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2025-04-03 17:24:43

羊肉汤面,吃到肚子里热乎乎的。

浑身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来。

不够吧。

云五娘看着宋承明问道。

宋承明指了指桌上的菜,这么多菜,什么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占地方啊?够了。

五娘就道:那也行吧,我叫厨下包点馄饨,睡前再吃点。

看宋承明的习惯,就知道这饭菜一旦摆上桌,就不会叫剩下。

她本来也没有挑食的毛病,只陪着宋承明将桌上的菜吃的一点都不剩。

叫进来收拾碗筷的红椒又惊讶了一次。

香荽心思细致,已经知道了辽王府的处事规矩。

看来,还得找机会跟带来的人好好说说,只有慢慢的习惯了辽王府里的规矩,才能真正的融入这里,成为辽王府的人。

云五娘心想,难怪宋承明以前说辽王府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宋承明这吃饭穿衣都跟将士一样的毛病,怎么可能干花银子养多余的女人的事呢?这个王府,好似除了一个年老的嬷嬷,再没看见过一个年轻的女子。

也算是奇葩吧。

只要没有不省心的人,艰苦一点,对于云五娘来说,就根本不是事。

我给你取一个字,好不好?宋承明靠在一边,看这五娘自己泡了山楂茶来,就问道。

云五娘就不由的想起‘待字闺中’的话来。

好。

五娘应了一句。

反正自己出门的时候,长辈并没有给取字。

作为丈夫,宋承明确实有取字的权力的。

宋承明瞧着云五娘行动间,如一道清风一般,只叫他觉得从里到外的熨帖,就道:叫沐清好不好?沐清?何解?云五娘也不问,听着还算动听,那就沐清吧。

反正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叫。

你叫我谨之就好。

亲近的人都这么叫。

宋承明不错眼睛的盯着五娘瞧,小声道。

云五娘叫他瞧的尴尬,扶他躺下,我知道了,你老实待着吧。

宋承明一把拉住五娘,头一天晚上,总不能分床睡吧?云五娘白了他一眼,前几天两人在一个车厢里,还不是一个榻上窝着呢。

有什么差别。

你睡着吧。

半夜要个水,要起夜,我不在你边上躺着,也不能放心。

事急从权,我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守着你。

你只管睡吧。

宋承明这才踏实的躺下。

云五娘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他身边,听宋承明的声音悠悠的传来,这府里,如今是常河,河叔在管着事。

他今年都年过七旬了,也是该歇着的年纪了。

他是祖父留下来的人,护着父王长大,又护着我长大。

虽是下人,但与我却有大恩。

难得的是,这些年从没有以功劳自居过。

倒是因为我们父子,受了许多的辛苦。

他不是一个拿着权力不放手的人……五娘就明白宋承明的意思了,放心,河叔就是府里的长辈。

我知道怎么做。

宋承明扭头,看着闭上眼睛的云五娘,委屈你了。

大多数人看不起宦官,更别说将他们当成长辈了。

更有人觉得常河的所作所为本就就是他作为奴婢的本分,自己却不敢也不能这么看。

五娘能说出将河叔当成长辈的话,自己真是没什么可担心了。

他心里温暖,却没有其他的旖旎的心思。

她还小,别吓着她。

只要她跟自己这样亲近的相处而不觉得别扭,他就很知足了。

第二天,云五娘先醒了。

香荽将棉布的衣裙拿过来。

棉布是细棉布,上面没有什么绣纹。

云五娘朝香荽点点头,做的好。

她的头上也没有戴其他任何首饰,只拿红丝带将头发盘了。

你带着她们几个,抓紧时间,将咱们的箱笼给收拾妥当。

五娘吩咐完,又问道,厨房里是谁在伺候?后院一直就没有厨房。

现在这厨房应该是前段时间临时添出来的。

昨儿的饭是从前院拿的。

后院这边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媳妇,都是本地人,该是府里哪个侍卫的媳妇进来帮忙的。

香荽有点发愁。

按说这样没有糟心事。

这府里的内院,完全由自己主子一个人做主。

不用里里外外的相互磨合,但这也有不好的一处,就是要自己配上全套的班子,才能将后院正常运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五娘扭头往里间看了一眼,这人大概从没有后院这个概念。

