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2025-04-03 17:24:44

大年初一,辽东依然是大雪纷飞。

宋承明起的很早,他往年都是在军营了过除夕的。

今年为了陪着五娘,才在家里。

但是一早起来,还是得赶紧往军营赶。

哪里能真的把将士给扔下,就自己回家团圆呢。

他看着五娘的睡颜,也没有叫醒她。

而是披着衣服,下去洗漱了。

五娘睁开眼,看着他的背影,也就起身了。

到茶房洗了手,给他下了一碗银丝面。

用排骨汤做底,下了几根菠菜,出锅后撒上香菜和香葱,点上香油就很好吃了。

宋承明出来,就看见炕上的被窝里是空的,紧跟着,外面就有了动静。

他赶紧出去,就见五娘端着托盘才茶房里进来。

她看见自己就展颜一笑,快过来,吃了面再走。

外面多冷啊,不吃点热乎的,等骑在马上,冒着风雪,又冻又饿,怎么受得了。

你怎么起来了?宋承明过去接过盘子,吵醒你了?没有。

五娘翻了白眼嗔他,这跟前睡没睡人,我还感觉不出来啊?再说了,本来就知道你要半夜出门的,我能不醒着点。

她催宋承明,快点吃,不是还急着呢吗?宋承明坐下,从托盘端了海碗下来。

五娘跟过来,将凉碟小菜伸手拿了,往前推了推。

蒜泥的蒸茄子干,泡好的酸萝卜。

就是下饭。

吃完,人的头上都冒了一层汗。

宋承明不停的抬头看五娘,真是成了亲才过的像个人了,以前虽然是下面的人伺候的也贴心,但那也得是自己吩咐一声做什么,下面的人才动手。

哪里像是现在这样,什么心都不用操,就有人给自己打理的妥妥当当的。

我走了,你就继续睡。

有上门拜年的,你就接待着。

宋承明边吃边叮嘱她,反正大年初一,大家都知道我不在。

多数的时候,大概都是礼到人不到。

五娘就点点头,你别操心家里的事,有我呢。

宋承明连面带着汤,全都灌进了肚子里。

五娘就起身给她拿了大氅,护膝穿着没?穿了。

宋承明将身子低下来,由着五娘给他将衣服整理好。

你再回去睡一觉,现在还早呢。

五娘随口应着,将围领给他带好,遮住脖子耳朵和大半张脸,才推着他出门。

早去早回。

宋承明将围领子往下一拉,露出脸来,‘吧唧’一口亲在五娘的脸上,才哈哈笑着跑出去了,外面冷,别出来送了。

五娘的手捂在脸上,这人,吃完饭漱口了吗?这么嘟囔着,脸上却羞红一片。

她打了一个哈欠,外面传来香荽的声音,主子,是要睡会?不了!进来伺候梳洗吧。

五娘扬声叫了一声,让紫茄叫人收拾收拾,按之前准备好的装车吧。

咱们一会子就出门。

大年初一,外面的百姓,可不都是半夜就起来开始拜年了。

香荽答应了一声,没多大功夫,红椒也跟着进来了,我伺候主子梳洗,香荽姐给主子弄点吃的。

五娘点点头,往里间去。

梳洗完,围着被子坐在炕桌前,匆匆吃了早饭。

这才穿戴起来。

还是穿棉布的?香荽问道。

嗯!五娘点点头,简单利索的就好,首饰什么的,统统都收起来。

以后这东西不能戴了。

香荽知道五娘的性子,所以,压根儿就不劝。

收拾好了,五娘带着海石春韭她们出门,香荽她们守在府里。

走着去吗?春韭问道。

叫人赶着马车慢慢的赶着咱们,咱们走着去。

五娘看着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冻得打了个哆嗦。

到了外院,常河正等着她。

河叔怎么起这么早?您老回去歇着,大冷天的。

五娘将手缩进袖笼里,道。

常河缩着身子,王妃这是要去哪啊?王爷不在,您出门,老奴不能放心啊。

五娘走过来,扶着常河先进了大厅才道:我寻思着,这大过年的,将士都不能回家。

我带着年货,给辽东军这些记录在册的将士家去拜年去。

军营里上到将军,下到伙长。

有一个算一个。

之前我都叫人打听了,谁家什么情况这心里大概也有个谱。

咱们这年礼,也不分什么等级,按着需求给吧。

有那家里有病人的,咱就送药材。

有那人口多,劳力少的,咱们多送点米粮。

哪怕是粗粮呢。

顶用就成。

这年货也都是实在的东西。

条件好的,咱就送点海鲜干货,也是拿得出手的。

常河一下子就愣住了,就这大厅里的灯光才看清五娘的装扮,身上是最普通的红披风,里面也是棉布的衣裙,头上只有一朵绒花,半点首饰都没有。

素净的厉害。

他眼里就有了泪,对着五娘就要下跪,老奴替太|宗和端慧太子谢谢您了。

甭管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是能替王爷收拢人心,尤其在这个时候,大乱将至的时候,收拢人心对于王爷来说,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王爷在军营跟将士同甘共苦。

