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047章 悠悠岁月(64)三合一

第1047章 悠悠岁月(64)三合一

2025-04-03 17:30:51

九零年的春节,头五天,一家子都没回镇上去。

初六得回去了。

几年老三说要给他办事,要给自家妈脱孝服,出孝了嘛。

这没人争抢,也是老三想弥补遗憾。

这事就叫老三出头办了。

如今的老三不是半年前的老三了。

都说是笑贫不笑娼,这话也没错。

只要有钱了,过去的那点狗屁倒灶的事,那就不叫事。

人家说起来都会说,那小子别看坐了几年牢,出来人家一样有来钱的道。

属于一白遮千丑。

席面整整是个大菜,寓意十全十美。

都是硬菜。

纸扎这些东西,拉了好几车。

有人说老三这叫烧包!老大跟人家说:有俩糟钱就觉得了不起!这事把他晾一边他这是又犯毛病了,钱都成了糟钱了?但不管怎么说吧,事办的不错。

挺亮堂的。

大概是上次给当爹的脱服闹的当妈的没了,这回当妈的脱服,老五两口子带着孩子早早的来了。

上了二十块钱的礼钱,又问老三说:妈当年那棺材钱你跟二哥和四哥了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呢!何小婉从边上过,就说了一声:给不给的,是我们三家的事,有你啥事啊?语气不是很好。

金老五就接话,要是给了,那二哥和四哥就得补给我礼钱的,当时我办事,他们说做了棺材,就没上礼钱……老三掏了一百递过去,行了!给你补上了,走吧!老五拿了直接递给马小婷,收着吧。

老三看着空荡荡的手,笑了一声,这他妈的老五啊。

真是欠收拾!要今儿不是妈自家办事,非教训这没点人情味的东西不可。

刚才问的是屁话,这话需要问吗?把棺材钱给二哥和老四,那是想干啥?当初那份钱拿出来,拿出来的不是钱,是情分。

自己把这钱还回去,情分就还回去了。

真给这钱,二哥敢把自己给踹出去。

自从进去之后,到回来这半年,这还是第一次见老五。

当年有点贪嘴的憨厚没心眼的弟弟不见了,变成了这个简直都不认识的人。

这一百块钱递出去,那边接了,那种感觉吧,兄弟们之间的情分,就值这个价?从始至终,老二和四爷都没回头,该跟一边的人寒暄还是寒暄,就跟没听到一边的说话声是一样的。

林雨桐和四爷回来,好些都围住问呢,县城这两年发展确实是挺快的,看去县城有啥机会没有。

四爷说话从来都不会说的很满,只说伺候好果园,咱自己这边要建果汁厂了等等的话。

金满城就在边上说:如今啥最挣钱,就搞运输最挣钱,辛苦是辛苦,但一趟下来少说这个数。

他伸出一根手指,有人说一百?他嗤之以鼻,一百?一百没人去。

一趟下来至少一千……好些来拉货的客商,找不到车,给司机塞红包就想赶紧先走自己的货……好像他知道的特别清楚一样。

他一说话,四爷就不说话了,跟别的人小声说起了其他的事。

但金满城的话还是叫听到的人热血沸腾啊。

可谁都知道这钱好挣啊,只是这投资却不是一般人投资的起的。

首先你得有车吧。

大卡车是啥价钱?谁负担的起哟?但这世上从来都不缺胆大的人。

家里的事完了以后,还没出正月十五,很多村上以前关系比较好的,都来了。

一是拜年,二是打听点事。

啥事?买车的事。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合伙,从基金会分别高利贷贷了钱出来,找四爷问问,买车的行情。

