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和三娘母女俩对视一眼,这都晚上了,还赶着进了京城。
看来十分的急切。
你去招呼吧。
替我跟你四叔四婶道一声恼。
颜氏冲着门边抬了抬下巴,道:厨房的菜色你得好好安排。
别叫你四婶挑出理来。
三娘应了一声,问道:怡姑她……这事你别管,不是她也会是别人。
颜氏冷笑道:你娘我还没到要你操心的时候。
三娘沉默了片刻就不再说话了,只点了点头,才转身出去了。
荣华堂里,成氏拉着儿子,嘘寒问暖。
另一边四太太庄氏,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拽着儿子,也是怎么看怎么亲昵。
这一路上得多辛苦,在城外歇一晚上再回来也好。
怎么倒赶起了夜路。
成氏打量云顺谨,半是欣慰半是心疼的道。
到了家门口,哪里能不着急。
我这也是想见娘了。
云顺谨呵呵一笑,看了庄氏一眼,您儿媳妇也没怨言。
她也想孩子了。
这虽然是实话,但却叫婆媳二人都瞪起了眼。
我难道不记挂娘不成。
庄氏嗔道。
你就不惦记孩子不成。
成氏道。
得!得!怪我不会说话啊。
云顺谨一扭头看向两个孩子道:四娘,家盛过来,叫爹爹看看。
长大了没有。
四娘拉着云家盛过去,姐弟俩差不多都一样高了。
云顺谨打量了四娘就皱眉道:怎么还是这么瘦,这可不行。
以后多跑跑跳跳,动的多了,吃的就多了。
身子自然就好了。
四娘还没说话,成氏就不乐意了,斥道:姑娘家家的,你当是带兵练兵呢。
胡闹!庄氏对自家丈夫的话却是认同的,不过她只给云顺谨使了个眼色,就不叫再说了。
云顺恭看了庄氏一眼,才对成氏道:娘,你想哪去了。
您把四娘教得很好。
我这不是着急吗。
姑娘家白白胖胖的好看。
这到底是什么审美啊。
云家盛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了。
云顺谨瞪了云家盛一眼,道:还有你,就该扔到军营了去。
半个月就能把你这一身娇贵的少爷毛病扳过来了。
庄氏瞪了一眼云顺谨道:刚回来,你就不能热乎两天再折腾孩子。
说着,招手叫两个孩子到他的身边,母子三个只凑在一处说小话,好不亲热。
成氏跟云顺谨嘀咕道:你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就知道会是这样。
养的再精心,还是更愿意跟着自个的爹娘。
这不是实话嘛!我这也不是想见娘么。
都是一样的心。
云顺谨笑着哄道。
成氏笑道:你就哄你娘我吧。
当我不知道啊。
你媳妇想孩子,你难道就不想。
才说完就又道:你说这也好几年了,你媳妇肚子怎么就没动静啊。
就知道会这样。
云顺谨心里无奈,嘴上却哄道:四娘都多大了,也该说婆家了。
再说了,儿子儿女双全的,随缘就好。
成氏轻哼了一声,点了点儿子的额头。
心道:果然是疼媳妇的。
一句都说不得,马上就护上了。
她虽然觉得儿子媳妇这黏糊劲叫人牙酸,但是想着老二家那两口子过日子那个累心劲,老三两口子相看两相厌。
还是儿子这样的好。
虽说媳妇这肚子算不上争气,但也孙子孙女都给自己生了。
跟老二和老三家的媳妇比,她算是好的了。
成氏一直自诩是好婆婆。
其他的儿子不是亲的,她不好太多的插手。
但对自己的亲儿子,同样得一样对待,要不然也算不上是一视同仁了。
人家两口子愿意,她如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正说着话,云高华带着云顺恭,运顺泰就进来了。
过了一会子,家里的其他人才陆陆续续的过来。
这一则是因为云顺谨回来的突然,家里没收到消息提前迎接。
二来,既然晚了,也就体贴的给人家亲母子留下点说私房话的时间。
云顺谨先对着父亲和两位哥哥行了礼才道:父亲是不想我啊,我这都进门多大功夫了,您才来。
嘴上说着抱怨的话,手上却搀着云高华坐下。
混账行子,不说给你老子请安,你倒先埋怨上了。
云高华一边喝骂,一边却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论起喜欢,自然是老四更讨喜。
云顺恭嘻嘻哈哈笑着,半点不往心里去。
其他的哥俩就有些心酸了。
父亲是从不会跟他们开这样的玩笑的。
不一时,家里的孩子都过来,给云顺恭和庄氏见礼。
云顺恭笑着道:都长大了,给你们带了好玩的,一会子找你四婶要去。
