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娇妻来种田 > 第91章 久而久之积怨成深(七更)

第91章 久而久之积怨成深(七更)

2025-04-03 17:15:07

爹,为啥我奶那么看不上你。

而且好像……还对你特别的不满意?面对闺女的问题,梁安重重叹口气。

低头看了一眼她,苦笑的说:为啥啊,因为你爹娶了你娘呗。

那不是很好吗?主家做的媒,不用聘礼就把媳妇儿娶进门,她省钱了啊。

齐妙抿唇说着。

显然,这个理由根本不能说服她。

曹氏听到闺女这么说,咂舌一下,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你奶这个人,不喜欢别人忤逆她。

像成亲这样的大事儿,自然对她点头才可以。

当时你爹背着她跟我成亲,当工钱是双份的时候,她才知道木已成舟,无力回天。

所以打那之后,她就恨上了我,觉得我把她的儿子给教坏了……后面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说来说去就是王氏不甘心了。

她觉得她的儿子应该跟她一条心,可成亲以后跟媳妇儿一条心,没她啥事儿了,所以她……难过了。

久而久之积怨成深,自然就……可是好像也不对啊!爹,如果说我奶看不上我娘,那她可以好好对你,把你拉回来就是了。

没必要连你都推出去,还有啊,刚才可是下咱们脸,而且一点面子都没给你。

齐妙继续追问着。

她不小,心里年纪更成熟。

虽然不能说阅人无数,可也会看人脸色。

王氏那根本就是……打心眼儿厌恶亲爹。

梁安跟妻子对视一眼,然后扭头看她,不在意的笑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我疼你娘,你奶看不惯,自然就不会给好脸儿。

不过爹看得开,该给的孝敬都得给,可这媳妇儿……不能怠慢。

说着,伸手搂紧了一下曹氏。

这个动作在现代很正常,可是在古代,就有些孟浪了。

曹氏害羞的推了下梁安,抻哆着说:你就是总这样咱娘才生气的。

都跟你说了,在娘面前,咱们俩本分一些。

有啥的,我抱得是自己媳妇儿。

想当年在军……梁安话语顿住了,随后重重叹口气,松开手,说,行,听媳妇儿的。

话锋一转,没了音儿。

齐妙很想知道梁安这个想当年在到底是在哪儿。

不过他没有说,而且后面听得也含混。

看起来她的这个爹爹,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不过疼媳妇儿,这现象不错,她很看重。

把父母送回家以后,齐妙颠颠的去了白淼家。

昨天没见到她,本来今儿也没机会。

不过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快。

来到门口推门——锁了?没起来吗?还是……出去了?齐妙站在门口徘徊好一会儿,从院墙缝隙看着屋里,啥都没有看到,而且也没有人出来。

小妮子撇了下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慢悠悠的朝家走,边走还边回头…………梁桂芳出门子那天,据说比头一天摆桌还要冷清。

就冯氏娘家人还有梁敏霞去送了,其他谁都没有去。

压包袱本来应该梁汉森去的,梁亮没让。

压包袱是要给红封的,梁亮只是让自己的闺女坐上,又让大舅子家的儿子坐上、了事。

全福人本该是女方家出,可到最后还是男方家找的,说来也挺丢人。

送走了梁桂芳,日子还是要过。

冬天都猫冬,除了梁安天天带着梁汉柏出去折腾。

白淼仍旧每天上午过来报道,然后下午离开。

看着很正常,可齐妙就觉得不对劲儿。

先不说旁的,就是那个八字胡要侵犯她,这事儿到现在也没有音儿。

连传都没传出来。

是保密工作做的太好,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容不得她多想,冬月二十九悄然到了。

这天是原主的生辰,也是她齐妙重生之后的生辰,更是她正式留头的日子。

留头以后,她就不能肆无忌惮的出去溜达,或者跟春喜、王二说笑了。

吃了鸡蛋跟面条,晚上家里包酸菜猪肉馅儿的饺子。

这就算给齐妙过生辰了。

其实这要放在现代,根本不算什么。

但放在这个架空了的物资匮乏的朝代,那就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申时,梁安回来,帮着曹氏跟齐妙一起包饺子。

