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药箱,坐在丫头给搬来的椅子上,准备给老太太诊脉。
李子哲看着齐妙,轻蔑的撇了下嘴,说:堂妹、大伯母,你们会不会病急乱投医了一些啊。
这么一个黄毛丫头,还没有留头,能成吗?大户人家比农家有规矩。
基本都唤大娘为伯母;大爷为伯父。
齐妙被一个纨绔子弟看不起,根本没有任何不爽快。
李夫人算是了解齐妙,知道她有些气节,所以忙开口说:子哲莫要口无遮拦,医术不看年龄,只看结果。
当日武先生力荐这位姑娘,自然这位姑娘有过人之处。
呵呵……李子哲冷笑几声,剜了一眼齐妙之后,又道,武先生?德济堂算什么东西啊,仁和堂才是这个。
说着,比划了一下大拇指。
对于仁和堂跟德济堂两个药铺的竞争,辽东府人甚至整个东陵王朝都没有不知道的。
齐妙懒得理他,直接无视。
把老太太的手拿出来,精心切脉。
全程都没有看李子哲一眼,仿佛他就是一个透明人一般。
被无视了的李子哲,瞬间觉得有些受挫。
一个乡下丫头,居然还能如此高傲,冷哼一声,不悦的继续说:大伯母,祖母的病、秦先生可接手了。
您让这么一个黄毛丫头来看病,这不是打秦先生的脸儿?让人家下不来台吗?如果一位医者,因为旁人诊断就觉得打脸,那这医德有待考量。
齐妙平静的说完,深吸一口气,继续把脉。
本来她不想吱声,不过这李子哲太烦人,不停地巴巴,她看不惯。
李子哲被怼的有些恼火,李夫人见形势有些不受控,忙开口道:紫儿,送你堂兄出去休息。
在这儿呆了一上午,也该累了。
是,母亲。
李紫玫行礼一下,看着李子哲说,堂兄这边请。
李子哲见大伯母摆明了护着乡下丫头,愤恨的一甩袖子,离开了。
齐妙瞅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然后继续诊脉。
唯一昏迷不醒的原因,就如同武先生所说,痰迷心窍。
俯身、侧耳在老夫人身上倾听一会儿,无奈的叹口气。
她这一叹气,顿时让李夫人没了分寸,一脸惊慌的盯着她,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齐……齐姑娘,我母亲她……她不会……哦,没有。
齐妙摇头,站直身子看着她,解释着说,武先生治疗的手法没有问题。
只不过这口炭卡的位置比较棘手,药喂下去……达不到化痰的效果。
那这该怎么办?李夫人忙不迭的追问。
今日过来看病的秦先生也说了,只要痰化掉了,人自然就醒。
可这化不掉,就容易有生命危险。
如今齐妙说位置棘手,汤药起不到效果,那婆婆不就……齐妙看着李夫人满脸复杂的表情,轻叹口气,说:李夫人不用着急,也不是没有办法,只不过……只不过什么?姑娘不用担心,只管说就好。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们一定想尽办法置办齐。
李夫人忙不迭的说着。
齐妙看着李夫人如此紧张老夫人的样子,不禁挺羡慕他们的婆媳感情。
都说婆媳是天敌,不过好像也有例外。
齐妙想了一下,来到炕边,伸手在老夫人身上,边比划边说:李夫人,我们可以这么做。
先喂一些催吐的药物,然后找两个年轻力壮的人,把老夫人夹起……如此这么敲击…………说到底,痰出来之后,老夫人会很虚弱,因为是强行排出来,而且还催吐。
法子虽然冒进,但却是最显著地做法。
您看……跟李老爷商量一下,如果可以,明天我们就开始。
明天?会不会晚了点儿?李夫人有些担心。
虽然这么大的事儿,她无法擅自做主。
可拖一晚上,会不会就让那个婆婆有危险呢?齐妙看出了她的担心,笑着摇摇头,说:李夫人放宽心,齐妙虽然年纪不大,不过这个把握还是有的。
况且夫人也得让老夫人身体有所准备,明天排痰,刚好。
李夫人想了一下点点头,然后看着齐妙,轻叹口气,道:那也行。
那下午就麻烦姑娘多费点儿心。
晚上,我跟老爷商量一下,然后在与姑娘细说。
好。
齐妙应下,从药箱里拿出银针,给老夫人针灸了几处穴位,刺激她的几处运动神经。
这人躺在炕上昏迷有些日子,别到时候人醒了,筋在存了、动不了,那可坑爹了…………在屋内诊治一番,又闻了闻秦先生给开的药。
说实话,跟武先生开的没差,喝不喝都一样。
武先生应该是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不给医治了。