又见姑娘这边,打头的是双娘,就不由的想起元娘,脸色暗了一瞬,叹了一声。
刚回来,他也没先提这一茬。
只瞧见还是少了一个,才问道:五丫头呢,怎么不见。
云顺恭就不由的想起了金氏那个女人,道:她娘接去了,如今不在家。
那孩子挺好的,四弟不用惦记。
云顺恭楞了一下,看了一眼成氏,见成氏点了点头,才知道这家里还真是发生了不少事。
金氏的身份他如何不知。
不管怎样,交好总比为敌强些吧。
何况中间隔着两个孩子呢。
他顿时不高兴的道:小嫂子接去了,难道就不是咱家的姑娘了不成。
孩子两边住着,谁也不拦着她见爹妈岂不是好。
别总弄得见的了爹,见不了娘。
如今见的了娘了,又见不成爹了。
说着扬声叫外面的随从,你们去烟霞山别庄,见了金夫人就说是我回来了,想见见五丫头。
明儿一早,将姑娘好好的接回来。
庄氏跟着就打发身边的嬷嬷,你跟着去,给小嫂子请个安,就说改天我亲自去拜访。
云高华看了两口子一眼,也没说话。
能将五娘接回来,当然好了。
跟金家不闹僵了,总归是一条退路。
云顺谨似乎一点也不担心金氏会不卖他的面子。
事实上,金氏确实亲自见了四房打发来的人,也好好的叫大嬷嬷先将人安顿好歇一晚上。
五娘颇为好奇的道:娘亲跟四叔四婶交好,倒真是没想到的事。
当日我能带着你哥哥顺利的从云家脱身,你四叔四婶是帮了忙的。
当年,我带着重伤被带到云家,云家的主子,自然知道了发生的事。
你四叔那时候还年轻,甚是看不上你父亲的作为,差点打断你父亲的一条腿。
他这些年在官场上即便人圆滑了,也开始衡量利益得失了。
但在云家,你四叔四婶,算得上是心思正的人。
我知道你跟四娘的交情比跟双娘和三娘都好。
甚至跟云家盛的关系也比其他兄弟亲近。
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说话虽直,但从不在暗处做什么蝇营狗苟的事。
跟这样的人交往,不感觉累。
金氏笑着问道。
五娘点点头,那样的性子,不是谁都能养成的。
其实心里未尝没有羡慕。
金氏叹了一声,这话也没错。
在云家,他们父母双全,而且父母的感情很好。
上面的祖父祖母都是亲的,说话做事从来不用顾忌。
虽然是一个府里长成的,但各房的环境差异,也就养出了不同性格的姑娘。
她轻声道:你回去住几天,想来就来,也不会再有人拦着你。
云家想要示好,那就接下来吧。
况且,这山上就咱们母女二人,你都要忘了怎么跟人相处了。
这对你的将来是没有好处的。
况且,你那一院子丫头,再不回去,就得心慌了。
娘想叫我回去。
五娘皱眉道。
其实她还真不想回去。
宝丫儿,你跟娘不一样。
娘这一辈子,注定了是要离群索居的。
难道你想过跟娘一样的日子。
在这山上,看云起云落。
金氏问道。
我离了娘,娘不是更寂寞了。
五娘鼻子一酸,道。
想什么呢。
金氏失笑道:我们不能只靠着下面的人传来的消息去判断事情的真假,有时候,这是有失偏颇的。
这就是娘总是把你哥哥放在外面的原因。
你们要成长,就要接触更多人,更多的事。
然后才有甄别真假的能力。
这么说,你明白吗?五娘张张嘴想说,自己已经见识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不是十几岁的娃娃。
但是她知道她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
就听金氏道:这七事八事的,你们姐妹都多长时间没上学了。
你们先生的家事,也该料理完了。
就算没有你四叔的事,你也该回去上课了。
五娘点点头,道:我回去住半个月,回来住半个月。
换着住。
她想,娘亲这般的不想让自己留在山上,只怕也不光是她说的那些原因。
金氏松了一口气就笑道:好,你乐意怎么住就怎么住。
半夜里,五娘恍恍惚惚的听见金氏和大嬷嬷的说话声。
主子,事情来得太巧。
您正想着怎么送姑娘下山,云家就来接了。
是不是云顺谨察觉到了什么。
大嬷嬷问道。
该是巧合。
罗刹的事,云顺谨不可能知道。
这个女人太危险,五娘不能留在山上。
而云家至少还是安全的。
金氏低声道。
少爷那边是不是再派人过去。
大嬷嬷道。
不用,有人会去帮忙的。
你不用担心。
金氏的声音很轻,轻的五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
再接下来,就真的听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