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068章 悠悠岁月(85)三合一

第1068章 悠悠岁月(85)三合一

2025-04-03 17:30:52

帮着选购房子,这真不是什么大事。

林雨桐顺手就能帮忙的事。

最怕的就是这种老人回来了住在身边,你说你帮着照看不照看?再说不麻烦吧,可这到底都是事。

清宁端着水上楼的时候嘴角撇了撇,这都叫啥事?给他爸送了一杯温水,然后就说:我长大了要是娘家也这么麻烦,我就躲的远远的。

四爷忙着写关于通货膨胀的文章呢,如今这已经有了膨胀的趋势。

嘴里应了,摆手就叫她出去了,你们将来咋样,那是你们的事。

每一代人的生活背景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和受到周围人事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每代人的思维方式就又不一样。

这一代,比他们这一辈,孩子相对来说,少了一些,生活也富足了一些。

有时候,根本就理解不了这种复杂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但不可避免的就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只是这影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现在不好说。

像是清宁,她很直接,太麻烦了,我就躲了。

逃避是她的选择。

清远从外面探头进来,逃?逃哪去?平时不麻烦你,但真到了麻烦你的时候,你以后能一点不受影响。

根,这种东西啊,扯不断理还乱。

到了你孩子那一辈,估计牵扯就真少了。

到你这里……还不行……小屁孩,知道的还挺多。

其实清远想说的是,只要长辈们都还活着,这牵扯其实是断不了的。

不管你是跑到天涯还是海角。

林雨桐心里正嘀咕着麻烦要上门了,结果林大嫂的话叫她一下子给解脱了。

为啥?因为林大嫂在电话里跟林雨桐说:我们不同意爹娘回去,毕竟爹的情况你也知道。

可你二嫂说保姆照顾的肯定没有自家人照顾的妥当,要不然还是回去吧。

不叫爹娘帮着照顾孩子了,她到县城帮着照看老人,捎带了孩子,做饭洗衣服都有她……说是只当是你大哥雇保姆了,肯定比保姆要伺候的精心。

林二嫂跟来?那太好了。

对林雨桐来说,顶多就是家里做了啥好饭了,叫张嫂顺道给俩老人送一口。

一个月有上呢么一两回,就行了。

自己去不去的,三两月露一面都行。

以前在镇上住着,还不是半年不见一面。

如今近了,也就是过节送个节礼,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去吃顿饭。

还能要自己咋?侄女嘛,还是半路上认回来的。

就这些也是看了林玉健的面子的。

她觉得挺好,但也听出来林大嫂的气愤了。

林二嫂那话,就是说呢,我权当是大哥给爹娘雇来的保姆。

这意思还不明显吗?伺候老人行,但你得我工资。

这事是挺窝火的,但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林二嫂来了自己当然就少了麻烦了。

要不然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一瞎眼的,你说就住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己是管还是不管?林雨桐就劝林大嫂:这样也好。

一个月顶天一百块钱的事,不比一张嘴就成千上万的要好啊。

再说了,爹娘在省城,你自己……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

长期的在省城生活,自己这个儿媳妇不怎么露面。

时间长了,夫妻矛盾就多了。

如今走了,贴上点钱,叫老二家伺候去。

远香近臭,自己这个不受人待见的儿媳妇,才算是解脱了。

说白了,花钱买自在呢。

林大嫂舒了一口气:还是跟你说说话心里敞亮。

得空回省城,一定到家里来坐坐。

我爸还说想见你们呢。

当年你养猪上报纸的时候,我爸就说,看看人家这姑娘,多能干。

教训我们呢,说看人家这姑娘多能干。

很热情的样子。

他爸的位子都到省部级别的,她能不跟那边沟通在电话里这么说,那肯定是说过这样的话。

自己只要露出点意思,她肯定会从中牵线搭桥的。

林雨桐不能直愣愣的拒绝,就笑道:好!等我这边有了更好的起色了,一定登门拜见。

是说她的级别太低,没资格见大领导的。

林大嫂觉得这样隐晦的恭维十分受用,两人挂了电话,林雨桐觉得特别侥幸,见闺女坐在一边的沙发上翘着脚听呢,她长出一口气:幸亏你二舅妈了……清宁就笑:我还以为妈你不嫌麻烦呢?谁不嫌弃麻烦呢?可人活在世上,不能活成独个了。