再就是在哪里能买到车。

林雨桐在一边听着,来了好几桌子人,凑在一起得买七八辆车吧?还有问四爷有没有门路买到二手车。

这车短途跑着,并不妨碍啥。

拉货嘛。

你大舅子不是以前在部队,能买到部队淘汰的旧车不?这话问出来叫人咋说嘛。

部队的东西那不是随便往出卖的。

淘汰的东西人家也封存起来。

这些东西真到战时,都是军用物资。

别看说现在的军备是多少多少,你得算算那些依旧可以服役,却被封存起来的物资。

这都是宝贝。

再说了,军队的车如果不是战时,那应该是保养的最好的车。

上哪弄去。

四爷跟他们说这道理,要是客车的话,倒是能找到二手的。

我大舅子现在在旅行社,接送外国游客的旅行车更新换代的块,往往是七八成新就换了。

这车倒是能买到一两辆吧。

卡车这个要找二手肯定也能找到,但这对车不了解的人谁都不知道这车的真实情况,买回来半路故障耽搁人家多少事。

这话也不是没道理。

完了四爷就给介绍了地方,又给矿泉水在省城那边的办事处的那两位打了电话,叫他们接待一下,帮着去看看车,别的就不插手了。

可说实话,这干啥事都有赔有赚,哪有百分之百把稳的事。

除非就是干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死不活的吊着。

唯一觉得叫人欣慰的事,人的胆子真的大了,敢于尝试着走出去挣钱了。

过了正月十五,上班了,周扬来了。

校区的建设县里得听他的意见,这段时间他会在这边。

人跟以前一样,住的还是政府招待所。

我嫂子愿意你过来?林雨桐请他到家里吃饭,闲聊的时候不免说起这事。

从省城到县城,一般人真不容易想通。

我跟你说学校老师的现状你就知道了。

他拿着卤鸡爪一边吃一边道:科研经费,没有!也就是老师,能从你这里获得资助。

福利待遇,没有!房子还是筒子楼,短期内看来没啥能可能搬迁。

那地方你知道的,东家咳嗽一声西边马上就给你送感冒药。

大声说话都不敢啊。

住了这么些年了,你说……咋办?我爸妈跟我们住,闺女还大了。

就那四十平方,怎么挤。

以前孩子小,还罢了。

如今孩子都大了,又是女孩子家……这边呢,我动心的原因就是宿舍楼同步盖起来,面积大啊。

最小的都是一百平的大小。

我呢,能分个一百三四的面积,我觉得就挺好。

再说了,这边的发展情况不错,生活的会比省城轻松。

还是那句话,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在这边我说话算话啊。

另外,在省城也没啥损失。

房子还是我的房子,将来真要分的时候,不可能漏了我这一份。

我是分校的头头,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不用看老师的面子,也不会少了我的。

你算算这笔账,不管怎么算,我都是赚了。

林雨桐点头,是这个道理,叫老师听到这话,得劈了你。

教了俩学生,没一个肯跟着他做研究的。

周扬叹气:想想也是,挺对不住老师的。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闲话,吃了饭,原本相等四爷回来的,不想四爷没等到,等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原来对门的宋大婶的儿子。

一条巷子里长大的,叫一声哥真是应该的,您怎么来了 ?这天都黑了。

这位老哥就说话了:桐,赶紧回镇上去吧。

你家出大事了。

谁啊?我二哥还是我姐?林雨桐吓了一跳,回身就摸电话要给四爷打电话。

这位喘着粗气:差不多吧。

反正都挺麻烦的。

这说的是啥话啊。

但她知道,再想问,怕是问不出啥了。

这老宋家的二儿子,打小就木的很。

说话哼哼囔囔的,从来就没说清楚过。

林雨桐给四爷打了个电话,周扬也就没法呆了,起身告辞:要是有帮得上忙的,你只管言语。

林雨桐应了一声,家里的电话你知道。

随后咱们电话联络。

送走了周扬,林雨桐换了衣裳,那边四爷就回来了。

林雨桐把宋二哥叫上,一起上了车。

也不要司机送,四爷自己开车。

到底咋回事啊?四爷扭脸问宋二哥,我二哥家出事了?嗯啊!这位结结巴巴的,你们家老五家的媳妇把孩子放在你二哥家,然后人就不见了。

这都养了三天了,还不见回来。

本来还想着……想着说……跟老五出去了……结果刚才来了一伙子人,说是要赔偿的……要啥赔偿啊。

问了半天,说的糊里糊涂,再问就是五个字:我不知道啊!好吧!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到了就知道了。

