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谋家》作者:林木儿 > 第237章 戚家覆灭

第237章 戚家覆灭

2025-04-03 17:24:46

这几天, 跟云顺谨和于忠河关在书房里, 一遍又一遍的修订了计划。

在总督衙门,足足呆了五天,也该回去了。

四娘多有不舍,五娘却安稳:很快……很快……说不得就能在京城相见了。

到时候, 四姐也该出阁了……我亲自下帖, 将三姐和六妹都请回来, 咱们姐妹再聚聚。

好!四娘说着, 到底是送来了已经坐在马车里的五娘的手:千万保重!看着四娘看着辽王妃的马车远去,又有些伤感。

于忠河就纳闷:其实你不用担心的。

那样的辽王妃, 把天下人都能算了去。

还有什么值得人不放心的?这话四娘就不爱听了:那是我妹妹!知道是你妹妹呀!事实上, 是你对你妹妹的能力存在误解。

她不是一个需要庇护的小女人, 你没见她在地图上挥斥方遒的样子……不听!四娘嘟嘴:不许说我妹妹坏话。

那哪里是坏话?明明就是好话。

他特诚恳的道:我挺佩服辽王妃的……从而更佩服能驾驭这样的女人的辽王。

这话是实话,但是这次聪明把后半句话给压下去了。

听了前半句的四娘觉得顺耳些了, 问说:你几时走, 我给你准备些吃的。

于忠河顺口应着, 看着四娘娇俏的背影,心想:虽然敬佩辽王,但是要是我, 便是再如何,我也舍不得我媳妇受那些颠簸之苦呢。

可他又哪里知道辽王的苦?他是舍得媳妇的人吗?可舍不得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家那媳妇不属于那种能关在家里的。

关键是, 她得自己高兴。

就像是现在,几乎每天都通一封信,从来信的字里行间看的出来, 她像是长成翅膀的鸟儿,欢喜着呢。

不过,好歹还算是恋巢。

她悄然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对外只说,辽王妃在闭门研究作物,至于那什么小产之类的流言,他才不会放出去,多不吉利。

因着有水稻的成功,这个理由让人深信不疑。

这一走,就是小半年。

如今,终于到真的动真格的了。

既然动了,他就去信给明王。

如今,明王身在漠北。

此次,既然要一路直奔京城,那么,这后方就得稳固。

乌蒙如今乱象丛生,诸位王子抢夺汗位,各个部族分崩离析。

怎么能利用这次的事情,叫明王和乌蒙相互牵制,不来在后背偷袭辽东,这是当下他要解决的问题。

两个晚上没睡,他叫了人来:想办法散出消息,叫宋承乾以为,乌蒙有人想要突袭西北……这个很好办!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北方的寒意未去,草原上的雪不曾融化,草没有长上来的时候,是乌蒙日子最难过的时候。

这时候除了南下抢掠,还会如何呢?这个消息不是假的,是真消息。

乌蒙首选之地乃是西北,那里的河套地区,最为丰饶。

而辽东跟乌蒙接壤之处,比之乌蒙并没有好过多少。

这也是当初为何敢把开始行动的时间定为这个时间段的原因。

不仅乌蒙的日子不好过,明王在更靠北的漠北,那地方干冷,这个季节,也是最最难熬的。

如果乌蒙和宋承乾起了摩擦,明王肯定会趁火打劫掺和一下。

三方势力焦灼,相互牵绊,能给自己腾出不少的时间。

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那便只等着西南的动静。

这一切,都得是在戚家被灭之后才能启动。

成与不成,在此一役。

而此役成功与否,则在他的小王妃——云五娘!云五娘此时站在船头之上,远远的看着福州城。

战乱,带来的必然是百姓流离失所。

而此次,五娘没有贸然而动。

手里的旗子举着,她在等,等城里的各处,响起海警之声。

高高的瞭望塔上,鼓声震天而响。

偌大的福州城,只在一瞬,不管是干什么的,都扔下手里的东西,迅速的返回。

不能及时返回家中的,每条街都有避难所。

这些年,一直有人维护。

都说是乡绅自发筹钱维护的,但其实,都是金家默默的在做。

如今,海警一响,街面上干干净净。

出摊的摊位还那么摆着,却没人为了自家的这些东西而不要命的停留在外面。

说实话,能做到这样殊为不易。

这若不是一代一代的有人坚持不懈的在做这方面的引导,是没有如今这样的成效的。

戚长天在听到海警的时候瞬间站起身来,这次又是闹什么?最近几乎是天天的,彼此双方都有一战。

不过对方似乎也有顾虑,没有要上岸的打算。

你来我往的都快玩的人腻味了,今儿又玩新鲜的,闹起了海警。

应付这就是。

就有人这么道:如今抽出一点兵力应付他们。

咱们的水师得以逸待劳,沿江北上,直取两江……话还没说明,轰隆隆的炮声就密集的响在耳边,房顶上的土被震的哗啦啦的落在地图上。

还有那不确定的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蠢货!这是假的吗?戚长天稳的住: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歼敌。

