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妙见父母都答应了,更何况她对李大善人一家的印象还不错,就冲当时疫情的时候,李大善人送的东西,便没有什么可矫情的。
起身整理一下自己的药箱,重新换了身衣服,下地穿鞋。
既然是去李府,自然要穿的像回事儿。
总不能让人觉得乡下丫头,不懂规矩才好。
曹氏不放心,一边给闺女拽衣服,一边嘱咐着:妙儿,尽力就好,别太逞强。
能治,竭尽全力;不能,如实相告。
懂吗?嗯。
齐妙点头,十分理解曹氏的不放心。
哥哥已经去了军营,她这又莫名的要去镇上几日,的确会让母亲很难过。
扭头看了一眼梁安,上扬嘴角,故作玩笑的说:爹,后天一定要跟我娘去镇上接我啊,不许忘了。
放心吧闺女,爹不会忘得。
梁安说着拍拍她的肩头,给她鼓励。
救人迫在眉睫。
齐妙没有耽误工夫,看着李紫玫,比划了下请的手势,说:李小姐,我们走吧。
好。
李紫玫忙不迭的点头,冲着梁安夫妇再次行礼,道:多谢叔父跟婶子帮忙,小女子感激不尽。
李小姐客气了,快走吧。
救人不能耽误。
梁安忙开口说着。
李紫玫身边的丫头,再次冲他们夫妇二人行礼之后,跟着自家小姐往外走。
梁安跟曹氏互看一眼,纷纷重重叹口气。
虽然很不想让她去,可却没有能拒绝的理由…………齐妙跟着李紫玫出家门,门外马车早已经等在那里。
被丫头搀着上了马车,她跟李紫玫并排坐好。
车里特别的暖和,而且还有股淡淡的香气。
是花香,跟那个云裳十八子的香味不同。
要说那云裳十八子,她还真挺喜欢的,不过……懂得分寸,不能胡乱戴。
哗……丫鬟倒水的声音。
两杯热腾腾的茶倒好,放在小圆桌上,丫鬟恭敬的说:大小姐、齐姑娘,喝茶暖暖身子吧。
暖身子?这车里如此暖和,哪用得着暖身子啊。
齐妙虽然心里这么想着,不过嘴上却没有说。
不然就跟土老帽一般了。
要说她也见过世面,前世还有驾照,虽然座驾不是什么名贵的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但也算是有车的人,小QQ代步。
可眼前李紫玫这马车,如果她估计的没错,应该相当于现代的四个圈Q系列。
还得是5以上!豪车啊!捧着茶杯喝了一口,仔细的观察车内。
她跟李紫玫并排坐着,中间离了很大的空间,应该能再坐一个人。
这空间不算小,如果都坐满了,怎么都能塞下十个人。
说实话,比那日坐李朝阳妻子的马车,还要大。
马车里又是小炭炉,又是小圆桌,还有茶具。
更重要的一点是,车夫赶车在农村路上,车内居然不颠簸。
不知是车夫的赶车技术好,还是这个马车的减震好。
身旁传来轻微叹息声,齐妙跟她不算熟,但人家当初可是给了锦缎跟棉被的。
扭头瞅着她,想了一下,安慰的说:李小姐放心,我能救治一定尽力。
你别太担心,日后伺候老夫人,李小姐还得亲力亲为呢。
李紫玫听到这话,再次叹口气。
放下手里的茶杯,吸了吸鼻子,道:我知道找姑娘来很唐突,可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李小姐说这话就太客气了。
当日我不过是举手之劳,李小姐送了那么多的东西,我理应回报的。
齐妙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那两床瑞蚨祥的锦被,当时哥哥可说了,价格不菲。
只是一个按摩刺穴,再加上一个方子,就换来了这么多,怎么想都觉得是她占了便宜。
李紫玫见她这般,缓缓摇摇头,说:姑娘客气了。
当日那些东西……与家母的性命来比,根本不算什么。
我听家父说了,当时农家疫情,是姑娘挺力而为,但最后……李小姐别这么说。
我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啊,都是武先生跟那个闫先生的功劳。
这事儿日后切莫提了。
齐妙态度坚决的打断她的话。
有些事情,心里知道就好,可一旦说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李紫玫也明白她的顾虑,点点头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大户人家的姑娘,通常都不是大嘴巴的女人,所以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坐马车去镇上,再加上车夫赶车也快,不到一个时辰就进了城。