王妃在后面安抚家眷。

如果这样都不能得到民心,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民心呢?五娘赶紧伸手拦着,河叔,您老这是干什么?她扶着常河坐了,王爷不在,我这也要出门,府里还得您操持。

要是有那上门的拜年的,劳烦您出面应酬。

王妃放心,有老奴呢。

常河干瘪的脸上透出红光来。

主子还用得着,就是奴才的福气。

………………………………………………胡田是辽王麾下第一大将,他的家也离王府最近。

是一座占地不小的五进宅子。

家里不光是父母健在,就是祖父祖母也健在。

以前一大家子,就是盛城边上的庄户人家。

是十多年前,胡田掉进冰窟窿里,被路过的辽王一行人给救了。

从此就跟在了辽王身边。

那时候,还都是年纪不大的孩子。

胡家也都是本分人,这宅子是不小。

但大部分的地方都开垦成了田地。

老人家最常做的,也就是在园子里干活,侍弄庄稼。

这么大的宅子,没有雇佣一个下人,都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

听说,胡田发迹以后,不少人送闺女上门给他做小,都被他推辞了。

他媳妇就是庄户人家出身的姑娘。

憨厚,壮实。

两口子过的还不错,如今都有两个小子了。

大年初一,胡田的老娘带着媳妇在厨房忙活一大家子的年饭,饭刚上桌,就听见外面有说话声。

大门开着吗?胡田的爹问道。

可不咋地?胡田娘应了一声,大过年的,肯定一早起来就把门打开了。

还能让拜年的在门外等着啊。

胡家的老太爷就打发胡田的弟弟胡地,去瞧瞧,谁这么早。

赶紧的将人请进来,外面可是冷的邪乎。

胡田官大,年年都有人早早的上门拜年。

胡地应了一声出去,然后就跟被狗撵了一样,又蹿了回来。

爷,奶……不好了……胡地指着外面,一时结巴的说不出话来了。

大过年的,什么就不好了?你倒是赶紧说啊。

老爷子坐在炕上,看着胡地的德行能急死。

胡田的娘瞪了一眼小儿子,转身就往外走,刚撩开帘子,就见一个小媳妇打扮的女子,带着人笑眯眯的往家里来。

过年好啊!五娘笑着问好。

胡地的娘‘啊啊’的应了两声,心里寻思着这是谁家的新媳妇,嘴上却道:外面怪冷的,里面坐吧。

反正进门就是客。

看样子是不认识自己。

五娘就笑了一声,大娘不认识我吧?胡地的娘笑了两声,如今年纪大了,脑子就不好使了。

春韭就道:大娘,这是我们王妃。

来给您拜年了。

谁?胡地的年看向春韭,闺女,你说这是谁?王妃。

是辽王妃。

春韭又解释了一句。

哎呦!胡地的娘拍了大腿一下,看着五娘就伸出手,到了跟前,又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王妃……赶紧里面请。

炕上热乎,上炕坐着去。

五娘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本分的庄稼人,她伸手拉了她的手,好!进去坐坐。

胡地的娘被五娘一拉,顿时就眯着眼笑,这王妃的小手,真是细滑。

怪不得王爷谁家的闺女都看不上呢,原来是等着娶这个天仙似得姑娘。

不光是长得好,还和气的很。

爹,娘,你们瞧瞧,是谁来了?说着,就拉着五娘进了里间。

谁家的闺女,长得真俊。

胡家的老太太就坐在炕上笑着朝五娘招手。

这是王妃娘娘……胡田的娘看着婆婆,解释了一句。

老家的老太爷看了五娘一眼,赶紧下炕,对着五娘就要下跪,这些娘们什么都不懂。

这王妃是多尊贵的人啊,你们当这是上门跟你们拉家常的小媳妇呢?没见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