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044章 悠悠岁月(61)三合一

第1044章 悠悠岁月(61)三合一

2025-04-03 17:30:51

徐天拉着一直低着脑袋的儿子,在县城四处打听,才找到矿泉水厂。

到了门口都有点胆怯了,这么大的厂子呢。

一到门口,就有人过来问:是徐天兄弟?这人年纪不小,一笑一口大黄牙,走!兄弟,地方都安排好了。

从大门进去,左转,一直往前走,走到了厂子围墙拐角的地方。

那里一个不显眼的小房子,掩映在假山的背后。

这是原来工地上的门房,后来那些建筑都拆了,就只这个有假山挡着,没动。

后来放个杂物啥的,就没拆。

这地方僻静,孩子出门上学也方便。

宿舍楼在最里面,要是住过去,光孩子上学穿过厂区就得二十分钟时间,太费事。

门推开了。

里面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许是当门房用的,啥都是齐全的,外间两面都是推拉式的窗户,只有六七平米的样子,靠着窗户放着两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没别的东西了。

往里走,套着一个五六平米的小间,里面放着一个架子床。

床上被褥铺盖都是新的。

铺的整整齐齐。

床下面放着厂里统一发的盆子毛巾热水壶,一侧开着个只容得下一个人转身的,一个多平方的小卫生间。

这人介绍说:里面没水龙头,屋子外面有一个,随时都能用。

吃饭有厂区的食堂……说着,声音就低下来,咱们现在是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上班,食堂一直有热水热饭,犯不上自己做饭的。

便宜实惠,绝对划算。

徐天赔着笑,这地方比预想的好的多了。

从来都不敢奢想住在这么好的环境里。

熟悉了两天,徐天就知道这地方的好处了。

这个角落是挨着备用库房的。

里面放杂物或是积压品的地方。

十天半月都不开一次门。

厂里的工人很少到这一个角落来。

住在这里,完全可以不受厂区车辆进出和机器轰鸣的影响。

三天的时间安家,最后休息的一天,徐天叫上一直没说话的儿子,走!跟我出去一趟。

徐强还是低着头,去哪?声音没什么情绪。

谢恩人去!徐天不由分说拉着徐强就走,别犟着了。

以后你长大了,想看你妈再去看也行。

现在……你去了……只会叫你妈的日子更不好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叫我妈跟那个坏人过……徐强一把甩开他爸的手,仰着头瞪着眼睛。

徐天蹲下来看着他儿子:不是我叫你妈跟坏人过的,是你妈自己觉得坏人比老实人可靠!坏人比老实人可靠?徐强看着他爸,真的?你妈是那么想的。

徐天揉了揉儿子的头,那你看吧,要是你妈以后过的好了,那你妈就是对的。

要是你妈将来过的不好了,那你妈就是错的。

要是我妈过的好了,我就去做个坏人。

徐强看着他爸,一字一句的道,要是我妈过的不好了,我就是做个好人。

徐天愕然的张着嘴,一句也说不出来。

好半天站起身来,脚蹲麻了起身有些踉跄,站稳了之后才又勉强的笑笑,拉着儿子的手就走。

心里却想着,为了你成为一个好人,爸爸必须叫你看到你妈妈过的不好吗?可你妈妈的过的不好了,你就好受了吗?这算是个恶性循环,叫老实人徐天在心里翻了几个个儿,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走的时候孩子还小,如今都这么大了。

