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556章 谁让你偷听的?(二更)

第556章 谁让你偷听的?(二更)

2025-04-03 17:15:22

……还请太后体谅,不要再问臣女关于以前的事情了。

臣女……不能说。

太后看着她低眉顺目又略带倔强的样子,轻笑一下,道:不能说,不是不敢说。

跟哀家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当年你们家的事情,哀家也是浑浑噩噩,不明因果啊!齐妙轻舒口气,咬唇想了下,摇摇头,说:太后,当年的事情怎样自在人心。

不明因果也就罢了,过去的总要过去,日子还是要往前看。

臣女去过一次战场,十分清楚生死一线间的感觉。

也从那会儿清楚,亲情、爱情,对于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呵呵……太后松开她,径自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说话。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往往几句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齐妙重新回到座位,端着茶杯喝了口,十分坦然。

没有掩盖的凤鸣印在昏暗光线的屋内,也显得十分耀眼。

太后瞅着,缓缓点头,说:齐妙,你很聪明,再加上你额头上的凤鸣印。

未来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齐妙听了摇头,放下茶杯,恬淡的看着她,道:太后,容臣女说句不守规矩的话吧。

你说,哀家不怪罪。

多谢太后。

齐妙应完,深吸口气,桌下交叠着腿,单手托腮道,在臣女来看,一个女人的前途,无外乎有个疼自己的夫君、懂事的孩儿、富足的生活。

臣女的确指婚给了太子殿下,可‘太子妃’跟‘独孤寒的妻子’,臣女只想做后者。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再来见太后之前,臣女差一点就被算计了。

呵呵……哀家知道。

太后再次点头。

想来也是,皇上都去了,对方又岂能不想让太后过去?只可惜……齐妙明白太后心意,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算是放下了。

既然太后知道,那臣女也就放心了。

说句逾越的话,太后,母子没有隔夜仇,当初的事情错了就是错了。

错的孩子不惩罚,对的孩子不奖赏。

可对的孩子不仅不奖赏,还要受惩罚,您觉得这样好吗?大胆——台嬷嬷站在一旁,突然出声,呵斥了齐妙。

太后撩眼,没有阻止,反而端着茶杯喝了一口。

齐妙蹙眉咬唇,想着是不是自己越界,可既然她知道没有去东宫,不就说明……扭头看着那位台嬷嬷,低沉的舒了口气,道:嬷嬷,太后都没有苛责本郡主,请问你有什么资格吗?台嬷嬷闻言怔然,随后走了几步屈膝行礼,说:文缪郡主,您是圣上亲封的郡主,但也不能在太后面前指指点点。

太后怎么做,那是皇家的家事,岂容你一个外人在这浑说?齐妙听了苦笑,随后有些哽咽的咬唇,故作一副委屈的样子,道:是啊,外人!不管什么时候,女子都是外人。

嫁入男方家,还是外人。

出嫁离开母家,也是外人。

呵呵……轻笑着起身,再次跪在地上,看着太后不卑不亢的说:请太后降罪,刚才臣女冒言,是臣女的不对。

台嬷嬷瞅着她这副模样,继续开口说道:文缪郡主也不用如此故作委屈,您到底还没嫁入皇室,算不得皇家人。

有何必弄得楚楚可怜,好似被谁欺负一般。

算不得?齐妙扭头,看着那个嬷嬷冷笑一下,又说,既然嬷嬷如此说,那是不是意味着我齐妙,可以不嫁入皇室,那也就算得真真正正的外人。

郡主此话是不是有些强词夺理。

婚约已下,婚期已定,您说不嫁就不嫁?齐妙懒得理她,扭头看着太后,继续又说:太后,您听见了吧。

没嫁入皇室臣女是外人。

有了婚期,臣女不能不嫁,还是外人。

怎么都是外人,自然那席话臣女不能说。

请太后降罪,臣女逾越了。

说着,再次恭敬磕头,态度恭顺。

台嬷嬷咬着下唇,恨不得马上就过去掌嘴。

太后撩眼一下,随后淡淡的道:来人啊——奴婢在。

台嬷嬷往前走了两步。

台嬷嬷以下犯上,冒犯郡主,掌嘴五十,以儆效尤。

轰——太后这话说完,台嬷嬷都傻了。

怎么都想不到最后的最后,竟然会是这样的反转。

屋门推开,两个婆子进来,一左一右将台嬷嬷架着——太后,太后,奴婢……奴婢错了,奴婢知道错了,请太后饶恕奴婢,饶恕奴婢。

错了?饶恕?太后轻声的重复,随后看着她冷笑一下,道:你公然说哀家的孙媳是外人,一句‘错了’就能弥补?拉下去——两个婆子不由分说,直接把台嬷嬷拖走。

太后,太后,太后饶命,太后——啪——啪——啪——没多久,外面传来了掌嘴的声音。

太后起身,来到仍旧跪着的齐妙面前,伸手把人拉起。

齐妙看着她,怯懦的开口道:太后,我……不必说了,文彧的为人哀家了解,他既然认准了你,自然有他的道理。

太后拉着她,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继续又说,你也不是那种矫揉造作丫头,性格直爽、不受委屈。

