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梁敏如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后来问了看热闹的才知道,王氏居然上手了。
帮着自己的闺女。
梁庐带着妻儿去给老丈人上坟,不在家,所以这事儿他们也根本不清楚。
七天时间眨眼过去,本来村民们都准备妥当,奋起反抗。
可那收税粮的人居然没有来,而且一个影子都没有。
他们不来,大家自然是高兴。
齐妙不禁在心里佩服这个孙玉轩,佩服他的靠谱。
答应她的事儿,居然真的给办了。
下次见到人家,得好好谢谢才是!白淼每天都来齐妙家报道,不是帮着干这个,就是帮着干那个、再不然就跟曹氏聊天。
曹氏对她的印象不错,很愿意跟她说话。
而且白淼刺绣方面,绝对是个高手,她能学到不少。
不过齐妙对她不感冒,总是敬而远之。
她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得小心防着一才是。
至少孙玉轩那边没跟她说调查结果之前,她都得保持距离。
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逐渐成熟。
今年的老天爷还算疼他们,都九月初了,这天还没有转凉,还能让地里的庄稼继续长熟。
这些日子齐妙很忙,每天都跟曹氏切菜丝、晾晒土豆片。
小土豆纽子不大,烀熟了切片、晒干,冬天可以当菜吃。
偶尔齐妙也上后山去找宝。
不过找的不是蘑菇就是松子或者榛子,没旁的东西。
据说前进屯那边有个人在大山里找到了人参,好像还卖了五十两银子。
这可就不少了,能够他们一家活好久的。
齐妙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是个穿越人士。
毕竟……她就没有这个好运。
后山去了好几回,别说人参了,就是人参须子都没看到。
悲催啊!梁安仍旧每天带着他们去后山训练,参加训练的还多了一个梁汉柏。
这小子算是彻底被梁庐给管过来了,不仅眼里有活儿,而且见人就打招呼,特别有礼貌。
二房自从分家,蒋氏过日子就相当有干劲儿。
每天除了喂两只鸡,在就搁家晒菜丝、土豆干、萝卜条。
偶尔也过来跟曹氏聊天,但来的次数不像以前多了。
本以为分家之后老宅会消停,毕竟碍眼的走了。
可没想到老宅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分家以后,这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落到了冯氏跟俩闺女身上。
一天、两天还行。
长了,谁都不愿意。
这不嘛,姑嫂俩在院子里就掐起来了。
正好齐妙出去捡豆腐,路过老宅的时候听到嚷嚷声,乐颠颠的留下看热闹!你是开始留头了,可你也没有出嫁就得干活。
我大闺女冬月就出嫁,怎么的,你还攀她不成吗?冯氏就两个闺女,大闺女的亲事还不错,自然对她另眼相看。
梁敏霞过了八月十八就开始留头,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待嫁女,啥活儿都不干。
如今大嫂在院子里就说她,她怎么可能依!冷哼一声,撇嘴道:怎么的,她要嫁人就不用干活,我这就得干活了?我从小到大我娘也没让我干活,你谁啊,你还管我?我是你嫂子!长嫂如母!冯氏掐腰,反驳着。
梁敏霞二话不说,朝她的方向走去,抬手——啪——这一巴掌打的响亮,打的冯氏都傻了。
梁桂芳在厨房内听到声响,忙从里出来,看着捂脸的母亲,一脸严肃的质问着道:老姑,你凭啥打我娘?凭啥?你听你娘说的是什么话?!你娘说‘长嫂如母’,你奶还没死呢!她就想当我娘了?梁敏霞学聪明了,居然会抠字眼。
王氏跟梁宿友今儿好像没在家,闹腾成这样,居然没有出来。
梁桂芳微微蹙眉,咬着嘴唇,继续解释着说:老姑,我娘那就是一个比喻。
况且,咱家分家了,跟以前不一样。
你总不能什么活儿,都让我娘干啊!怎么的,她是媳妇儿,就必须干!梁敏霞说完,冷笑的撇着嘴角又说,别说你娘了,就是你,日后也得干!真当自己是秀才娘子啊,还在这儿教训我。
你——梁桂芳很想爆粗,可门口聚了一筒子的街坊,她不能那么做。
眼珠子转悠了一圈,随后又道,老姑,不是让你一直干,就是……搭把手,行吗?凭什么啊?你娘是大儿媳,就得做!梁敏霞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看着街坊指着冯氏又说,谁家媳妇儿不干活儿啊。