车子一路开的快,到巷子里的时候,里里外外的人都围满了。

老三在人群里嚷呢:……老五惹的事,你们找老五去,找到我二哥门上是啥意思?车子一个急刹车,就停了下来。

四爷和林雨桐挤了进去。

这围着一群手里拿着钢棍的年轻人,把门口都堵住了。

林雨桐去里面看英子,英子坐在炕沿上抹眼泪,也没注意进来的人。

还是清平叫了一声‘姨’,然后才叫她妈:我姨回来了。

英子扭头,皱眉道:咋把你们也惊动了?咋回事啊?林雨桐看看炕上的三个孩子。

清安一个人在玩,清雪坐在炕角憋着嘴,要哭不哭的,还有老五家的小子叫清雨的,盖在小被子里睡的正香呢。

英子气的嘴唇都哆嗦了,马小婷啊……前几天,马小婷说去地里转悠一圈就回来,孩子放在饭馆,叫他们自己玩,不用管,我还没应呢,人没影了。

好吧!放放孩子,也没事。

清平没收假呢,叫帮着看着吧。

可这说好的十分钟,等到天黑了,都不见人回来。

咋办呢?孩子带到家去,伺候着。

可这第二天还是没见人来,我就觉得这不对劲啊。

赶紧去老宅看去了,结果门锁着呢。

我就问桃花娘呢,我说看见老五家的没?人家说昨儿带着孩子出门没见回来过。

我就纳闷了,心说这人心可真大,孩子撇给我就不管了。

这是上哪去了。

我气的骂你二哥呢,我说你就是对老五太好了,要不然两口子敢这么干,这么小的孩子给哥哥嫂子一扔,人家自己挣钱去了。

你二哥还骂我呢,说我缺心眼,要不是当初对老五太好,老五也不会得寸进尺。

脾气发出去了,但这事还得解决。

我这还没想到怎么这两口子呢,结果人家上门了。

说是什么钢材厂的,厂子倒闭了,但厂里的资产却是大家的。

可老五捡废品,竟然捡到人家钢厂去了。

不知道是卖了多少,反正被逮住的时候啥都说了,把家里住哪都有几口人,交代的可清楚了。

还跟人家说了,别送他去公安局,去老家找他二哥要钱去。

说着,英子又捂住胸口,他二哥是欠了他的还是该了他的?人家张口就要一万三!家里的钱都买铺子里,如今剩下就是今年春季地里投资的钱。

哪里有多余的?就是有多余的,这么多钱,凭啥要我们出。

今儿早上,这些人来了一个头头,你二哥谁也没惊动,好声好气的把人给送走了,说你得有证据啊,不能谁来问我要一万三,我都得给一万三吧?没这道理!结果半下午了这些人又来了,还来了一群。

这些人没把老五看住,叫老五给跑了。

这些人非说是你二哥带人跟着他们的人,想办法把老五给弄出来了。

如今人就藏在咱们家,要咱们交人!你说这,上哪说理去?正说着话,外面响起警笛声。

林雨桐还以为是四爷报警了,谁知道两人出去才知道,老五回来自首了。

人在派出所呢。

这伙子手持钢棍的,一个也没跑,全都逮住了。

其实这伙子肯定也不是啥好鸟。

老五怕是踩到人家早就挖好的坑里去了。

要不然人家那厂子是那么好进去的?钢材是那么好往出运的?只要运一次,人家就敢说丢了十吨。

再是倒闭的企业,架子还在。

说啥就是啥!丢了东西了,为啥不报警呢?私自出动人马,张口就要一万三。

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的。

老五估计是怕在这些人手里吃亏,才偷跑出来了。

出来就往回走,在当地派出所自首。

还不算蠢,知道老三当年没受罪,他进去也不会受罪。

不看僧面看佛面,总比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人折腾死都没人知道。

老二几乎要站不住了,这一个刚出来,又进去一个。

英子在家看孩子,林雨桐跟四爷带着老二和老三去了派出所。

老五一身的伤,老三饶是对老五心寒,看见这样,也不由的气就上来了,这事咱没完……哥!老五带着铐子半蹲着,婷儿在家的日子不好过……这话一出,林雨桐觉得不对啊,你媳妇没去找你?婷儿在家呢。

老五看林雨桐,孩子小啊……林雨桐就说了,几天前你媳妇都不见了,孩子扔二哥家了。

老五愣愣的,找我去了?我们再省城东边胡家村边上的一个废弃的豆腐坊落脚,你哪里能找到她。

她肯定是找我去了……能找到人就行,孩子不能没人管。

四爷跟所长去说话了,……是啥就是啥,我弟弟要是真做错了,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但这里面的来龙去脉……肯定能查清。

