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690章 缓解紧张

第690章 缓解紧张

2025-04-03 17:15:27

接回来?对,对,得把媳妇儿接回来。

独孤寒缓过神来,转身欲走,被独孤靖涵一把拽住,看着他又道:你等朕一会儿,朕去换身衣服,跟你一起去接丫头。

啊,行。

独孤寒直接点头,被那个消息冲击的都顾不得规矩,连父皇都没有叫。

卢长东再旁看着,嘴角狠抽,差点没吓破了胆。

那可是皇上啊,即便再是他爹,也不能这么没规矩啊!独孤靖涵倒也不在意儿子的无礼,转身去道后面换衣服。

卢长东收回思绪,看着德喜,说:公公,太子妃有喜是大事儿,麻烦公公派个人去跟太后说下。

是,还是卢大人想的周到。

德喜说完,赶紧亲自过去了一趟。

齐妙肚子里的,是下一辈的嫡子、长孙,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等卢长东回过神来的时候,独孤寒已经不知所踪。

只剩下他自己一人,连黑风都没有了。

这……长东啊,文彧呢?卢长东额头冒汗,抱拳行礼,说:回皇上的话。

微臣刚刚让德喜公公给永宁宫那边报喜。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啊!哈哈……独孤靖涵直接笑了出来。

丝毫没有生气,更没有责备的意思。

伸手拍了拍卢长东的肩头,想了一下,道:你回去吧。

剩下的事情明儿整理一下,朕集中处理。

皇上,微臣陪您去京郊吧。

卢长东自告奋勇。

小姨子怀孕,他也很担心,也很想过去看看,到底怎么样了。

独孤靖涵喜欢梁家这样的亲情氛围,明白卢长东的意图,不过……总会看到的。

朕都不去碍眼,你过去碍什么事儿。

朕去永宁宫,去陪陪太后。

说着,独孤靖涵就那么一身常服,出了御书房。

卢长东木讷的站在那里,等他缓过神来时,皇上已经走远了。

不敢耽误,也急忙朝宫外走。

三婶儿跟三叔最担心的就是妙儿生养问题。

如今有孕了,他们担心的事情也该发那个下了。

没想到这小姨子的速度还挺快,媳妇儿要是再晚会儿,八成小姨子都得在他们前面生…………途安街卢府。

再有不到一个月,梁桂芳就要生了,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床上躺着,哪儿都不敢去。

稳婆、月婆都请回来了,至于奶娘……她跟卢长东商量了一下,决定不用。

农家都是自己奶孩子,没有谁是请奶娘,况且他们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人,不能那么折腾。

过福!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

有吃有喝、不愁没钱,还有下人伺候。

放在以前,想都没感想。

更加珍惜!梁家二房、三房,每天都会差人过来询问。

就是不来人,曹氏、蒋氏也会亲自过来。

每次到这儿,拿的最多的就是小孩子的东西。

什么衣服、褯子、小包被,准备的特别齐全。

完全不给梁桂芳插手的机会。

她也给孩子做了点儿,可由于没经验,用二婶儿的话来说,那是给孩子三岁以后穿的。

当时还造了个大红脸儿,挺不好意思的。

正琢磨呢,丫头从外面走进来,屈膝行礼一下,说:奶奶,爷儿回来了。

因为有梁安、梁庐夫妻健在的缘故,他们小夫妻即便自立开府,也没有让下人称呼他们老爷、夫人。

这两个称呼,都留给二房、三房的长辈。

梁桂芳慢吞吞的坐直身子,刚要穿鞋,卢长东由于一阵风般的进了屋。

按住她要下地的动作,说:别动别动,今儿感觉咋样?身子沉不沉?越发靠后的时候,梁桂芳就懒。

她自己有预感,觉得是个丫头。

看着丈夫紧张的样子,点点头,说:大腿根儿那里特别疼,疼的都不想动,抽空你帮我问问妙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种私密的话,也就能跟自己的丈夫、妹妹说下。

旁人,打死她都不能露,难为情。

卢长东心疼的坐在他的身后,拍了拍她的手背,道:问妙儿还得等等。

对了,三婶儿今天过来了吗?没有。

梁桂芳满足的靠着丈夫,素手摸着大肚子,说,你忘了,今儿孙夫人满月,他们过去喝满月酒了。

一个月前,独孤灵产下一个七斤二两的男婴。

当时孙玉轩不在京城,是独孤寒特意找人把他换回来的。

卢长东听到这话,点点头,随口问着:礼送去了吗?放心吧,送过去了。

咱不是说好了,一对小金镯子嘛。

嗯,那就好,虽然咱家底儿不厚,可该有的礼数不能缺。

梁桂芳明白丈夫的意思,握着他的手,说:东哥,你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往常不是要……哎,对了,有个事儿得跟你说。

