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点着熏香,但还是遮不住车厢里的药味。
到底伤哪儿了?云五娘上了马车,看着倚在软枕上的宋承明就问道。
宋承明将皮褥子搭在云五娘的腿上,真没事。
云五娘有些憋气。
难道还能解了他的衣服查看。
婚事准备的仓促。
宋承明跟五娘说着盛城辽王府的事,但也绝不会委屈了你。
其实大哥不去拿嫁妆也没事。
我已经准备了一份,在外面的宅子里。
成婚的时候带过去就成了。
我们家又不缺银子。
云五娘白了他一眼。
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
是老叔叫人准备的。
不用看,都知道有多丰厚。
别说自己一辈子用不完,就是三辈子也用不完。
宋承明又递了果子给她,我也养得起你。
这可就难说了。
云五娘哼了一声,怎么,你这边很富足?要养兵,只有嫌弃银子少的,哪里就有多余的?宋承明噎了一下。
这么说起来,确实不如人家财大气粗。
云五娘也觉得自己不地道,就放缓了语气,先歇着吧,别操心了。
将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
你这说冲喜,好歹做出个样子来。
江城那边本就不怎么相信这事。
信不信的都没有关系,反正他现在也离不了我。
宋承明有几分讽刺的道。
你打算怎么办?以后……云五娘将蜜桔塞到嘴里,清甜的气味在嘴里蔓延。
宋承明叹了一声,走一步看一步。
现在唯一能够得着的就是成家了。
你想一步一步的谋划西北?云五娘诧异的道:那这中间隔着……宋承明点点头,成家对西北这地方可不怎么满足的。
想取得北方的所有权,那我们之间必有一战。
不是他死,就是咱们完。
趁着西北如今还没有开始动作。
咱们也该准备起来了。
你觉得呢?云五娘垂下眼睑,这些事,我也不懂。
不懂?宋承明拉了她的手,以后,这后勤之事,只能交给你总管。
所有的银钱,都由你管着。
我想着对于你来说,也不是难事。
他听云家远说过,五娘在算学一道上,天赋十分的出众。
像足了金家的人。
云五娘看了他一眼,消息搜集的不错啊。
但是你能别捏着我的手玩吗?云五娘用力的抽一下,宋承明就□□了一声。
想来是扯到伤口了。
云五娘吓了一跳,赶紧起身凑了过去。
宋承明脸都白了。
躺下。
云五娘扶他躺下,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只解了他的衣服,这才看清,整个前胸,好几处都渗出了血。
你疯了,都成了这样了还瞎跑什么?昨天还敢骑马?宋承明头上的冷汗一点一点下来,没事。
都没伤到要害。
胡说。
云五娘将他的伤口检查了一遍,又给他将外衣脱了,这衣服摩擦着身体,还怎么养伤?车厢里的床榻,躺两个人也是可以的。
云五娘将他安置妥当,又叫人被子给捂上,才扬声叫外面的人,熬止疼安神的药来。
听见外面的应答声,这才回来,坐在一边看着宋承明。
安神汤一喝,我可就不能陪着你说话了。
宋承明还是强撑着,一脸的笑意。
以后有一辈子的时间,什么话说不得?五娘将火盆挑的更旺一些,等药来了,服侍他将药吃了。
看着他睡着,才算松了一口气。
到了前面镇上,又叫人买了新鲜的猪肝,另外找了大红枣来。
在用砂锅在马车里的火盆上,给他炖猪肝汤喝。
王妃,天瞧着不好。
咱们是歇在别院里,还是赶路。
外面是宋承明的小太监常江。
这雪要是下来,只怕更不好赶路了吧。
云五娘撩了帘子小声问道。
常江回道:可不是吗?等雪下来,能过了膝盖。
到时候,是不大好走了。
那就别歇着了,赶紧赶路。
云五娘听着外面的风声,裹着大氅还觉得冷。
到前面,再多添几床棉被来,省的颠簸。
常江赶紧应了。
这是怕自家主子身上的被悲颠簸的不好了。
宋承明醒来的时候,恍惚了一下。
车上点着灯,就证明外面黑了。
五娘坐在他身边,小案几上放着碟子,她正一个一个的拿着煮好的红枣剥皮。
醒了?五娘问道。
宋承明应了一声,怎么不歇在别院?早点回了盛城,你也能安心的养伤。