这位都是老朋友了,自然知道事情咋处理。

老五暂时就拘留了。

林雨桐把老二送回家,给英子说:明儿我开车去找找马小婷,撇下孩子算咋回事?这才跟四爷和老三往县城走。

老三气的呀,要是早几年,我带着人把这一帮子都给废了。

四爷就笑,看来还是长进了,知道一味的蛮干,是要出事的。

把老三送到铺子,铺子里面传来搓麻将的声音。

林雨桐从半开着的门往里看:我三嫂这是忙着呢?老三皱眉:这铺子给她消遣吧。

挣多少都是她自己的。

是打牌也好,还是怎么的也罢,都随她。

以前搓麻将纯属赌博,如今这两年,麻将成了消遣了。

没事的都爱凑一块打四圈。

不过这铺子里,如今还不算是太晚,也不开门做生意,就打上麻将了。

劝她悠着点。

小心人家派出所查赌博。

再进去赎人,就好看了。

老三摆摆手,点头表示知道了,叫两人跟紧回去歇着。

到家小老太睡了,清宁和清远还在电视机跟前坐着呢,看新闻节目呢。

这是四爷要求的,至少拿出半个小时时间关注一下国际国内和身边的新闻事件。

见爹妈回来了,抬头叫了一声又看去了。

等节目完了,清宁才过来问林雨桐:那个叫人来的伯伯,是不是芳芳她爸。

芳芳是对门宋大婶家那个漂亮的孙女。

林雨桐‘嗯’了一声,咋了?她嘿嘿笑:我记得我奶整天说,说芳芳的奶说我跟我姐长的丑,他们家的孩子好看。

还说叫我们俩好好学,考试一定要考过那芳芳。

过年回去我姐跟我说,芳芳现在还上一年级呢。

啥意思?上第四个一年级?连续留级四年?学校是干啥吃的,叫孩子往上念一级能怎么样?我姐说,芳芳说再念一年一年级,要是还上不了二年级,就不上了。

清宁一副可惜的不得了的架势,你说那脑子是咋长的,咋就一年级都学不明白呢。

很想不通的样子。

林雨桐去厨房给四爷做饭,她跟进去小嘴嘚吧嘚吧,还有我爸他那个小姨家那个闺女,不是比我姐大了七天吗?整天见了我们就自成是我们的阿姨,妖精的很那姑娘,你知道吧?知道。

林雨桐把油倒到锅里,然后开始打蛋液,她怎么了?她考四年级没考上,三年级上第二遍了,然后过年的时候跟我姐说,她不念书了。

这次开学就不去了。

清宁点了点脑袋这位置,你说这些人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不上学干嘛去?到了城里连个车都不会坐,公交车牌都不认识。

林雨桐默默她的脑袋:看来以后放假,还是得叫你回去住一段时间。

要不放暑假你去二伯家住上一个月。

体会体会老家的生活是啥样的?看看大部分过的日子,你就知道生活的差距有多大。

这个清宁不反对,我回去住一个月,带我姐来咱家住一个月。

行啊!母女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给四爷炒了一份什锦炒饭,一碗酸笋汤,结果这俩孩子对着爸爸的饭菜留口水。

