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嘱咐的话不少,可说到最后,无非就是路上小心、常写信回来这类的话。
梁安见时辰差不多了,率先起身,看着他们家三口人,说:差不多了,快走吧。
二哥第一次赶马车,路上慢着点儿,别贪快。
放心吧,哥哥心里有数。
梁庐跟着起身,看着齐妙张了张嘴,最后仍旧没有说出来。
梁安一家三口送他们去到县衙后院,马车已经清理过了,里面的炭炉也都加了炭,车后还给放了一袋子黑炭。
蒋氏不舍地拉着曹氏的手,长了好几次嘴,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刚在屋里,能说的都说了,再说还是那些话,可就是……不想松开。
梁安来到梁汉柏面前,伸手拍拍他的肩头,道:大小伙子了。
过了年来县里,好好念书的同时,也不能荒废功夫。
等你去京城,三叔可要考你的。
放心吧,三叔。
柏儿一定不会荒废您的心血。
当年若不是三叔,柏儿现在肯定就是纨绔子弟。
梁汉柏说到这,撩袍跪下,恭敬地磕了三个头,说:三叔、三婶儿一路顺风。
梁安走上前,把孩子扶起来之后摆摆手,不再说话了。
梁庐过来,破天荒的把梁安抱住,哥俩就那么紧紧拥着,谁都没有先松开。
这在古代男人中,算是很难表达的情感。
离别,最难捱的就是离别。
况且在这个世上,他们哥俩是彼此的亲人,也是唯一的兄弟。
送走了梁庐,梁安心里很失落。
不过也没失落多久,他们再次出发了。
王子睿没有过来送,估计是前面的事情太多,忙不开。
仍旧是三辆马车,流虹赶着独孤寒这辆,马车吱哟……吱哟……的缓缓离开县城…………梁庐一家从县衙出来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打听着人,然后去了腾飞书院。
没有进去,就在外面瞅了瞅。
很气派,门虽然关着,可看着匾额、朱漆的大门,就知道里面肯定好。
蒋氏拉着儿子的衣服袖,重重叹口气,说:柏儿,年后来这儿,可要争气啊。
争取像你姐夫一样,一路走下去。
梁汉柏没有回答,可脸上希冀的表情,无不透露着他的期待。
镇上念书的同窗们,每一个都想来这儿念书。
可若没有门路,即便再出众都很难进来。
想不到……走吧,咱们去买点儿江鱼,明儿还得去看芳姐儿他们呢。
梁庐嘴上说着,可身体、眼睛一刻不离的看着大门。
没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县里教书跟镇上教书,自然县里更好。
儿子能在这儿念书,也算是托了齐妙的福。
马车缓缓离开,县衙内仍旧混乱不堪。
许久,县衙门口站着人,微微蹙眉,没有转头的道:他们走了?是。
李子言呢?可被抓了?回雨少爷的话,已经顺利让黑炎抓了。
很好。
雨少爷点头,双手背后继续又说,白叔那边,可又有什么动作?白管事仍旧忙着追查蓝金,并没有……发现少爷离开。
走吧,拖住了王子睿,倒也方便那些人离开。
记着,严密监视,若有不对,直接……明白!两个人说完之后,一前一后快步离开了。
府衙内仍旧乱轰,谁也没察觉到刚刚门外不远处,站着两个人…………酉时正,梁安的三辆马车终于到了府城。
朱成果老早的等在那里,见人到了,赶紧走过来,恭敬的站在门口,说:恭迎殿下、郡主。
流虹将车门打开,独孤寒率先下车。
随后扭头,把齐妙从车里抱下来,自然的扯手往里面走。
被无视掉的朱成果也没什么尴尬,毕竟都已经习惯了。
走上前,冲梁安夫妻俩拱手,客气的说:梁大人跟夫人一路辛苦,咱们里面请。
梁安对这声梁大人有些肝儿颤,很想纠正,但又怕说错话,只能含混的点头应着。
朱成果亲自带着他们去了客房,都是早就收拾好的,被褥也全都换了新的。
屋子里,只有梁安夫妻俩,曹氏把蒋氏给的荷包交给梁安,说:二嫂给的,你收着吧。
梁安接过来掂了掂,轻笑着摇摇头,道:这是把咱们给的又给拿回来了。
是啊。
曹氏把布包放在一旁,坐在炕上,摸着褥子又说,本来没想要,可看到二嫂的样子,还是决定收下了。
这样,她也能安心用那马车。
梁安把银子塞进布包里,挨着媳妇儿坐下,道:估计她也不好意思,留下那么多东西,咱们就算卖,也能卖不少银子。