对了,该上几年级了?徐天岔开话题问了一句。

开学上初一了。

徐强跟着他爸的大步子走有些跟不上,我今年十三了。

是!走的时候三岁,回来的时候十三了。

都要上中学了。

都要上中学了?林雨桐诧异的看着眼前的拘谨的小子,问徐天,学校给找好了吗?要是没有就言语一声,我帮着联系。

我考上我们县的重点中学了。

徐强抬起头看了说话的阿姨一眼,大声说了一句。

林雨桐就笑,这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这么了不起啊。

那这更没问题了,转来也上重点。

这样的孩子根本就不由求着联系学校,人家巴不得多收几个这样的生源呢。

这孩子,真是争气。

徐天的腰杆一下子就直了,您别夸他,他这孩子容易骄傲。

围着孩子的事,说了一会子话。

头一次见面,也没跟人家说什么要人家干什么的事,就是头一回见面,随意的聊聊天。

彼此都不算是了解的人,有个观察期这很正常。

临走的时候给孩子拿了点零食什么的,就把人给打发回去了。

四爷把一张用孩子作业本的反面写出来的欠条递给林雨桐,收着……刚才怕是避着孩子塞到四爷手里的,是一张欠五百块钱的欠条。

许是因为徐天的事,老三调整过来用的时间特别的短,孩子快开学的时候,他来了,我还是想到南边去。

谁能拦住?这就没法拦了。

打定主意的事了。

何小婉在一边笑了两声,我的意思是,在县城开公交车也挺好的。

如今不是把线路往下承包我。

我弟妹的哥哥,打个招呼就行的事。

跑从县城到咱平安镇这条线路。

再要是跑的好,跑早班,四点从平安镇直接去省城的车也行啊。

肯定是由赚头的。

他非不干。

我是叫二哥二姐给他说,说不听。

他是死活非要往南边去。

这是背着老三替老三张罗活了。

就老三这性子,这几年已经觉得在她娘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尤其是在他弟弟面前,以前是施恩的,如今还了一个角色,哪怕人家没怎么着,他都觉得人家像是对他施恩了一样。

况且这何小婉的弟弟,确实是个不怎么会说话办事的人。

整天黑着一张脸,跟谁也不爱打交道。

人家也知道他自己的性子,选择了学校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

找的媳妇呢,也是中学的老师,那边的条件比较好,就看上女婿工作稳定人还老实了。

按说,这也没啥。

对何小婉来说,求娘家弟弟,这都算不上是求。

姐弟处的挺好,弟媳妇也好说话。

这边她抱怨了几句,弟媳妇就把事情揽了。

挺好的事情吧。

可老三那点自尊心作祟,受谁的恩惠,都不愿意再继续受媳妇娘家的恩惠了。

再说了,本来就犯不上开这个口的。

自己真要出来找活,老四和桐这比较好开口,自己也是理直气壮的。

就是没老四,只对着桐,也比对着她那黑脸弟弟好开口。

人家是人民教师,以前见了自己还叫一声哥。

如今大概是觉得这几年照看他姐和俩孩子,有功劳了,也觉得自己这坐牢的,叫他跟着丢人了。

所以见了人就只点点头,一声也不叫。

说起来人家也是连大气也没哈一声,可这是不是亲热咱还感觉不到吗?自己是那种离了他帮扶就养活不了自己的窝囊废吗?干嘛要上门去叫人用下眼看呢。

这话没法跟何小婉说,说了两口子得吵起来。

何小婉肯定要说自己没良心,这几年她妈有多不容易,她弟弟帮了多少忙等等等等的。

这点自己承认,所以不能言语。

哪怕心里再不舒服,都不能说这么没良心的话。

有时候欠的人情是这样的,好像一辈子你都还不完似的。

最好的就是我不靠着你,我过好了,我倒着贴你,到人家嘴里才会说,也不亏了他不在的几年老丈人家的帮忙。

要是仍在那边找的活不干,单干老四和桐给的活,这也事。

怎么?跟我们生分了!就你弟弟是亲的,这边的内弟小舅子就不是亲的?看!怎么办都有人屁叨。

干脆走吧!哪里挣不了钱呢?以前也在南边呆过,那边的钱挣起来是容易。

老三坐在这里,哪怕啥也不说,一听何小婉的说辞,四爷和林雨桐也明白了一个大概。

这就更强留不成了。

四爷不说不叫去的话,只道:去了想干什么?什么都行。

老三往沙发上一靠,对何小婉时不时在腰上掐一下的事,一点都没搭理,去了再看看,从南边回来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

那边变化是一天一个样,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不好说。

林雨桐就直接拿了两千块钱出来递过去,穷家富路的。

钱你拿上。

这几天家里就安装电话了,有啥为难事,直接打电话回来。

号码是早就选好的,她顺手写在一张纸上跟钱一块递过去,装电话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你到了给这边打电话,只怕都通了。

