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775章 太抛费了!

第775章 太抛费了!

2025-04-03 17:15:31

赵老四一辈子都本分,而且对几个儿媳全都一视同仁。

梁安跟赵睿达互看一眼,随后帮着开口劝说着道:老哥哥你急啥。

等睿达他们成亲,你让老大、老二他们先回。

你跟我嫂子在这边住到过完年再回去。

反正不耽误春耕不就行了。

哎哟,那多麻烦啊。

老三媳妇儿是大小姐,我们可不能在这边。

赵老四强调着。

赵睿达闻言想开口,被梁安一个眼神制止了。

齐妙陪着赵母走在后面,心知这是一个大工程,得慢慢来劝说才行。

所有人留在京城过年肯定不现实,不过老两口留下倒不是不可以。

慢慢来呗,反正还有好几天呢。

从后院到客厅,距离不算短。

赵家人看到赵睿达这宅子,都不住的咂舌。

尤其是赵老四,看着院子里的一切,冲儿子,说:老三啊,你这房子太大了,过福哟。

还是农村本分的想法,这个很正常。

赵睿达憨笑着没有出声,梁安见状开口道:老哥哥,你这三儿子不一样。

在京城,他算有点儿地位的。

京郊厂房,你儿子在那边做厂长,这么高的地位自然得住这样的房子。

啊?那也太大了。

他们就小两口住,太过福。

正说着,曹氏从厨房那边过来。

赵母看到曹氏,忙快步走了过去,跟她打招呼。

一个村儿住了那么多年,关系都很好,冷不防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曹氏紧紧握着赵母的手,笑眯眯的说:嫂子,咱们进屋说,外面冷。

饭菜都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哎,好,好。

赵母忙不迭应下。

众人进了客厅,一共放了两桌。

丫鬟见人来了,赶紧把屏风拉开,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赵兴就跟着自己的奶奶在里面这桌坐。

饭菜很精致,而且鸡鸭鱼肘子农家四样儿都有。

赵母看着桌上的席面,面上有些纠结。

齐妙跟曹氏都看到了,二人默契的没有说话。

在农家呆惯了,粗茶淡饭已经习惯,突然看到三儿子家吃这样的饭菜,心里难免觉得抛费。

屏风那边的桌子,也能多少听到赵老四轻轻叹气的声音。

不过赵睿达跟梁安一家三口权当没听见,十分理解他们这样的态度。

齐妙夹了个鸡腿放在赵兴的碟子里,轻声说:别客气,要吃饱哦。

这可不是在家,饿了有饭吃。

要记得,这是你三叔家,你吃什么都不过分,嗯?赵兴听了憨笑着点头,把碟子里的鸡腿夹给赵母,说:祖母吃。

哟,真懂礼貌啊!曹氏由衷地说着。

老嫂子,你可没白疼这孙子啊。

赵母听了笑眯了眼睛,看着小孙子不住地点头,说道:这老三自打发达了之后,时常往家送银子。

后来我跟他爷爷商量了一下,家里的孙子都送去镇上念书。

哟,都送了啊!曹氏惊讶。

要知道赵家一共六个孙子,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这么多的人送学堂,可不是小数目。

赵母轻叹口气,接过齐妙盛的汤,又道:都送去了,不过坚持下来的就他自己。

那几个……白扯。

赵母这话说完,屏风另侧的五个孙子,都默契的低头赶紧吃饭。

梁安瞅着他们这样,笑眯了眼睛。

端着酒杯跟赵老四碰了一下,说:老哥哥,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太烦。

再说了,咱们不都是种地出来的?家里有地、饿不着,就行!是啊,我也这么劝你嫂子。

可她就觉得认字有出息,哪怕当个账房也行。

要求太高了。

赵老四说完,端着酒杯饮尽。

梁安看着赵家老大、老二,无声的摇摇头。

那俩也明白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别计较母亲嘴碎。

这么多年了,自然早已习惯,所以并没有当回事儿。

饭菜吃的差不多,赵老四看着梁安,重重叹口气,说:老三啊,抽空带我去老二家看看吧。

他们早就知道梁庐过世的消息,也知道梁汉松成亲、冲喜的事情。

来了一趟,作为老街坊,得过去瞅一眼,看一看。

屏风这边的赵母听到当家的这话,不禁看了眼曹氏,轻声地说:弟妹,怎么今儿你二嫂子没来?咱们可是老街坊,没有什么寡妇、重丧一说啊。

曹氏听了重重叹口气,心知她是好意,想让蒋氏过来。

只可惜……一个叹气,屏风那边的梁安也叹气。

最后还是赵睿达忍不住了,咂舌一下摇摇头,说:爹,娘,我二婶儿她……有病了。

啊?赵老四惊呼?啥病啊?赵母追问。

这会让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所以全都放下筷子,看着梁家人。

齐妙搅着手指,轻叹口气,回答说:心病。

不说话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给吃就吃、给喝就喝。

………………赵家人听到这个回答,全都傻了。

在农家,根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可是如今……赵睿达怕勾起梁安的伤心事,忙不迭的开口道:爹、娘,大哥、二哥,房间都收拾好了,你们过去午睡会儿。