林雨桐说清宁,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咱家最开始去省城,没有你大舅帮忙,那真是特别难。

想买房子都不容易。

这种手续那种手续,这个证明那个担保的,麻烦的很呢。

你大舅确实是帮了忙了。

虽然有点互惠互利的意思,但谁在这世上不是先惠了别人,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惠的。

无私的除了爹妈,没别人。

清宁若有所思,点点头,起身准备上楼去了。

走到楼梯上了,还扭头看她妈:您说的有道理。

但我还是觉得宁肯不要别人的好处,也不愿意被麻烦。

当然了,这话只在心里念叨了念叨,到底没说出来。

林雨桐这边办的很顺利,第二天就给找了一三居室的房子,简装修过的,家具一买就能入住。

林玉健亲自回来,买了之后赶紧把东西给准备齐全了。

第三天就接了俩老人回来,林雨桐又把米面油蔬菜肉水果准备齐整了。

林大娘点头,说林雨桐:你二嫂也是,这事不该折腾你。

你说你多忙啊。

还准备这么些东西……很精明的老人家。

未必对林雨桐就没有不满,毕竟要借住的是她的亲孙子。

但心里不满,嘴上不会说。

反而会极尽可能的拉近距离。

很理智的一个人。

人有亲疏远近,这么想也是人之长情。

林雨桐也不怕跟他们越处越远。

说实在话,一个是瞎子爹,老人家是真心实诚。

再一个就是跟林玉健,中间不可避免的来往中有很多人情往来。

不看僧面看佛面,就这么不远不近,守礼的处着就挺好。

林雨桐笑着客套两句,对林家的家务事半句也不问,也不说林二嫂是好是不好,跟咱不相干。

瞧着安顿好了,林雨桐就跟林玉健告辞:那边大学要开学了,我主要负责的就是这边的事。

老师和师兄都在,我得过去看看。

等忙完了过来看爹娘。

又跟瞎子爹说了一声,跟着嘱咐林大娘:有啥事给我打电话,两步路的事。

身体不舒服,或是有别的,别忍着,及时通知我……很是殷殷嘱咐了一遍。

面子情的话,说了就是叫人舒服的。

但至于说人家当真不当真,林雨桐估计,不会当真。

林大娘这人,她了解。

轻易不张口,且攒着人情呢。

要是那没分寸的人,林雨桐就不会说着面子情的话。

不过说忙也不是假话,是真忙。

老师来了不想走了,我住着觉得这里挺好的。

最开始在酒店住着,就觉得舒服。

可到了学校给准备的住处,他临时该主意了,不走了。

咋回事呢?学校不是建在一个个人工岛上吗?后来建的差不多了,才发现岛上堆了不少建筑用土,挖地基挖出来的。

怎么办呢?填湖,堆出了一个特别小的岛来。

岛上最后只建了五栋别墅。

都是给校领导预留出来了。

其中就有秦国一套。

而且是最好的一套。

这个时节过来,繁花似锦,碧波荡漾,真就跟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似的。

周扬都能愁死:您跑过来算怎么回事?人家校长跟我急呢。

急就急呗。

秦国给俩学生的理由是:我住过来作息就能规律了。

白天在这里做研究,没人打搅。

我白天可以干活了,晚上完全能睡觉的。

林雨桐张了张嘴,她该说啥呢?她常不常的跟秦国念叨:您得调整时间啊,白天阳气重,夜里阴气重,人就该白天干活晚上睡觉,如此才能阳气充沛,阴阳和谐。

这不是瞎说的,这是中医上早就有的理论。

跟西医的那一串研究并不矛盾。

如今秦国这话一出,林雨桐张了张,竟然无言以对。

周扬也闭嘴了,啥事也没老师的健康事大吧。

他摸摸鼻子,那这话得您去说……我的面子不够啊。

秦国瞥了一眼学生,那眼神就一个意思:怂样!行吧!住就住吧。

要是常住,这么住着就不行了。

得好好的拾掇,还有老师的那些宝贝书,这些得往这边拉的。

周扬忙着准备迎接新生去了。

然后这些事都是林雨桐的事了。

对老师那真不能嫌弃麻烦。

老师对自己那真是掏心掏肺的。

这开发区要是没有老师当初出力,愣是弄了个分校来,哪里有这一片的繁华?她是真心实意的。

把处处都归置的叫秦国舒心。

好些学校打发过来请人的老伙计就说秦国:你这俩学生收的,跟多了一儿子一闺女似的。

再没见过这么贴心的。