随时能联系,家里也不跟着担心。

老三没客气,拿了钱,行!到了给家里打电话。

也没多呆,说是要去看看徐天去,四爷和林雨桐都没留。

结果清宁和严格从外面回来,就跟林雨桐说,看见我三伯跟我三伯母在巷子口吵架了。

咋吵的?这才出去!是为你三伯要去南边的事吗?林雨桐给俩孩子倒果汁去,回头问了一声。

清宁摇头:不是!是钱的事。

听着我三伯母说今年的收成不好,手里紧,家里也没余钱啥的,要我三伯身上的钱。

我三伯说钱是借的,将来得还。

这是出门的本钱,不能动的。

我三伯母说我三伯有外心还是啥的,又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不许带那么钱出门。

说是找活干身上带上一来回的路费就行了。

哪怕是去工地上搬砖扛水泥,也不至于一个大男人养活不了自己。

非要我三伯身上的钱。

还哭着嚷嚷了。

我三伯说这是咱家巷子口,别给在咱家丢人啥的,拉着我三伯母要走。

结果我三伯母往地上一坐,说我三伯坐牢啥的她自己带孩子辛苦。

今儿要不拿钱出来,就坐着路中间不走,找大家给评评理。

刚好我明伯伯的车子回来了,司机按喇叭,我瞧见我三伯对着车的方向笑了笑,偷着把一沓子钱都递给我三伯母了。

然后我三伯母就起来让到路边了。

等车过去,我三伯母给了我三伯一张一百的,我三伯又要了一张,反正就是两百块钱,剩下的我三伯母不给了,往衣服兜里一揣,跑着走了,说是先回家了。

我三伯朝自来水厂的方向走了。

这个何小婉啊。

看住男人的钱不能说错了。

农村里差不多家家都这样,男人出门兜里有几个钱,回来还剩几个钱。

花钱都干啥了,都说上来,要是交不了账,那坏了。

两口子有时候为了一两块钱就能干一仗。

你是不是拿钱给你爸你妈了?你是不是攒钱给外面的相好的了?主要还是怕拿钱贴补父母那边,这也不是一家个例。

有的媳妇就说了,要给你爸你妈买啥,你说出来咱商量着办。

别弄的鬼鬼祟祟的。

偷着补贴好像儿媳妇不孝顺似的。

可还是每每的杜绝不了这种现象。

反正有时候账对不上了,肯定是忘了还有啥零碎账给忘了,压根不是昧下钱财干别的了,可一对不上,这就是事,前面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得被翻出来,翻着翻着就吵起来了。

