上高中才来,这东西有早有晚,所以根本不着急。

况且她是大夫,自己身体有没有毛病,她还是能知道的。

看着母亲犯难的样子,小妮子反倒笑眯眯的说:娘,您别担心我。

我是郎中,最知道这个了。

身体没事儿,不用担心。

曹氏闻言,重重叹口气,道:我就怕去年的事情,伤了你的身子,别的没啥。

齐妙心里一暖,蹲在她的身旁,搂着她的脖子,撒娇的说:放心吧娘,不会的。

嗯,不会就好。

曹氏说完,笑着摇摇头。

看着女儿恬静的小脸儿,突然又问道:那个……世子爷对你好吗?有没有……跟你提些过分的要求?齐妙明白曹氏的意思,往灶膛内添了些柴,说:没有的娘,放心吧。

他一直都想让我进王府,可我不想这么早去。

我想等……齐家、李家的事儿平反,然后再说。

曹氏听到这话,忙不迭的摇头,道:妙儿,娘不希望这样。

平反不平反,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该做的。

娘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这疙瘩……不能解啊!曹氏爱女心切,不喜欢女儿去涉险。

齐妙轻叹口气,喃喃的道:娘,我哥都知道了,正在抓紧时间练功。

一切的一切,成阳王府调查了十六年,他们不可能作罢。

您认为,咱们还能成为普通老百姓吗?曹氏重重打了个唉声,不再说话。

锅里的水温了,舀出一些放到盆里,齐妙端着到院子里洗漱。

曹氏是个心里素质极强的人,整理好心情,把那只酱鸭放在食盒里,瞅着院子里洗漱的闺女,犹如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的说:妙儿,收拾完就给送过去。

等你回来吃饭。

唔……嗯……嗯嗯……齐妙胡乱的点头应着,然后用帕子擦脸。

见母亲回厨房的背影,小妮子长舒口气。

还好,母亲没有拦着她,更没有阻止她。

不得不说,曹氏是个靠谱的母亲,嘴角上扬,美滋滋的回到房间收拾自己。

没用多少时间,便拎着食盒出门。

走了一会儿,梁汉柏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二姐,二姐——齐妙闻言转身,看着梁汉柏,笑着点头答说:哎,啥事儿?小伙子跑到跟前,看着她憨憨的笑着说:二姐啥前儿回来的?昨晚上到的。

齐妙说着,指了指自己家又说,一会儿过去一趟,你三婶儿有东西给你。

行。

梁汉柏点头,看着她想了一下又道,吃过早饭忙吗?不忙我去找二姐学写字,行吗?齐妙笑着伸手,在他额头轻弹一下,道:有啥不行的。

一会儿就过去吧。

哎,那我去找三婶儿。

二姐再见。

梁汉柏笑呵呵的跑开了。

齐妙拎着食盒,直奔梁家老宅。

院子里,梁敏霞正拿着扫把扫地,烟囱里冒了烟,应该是做饭了。

齐妙没理她,直奔上房。

她忘不了原主受的那些罪,更忘不了后期发生的事情。

不同情,但也不践踏,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梁敏霞咬唇,开口说道:妙儿!齐妙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她,问:有事儿吗老姑?梁敏霞一听老姑,顿时落了泪。

从王家回来有段日子,这些天,让她看透了人间冷暖。

以前,总以为父亲是爱她的,可没想到被送回来之后,她也什么都不够看了。

唯一疼她的母亲,现在已成痴儿。

大嫂说骂就骂,大哥管都不管,她在家里过得……简直就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