就连上下的楼梯,从扶手到各种的防滑措施,那真是做到了极致。

听说他那位当官当的不错的女学生,还曾试图想着给房子加挂一部电梯,就是为了叫她老师上下不用走楼梯的。

秦国就比较得意:好些分来的老师怨声载道,不愿意来。

有什么不愿意的?住的宽敞待遇好。

周五上完课,校车接送回省城。

就是每天想回去,也有车接车送。

如今有了高速路,去省城四十分钟就到了。

你嫌弃麻烦的话天天跑都行。

反正有些德高望重的教授,偶尔来上一次课,这都是安排了车的。

周五晚上回去,周日晚上来或是星期一早上再来都行。

平白在这地界多了一套房子,有啥不知足的。

如今过来报道的,都乐死了。

一位副校长站在湖边,我都有把主校区搬过来的想法了。

这才是念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他朝秦国竖起大拇指,你这俩学生,下了功夫了。

没付出什么代价,得到这么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

好处比弊端多多了。

当初不少没来的,帮着搬东西跟着过来一次之后,后悔的不要不要的。

好些都找学校了,愿意过去。

还有教师家属楼没住满呢。

多少人盯着房子呢。

可如今这边,卡的才真是严。

副校长就说了:闹的现在是,外聘来的老师,不能享受这住房分配了。

咱们不得不给人家住房补助。

秦国白眼一翻。

哪里是下面闹的。

明显是你们这些人耍滑了。

知道这一片住宅的价值了,不会轻易许出去了。

清宁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高洁,很惊讶:你们没住岛上?他们父母都是大学老师,该分一套住房的。

高洁摇头:都是外聘的,给了住房补助。

我们就在隔壁小区,房子跟你们家的差不多大。

说不定你还认识呢。

我们家那房东说是他家妹妹是开发区的书记还是主任,又是姓林的,我估摸大概真是林阿姨的什么人。

清宁‘哦’了一声,就知道是谁了。

肯定是林家二舅,原来人家真买了房子,还是大房子。

她跳过这个话题,笑了笑:从京城过来,肯定不习惯吧。

其实这边住的要比京城宽敞。

京城好些高校,也是今年才开始分房子的。

她父母在那边任教的时间晚,暂且轮不上。

下一批还不定是什么时候。

一直住的是筒子楼。

倒是这里,租房子的费用学校负责,两个大学老师租大些房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反倒觉得如今的房子住着跟城堡似的,她这才成了城堡里的公主。

但看看清宁的样子,还是有些嫌弃的道:小地方嘛,这就不错了。

小地方??严格哼笑:就跟你再皇城根下住着三进的院子有自己的绣楼似的。

这话太讨厌了。

高洁的脸马上就红了,我们说话,有你什么事?怎么那么烦人?严格嘴巴一憋:烦人你还找我,叫我带你找清宁。

到底谁烦人?高洁都快哭了,蹭一下站起来跺脚道:稀罕你似的。

我打电话告诉严奶奶你欺负我。

说着,直接就冲出门去了。

也不等电梯,直接就跑下楼了。

清宁目瞪口呆:这脾气……然后看着桌子上放的两盒烤鸭:怎么办呢?好好的进门,把人家给气跑了。

她起身不紧不慢的走出去,却高声喊着:高洁,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走慢点我追不上你了……高洁听到这话跑的更快了。

严格跑到露台上往下看,然后就贼笑:清宁这丫头太坏了。

不想追人家就不追呗,干啥还装模作样。

等人走远了,她就喊清宁:回来吧,人走了。

清宁回来关门,跟严格两人一起贼笑。

九月季,开学季。

开发区中学,在七月份的高考中,成绩排在了第一名。

不说重点的人输多少,只大中专上线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这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给家长的概念就是,只要把我娃送进去了,孩子成绩哪怕是中不溜的,也有机会考上大学。