日子紧巴,一分一厘都得算着来。

因此,乡下媳妇真就跟何小婉似的,哪怕不会闹的这么难看,但性质是差不多的。

如今这两千块钱,可不是小钱。

何小婉的办法极端了一些,但目的还是看住男人的钱包。

在她看来,老三算是有前科的人。

外面的狐朋狗友多,谁知道这钱装到身上他会拿这干啥。

烂义气的劲起来了,贴补谁去了都不知道。

攥在手里存着,借来的钱嘛,将来是要还的。

被他糟践完了,将来拿啥还?何小婉还真是这么想的。

到家了,手里的一千八又把自己攒的钱里拿出两百来添进去,凑了一个整数存在银行去了。

这么大一笔欠款,将来就是老三挣不了,这钱取出来还了,也就是了。

咱不欠谁的。

等给九月一号,给孩子报名了,回来就接到老三的电话。

他此刻人已经在鹏城了。

……这边变化大的很,曾经到过的地方如今都不怎么认识了。

老三在电话里很兴奋,我还没找到落脚的地方,不过放心吧,这边好混……别担心,跟你三嫂说一声,我到了,别担心,大概三两个月的,就能回去一趟。

挂了电话林雨桐寻思,这三两个月的就能回来一趟,是啥活啊?只怕就是倒买倒卖。

这玩意有一阶段,是挺挣钱的。

要是何小婉没拿那一千八,只怕下个星期,老三都能带着货回来。

正说何小婉呢,英子的电话打过来,说的还是何小婉,……她娘家婶子没了,这礼咱们得走吧。

亲婶子的话,何小婉算是孝女,人家肯定会给金家报丧的。

那这礼肯定得走。

林雨桐就说:姐,你把该准备的给我也准备一份,埋人当天我回去。

提前要准备花馍这些东西,还有猪头,得给何小婉把脸面撑起来不是。

水果干果就不要准备了,我这边拿。

她这么交代。

这事其实去一个人就行了。

肯定是自己去的。

何小婉是孝女,完了得有人搀扶着去陵地里送葬。

夫家有事,是娘家嫂子弟妹或者姐妹搀扶。

娘家有事,这得夫家的妯娌或是大姑子小姑子搀扶。

大小姑子没有,肯定得亲妯娌上了。

按照老大和老五家的办的那些事,何小婉肯定是叫自己和英子搀扶她的。

当然了,自家这边办事,人家何家没掉链子,从头到尾的,都办的很体面。

晚上下班,四爷开车,两人赶回镇上,人得先露面,过去祭奠一翻的。

这边车一停下,何小婉就迎了过来,孝服已经穿上了。

进了门,礼房就给林雨桐和四爷发了一尺的白布。

作为亲戚家的晚辈,也是应该的。

两人也没把布往头上缠,就缠在胳膊上,过去恭恭敬敬的给上了香。

那边孝子才起身过来跟四爷说话。

这边跟林雨桐说话的是何小婉娘家的堂嫂。

都是一个村上的人,也都认识。

林雨桐就说了:这也太突然了……何小婉就在一边说:谁说不是呢?老三走的时候我们还来看婶子了,这才几天,老三刚走,如今想联系他都联系不上,赶不上送婶子一程。

侄女女婿是要披麻戴孝的,赶不上回来,何小婉自然是要辩白一翻的。

这堂嫂就笑:赶不上就赶不上,生能算来,死可算不来。

你婶子也不怪。

反正瘫了那么长之间了,如今也算是解脱了。

曾经伺候过瘫在炕上的老人的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思。

真的!太遭罪了。

寒暄了几句,四爷那边也说完话了,两人要赶回县城,不能多留。

就这,这些何小婉的娘家人,都觉得挺有面子的。

金老三虽然不在,但是人家金家把何家的事很当事嘛。

何家的家族大,孝子孝女一群,当然了,大部分都是侄子侄女,还有堂侄子堂侄女,再加上孙辈,乌泱泱的能跪半院子。

出来送的时候,一大群人。

林雨桐都把副驾驶的门子拉开了,猛地就听到里面一声哭喊:不能走!不能走!我妈死的冤枉……我妈是被害死的……来人啊……帮我报案啊……这还没给人反应的时间呢,从里面跌跌撞撞的就跑出一人来,披头散发的,挡在了车前面,你们是干部,是大干部,杀人的案子,你们管不管?三姐!何小婉把人拦了,桐回去还有事呢。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离不得人。

