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妙看着被责备的丈夫,心里不忍。
伸手拽了拽双亲的袖子,说:爹,娘,这事儿其实……不怪文彧,是女儿想的不周,所以才……才让爹娘跟着担心了。
独孤寒见娇妻如此维护自己,心里特别的舒服。
梁汉森看着没出息的妹妹,重重叹口气,跟父亲互看一眼,二人谁都没有说话。
饺子上来,小夫妻吃的津津有味。
曹氏见独孤寒也喜欢吃,慈爱的开口说道:妙儿,娘今年包了不少冻饺子。
要不……你拿回去一些,晚上殿下跟皇上要是忙,你就给他们煮点儿,省的包。
齐妙听了没有客气,点点头,笑眯眯的应着,说:知道了娘,您上次给拿的酸菜,我们都吃不少呢。
就剩两三颗,没舍得吃。
父皇跟皇祖母都挺喜欢喝酸菜汤的,他们说酸酸的,开胃。
曹氏不是很相信女儿这番话。
独孤寒喜欢吃倒也能理解,毕竟在军营里呆过。
可是皇上、太后……想来就是安慰她的,让她别在计较他们夫妻俩的疏忽。
喝了口茶,不在意的摆摆手,说:有啥不舍得吃的,家里还有呢。
吃完打发黑冰回来取,啊!嗯。
齐妙点头,给独孤寒夹个饺子之后,继续吃。
小夫妻俩默契的举动,让曹氏、李嬷嬷等人提溜好久的心,终于算是放下了。
梁汉森虽然经常在宫中,可东宫到底不是他能去的地方,所以想见妹妹一面,也挺费劲。
吃过饺子,梁安即便再不舍得,也不得不握紧女儿的手,开口说:好了,吃也吃了,唠也唠了,你们回去吧。
初二知道你们不能回来,过了初七再说吧,啊!齐妙红眼,独孤寒放下茶杯,瞅着梁安缓缓开口道:岳父,今天晚上我跟妙儿住在这边。
明儿一早,我跟汉森一起去上朝。
妙儿醒了直接去太医院,宫里都安排好了。
………………独孤寒这话说完,屋子里的人都愣住了。
谁也没想到他们俩能这么做,虽然明知道不合规矩,可曹氏就是不忍心拒绝。
梁安话到嘴边,看着红着眼睛的女儿,欣慰的点头,说:这样,妙儿跟你娘睡一个屋子。
爹跟你大哥还有殿下去睡水云居。
爹也有些事儿想问问殿下,正好有这么个机会。
独孤寒闻言点头,齐妙高兴的搂着曹氏的胳膊,亲昵的唤了一声——娘!这一声称呼,真是把曹氏的心,给叫化了。
轻拍她的脸颊,满脸欣慰的叹口气,说:乖,晚上在这儿住,只许一次。
不能总这么没规矩,知道吗?知道了,娘。
齐妙高兴的不行。
梁桂兰也很开心,起身来到他们母女俩伸手,伸手搂着她们,说:三婶儿,姐,我也要跟你们睡。
梁桂兰说了自己的要求,李明恒也在一旁跃跃欲试的说:我也要,我也要。
齐妙看着弟弟、妹妹,没有拒绝的说:好,好,晚上我们一起睡,一起睡。
当天晚上,齐妙跟曹氏、梁桂兰、李嬷嬷还有李明恒,在景珍阁睡得。
一个来月没回来,景珍阁内居然盘了炕。
大大的火炕,足足能睡下六个成年人。
烧的特别热乎,十分有亲切感。
齐妙洗完脚上炕,钻进暖暖的被窝中,有些兴奋的说:娘,谁盘的炕啊,真好!哎哟哟,好久都没睡过火炕了。
曹氏抱着李明恒上炕,抻了个懒腰笑说:你爹跟你二大爷盘的。
你二大爷住惯了炕,睡了几天床受不了,就把他们屋盘了炕。
你爹没事儿过去溜达,看见了。
说啥也要弄,我也想睡炕,就让他们盘了。
齐妙帮着李明恒把衣服脱掉,然后满足的点点头,道:挺好的。
睡炕解乏、还舒服,又不潮。
比睡床好。
是啊,就为这儿,咱们梁府好几个院子都盘了炕,我跟恒哥儿那屋也是,兰儿那屋也盘个小炕。
李嬷嬷边说边笑着进来,熟络的脱鞋上炕又说:那几天可把你爹跟你二伯累坏了。
嘿嘿……齐妙轻笑,自然的躺在梁桂兰的腿上,十分理解李嬷嬷的话。
盘炕看似工程不大,可这么多的炕,两个人来做,不轻松。
吹灭蜡烛众人躺下,齐妙搂着曹氏的胳膊,由衷的道:娘,自打咱家盖了那个房子之后,咱娘俩就没再在一个炕上睡了。
是啊,好久都没搂着闺女了。
曹氏淡淡的回应。
李嬷嬷把恒哥儿哄睡,轻声的问着这半天以来,曹氏想问不敢问的问题——妙儿,殿下对你好不?宫里那边都对你咋样啊?他们没难为你吧。
原本,这话应该曹氏问的。
可是曹氏害怕,怕听到不好的事情,所以一直隐忍。
齐妙心细,察觉到曹氏的不对劲之后,伸手搂着她,说:娘,您放心吧。
李姨母也放心。
文彧对我很好,父皇跟皇祖母对我也很好。