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人,也情由可原吧。

后院帮厨的不是王府的下人,倒是下属的妻子,就不能这么心安理得的用人家了。

打听清楚这俩媳妇是谁家的,准备一份谢礼,实用一些的,打发人给送去,说着,就起身往外走。

昨天晴了一天,今儿就又阴风肆意。

云五娘缩缩脖子,这身上的棉衣确实不如狐裘暖和。

绕道后院,远远还能听见厨房里剁肉的声音。

这羊肉蒸成大包子,一定香的很。

再掺和点大葱,真是给啥也不换的好吃食了。

一个媳妇大声说着话,声音从厨房里穿处理。

另一个声音就温和些,昨晚上听说王妃在前院点了馄饨,我寻思着今儿早上,咱们给准备上,万一要是又想吃了,咱们什么都没做,不好。

剁点葱姜的碎末进去就成。

我昨晚上问王妃带来的小丫头了,说是没啥忌口的。

那东西一口一个,里面才塞多少东西,能有什么滋味。

高嗓门媳妇就笑道,大户人家,咱们也想不明白。

那是,人家喝金咽银的长大,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吃过。

到了咱们辽东可不委屈?我们那口子可是说了,只要伺候好王妃娘娘,他回去给俺洗脚。

这温和的媳妇就笑着道。

云五娘眼里也有了笑意。

都是一些特别淳朴的妇人,完全没有那些高门大户人家的下人那种弯弯绕的心眼子。

那嫂子是得回去将热水给提前烧好了。

五娘笑着,就推门进了厨房,我这觉得两个嫂子的手艺好着呢。

两人一愣,抬头就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姑娘穿着一身红衣从门外进来,真跟年画上的人一样。

说是姑娘吧,偏有梳着妇人的发髻。

这才后知后觉的知道,这就是新进门的王妃。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就要往下跪。

五娘一把拦住了,不用这么见外。

说着,就将袖子往起一卷,嫂子刚才说羊肉的大包子,你一说,我也馋了,那咱们就包包子。

两人看着这新王妃卷起袖子,围上围裙,拿起刀,就剁在羊肉上。

嫂子,剥些大葱来,多剥点生姜来,又驱寒,又去腥。

说着,就对两人一笑。

不是说王妃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吗?怎么看着不像啊。

两人也没了刚才的战战兢兢,就赶紧过去给搭把手,香荽就坐到了灶火前,添柴烧水。

说着话,云五娘才知道说话温和的是赵虎家的媳妇。

说话声音高昂的是孟林家的媳妇。

五娘将包子馅拌好,就问道,看两个嫂子手脚麻利,想来也是家里里里外外一把抓。

孟林媳妇就道,我们家那口子要当差,家里的婆婆,孩子,还不得我伺候着。

只要这一睁开眼,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家里的小姑子,倒是也能帮上忙了。

我这次出来这几天,倒是小姑子在家里张罗。

能跟小姑子一起相处的融洽,这媳妇在周围的口碑应该不错。

当然,要不是这样,也进不了王府帮忙。

这至少是一件体面的差事。

五娘笑着道:家里如今的光景怎样?日子还好过?比以前好过多了。

赵虎家的媳妇道,孟林嫂子家的负担比我们重一些,但也吃穿是不愁的。

不过,等下面那些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成家了,日子就好了。

吃穿不愁,就是说一家人饿不了肚子。

但也仅限于饿不了肚子。

孟林媳妇颇有些自豪的一笑,其实勤快些,日子也没那么难。

到了瓜菜丰盛的时候,搭着吃,晾成菜干,做成咸菜。

都说瓜菜半年粮,这话也对。

偶尔还能割一点肉,打打牙祭。

看来,赡养老人,抚养小叔子小姑子,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云五娘就觉得孟林媳妇算得上是一个实诚忠厚的人。

于是问道,嫂子在家里有什么营生没有?那哪里能有什么营生呢?粗手大脚的。

孟林媳妇不好意思的一笑道,有时候帮着那些军营里的小伙子洗洗衣服,浆洗一二,也不好意思收钱。

不过这些小子也是有良心的,像是这冬天,要是逮到什么猎物,送几斤肉来,是常有的。

家里如今还风干着半只獾子,过年的时候吃正好。

这也算是挣下来的吧。

说完,还憨厚的笑。

云五娘也跟着笑起来。

所以,宋承明新婚第一天,就看见自家的新娘子,端着两大盘包子进来,还散发着羊肉混着麦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