清远凑过去,爸,我给你尝尝咸淡……林雨桐就猜到会是这样,又一人给端了一小份,吃了消磨了半个小时才去睡了。

第二天把俩孩子送学校,两人开着车直接去了省城。

东边的胡家村,打听着就找到了。

废弃的豆腐坊就是水渠的边上,一眼就能找到。

土墙全都倒塌了。

草房两间,上面的草顶子是被翻新过的。

推门进去,里面倒也干净。

只是不像是这两人住着人的。

里面是废旧的木板搭建起来的床铺,两床薄被褥叠的整整齐齐。

泥炉子,两幅碗筷。

炕边还放着一个包袱,里面全都是老五的衣服。

但是马小婷的衣服这里面一件都没有。

还有梳头用的梳子镜子之类关于女人的一切用品,这里面都没有。

那么就是说,马小婷确实回来过,但是却带着自己的东西走了。

林雨桐挑眉:这情况有些不对啊。

四爷点头,皱眉出去,站在水渠上四处的看。

远远看见有人赶着羊群过来,就等在一边。

见人靠近了才叫了一声:老哥!打听点事。

说着,从身上掏了一包烟直接扔过去。

对方一接,指了指豆腐坊:你是打听着豆腐坊的小两口的事吧。

四爷点头:老哥知道啊?谁不知道?这人一笑,带着几分猥琐之气,那小伙子是个傻的,那媳妇却长的俊。

你说带着这么一个漂亮媳妇出来,还不把人给看住了,整天就知道没黑没白的干!我跟你们说,我们这里,每年都有放蜂人。

一到花开的时候,就准点来了。

他最早就在这豆腐坊住的。

这哪一年又来碰见小媳妇的,咱也记不住了。

反正是没多久两人就鼓捣到一块去了。

他说着,就指了指周围的地,这都是咱村上的。

如今也就是农闲,等到农忙了,这里最热闹,进进出出的,晚上也有浇地的。

这豆腐坊里啥动静咱听不见啊?那放蜂的年年来,来了走,走了来。

来了就跟小媳妇……你知道的……前几天我还见小媳妇带着包袱,上了养蜂人的车了。

不用问,肯定是朝秦岭南边去了。

那边春来早,花都开了……跟着一个养蜂的,跑了!老五是不管钱的,这几年挣的钱可都在马小婷身上呢。

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老五要出事了才跑的,反正这个时间吧,可是凑的够巧的。

放羊的就说:里面的东西收拾收拾带走吧。

今年要翻修水渠,这破房子村上要拆的。

把东西拾掇了,塞到后备箱。

回去直奔镇上,老大家两口子老三家两口子都回来了,在老二这边坐着呢。

商量老五这事咋办。

林雨桐和四爷回来没瞒着,把事情说了。

然后八个大人就都看炕上的俩孩子,这可咋整?金满城就说:早看马小婷不是啥好东西。

又指了指坐着咿咿呀呀玩着的清雨,也不知道是不是咱金家的种。

这还真是说不来的事呢。

但一个大男人先说出这话,叫人觉得不上台面的很。

何小婉一拍大腿:老五可不能真进去了,要不然这俩孩子咋弄?是啊!俩孩子咋弄?闺女大点,不到四岁,好歹好养活了。

可这小的不到一岁的年纪,谁有这功夫养孩子啊?英子给自家的孩子都是找了个老太太帮着带的,如今却去抚养这个?还是那句话,谁知道这孩子是不是金家的种。

商量来商量去的,孩子还是只能放在老二这边。

回去之后,林雨桐买了十袋奶粉托人给捎回去。

算是减轻了一点老二和英子那边的负担。

金老二呢,是找马小婷的娘家,只要有消息,得给我们家言语一声。

马小婷娘家简直都不敢相信:我们家小婷跟人家跑了?那你们以为呢?我的天啊!那边娘家弟妹嫂子就没有不嫌弃丢人的。

真的!谁家的闺女干出这事,娘家都没脸见人。

这事有李仙儿那大嘴巴知道,转眼就宣扬的大家都知道。

马小婷的村里也都知道,只不过当事人比如马小婷的娘家,反倒是最后才知道的。

臊也臊死了。

派出所那些在一起聊天,嘀嘀咕咕的都说这事呢。

老五隐隐约约的,一天听一点的,终于后知后觉的知道,这些人说的是他。

是他自己的媳妇跟着人家跑了。

整个人跟疯了一样暴躁的很,晚上用头撞墙,撞的头皮血流,失血过多晕过去了。

幸亏早饭真早,发现了给送医院了,抢救及时命保住了,不过严重的脑震荡,得在医院里住一顿时间了。

医院最害怕这种有自虐自杀倾向的人,病房也有专门这种恍惚带着护栏的病房。

防止一个想不开就从窗户给跳下去。

出了这事了,人家派出所给四爷打了电话又给林雨桐打电话,意思就是很抱歉,出了这个意外。

不过坏事边好事,这激烈的差点要了命的行为,把关在一边的那些钢铁厂的找茬的那一伙子给吓坏了。

这些人就是混,没想着会整出人命。

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其实老五没偷多少,偷出去也真就是废料。

他们就是听老五跟人家说他大哥是工人,他二哥家是开饭馆的,他三个家是做服装生意的,他四哥还是当官的,想着家里的条件好,坑了这傻蛋讹一笔钱的。

没想要把人往死的弄。

那这事就简单了。

老五没啥责任,出院就能回家了。

真是阿弥陀佛啊。

小老太在家里念了一声佛,真要进去了,可是要坑死你姐了。

出来了就不吭了?老五这边是病没好利索呢,半夜从医院消失了。

都知道是去找马小婷去了,可谁也没料到,一走就是两个月。

回来的时候瘦的皮包骨头了,精神还有些恍惚。

老三上去就是一巴掌:离了那个女人你就活不了了是不是?孩子不要,家也不要!当了几年的活王八,你还惦记她啥!老五被打的一个踉跄,我知道!我知道!我早就知道!她说好的不跟着那男人走的……她说过的……她说跟我过日子不跟那人走的……她肯定不是自愿走的……她肯定是等着我去找她救她的……这话听的人一愣一愣的,这老五是早知道马小婷跟别人有染啊。