不过这秦先生……齐妙轻笑一下,并没有说得太多。
李紫玫从外面走进来,看着齐妙轻笑一下,说:齐姑娘忙完了吧。
我带姑娘在院子里散散步?这会儿阳光正好,不会很冷。
嗯,那就有劳李小姐。
齐妙没有拒绝,很爽快的答应。
她也很想参观一下李府,不能白来一趟,总要开开眼界才是。
二人出了屋子,李紫玫拉着她边走边聊。
说的基本上都是院子的构造,不过齐妙发现,并没有带她闲逛的意思,而是有目的性。
等她在看的时候,二人来到一处叫紫水阁的院子,李紫玫停下脚步,看着她,说:这是我的闺房,带姑娘过来瞅一瞅。
小姐闺房?哎哟哟,赚到了,赚到了。
那会儿就想见识见识小姐闺房长什么样子,没想到……哈哈,真是甚得我意啊!心里很开心,面上还是得hold一些。
轻笑一下看着她,略有迟疑地说:会不会太打扰了?不打扰,正好有些东西,我也想赠与姑娘。
李紫玫说着就往屋里走。
齐妙听到这话微微蹙眉,随后便不再跟着。
如果没有赠送东西,或许她会跟着进屋,去见识见识。
可这跟着来闺房,就为了要人家那点儿东西?怎么想,怎么觉得心里不痛快。
李紫玫走了几步,发现她没有跟上。
扭头看着她,纳闷的说:怎么了?进屋坐会儿啊!不了。
齐妙摇头,轻扯嘴角,淡淡的说,我们在院子里溜达溜达吧。
正好李小姐带我看看李府,见见世面。
李紫玫闻言,瞬间明白了自己刚才话语间的失礼。
忙不迭的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诚恳的说:齐姑娘有傲骨,紫玫十分佩服。
刚才紫玫说的没有恶意,只是……有些东西正好我不用,你能用得到。
况且……我觉得我们是朋友。
正因为是朋友,所以我才不能要李小姐的东西。
齐妙强调着。
她虽然爱钱,虽然缺钱,但不会厚着脸皮等人施舍、跟人要,那不是她的性格。
李紫玫重重叹口气,握紧了她的手,说:既然姑娘都说了,我们是朋友,自然要按照太和镇的规矩来。
在咱们太和镇,朋友第一次来家里做客,主人是要给见面礼的。
这一次我给你。
下一次,就换做是姑娘给紫玫了。
礼尚往来,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还请姑娘不要太拘泥。
话说的很真诚,眼神也很真挚。
齐妙看着她真挚的样子,咬着下唇没有吱声。
关键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初来乍到,对于这边的习惯,根本不是很清楚。
况且……前世她没什么朋友,每天就守着那个诊所,一个人尝遍了所有级别的孤单。
如今穿越到此,有家人,有亲人。
可都是在农家,并不知道镇上的规矩。
给老夫人看病收诊费,天经地义。
可李紫玫这个礼尚往来,齐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李紫玫见她迟疑,不由分说的拉着她进院子。
边走边说:姑娘别放在心上。
他日我去了你们家,还打算吃你们家包的粘豆包呢。
你爱吃粘豆包?齐妙诧异的问着。
本来以为那么土的东西,李紫玫不会看上眼,没想到竟然主动提及。
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喜欢?李紫玫停下脚步,看着她一脸认真的说:我不是故意这么说,让你觉得有面子。
我跟我娘、我爹都喜欢吃粘豆包。
以前乡下亲戚做的时候给我们送,不过最近几年,他们不做了。
说到最后,脸上浮现了落寞的表情。
齐妙瞅着笑了一下,耸肩说:喜欢吃还不好,等回去之后给你拿一些。
今年我们家真包了不少,豆沙是我娘熬得,还放了白糖。
嗯,那可说定了啊。
后天叔父跟婶子过来接你,你们买完东西我让车夫送你们回去。
回来的时候,你给我装些粘豆包,越多越好。
李紫玫没有客气,直接就开口要了起来。
如此爽利的性格,齐妙很欣赏,况且上次人家给的棉被、锦缎,还没有谢谢呢。
爽快的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粘豆包罢了,家里就有的东西,不用花钱买。
不是她市侩,主要这人情往份得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