咋偏偏她就让小姑子搭把手?那你以后出嫁,你也得这么干,也不能让人家给你搭把手——人群中冒出一个女娃的声音。
这话音一落,顿时梁敏霞的面子就搁不住了。
梁桂芳冷笑,轻蔑的挑眉瞅着梁敏霞,一脸得意。
梁敏霞本就恼怒,如今梁桂芳这个表情,二话不说,直接上前就是狠狠一巴掌——啪——梁桂芳是背着大家伙,梁敏霞这是面对大家伙。
大伙儿看不到梁桂芳的表情,可是却能看到梁敏霞的动作。
栓子媳妇儿大博见了,无语的说:我说霞儿啊,你咋恁么不讲理。
你侄女说啥了啊你就打她?刚才那话不对啊,你过门不干活?你现在不帮你嫂子,以后你别指望人家帮你。
就是啊。
这芳姐儿眼瞅就要嫁人,咋还能打呢。
都留头了还这么没分寸啊,以后谁敢要啊!……议论声再次响起,梁敏霞恍然大悟。
看着一脸奸笑的梁桂芳,咬牙切齿的说:你……你故意的!梁桂芳也不回嘴,挑眉继续挑衅她,然后双膝跪在地上,双手抱着头,说:老姑求你,求你别打脸,打哪儿都行……齐妙看着这俩人的举动,慢慢退出了人群。
这就不是一个水平线的,尤其是今儿王氏跟梁宿友还去别的村儿随礼。
啧啧啧……梁敏霞今日算是栽了。
也有可能是梁桂芳跟冯氏做的扣,就等着老两口不在,然后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梁敏霞。
那句话是她说的,倒不是为了帮谁,就是觉得梁敏霞该受点教训。
想当初她欺负娘亲的时候就该想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乐颠颠的回到家,曹氏看着闺女的样子,愣了一下,问:咋地了?这么高兴呢?嘿嘿……齐妙把豆腐放进屋,跟曹氏说了刚刚老宅发生的事儿。
曹氏一边喂鸡,一边听。
随后叹口气,道:这还不是正常的。
你大大娘那人可能想的不多,但她家大丫头不是省油的灯。
那个秀才家,怕是要翻天覆地啊!那有啥的,跟咱没关系。
齐妙说完,搂着曹氏的脖子撒娇。
突然又站直身子,满脸严肃的说,不过我也觉得梁桂芳挺厉害。
你啊,离她远点儿。
那丫头,不行。
曹氏说完,给鸡槽子里添食。
齐妙站在院子里,长长舒了口气,眨巴着眼睛没有吱声…………地里的大豆成熟了,这些日子,老农们天天收粮食,打算用大豆换粗粮过活。
今年的大豆肯定不值钱,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一连好几日,大豆全部收回来,府城那边还没有见到收税粮的人。
梁金山今年算是勤快,主动要求各家各户缴纳税粮。
地里没收成那讲不了,如今再不交,那就是他们不懂事儿了。
家家户户乐颠颠的交了大豆,梁金山带着村里几个人,去到镇上交给镇长。
税粮一交,大家心里都轻松不少,就是齐妙也觉得日子过得格外舒心。
嚷嚷着征兵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据不可靠消息,已经开始了,来到他们这儿是早晚的问题。
齐妙在院子里收拾她的那些中药宝贝,门外传来——老三兄弟在家不?老黄大哥来看你了啊!老黄大哥?哦,是黄永川。
齐妙虽然疑惑,不过也走到门口开门,笑眯眯的说:黄大爷您怎么来了?哟,黄博哥也来啊,你伤好了吗?好了。
黄博笑眯眯的说着。
齐妙侧身,把人让进屋。
院子里的谈话声,让屋内的曹氏也出来了,看到他们父子,忙开口打招呼说:哟,是老黄大哥啊,您咋来了。
黄博伤好没?还疼不?劳婶子惦记,已经全好了,不疼了。
黄博抱拳行礼、回话。
黄永川向前走几步,边走边说:这小子好了,你别惦记了。
老三兄弟呢?咋没看到他?哦,带着我家那小子去后山跑步了。
这不是……眼瞅就要征兵了嘛。
曹氏说完叹口气,脸上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
黄永川见状,忙开口劝着说:没办法。
儿大不由娘,你家梁汉森壮的跟头牛似的,不会有问题。
说着把手里的酒跟肉递给她,又说,那天这小子受伤,是咱们家妙儿帮忙的。
诊费都没给,今儿补上。
哈哈……像是开玩笑一般,不过曹氏听到这话,忙后退几步摇摇头,道:哎哟,这可使不得,邻邻居居住着,举手之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