你别闹了……说着就对林雨桐摆手,叫他们赶紧走。

办丧事的事情闹丧,特别常见。

有出嫁的女儿回来闹,说是嫂子弟妹虐待爹妈的。

有女人的娘家拦着不叫出丧的,反正在农村的时间长了,这种事就见怪不怪了。

就是趁着家里出事了,这么多人在,在众人面前故意叫主家丢丑呢。

就跟那时候三兰子各种作一样的事很多。

林雨桐和四爷也当是人家的家务事呢。

你说这事管的来吗?胡闹腾呢。

见何小婉出面拦了,四爷跟主家打了个招呼,就叫林雨桐上了车。

倒了车出巷子,回县城了。

四爷露了一面就行了,埋人这天,林雨桐去了。

香蕉芒果这些水果带上,再加上英子准备的花馍猪头,很是像样了。

金满城家也来了,大面上也做的不错。

花馍、一吊子肉替代猪头,苹果梨两瓶罐头这是水果,又有花生核桃枣子和软枣,算是四样干果。

软枣这东西,其实不稀罕。

就是那种没经过嫁接的软柿子树上接的果子,跟酸枣的大小差不多,皮包着核,野生的就很多。

没啥零嘴可吃的时候,孩子们爱摘这个吃。

这两年摘这个的都不多了。

这算是弄来的一样凑数的。

哪怕知道是凑数的,但其他的往那里一放,很像样子了。

马小婷根本就没来,她俩个孩子都不大,不能去哪的。

只叫老五过来上了十块钱的礼金就走了。

可有三份很像样的礼,何小婉在娘家就很有面子。

在这些侄女里,她这样的算是头一份。

几个妯娌凑在一块说话。

何小婉就说李仙儿:到底是在县城,穿的就是不一样。

秋后的母老虎有些热,李仙儿穿着长裙子,外加高跟鞋。

矮胖的身形并不能阻挡人家找寻美,果绿的裙子穿上走路都不一样了。

李仙儿嘎嘎嘎的笑,把穿着高跟鞋的脚伸出来,这双鞋花了三十多块钱。

吹牛!那就是七八块的货。

是那种里面用硬纸板做出来的鞋,不耐穿。

一泡水就完蛋。

可谁去拆穿她?英子去县城逛街,是跟林雨桐一起的。

两人也见买这种鞋了,路边摆摊子卖的,八块钱一双,十五块钱两双。

又不是乡巴佬,还真不知道啥事啥价钱了。

她就说:大嫂子这是享福了,我是穿不了高跟鞋。

板鞋穿上就行。

薄薄的塑料底子,白色的。

鞋面是黑的,偏带的。

如今可流行了,一双十来块钱,穿出来算是体面的。

何小婉脚上的鞋烂,这不是没好鞋。

只要是她是孝女,找一双烂鞋出来缝白布戴孝呢,不能糟践了好鞋。

这会子啧啧有声的道:只怕赶上桐脚上穿的了。

林雨桐脚上的就是一双浅口的黑色皮鞋,低跟的,特别职业的那种鞋。

至于价钱,还是别问。

这玩意是四爷找鞋匠专门定做的。

手工费一双都上百了。

她只笑:跟大嫂子脚上的差不多。

桐是不穿高跟的……李仙儿就说,她个子太高,要不然我都给桐带一双。

个子高怎么了?林雨桐就发现现在这个年月,真的!个子高的姑娘好像并不怎么受欢迎。

说话着呢,这就起丧了。

穿着高跟鞋的李仙儿自然就不用扶妯娌了,不方便嘛。

然后林雨桐和英子扶着何小婉,李仙儿在一边走着。

前一刻还说说笑笑的何小婉,马上就吔吔啰啰的哭起来了。

掏出帕子捂住脸,两边胳膊被俩妯娌架着。

这姿势对林雨桐和英子来说,太受罪。

叫个子高的人去搀扶个子低的人去试试。

况且这个个子低的还得半弓着身子垂着头哭丧,相当于把身子的重量都压在俩搀扶的人身上了。

直到到了坟地,孝子孝女都跪下了,棺材下葬了。

本来已经好好的那个何小婉的三堂姐,突然就冲了过去,只奔着打好的墓穴,一下子就躺在那个斜坡上了,这斜坡是棺材下葬必走的。

如今挡住了,这显然是不能下葬了。

棺材重啊,人抬着本就吃力的很,被这么一晃。

前面急刹闸,后面的人没来得及停,再加上这坟场到处都是荒草,不知道是不是被藤蔓绊了一跤,结果一个人摔倒连着一大片。

人都倒了棺材自然是抬不住了。

一边从手里脱了,另一边根本就扛不住。

‘哎呦’之声皱起,紧跟着就是‘哐当’一声,棺材落地了。

侧着给掉地上了。

这是特别不吉利的事。

棺材抬起来就不叫落地的。

孝子们都乱了,何小婉也顾不得哭了,这可咋办啊?那边那何三姐兀自躺在那里哭嚎:我妈是被害死的,咋就没人信呢。

如今显灵了吧!妈啊——你死的冤枉——何大哥能气死:你胡说什么呢?啥叫冤死的?昨儿跟你好说歹说说不通还是怎么的?何三姐一下子就跳起来了:妈明明好好的,突然说死了。

死了也行,叫我这闺女见见也好。

可这边刚接了报丧的,马不停蹄的赶过来,结果你们不光是给妈穿戴了,都放棺材里装殓好了。

倒头纸都没烧呢,你们凭啥就给装殓了。

有啥不能叫我们这些当闺女看的。

你要是没鬼,你那么急急火火的干啥?你别以后你护着你媳妇我就不知道了。

就是她害死妈的!这是很严重的指责了。

也是!没这么办丧事的。

看热闹从来都不嫌事大。

就有人说了:也是怪,我就说刚才好好走着呢,啥东西绊了我一下。

这啥草的劲也没这么大。

说着,还试着用脚勾住藤蔓,结果一用劲,藤蔓断了,看!这东西绊不住人。