纯白面的,整整和了三碗面。

猪肉是那天齐妙跟白淼去镇上买的,上好的五花肉。

面、馅儿都准备好,三个人洗手开始包饺子。

冬天天短,这会儿外面就黑了。

曹氏把蜡烛点上,一家三口围着炕桌包饺子,时不常的唠些家常嗑儿,还挺惬意。

梁安正说他当年跟曹氏的趣事时,突然停住了话茬。

扭头看着门口,没一会儿,外屋地门推开。

齐妙跟曹氏都愣住了。

在农家,没有这么翻墙进来的,除了——贼!梁安手里拿着擀面杖,一脸戒备的拉开里屋门。

见到来人之后蹙眉,瞅着他,问:你是……在下满月山庄孙玉轩,您是梁汉森的父亲吧。

孙玉轩彬彬有礼,笑眯眯的做着自我介绍。

梁安一听满月山庄,忙不迭抱拳,说:不知道是少庄主前来,有失远迎。

屋里请。

说着侧身让路,把人让进了屋。

孙玉轩看着齐妙跟曹氏包饺子的样子,笑眯眯的说:哟,那我来的还真巧,今儿是你生辰吧。

呃……齐妙瞅着孙玉轩,微微蹙眉的点点头,说:劳孙公子惦记,您怎么知道……今儿是我生辰?我哪儿知道啊。

是你哥,知道我要回来,让我给你带个东西,顺道提了一嘴。

孙玉轩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桌上。

齐妙看着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字,眨巴着眼睛不敢相信。

梁安跟曹氏瞅着那封信,也都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封信是儿子拖他带回来的。

可是……在下正好回来要盘账,所以令郎得到消息之后就问了一嘴。

以前也是有交情,一封信罢了,就替他跑堂腿。

孙玉轩心思活泛,见他们一家三口愣神的表情,忙解释着。

齐妙听到这话,欢喜的拿起信封,笑眯眯的说:多谢孙公子了。

客气了。

留我吃顿饭吧,我这还没吃呢。

孙玉轩直接要求……梁安跟曹氏对视一眼,二人自然没有异议。

梁安抱拳行礼一下,道:若是少庄主不嫌弃,那就在家吃顿饺子吧。

酸菜猪肉馅儿的,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好了。

对我来说也不错了。

孙玉轩说到这儿,笑呵呵的坐在炕上又道,这段时间在南境,顿顿吃豆腐,天天吃豆饼,都快腻歪死了。

吃豆饼?吃豆腐?齐妙拆信的动作顿了一下,看着他不是很理解。

梁安见闺女这般,伸手轻点她额头一记,说:今年咱们辽东这边交的税粮普遍都是黄豆。

自然边境的军营,也就只能用这个度命。

那其他地区不交税粮吗?也不能总让士兵吃豆子啊。

齐妙不是很理解。

电视里对这一方面没怎么演过,所以她并不清楚。

就算演过,她现在所处的地方也不是正经的五代史,所以她肯定弄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梁安叹口气,拿着擀面杖一边擀面皮一边说:南粮北走,北粮军用。

南边气候好,粮食长势不错,运到北面能卖上好价钱。

北粮单一,送到边境充当军粮,一直都是如此。

呃……这是什么道理。

齐妙蹙眉,不是很明白。

不过注意力都在信封上,并没有注意到孙玉轩的眼神。

曹氏上扬嘴角,恬静的开口道:好了,别一提到这些事情你就说个没完。

你知道的也不多,还不是道听途说。

这也就是孙少庄主,换个人还不得把你当造谣抓了?这怎么能是造谣呢!梁安不依的看着媳妇儿,随后话锋一转说,大家都这么议论,肯定不会错了。

齐妙拿出信,看着上面刚毅、工整的字迹,纳闷的道:我哥的字这么好了?噗嗤——孙玉轩实在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察觉自己失态,忙不迭的摆手,说道:那个……这信是世子爷写的。

你哥目不识丁,虽然很刻苦的在学,还得需要时间。

找补的很像回事儿,齐妙也没去在意他的无力。

把信递给他,理所当然地说:念吧。

我?念?孙玉轩一脸诧异的看着她。

齐妙耸肩,重重点头几下,说:你不念谁念啊!我不识字,我爹娘也不认字。

妙儿,不得无礼。

曹氏忙出声喊住女儿。

不管他们之间有多熟,可这人是满月山庄的少庄主,他们必须恭敬对待。

齐妙眨巴着眼睛,一脸讨好的往母亲袖子上蹭了蹭,仿佛是一只寻求安慰的小猫咪。

孙玉轩看着她的样子,把信打开,沉稳的开口说:爹、娘、妹妹,见字入面。

孩儿到了这边……信的内容很简单,除了报平安之外,再有就是说他每天都做什么。

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操练、什么时候洗漱、什么时候吃饭……事无巨细,全部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