等人一个个的都撤出去了,戚长天才道:传令罗刹,令她马上赶来。

边上的是官哥儿,他就道:外面炮火冲天,就怕这时候已经送不了消息了。

况且,罗刹一直就在帮主子收集消息,此次这么大的事情,怎不见罗刹来报。

戚长天没有说话,二管家进来却给了官哥儿一脚:不知道轻重的东西,胡沁什么?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不管为了什么,都不可再说这样离间人心的话。

不……戚长天摇头:到了如今,才得要确实可信之人。

这事关一家老小的性命……二管家就问说:您是想?没错!家里的老小……得走。

戚长天叹气:此贼来势汹汹,又仗着坚船利炮……而咱们北取两江之策,又太过仓促,还不及成性……如此,便不能留着一家老小冒险……本想着叫罗刹带着家小先离开,如今看……罗刹也甚至靠不住……二管家就道:您要是真这般想……倒也不是没法子。

福州有几家商号,自己就有码头行船。

要是您真下了这样的决心,那就用商船……可行!仓促之下,只能赌这一把了。

二管家就道:可这送去哪里呢?您得给句话。

过了突浑便是交趾国。

戚长天便道:我给突浑杨相国写一封信,你带着这信,将人安顿在交趾国。

早在前几年,我就已经在交趾国买下大片土地,留着人经营。

去那里必然是万无一失的。

那这事办的可真够隐秘的。

二管家应了,问了一声:您呢?我?戚长天一笑,没有回答,只催二管家:去吧!你办事,我放心!戚家人的上了船,就被带到了金家的岛上看管起来,这些却是戚长天不曾想到的。

他这会子只震惊于这些人的登陆战打的如此迅速,一个战报接着一个战报传来,尽都不是好消息。

戚长天不信:我不信金家没有参与!可恨!真真是可恨!可再怎么可恨,也走不了了。

傍晚的时候,五娘就一脚跨进了戚家,走到了戚长天的面前。

你就是沐五爷!戚长天看着一脚她进来的笔挺少年,问道。

五娘走了进来,这大殿的门边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屋里只有五娘带着春韭还有戚长天带着官哥儿。

五娘笑着走过去:不敢当,我叫沐清。

当然了,您要是愿意叫我做辽王妃或者是云五娘,也行!戚长天猛的变了脸色:你是云五娘……辽王妃……金家的小主子……怪不得!怪不得呢!只凭着金家,我输的并不冤枉!五娘笑了笑,没解释。

戚长天却像是一下子想通了:早知道你是云五,我就不折腾了。

这么看,你四叔怕是跟你同流合污了。

别说的那么难听。

五娘摇摇头,似乎对戚长天的风度有些失望的样子。

戚长天冷笑:我的难听?自此以后,你去外面打听打听去,金家的招牌在你踏上西南这一刻,便彻底的毁了。

金家不管朝堂之事,如今这算什么?谁说这是金家在管呢?五娘就笑:如今,外面都知道,是你戚家引了倭寇入镜,在沿海岛屿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是那位沐五爷,不忿戚家这般作为,才率众揭竿而起,反的是你戚家!金家戍守海域,听闻有倭寇消息,震怒不已。

恰逢辽王妃派辽东水师给母亲送年礼返回,途径西南沿海,不忍看百姓荼毒。

于是,一边请求金家相助,一边禀报两江总督,总督大人已经派水师沿江南下,戚家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已!戚家倒后,金家和辽王的人都会撤离,只将西南交付于云顺谨这个朝廷的两江总督手里……戚长天便冷笑:可这沿江巡弋的战船,却都是你辽东的。

文有云顺谨管辖,武有辽东军和漕帮……只怕你兵临京城的时候,皇宫里坐着的那位,都不知道这背后藏着辽东的影子……说着,他就拍起手来:算计的可真精彩。

您别急!还有更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