我这边有些事儿得跟三叔、三婶儿商量商量。

有的是时间,晚上还吃饭呢,到时候再聊。

赵老四心里还想追问,可是赵老大见状,忙不迭的点头,说:行,行,那我们先去休息。

老三啊,你忙着,一会儿忙完过去陪陪咱爹。

知道了。

翠格,带老爷、夫人、大爷、二爷他们去休息。

门口守着的丫头听到这话,赶紧推门进来,屈膝行礼。

小丫头长得好看,穿的也不错,赵老四见到这样水灵的姑娘,不禁深深看了一眼儿子。

到嘴边的话没有说出来,被自家大儿子拽走了。

赵兴陪着赵母离开,等送走了赵家人,赵睿达看着梁安微微拱手,说:三叔,我爹他……不用说了,叔儿明白。

梁安说完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又道,你忘了,咱们都是七家屯出来的。

虽然在京城几年,可没有忘本。

你爹跟你娘老实、本分,想的事情跟京城这边不一样,正常的。

放心吧,我跟你婶儿没往心里去。

为今之计是怎么留你爹娘在这边过年。

齐妙跟曹氏来到这边的桌子,坐下之后,都看着赵睿达。

说实话,赵睿达是满心欢喜,打算留父母在这边过年,可偏偏亲爹娘不想在在这儿,怕给他带来麻烦。

看了眼齐妙,抿唇一下,挑眉道:妹儿,你看能不能跟雪菲那边说下,让她主动要求留我爹娘在这边过年?话落,曹氏忙不迭的点头,赞许说:对啊,让雪菲开口就好了啊。

齐妙明白的嗯了一声,端着茶杯喝了口,说:行,那就让雪菲开口。

等忙完我哥还有李家的事儿,我亲自过去给她添妆,到时候跟她说。

那就听你信儿了,妹子。

没问题。

对于孔雪菲会不会答应,大家压根没有在意。

毕竟赵睿达的情况,在当初议亲的时候就没瞒着。

梁安一家三口也没有走,就留在这边房子的客房午歇。

赵睿达为了让家人参加婚事体面,特意找了裁缝过来,让他们量尺寸、赶制衣衫。

赵母、赵老四等人原本是不想做衣服。

可偏偏儿子说必须要做,而且态度有些强势,让他们多少有点儿措手不及。

这不,因为赵睿达刚才的态度不好,赵老四午睡都不睡了,在院子里闲逛。

恰好梁安出去方便,看到老哥哥这般,纳闷的走过去,问:咋了?不困吗?哟,安子啊,没睡?梁安本来打算回答这就去睡,可看到赵老四表情不咋好,便随口应道:不困,所以就出来转转。

哦,我也不困。

赵老四说完,扯出一抹牵强的笑容。

梁安还算了解他的。

这人只要心里有事儿,就愿意像驴拉磨一样,在村儿里溜达。

拉着他去到一处偏房,让人送了茶水,坐下看着他,问:咋地了?跟弟弟我说说。

赵老四看着梁安的样子,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老三啊,我说了你别笑话我。

我就看睿达这日子过得……太抛费了。

你看看这院子,还有那伺候的丫头,还有中午咱们吃的东西。

啧啧啧……这要是折合成银子,够咱在七家屯过半辈子了吧。

不说半辈子,一辈子都有可能啊!我知道他发达了,可也不能这么抛费。

梁安见他这般,明白的点点头,说:老哥哥,我懂你的意思。

不过这事儿啊,你怪不得睿达。

人家在京城算是有头有脸,等成亲那天你就知道了,来的都是什么侯爷、国公爷之类的。

房子弄成乡下那种四合院?让人家笑话!不说睿达,就是改天我带你去我二哥家,他们家也二进的院子。

还有我们家,都是的。

赵老四听到梁安这话,重重叹口气。

屋门推开,丫鬟把茶水放下,给他们彼此倒一杯,屈膝行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