什么?梁桂芳诧异。

卢长东起身,小心翼翼的扶着媳妇儿躺靠在床头,笑眯眯的道:刚才我在御书房,妙儿身边跟着的随从过来回禀,说是妙儿怀孕了。

啊?真的?梁桂芳惊呼出声,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卢长东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进来到现在,才想起来喝水,也足以见得他对娇妻的重视。

咕咚……咕咚……一杯水下肚,卢长东看着媳妇儿,重重点头,说:当然是真的。

告诉皇上的事情,能有假的吗。

要不我怎么问你,今儿三婶儿他们过来没。

没有。

要不……打发个人过去告诉一下吧。

别的。

卢长东摇头,重新回到床边坐下,道,这种事情,肯定得让他们小夫妻俩自己说。

咱们说……有点儿不合适。

更何况等殿下他们回来,自然就差人过去告诉了。

皇家规矩大,咱们就当不知道处理吧。

万一有个什么,咱夫妻俩多冤枉。

卢长东想的比较多,劝着媳妇儿打消了念头,看着她道:要不……晚上吃打煸炉?把汉森、汉松都喊来,大家也热闹热闹,缓解下你的紧张。

梁桂芳害羞,看着丈夫嘴硬的说:我哪儿紧张了。

是是是,你没紧张,吃不吃啊?吃的话咱们就做。

吃。

梁桂芳忙不迭的点头。

来到京城最爱吃的就是打煸炉,怀孕过了孕吐,吃的更甚。

好在不吃寒凉的东西,自己家吃也干净。

卢长东见媳妇儿答应了,起身让人出去请人。

梁桂芳躺在床上,心里明白丈夫为什么这么做。

不能差人过去告诉,大家一起吃饭闲聊天说了,不也可以。

这个人啊,对她娘家十个头,没说的…………既然决定吃打煸炉,梁桂芳挺着肚子去厨房吩咐婆子们,捏鱼丸、做肉丸。

吃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吃出一些经验。

鱼丸、肉丸、虾滑啥的放进炉子里,滚开之后特别好吃。

再加上牛羊肉片,五花肉片,想想都流口水。

当初搬家,李紫玫特意帮着买的两个铜锅,还真是不白买,一直都再用。

想到李紫玫,梁桂芳转悠了下眼睛,看着身边的婆子,说:魏嬷嬷,你去趟李府请大小姐,就说晚上家里打煸炉,让她过来凑个热闹。

是,奶奶。

魏婆子侧身行礼,转身出去了。

梁桂芳看着剁鱼肉的婆子,思索一番,又说:再加一条黑鱼,晚上人多。

是,奶奶。

宁可多做剩下,也不能不够吃。

这是农家人嘴实诚的想法,也是最珍贵的想法。

家里青菜种类不少,木耳、山药、干豆腐齐全,这么多的东西……梁桂芳转身回房,拿出家里备下的浣花篆,嘴角上扬开始磨墨。

卢长东沐浴完回来,见娇妻不知道再写些什么,不禁走过来问着:干什么呢?这么开心?梁桂芳没有抬头,而是从回了吹墨,说:我打算吧阎小姐也找来。

让人去喊了紫儿,阎小姐也过来,两张桌子拉个屏风,不是很好吗?卢长东听到这话,微微蹙眉有些为难的说:这样怕是……不好吧。

若是把她喊来,两个弟弟都在,传扬出去对阎小姐的名声不好。

梁桂芳抬头,看着丈夫不解的问:他们不都订亲了吗?这有什么不好的呢?就因为订亲了,才更要遵守规矩。

紫儿不一样,紫儿咱们以前就认识、熟悉。

冒然把阎小姐找来,此举不妥。

卢长东在朝为官,这样的规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梁桂芳撇嘴,颇有些失望的看着他,道:我就想让阎小姐多跟咱们走动走动,也好跟汉森培养下感情。

你看妙儿跟殿下,人俩现在多好。

还有紫儿跟汉松他们也是。

卢长东明白娇妻的热心,不过此举真的不妥。

主动把东西收好,看着媳妇儿哄着说:要不这样,等汉森他们来了,商量一下。

抽空把家里小辈都找到咱们这儿,大家人多、也算隆重,把阎小姐找来也好看些,嗯?那得啥时候啊!梁桂芳抱怨着,我眼瞅都要生了。

看着媳妇儿失望的样子,卢长东想了一下,道:就在你生产之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