平日里我去太医院,晚上回来做顿饭,陪着父皇、文彧吃。
皇祖母每天在永宁宫烧香、礼佛。
宫里的一切,都是我来做主,我来打理。
父皇很支持我,文彧那边对我也没说的。
哟,妙儿可真有福。
用咱们辽东的土话就是: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啊!呵呵……李嬷嬷的玩笑话,顿时逗乐了曹氏,也让梁桂兰、齐妙轻笑出声。
虽然话有些糙了点儿,不过倒也挺写实。
齐妙趴在枕头上,冲着李嬷嬷的方向,说:李姨母,您这话说的可真接地气儿。
曹氏伸手,把女儿搂在怀里,像最开始那会儿,一下一下的摩挲着她的后背。
这一眨眼,孩子都嫁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转天齐妙醒来时,曹氏就躺在那里一眨不眨的看着她。
天还没亮,每天这个时候独孤寒上朝,她都会起来帮着整理衣服。
今日在娘家,他们走得早,可她还是在这个时候醒来了。
角落微弱的烛光映照下,让她看到了母亲的眼神。
身旁梁桂兰、李嬷嬷他们都呼呼睡着,齐妙低声问道:娘,您一直都没睡啊。
睡了,也才醒。
曹氏说着,伸手摸摸她的额头又道,你哥跟殿下走了,我过去送送。
哦。
齐妙点头,蠕动着跑到曹氏的被窝,热络的搂着她,说,娘,抱抱我。
曹氏红眼,紧紧的把闺女抱在怀里,轻声的道:要是能一直这么抱你就好了。
如果娘知道你会嫁入宫中,说啥都不能盖房子,也不能跟你分屋。
刚才看着闺女恬静的睡脸,天知道她有多心疼,有多懊悔。
一入宫门深似海。
想要见她,比登天都难。
若不是殿下把她当个宝儿,今儿都别想能见到。
明天就是年三十儿,她……她……不知不觉间,眼泪滑落,齐妙伸手帮着擦了擦,说:娘,您别这样,我没事儿、我过的很好,我会经常回来,真的。
曹氏摇头,紧紧搂着闺女,岂能不知道她是在安慰她?经常回来?怎么可能呢!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宫里不是平常人家,不能想回就回,想走就走啊!重重叹口气,曹氏看开一般的说:好了,再睡会儿,吃了早饭你再走。
好。
齐妙在母亲的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闭上眼睛。
可是,一点睡意都没有,小手搅着母亲的衣带,轻声道:娘啊,紫儿怎么样了?我进宫都看不到她,挺想她的。
曹氏闻言轻笑,单手垫在脑后,看着天花板,喃喃地回答:紫儿挺好,偶尔就过来咱家看看。
她把嫁妆都拿去给松儿了,让他在京城附近的县城,弄了几个别庄。
哟,这么早就开始置办了?齐妙笑呵呵地说着。
曹氏微微颔首,十分替自知侄子高兴的道:紫儿那是一心朴实为你哥,汉松算是享福了。
子台那边……唉!我听说这个卓艺璇真的不咋地,你说他怎么就能主动要提这门亲呢。
……齐妙语塞,她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却一句话都不能透露。
曹氏再次叹口气,十分惋惜地说:白瞎子台了啊!齐妙还是没有说话,白瞎不白瞎,各种滋味只能当事人体会。
或许在婚姻上李子台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可为了李家,却找到了护国公那样的靠山,也是不错。
对了妙儿,你睿达哥啥时候回来?不是说回京城过年吗?怎么到现在还看不到影儿。
齐妙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了,身旁的梁桂兰翻个身,继续又睡。
小妮子想了一下,指指外面,说:娘,咱们出去唠吧。
也好。
曹氏小心翼翼的起身,披着衣服下炕。
娘俩一前一后,蹑手蹑脚的去到外间。
炭炉子还燃着,把它拉倒圆桌旁,一点都不冷。
娘俩坐下,齐妙倒着水,先喝了一杯。
随后把田台县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全都跟曹氏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