今儿不是大集的日子,可按照往年的规矩,年跟前儿这几天,每天都是集。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也相对很多。
齐妙虽然没看到外面,不过马车的速度减缓,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猜的没错,应该是快到地方了。
齐妙想了一下,扭头看着李紫玫,说:李小姐,可不可以问下,老夫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得的病?李紫玫听了思索一下,随后开口回答说:每年这个时候,祖母都会犯咳疾。
一到冬天,祖母的药就不断。
今年……因为堂兄的一些事情,祖母有些着急了,所以那天咳嗽之后就一直昏迷不醒。
嗓子可有呼噜声?齐妙挑眉问着。
李紫玫想了一下,点点头,道:有。
武先生说是痰迷心窍,可就是排不出来。
化痰的药也喝下去了,可就是……没什么效果。
嗯,那我大致知道了。
齐妙点点头,不再问了。
了解一下病人的基本情况,在问下是因为引起,剩下的等看到病人,在诊断也不迟。
晃悠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马车终于停下了。
车门打开,车夫恭敬的说:大小姐,我们到了。
丫鬟先下车,把小板凳摆好,然后伸手扶着李紫玫下车。
齐妙在后面,瞅着李紫玫略有些仙儿的动作,不禁吐了下舌头。
估计这辈子,她都够呛能有这样的时候。
女汉子,就是硬装萌妹子,除了东施效颦的结果之外,再无其他。
有自知之明的小妮子根本没用丫鬟扶,直接蹦下了马车。
不高,很好玩。
一个婆子走过来,屈膝行礼,说:大小姐,仁和堂的秦先生在给老夫人治病。
李紫玫一听到仁和堂,顿时蹙起了眉头。
一脸不悦的看着她,说:谁找来的?是……二老爷家的大少爷。
婆子的据实以告,让李紫玫翻了个白眼。
齐妙知道,这个二老爷家的大少爷,想必就是刚刚她口中提到的那个把老夫人惹犯病的人。
李紫玫冷哼一声,轻蔑的说:若是早知道孝顺,祖母也不至于跟他生这么大的气。
用他显欠儿?我爹呢?老爷出去了,大夫人……拦不住。
婆子再次说着。
李紫玫愤恨的跺脚,扭头看着齐妙想了一下,说:齐姑娘,要不……您先等等。
这个‘仁和堂’,就是当日跟德济堂分羹的那个药铺。
齐妙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了李紫玫的用意。
重重点点头,侧身行礼一下,说:还是李小姐想得周到,齐妙省的了。
李紫玫扭头,看着婆子吩咐说:带这位姑娘去客房休息。
客房收拾好了吗?回大小姐的话,已经收拾好了。
婆子点头,恭顺的说。
李紫玫松口气,看着齐妙继续又道:去歇一歇、安顿一下。
等那边人走了,我就让小翠去喊你。
好。
齐妙点头,看着婆子侧身行礼一下,客气的说,有劳了。
婆子见状,忙不迭的摇头,说:姑娘客气了。
请随老奴这边走,客房在二院。
嗯。
齐妙应了一声,冲着李紫玫摆摆手,跟着离开了…………李府很大,如果放在现代,这样的建筑那绝对是豪宅。
自打她穿越过来,一个县衙,一个李府,是她见到的最棒的豪宅。
不过县衙跟李府一比,就不够看了。
倒也能理解,如果一个县衙后宅弄的奢华无比,老百姓这一关,怕也是过不去的。
三进院子外加一个后院,算起来是四进。
占地面积多少不知道,可在海州,这样的宅子那就老值钱喽!婆子很懂事儿,一边走一边跟她讲府里的规矩,还有主人们住的院子。
三院是老夫人住的地方。
二院是府内女眷住的地方。
至于前院,几个少爷住在那,接待客人也会在前院。
说这些,无非就是在提醒她,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可以。
没有明面说,只是小小的提醒一下,很给人留面子。
来到二院时齐妙特意瞅了瞅,院子是真大。
她那个小房子跟这儿一比,那都没个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来到一处名为日月楼的地方,婆子停下脚步,看着齐妙轻声地说:姑娘,您这两日就在这里居住。
院子里的丫头叫晓晨,您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她就好。
有劳嬷嬷。
齐妙侧身行礼,表示答谢。
婆子看着她的规矩,无声的点点头。
待她起身之后,比划了个请的手势,又说:姑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