说着,指了指外面,你听听外面的风,只怕这雪快下来了。
宋承明点点头,今年的雪比往年来的早。
云五娘见他想起来,就给他塞了几个靠枕。
这才将猪肝汤递过去,快趁热喝。
一路上的饭都是半温的。
还不如自己在车厢里简单的做点呢。
火盆上还用网子架着烧饼,两面烤的焦黄。
泡在汤里,或是就着汤吃,都好。
这里没有肉酱,要是有肉酱,再给烧饼的两侧刷上一层,味儿更好。
怎么没叫人去沿途的镇子上取饭?宋承明看着手里的饭菜就皱眉问道。
云五娘嗔了他一眼,你平时都是跟着将士一起同吃同住。
要不是我,你们一天大概也就是啃干粮。
以前怎样咱们还怎样。
这干粮做得好了,也好吃。
我又不是受不得苦。
再说,这比在海岛上吃生肉好多了。
你怎么能一样呢?宋承明摇头道,没有叫女人跟着一起吃苦的道理。
行了!听我的。
云五娘催着他,先喝点汤顺顺,你尝尝我烤的饼子。
味道还是不错的。
以后你们再做这个干粮,千万记得给里面放盐。
人不吃盐哪里来的力气。
多花费不了多少。
行军打仗用的干粮,放点盐和炸了葱花的葱油,做成烧饼,吃的时候架在火上一烤,又酥又软,油香油香的。
一样是美味。
宋承明看着她掰了烧饼往他的嘴里送,就觉得喉咙一下子就堵住了。
他张嘴嚼着一年四季都吃的烧饼,却第一次发现能这么美味。
好吃吧。
五娘笑着问道。
宋承明点点头,好吃。
他想叫她过好日子,她也有条件心安理得的过好日子。
但是她没有,而是选择跟他,跟辽东的将士一起,同甘共苦。
这是他的福气。
猪肝汤的味道也不错,宋承明一股脑的都吃完了。
以后的路程,云五娘都打发常江带着几个丫头去买些简单的材料来,她自己给宋承明在马车上做。
几个丫头也在马车上忙碌,外面的将士至少顿顿吃到的都是热乎的。
等到了盛城,云家远已经到了。
一瞧云五娘,就先皱了眉,瘦了很多。
再一看宋承明跟五娘从一辆马车上下来,脸就更黑了。
不用说也知道,这两人一路上都在一个车厢里住着的。
扶姑娘进去。
云家远吩咐道。
香荽和紫茄赶紧过来,拉着五娘就往里面去。
她们跟着嫁妆,昨天已经到了盛城。
见到自家姑娘,才算是安心了。
五娘看了宋承明一眼,才跟着香荽她们去了。
云家远这才扭头看向宋承明,成亲以前,彼此还是不要见面了。
宋承明道:毕竟是冲喜而来的,自然是越快越好。
王府里已经收拾齐备了。
后天就是好日子。
后天?云家远上下打量了一眼宋承明,五丫头可还小。
你……最好给我守点规矩。
大舅子教训,宋承明没有不应的。
面上自然是规矩极了,可心里却道,成了亲,就不信大舅子你还能跟着。
五娘被香荽紫茄拉进房里,紫茄就道:担心死我们了。
这一路往北,越走天越冷,我们还担心没将姑娘用的厚衣服放在外面。
香荽服侍云五娘梳洗,跟她详细说跟来的人如何安排的。
……盛城瞧着也繁华。
虽说不能跟京城比,不能跟江南比。
但说心里话,比我预想的可好了太多了。
街上的商户也不好,人来人往的,集市上也热闹。
紫茄搓着手从外面进来,接过话道:好似你去过江南一样。
姑娘,这个地方别得还行,就这这个冷啊,真是冷的邪乎了。
五娘也笑了,在京城,如今也就刚开始冷了。
到了这里,就像是数九寒天。
辽东冬天长,明年三月,冬天才算是过完了。
你们还罢了,只海石她们,大概习惯不了。
你们多替着点她们,叫他们在屋里先窝一冬再说。
正说着话,红椒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姑娘,一会子先试试这嫁衣吧。
嫁衣是金氏准备的。
给五娘成亲的时候穿的。
五娘出来,就看在铺在炕上的嫁衣。
红衣,金线,更难得的是,上面镶嵌的珍珠全都是金色的。
水草看了一眼就道:咱们金家,别的没有,珍珠不缺。
五娘再一扭头,见一边的花冠,上面的宝石更是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光是这一身嫁衣的价值,就比云家准备的所有嫁妆都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