你空手空人自然绊不住你,可你刚才抬着棺材呢。

那么重的东西,压的人腿都打飘呢,怎么绊不住人?此时的人不会这么想,只按着说话这人的理论琢磨,越琢磨越惊悚,老太太这是显灵了吧。

孝子们自然想顺利下葬了,招呼大家赶紧别搭把手抬起来,别听女人胡说八道。

何三姐已经被几个人给抬到一边去了,要是能动绳子都用绳子给绑起来了。

主家叫抬了,那就抬吧。

可能真是心理暗示作祟,这么多人抬,竟然就是把这棺材抬不起来,挪都挪不动。

换了几拨人都不成。

不少人心理就嘀咕,这事情不对啊!它再种都是有分量的吧。

咱们这些人能从家里太抬到这坟场,至少得二三里路呢。

这都能抬动,没道理还是这么多人,如今连挪动都挪不动了。

这是不科学的!李仙儿就凑过去问何小婉:谁给你婶子穿戴的?身上有啥不好的没有?何小婉摇头,我过去的时候,都装殓好了。

李仙儿就低声道:你三姐离的远,没赶上给你婶子装殓这说的过去。

还能说因着远,没等到。

可你就在咱们村。

骑自行车过去用的了三分钟不?用不了。

再说了,自己也不在家里,是在娘家。

娘家跟叔叔家就隔着五六家。

那边站在门口吆喝了一嗓子,自己听见了过去的。

过去的时候人已经在棺材里了,盖着遮脸布。

然后就把棺材给订上了,说如今这天还热,不装殓不行。

这也没啥稀奇的。

天热是不能怎么在外面放的。

她之前还觉得自家三姐这闹的有点过分,可要是这么一想,是挺奇怪的。

自己算起来也算是至亲了,没道理装殓好了才叫自己的。

一般是看着人不行了,就开始通知亲近的人的。

就有那好事的说话了,既然你妹子说有问题,那不如就开棺瞧瞧。

如今这……明显是有问题,棺材抬不动啊。

很多人心里还是对那神神鬼鬼的事有些信的。

林雨桐觉得那就是有些人看热闹不嫌弃事大,那抬棺材的时候有些人是真用劲,有些人也抬,嘴里也吆喝着一副使劲的样子,可那腿上用没用劲一眼就瞧出来了。

一个个的起开,一看每个人的脚印深浅就能看出来的事。

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的说呢,结果警笛响了。

有人报警了。

带着人过来的是何三姐的儿子,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

报了警了,那这就不是个简单的事了。

林雨桐朝何大哥看起,就见他头上的汗密密麻麻的,他媳妇站在女孝子打头的位置,低着头压根就没抬过。

这不正常。

难道真出事了?不知道怎么说的,当场就要把棺材打开查验。

林雨桐把胳膊上的一尺白布解下来,围在脸前面挡住口鼻,在脑袋后面绑了一下。

别人一看林雨桐的样子,就知道啥意思,都纷纷效仿起来。

棺材一打开,人侧着从里面滚出来,仰面朝上的。

林雨桐只看了一眼,心里就咯噔一下,确实不是自然死亡,脖子上的明显有掐痕。

人只怕是被掐死的。

何小婉捂着嘴尖叫一声:婶子……现场取证之后,还是叫把人赶紧埋了。

这案子好审的很,掐死老人的除了儿孙,也没别的可能了。

何三姐是哭的声嘶力竭:畜生啊!畜生啊!我妈以前跟我说,你嫂子没事就打我就掐我就不给我饭吃,我还不信。

觉得我妈这是躺在炕上气不顺,找茬呢。

也不信。

没想到啊,都是真的!做闺女的不嫌弃啊,将尸身的衣裳都翻开。

好人身上确实是有掐痕,脊背上没有好皮。

主要是躺在那里长的褥疮。

没人性的东西!何三姐冲过去对着何大嫂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还是何小婉这几个侄女过去,把老人重新给穿戴好,搬进去。

这回棺材抬起来了,顺利的下葬了。

而何家的人大大小小的,都直接被带去派出所,录口供。

何小婉对派出所有心理阴影,拉着林雨桐不撒手:桐啊,陪我去。

我一进去,就想起你三哥在里面的事,腿肚子就打转。

那就去吧。

去了就不可能再外面等。

所长认识林雨桐,而林雨桐的级别高啊。

被请到办公室里坐着去了。

外面的情况,林雨桐都听的清。

所长亲自给何小婉录口供。

何小婉把知道的都说了:……没想到不好的地方去,主要是这天气热,怕有味道……都朝这方面想呢。

要是知道我婶子是这么没的,肯定得报警的。

这是人命啊……大哥大嫂这两口子吧,还真就看不出来是这么狠心的人……说完了,签个字,就能走了。

林雨桐正要跟人家告辞,结果门推开了,一个穿着警服的小伙子进来了,所长,招了。

我大嫂啊?何小婉赶紧问了一声。

不是!是死者的儿子,他说是他媳妇是掐他妈的脖子了,可是最后死却不是被掐死的,是他用枕头捂住她妈的嘴,本是不想叫她叫嚷的满巷子的人都知道,谁知道一不小心给捂死了……啊?何小婉不可置信:我大哥说是他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