这得多爱这女人,才把这一壶给喝了。

不声不响谁也没告诉!老三又是一巴掌拍过去:你是猪脑子!都有了外心了,你还把钱都给她!蠢成这样,人家凭啥跟着你!老五呜呜的哭:有钱了她就不走了!跟这傻子就说不明白。

可人家还是走了,是不是?李仙儿说他,你当初发现不对,就该把人带回来。

要是准备过,就在家好好过日子,一辈子别叫她出村子。

这么多人盯着呢,她能上哪去?你傻不愣登还把人往外带,不是给人家睡你老婆提供方便呢吗?这一年一年的断不了,可不就出事了?人家放蜂的,不缺钱,虽然到处跑的辛苦,但确实是有钱的很呢。

你整天就知道干活,脏兮兮的一捡破烂的,回来就臭烘烘的,谁待见你?何小婉拍了李仙儿一把,挤眉弄眼,这个时候说这个干嘛?往人家心口捅刀子呢?她挡了李仙儿的话,说老五:你要是还想着她,你就好好的干,把家里的日子过富裕了。

好好的养着孩子,她还能永远不回来?她娘家在这里,她的孩子在这里,她能走多远。

以她那性子,身上的钱就不会往出拿,不管是对谁。

她只要有钱,只要知道家在哪,总会回来的。

到那个时候,你再看!咱上下两层的小洋楼盖着,孩子养着供养上学,一个个的都体体面面的。

你看她是愿意好好的在家过日子,还是跟着那不要脸的东西到处跑的去放蜂。

听三嫂一句话,好好干!不光是城里能捡破脸,这各村也能收破烂。

闲了去收破烂,忙了就去张罗那几亩地。

日子一样能过好。

还有那么多零碎的活,挣钱的道儿多了,只要肯下苦功夫是不是?说着,就从身上掏出五十块钱来,给!拿着!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也不是个事。

你拿着,把孩子接回去,叫马小婷看看,咱老五也是顶呱呱的汉子。

说着,就给英子使眼色。

英子拿了一百递过去,孩子还是跟着亲爹亲妈好。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孩子没妈管,再没爸管,这可不行。

李仙儿给了二十,林雨桐给了一百,孩子小,养的要精心。

我买的奶粉够孩子吃到过了周岁。

等过了周岁,迷糊糊鸡蛋羹就能加着吃了,好养活。

老五擦着眼泪,钱都收起来了,手牵着闺女,怀里抱着儿子,低着头,出了门。

尽管再不是东西,可这一刻,看的人鼻子都发酸。

主要是孩子,都不大,家里吃的没多少了,一分钱更是没有。

孩子最爱闹个小毛病,吃的不消化了,着凉了,稍微不小心,就病。

一个从前啥也不管只知道闷头苦干的汉子,如今带着俩奶娃娃,这日子想想都发愁。

老二坐在一边抽烟,从始至终一言都没发。

老三坐过去:行了,二哥!走到现在只怨他蠢,还能怨谁?就是觉得对不住爸妈。

老二揉着额头,行了,一人一个造化。

说着,又说英子:把清平和清安小时候不穿的衣服都收拾出来,给那边送去。

说到底,没一个能狠得下看着不管的。

出来何小婉就说李仙儿:说他那些干啥去。

哄的他赶紧把孩子接走了事。

要不然坑谁?坑完了二姐,我估摸着没办法了还得坑咱们。

三两句话哄回去拉倒。

钱给了,剩下的日子他自己看着过去吧。

咱就是给他当哥嫂的,又不是爹妈。

就凭他干的那些事,咱们算是仁至义尽了。

还想怎么样?李仙儿哼了一声:坑我?他坑的着吗?我可不跟你二姐一样好性子。

真敢把孩子给我送来,你看我敢不敢关在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