这一开学,就迎来一场转学热。

听说户口在开发区的直接可以入学,听说在开发区有房子的,可以入学。

剩下的得按照成绩缴纳一定的借读费。

不限制门槛不行啊。

学校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的,师资力量也不够。

好些太平镇上的熟人,都来找林雨桐,目的只有一个,交借读费都行,只要叫我们孩子入校。

林雨桐这几天光是忙着写条子了。

来的这些也都是一样,从镇上来县城上学,然后住宿舍。

来的时候带上一星期的馒头咸菜,周末的时候回家。

刘成也来给他们家燕儿办转学了。

老师都说燕儿要是有个好的学校,将来一定是个大学生的苗子。

其实老师们真是好心,多少都是心疼孩子的。

去县城上学,好歹不用回家做饭洗衣裳,给孩子腾出不少的时间来。

燕儿穿的衣裳和鞋都有些大,这衣裳和鞋林雨桐都见过,是清平之前穿过的。

清平如今的个子也都接近一米六了,开始发育的小姑娘看上去肉肉的,有些丰腴。

但燕儿瘦小的很,一米五?有没?目测还差点。

她就笑说:学校食堂的伙食不错,好好吃饭,不要挑食,肯定能长高的。

燕儿嘴甜,婶儿婶儿的叫的可亲热了。

所以清平在自家班里见到燕儿的时候还有些惊讶,燕儿瞪了她一眼,没搭理她。

清平正跟新转来的同学一个叫高洁的说话,也默默的转了视线。

高洁知道清平是清宁的姐姐,所以才过来搭话的,……有时间咱们一起找清宁玩……清平摇摇头:她们作息跟咱们不一样。

高二开始补课了,周末放的时间也短……轻易都碰不上的……她又不傻,四叔和小姨家不能轻易带人去的。

高洁就笑:我知道,我会打电话约时间的……说着又问清平,那小姑娘你认识啊?啊!清平随意的点头,一个村的。

高洁笑了笑。

结果分座位的时候,原来班的没人愿意跟燕儿一起做,好几个家在县城的女生都窃窃私语,说燕儿身上一股子尿骚味。

她弟弟那么大了,不能生活自理。

小孩子身上的味道收拾的干净了并不难闻,但是半个大孩子,吃的胖墩墩的,一般人都弄不动。

想换洗一次并不容易。

沾染上什么味道这很正常。

清平低着头,觉得这些同学特别不厚道。

就是有味道你也不要说出来,这叫人多难堪啊。

她知道她不能回头,只能装着很忙,好像不知道同学说的是谁一样。

要不然燕儿肯定以为自己是看她的笑话。

正尴尬了,高洁站起来了,老师,我跟她坐吧。

将高洁和燕儿放在一起,就犹如白天鹅和丑小鸭。

清平朝隔着过道跟她并排的高洁看去,然后看了看周围的同学,觉得好似大家都在仰视她,她微微的地头,心里那股子别扭怎么也去不了。

燕儿感激的看了高洁一眼,低下头抱着断了带子的布书包坐了过去。

真到了跟前,高洁不舒服的皱皱鼻子,站起身来让开位置,叫同桌坐进去。

第二天清平正早自习呢,就被一股子好闻的桂花香味吸引了注意力。

扭头一看,高洁的桌子上放着一瓶香水,这种香水不算最贵,但也不便宜。

她跟清宁之前拿这香水玩过,往被子枕头床单衣柜里撒过。

霍霍了一瓶子,小姨回来说:一百来块被俩姑奶奶霍霍完了,不过也确实是变成了香闺了。

后来还给她们俩买了适合她们用的香水,她的一直不怎么舍得用,一瓶得三四百的。

高洁把香水摆在桌子上敞着口,不时的放在鼻子下面闻一闻,还给燕儿喷了不少。

清平听见燕儿小声的说谢谢。

周末的时候,她问清宁:咱们是好心,还顾着她的脸面,不敢叫她太难堪,可高洁那么做,其实叫她更难堪了,她怎么反而不恼。

什么都帮高洁做。

替高洁擦黑板,替高洁值日,替高洁跑腿买水买零食……现在我们班大部分女生看着都跟高洁关系可好了。

燕儿跟他们是一拨的……清宁无所谓的耸耸肩膀,扭脸问她妈。

林雨桐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叹气,小圈子这种东西,哪里都有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这话传到现在,总是有些道理的。