你这银子收的对,咱们收了,她会心安。
这褥子不错,挺宣和。
听着丈夫转移话题的话,曹氏伸手挽着他的胳膊,说:安哥,我想哭。
乖,先别说哭了,一会儿一起吃饭,被闺女看到不好。
咚咚咚……咚咚咚……正说着,外面传来了开门声。
梁安赶紧起身,曹氏也整理下衣服。
门开,一位妇人打扮的女子站在那里,看着梁安侧身行礼,大大方方的说:梁大人好。
小妇人是我家老爷朱成果的内人,小妇人自作主张,过来见见您夫人。
梁安一听是朱成果的媳妇儿,忙不迭的抱拳还礼,道:朱夫人太客气了,您请,您屋里请。
小妇人?这府尹夫人还真敢说。
朱夫人并没有着急进屋,站直身子,视线稍微移开一点,说:梁大人,我家老爷在前厅已经备了晚饭,此刻去请太子殿下。
就由我府管家,带您去前厅吧。
好,多谢朱夫人。
梁安再次道谢。
朱管家走上前,冲梁安恭顺的拱手,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了。
曹氏在屋里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所以赶忙从屋内出来。
见到朱夫人之后愣了一下,毕竟这女人太年轻,瞅着好像就比自己的闺女大点不多。
侧身行礼,客气的开口说道:奴家梁门曹氏,见过朱夫人。
论官职,朱成果的官位高。
但是她们两个人论,那就……朱夫人赶忙伸手扶住,忙不迭的摇头,说:您是孺人,我什么都没有,应该是我跟您行礼。
曹氏看着朱夫人,笑眯眯的摆手,道:您屋里请。
不了,我是来找您吃饭的。
朱夫人摇头,笑呵呵的看着她又说,咱们女眷就在隔壁的花厅吃。
我来找您,是想跟您一起去请文缪郡主。
曹氏听了点点头,明白了她的用意。
深吸口气,说:妙儿没有架子,况且她说了,现在在外面,不要那么多礼。
朱夫人这样客气,她会不习惯。
知女莫若母。
曹氏虽然不是她亲娘,可却胜似亲娘。
好,那就有劳梁夫人了。
朱夫人很热情,就那么拉着曹氏的手,往齐妙住的屋子走。
仿佛二人是相交多年的朋友一般。
去见齐妙,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不过朱夫人也算是有颗七巧玲珑心,听到曹氏说齐妙不习惯礼数多,便也没有太过拘泥。
三个人有说有笑的来到花厅,饭菜都已经备好了。
厅内,还点了好几个炭炉,给屋里取暖。
梁夫人、姑娘,您们请坐。
朱夫人牢记曹氏的话,所以并没有唤齐妙为郡主。
齐妙听着这声姑娘很舒服,点点头,笑眯眯的挽着母亲的胳膊坐下,看着桌上的菜肴,说:真香,我都饿了呢。
姑娘饿了便吃。
屋里只有我们三人,不用拘泥。
朱夫人轻笑着道。
曹氏见女儿这般,看着朱夫人客套的说:您别见怪,这丫头在家被我们夫妻俩宠坏了。
不会。
朱夫人摇头,拿起筷子,给齐妙夹了菜品,随后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若我也有这么个女儿,我也会如此做的。
曹氏闻言没有多说,齐妙咽下嘴里的东西,笑眯眯的看着她,道:夫人这么年轻,日后肯定会有好多个女儿。
到时候您就宠着吧,女儿贴心。
好,借姑娘吉言了。
朱夫人好心情的应着。
一天的赶路,虽然车内点了炭炉,好吃好喝的供着,可仍旧会觉得疲惫。
再加上曹氏今日又哭了,所以这精神不是很好。
朱夫人察言观色,并没有拉着她,说太多的话。
吃过晚饭,朱夫人拜年命人在耳房准备热水,让他们母女俩沐浴、休息。
赶了一天的路,洗个热水澡,舒服的睡一宿,转天在出发时,会很舒服。
不得不说府衙后宅东西很齐全,比县里要好很多。
楚婆子手法很好,按的曹氏很舒服,闭着眼睛,喃喃地说:妙儿,明儿你就跟殿下去西南那边了,一切都要小心、注意安全,明白吗?放心吧娘,女儿知道的。
您跟我爹一路才要注意呢。
楚嬷嬷,照顾好我娘,我给你的方子别弄丢了,多事我娘上火,记得给她抓药。
放心吧姑娘,奴婢一定伺候好夫人。
楚婆子边说边揉肩,并没松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