不用在哀家面前唯唯诺诺,就像你说的,你是哀家的孙媳,自然要比那些人近。

齐妙听到这话,有些局促的想要起身,却被太后一把按住,摇摇头,说:不用拘礼,没有外人。

姚嬷嬷是哀家的陪嫁,信得过。

刚才那个……唉!不想动她,也是因为不想再让人往这边塞人,懒得理、麻烦。

齐妙低下头,有些惭愧的道:太后,都是臣女鲁莽,才会让太后如此……傻丫头,别浑说。

太后打断她的话,轻拍其两下手背继续又说:就像你刚刚说的,做错事的孩子没有受到惩罚。

做对事的孩子没有奖赏、反而惩罚,的确是哀家执念了。

齐妙瞅着太后自责的样子,忙开口说着:太后,这件事儿其实可以……可以补救,但却不能补救!太后摇头,看着满脸赤诚的齐妙,重重叹口气,道,哀家一旦见了他们父子,那位老爷,就不会如此安分了。

齐妙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蹙眉瞅着太后,满脸疑惑。

太后伸手轻拍她的脸颊,笑眯眯着又道:哀家年纪大了,但也不是眼瞎心盲。

哀家生的孩子哀家了解,他希望皇上一生都在愧疚之中,即便得了皇位也想让他愧疚。

但咱们不得不承认,皇位到了如今的皇上手里,才是东陵百姓之万福。

哀家要稳住他,要他安分守己,便只能不见他们父子,你懂吗?齐妙重重点头,口中说懂。

好孩子,你是个好孩子。

这件事儿若是换做旁的人,怕不会说出口。

谁会傻乎乎的往身上揽麻烦,可见你是真的在乎他们父子啊。

齐妙不好意思的垂首,轻声呢喃着说:没有,臣女就是……见不得文彧伤心,不想伯父自责。

第一次臣女给伯父看病,他的身体远不如现在康健。

人到中年,自然身体大不如从前,所以……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太后明白的打断她的话,再次捏着她的手,道,放心吧,你跟文彧大婚后来请安,哀家不会不见得。

太后……叫什么‘太后’,叫‘皇祖母’。

那小子,巴不得你赶紧改口呢。

齐妙害羞的不行,脸红的直发烫。

想要抽出手,奈何她抓得紧,根本抽不出来。

臭小子,还躲在那听声,赶紧出来。

啊?!齐妙诧异,抬头看着太后,肩上突然多了个手,熟悉的味道传来,竟然让她心安下来。

眼睛里不再慌乱,反而沉稳自持。

微妙的转变太后看在眼里,满意的点点头。

唯有两情相悦的人,才能在对方一个动作之后,安稳下来。

皇祖母,您不怪孙儿听墙角吧。

独孤寒嬉皮笑脸的问着。

太后故意虎着脸,伸手打了他一下,说:怪,怎么不怪。

谁让你偷听的?竟学那些下三滥。

独孤寒也不闹,蹲下身子,仰头看着太后,道:不管什么招数,只要管用就好。

皇祖母用心良苦,文彧跟父皇……铭记于心。

太后冷哼,白了他一眼看着齐妙,说:丫头,你就是这么被他给赖上的吧。

赖?好像是呢。

齐妙低头,害羞的脸上宛如滴血。

这样的表情出来,还用的着解释吗?都在脸上了,一看便知。

太后呵呵……轻笑,独孤寒一脸满足。

当着太后的面,拉着齐妙的手,说:皇祖母,您怎么能说是孙儿赖得呢。

孙儿这么玉树临风,潇洒倜傥,自然有吸引她的本事。

哟哟哟,还自吹自擂了。

太后轻搓独孤寒眉心,看着齐妙有些自责的道,丫头,让你见笑了。

这小子……太皮,混不吝一个。

齐妙听了点头,轻咬下唇的说:是挺无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