你瞧着两人之间悬殊大,但其实这不是障碍。

问题是燕儿羡慕高洁的方方面面。

她努力的方向就是有一天变成高洁这样的姑娘。

长相甜美娇俏,惹人喜爱,家境优渥,出身优良,父母工作体面,她是家里的宝贝,要星星不给月亮。

你看,她没有的,高洁都有。

高洁的生活似乎全是阳光,而她的生活全是灰暗。

高进阳光,阳光似乎也会普照到她身上。

因为跟班里收欢迎的同学关系要好,所以她很快的融入了班级这个大圈子,今儿是高洁这个小圈子。

因为是小圈子中的一员,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员,她也觉得荣耀,觉得在班里不会被人瞧不起。

有些圈子是固化了的,轻易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她说清宁,比如你跟严格的关系,你们两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圈子,轻易别人涉足不进来。

哪怕是徐强,总也欠缺点什么?是什么呢?是你们从小到大的经历吗?不是!是你们相同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等。

你们的做事手法语言习惯,别人轻易融入不进去。

你们觉得出去旅游随便去什么地方,这是可以规划的事情。

但是徐强跟你们讨论这些吗?不!说这些的时候他永远微笑着不说话。

为什么?因为对他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太奢侈了。

他宁愿跟着送货的车,去天南海北,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清宁若有所思,微微的点头。

清平问林雨桐说:小跟班……这样好吗?林雨桐笑了,清平带着点书呆子气,或者说身上有一股子不知道从哪来的清高气。

这不是傲气,这也没什么不好。

就是吧,以后走入社会,怕是很难融入别人的圈子。

每个人都在成长,如今的小跟班等有一天她的人格成熟了,或许会是一个弯得下腰放得下身段的人。

她是这么给孩子解释的。

清平没有说话,心里却知道,她自己应该是一个不怎么合群的人。

别人的圈子她没兴趣,有人找她玩,她应承。

没人找她玩,她一个人依旧可以过的很好。

至于说为了融入别人的圈子,受他们最开始的冷漠和白眼,替他们跑腿不时的跟在她们身后一起活动之类的,她完全没兴趣。

真不觉得非也用热脸贴冷屁股。

在班里,她没有关系特别好的同学,也没有关系特别坏的同学。

以前在镇上的时候,倒是有几个关系特别要好的,但那都是相处的时间长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大家都很了解对方。

可在这个班里,以前还觉得不错,但那天变相的拒绝了高洁之后,好像她再班里的人缘还不如燕儿。

她不是难受,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上厕所的时候还听见有人说自家的叔叔是县长,自己的小姨也是当官的,自己就有些目中无人,比清宁还清高。

这都是没影儿的事。

有些烦恼呢。

晚上的时候老二和英子带着清安都来了,英子还问闺女说:在学校好不好?同学没有欺负你吧。

清平挺莫名其妙的,没有啊!我挺好的。

老二就和英子对视一眼,叫她跟清宁玩去了。

清宁问清平:二伯和姨妈说啥了?清平摇头:觉得我大概被欺负了。

我这周就没回去,以前他们也没问过这话。

奇了怪了。

清宁就拉着清平去门边,偷听里面说话去了。

英子就说呢,带着点担心和无奈:……不叫她到县里上吧,搁在咱们镇上也是糟心。

可要是搁在县上吧,孩子是好是歹的我们也不知道……等会子我问问清宁,她们姐俩倒是捎话都不瞒着彼此。

林雨桐也不能说人家当爹妈的瞎担心,但看样子,不像是有事啊,我没挺孩子说啥,你们是听谁说什么了?英子就说:还不是忍冬。

燕儿不是现在又跟清平是一个班的。

回来说清平不行,跟谁都不说话。

别人也不搭理她啥的。

说她才去一星期,跟同学的关系都可好了。

说清平就是客书呆子。

书年的再好有啥用啊。

不会来事。

说着,越发愁了,你说着孩子要不是受欺负了,干啥没人理她,她也不理人?清平都懵逼了。

她的嘴撅起来:完了,村上肯定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不招人待见的书呆子,不会来事不会说话。

大家管这样的人有一个专属名词——木!木讷的‘木’。

贬义词的属性。

说谁家的孩子学的好,都会说:看起来木木的,没想到还开那一窍,也好,好歹能混一碗饭吃。

要不然都嫁不出去。

只凭着对村里那些人的认知,稍微一脑补都能脑补出这些东西来。

清平说:我得考出去,再在家里呆着,我得疯了。

英子在里面说呢:人家忍冬在我们面前夸她们家燕儿呢,说那同学有多有钱,送她们家燕儿香水,好几百一瓶……清平就在外面对清宁吐槽:就是咱们玩的那种。

剩下一个底子了,高洁扔给燕儿了。

哪里来的好几百?英子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说她那同学家住的是别墅,两层楼,楼梯还在里面,可大了,还送了她衣服……清平撇嘴,那别墅是租二舅家的。

衣服是上体育课的时候被钉子给挂破了屁股的位置,高洁没法穿了……清宁:燕儿这张嘴够厉害的啊。

事儿到她嘴里怎么全不一样了。

英子就说:……本来想顶几句的,想想咱家的孩子是亲生的,人家的孩子是抱养的。

越是抱养的孩子,人家越得在外面夸,告诉人家咱这孩子没白养。

又想着那孩子才多大,不说的能耐了,以她爸她妈的脾气估计学是上不成了……清平的气就卸了。

是啊!不就是个初中吗?等到高中了等到大学了,我离的远远的,不跟这些人事都有牵扯了还不行吗?自己真要是闹腾,可真就把燕儿的翅膀折断了。

清宁就说她:你也别太怂了。

有些人为恶,伤害了别人还不自知,甚至还有些洋洋得意,像是找到了平衡。

对这样的人,压根就不用客气。

清平嘴角动了动:可明知道如此,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报复的事的。

下不了这个手!等回去了,老二就说清平:好人善人没啥错。

但好人善人不意味着的被欺负。

别管是谁,你只管打。

打出好歹来,有爸给你撑着呢。

然后没两天,清平就听到边上燕儿绘声绘色的跟高洁说:什么林书记?去我们村上打听打听去,谁不知道她就是个喂猪的出身。

当了书记又怎么了?还不是洗不去一身的猪屎味……高洁爱打听清宁的情况,燕儿会察言观色,她看出来了,高洁喜欢听的是什么。

她心里也不舒服。

高洁连清宁都瞧不上,能瞧得上自己?但上学用的本子笔,都是高洁扔给她的,她得跟高洁的关系好……正说着呢?只觉得耳边风声刮过,还没反应过来,哐当一声,文具盒砸到她脑袋上了。

如今都是铁文具盒,里面装着能用的不能用的笔一大堆。

沉甸甸的。

文具盒从燕儿的脑袋上砸过去,反弹起来撞到墙上,一下子砸到没反应过来的高洁的手上,她顿时尖叫一声,手扬起来,那边文具盒落地,各种的文具散落一地。

教室里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清平跟小老虎似的,一把扒拉开高洁,仗着身高身形的优势拎着燕儿就提起来了,上手就是巴掌:我不跟你计较你还没完了!说谁一身洗不干净的猪屎味儿呢?说谁呢?走走走!咱找老师去,找校长去,这事咱没完。

清平常干活,但燕儿也不弱,却也知道理亏,这事闹开了她就真不能上学了。

不敢还手,死拽着不窗户就是不撒手。

清平就说:没见过你这种白眼狼。

来上学还是我小姨帮你转学的,转头你就为了取悦别人骂我小姨。

怎么有你这种叫人恶心的东西呢?有那跟清平是一个村的,就跟同学说:我以前说的你们还不信。

刘燕儿就是抱养的,家里没人要,她爸妈还不待见她。

穿的都是金清平以前的旧衣服,我以前见金清平穿过。

如今还说人家的坏话。

我跟金清平也不熟,她那人不爱说话,但是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

老实人都气急了,就知道刘燕儿说的有多过分。

高洁一看桌子啥的都撞倒了两人还拉扯呢,她就做好人:行了,都是同学……少当好人。

清平直接给怼过去,那点见不得人的心思当谁不知道呢。

一边去!高洁被唬了一跳,没见过这么吓人的表情。

铃声响了,该上课了。

老师进来了,可清平就是不撒手。

数学老师就扶了扶眼镜,严肃的说清平:不许这么对待同学。

快撒手!一个瘦弱的哭的快断气了,一个母夜叉似的梗着脖子。

别管谁对谁错,总得先撒手吧!不!清平看着挺好脾气的,但骨子里却是个犟种。

那犟脾气上来了,谁都拢不住。

心里害怕,眼泪就眼眶里打转,就是不掉下来,不!她重复强调她的态度,我要找校长给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