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136章 悠悠岁月(153)三合一

第1136章 悠悠岁月(153)三合一

2025-04-03 17:30:54

严格回去之后就打电话给他爸,说了他跟清宁的事。

事情说到现在,由父母出面,再请大媒上门,这才是规矩。

严厉是真就喜欢清宁,真是从小看到大的,一说起这孩子,脑子里还是那个大晚上端着一盘子炸鸡腿上门的小姑娘。

他是又高兴又感慨,又道:你找的这个岳父啊,又何止是灯伞梯。

只要他愿意,他就是登云梯,能送你直上云霄……严格愣了一下:儿子没那么大的志向。

出息!严厉高兴的表现就是严厉的骂儿子,没志向,怎么做好人家的女婿。

没志向,人家凭什么把宝贝闺女嫁给你?去去去!史可把男人掀开,边去。

跟儿子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妈给你,你听妈的准没错的。

这女人会不会实心实意的跟着你,得看你对她有多好。

你对她好,哪怕是个穷光蛋,哪怕是个一无所成的,人家该好好跟你过日子还会过。

但你要是对她不好,我跟你说儿子,一般女人扭脸都走了,何况是清宁。

严厉又不认同:你这说的是啥?人家闺女那本事,你儿子要是没出息,能跟人家相配吗?出去不磕碜啊?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轴呢?史可气道,你怎么就认定我儿子会没出息呢?这是不是有本事,这都排在是不是对人家姑娘好之后……这就呛呛起来了。

但从各自都洪亮的嗓音看,两人不光是高兴,还亢奋。

严格笑着挂了电话,想来明儿,他们就能进京城了。

严家不光是严厉史可来了,严格的爷爷严肃也来了。

请来的媒人是江汉,同时还有一位,是四爷当年的老师。

这种情况,谈聘礼给钱就很庸俗了。

而且如今他们的身份,不适合给儿女的婚事特别的铺张。

严家也比较会办事,给的东西是一对的老银戒指,款式很老,但却是史可父母传给她的。

史家的两位老人也特别长寿,都九十多岁的高龄了,依旧健在。

夫妻俩携手走过了七十个念头了。

这个物件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而且寓意特别好,图个吉利。

俩孩子当时就把手上的情侣戒指摘下来,换上这一对老戒指。

四爷和林雨桐也没在外面订饭,就在自家吃。

林雨桐亲自下厨,比在外面吃更有诚意。

反正就是新事新办,平时各自都忙,严家的意思,是把婚礼放在年底。

四爷就说:腊月二十三,是个好日子。

严格赶紧道:我在同立也待了那么些年了,知道老家的规矩。

那腊月二十六,在老家补办一场。

这次意思没推辞。

就这么办!所以结婚得来回的办两次酒宴。

事情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收拾婚房。

不管是严格自己的房子,还是清宁这边的房子,都是不缺的。

两人根据自己上班的远近,自己规划去,四爷和林雨桐都没怎么管。

清远给他姐在城郊的别墅区准备了一套小四合院,算是结婚的礼物。

而得空了,四爷和林雨桐就给老二和老三打了电话,说了清宁的婚事。

老家那边的亲戚朋友要提前通知的,这些都得英子和老二帮着处理。

英子就跟桐桐商量:……这给亲戚报喜去,拿啥去?报喜去亲戚家得带东西的,不拘是两块喜糖还是一块点心。

英子就说:咱村大部分都是俩块点心一把水果糖,清平那时候,同村的我都是送了半斤的糖,亲戚那边是一包点心一斤糖。

林雨桐就说:跟清平一样就行了。

等挂了电话了,英子就问老二:清平结婚的时候,老四和桐给的可不少,咱就是把家业卖了也还不回去,但咋的至少也得给的像样子点吧。

说的就是啊!老二就说:黄河滩湿地那附近村里,开始卖地皮了。

要不在那边买几块地皮,在家修院子。

出门就是湿地,门口就能挖池塘,城里人不是都讲究看那个嘛。

给清宁在那边盖个院子……这倒是真能行。

反正不管怎么样,要老实修的看的过眼才行。

老三就跟姚思云商量,要不给送一辆车?人家又不缺车!姚思云专门去了一趟京城,把早些年她收集的一个紫檀的梳妆匣子叫专门的老艺人给拾掇了拾掇,倒也不是翻新,就是处理的整齐干净些,拿出来为了好看的。

结婚再想简单,其实过程都有点麻烦。

比如婚纱婚纱照这些,都能啰嗦死个人。

严格咱们找了乔南,叫帮忙找国外定做婚纱的店。

又高价钱把人家请来,叫量体裁衣。

人家设计师说,这件婚纱得三个月。

时间是够久的,当然了,价钱也是非常美丽的。

清宁那边的工作是不会因为结婚而终止多长时间的,家里那些买小件的事,她觉得写个清单给家里的保姆就行。

清平是不放心,每天出去溜达,今儿置办一件,明儿置办一件,给清平的婚房里置办东西。

今儿是加湿器,明儿就是衣服架子。

比较有经验嘛。

清宁就说:住进去了,发现少什么了再慢慢添置就是了。

她实在是没时间操心这个。

清平就说她:要照这么的,你要添的可就多了。

我结婚前也觉得不会很麻烦,比你准备的精细多了,可是真到了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家里还是有一半没买一样。

你别管,我这回一定给你凑齐了。

可一个大肚子孕妇,裹的跟只熊似的,谁放心你出门了?英子在十二月份的时候,来了京城。

清平已经八个月了,肚子挺着,她自己走路都看不见自己的脚面。

下个台阶,肚子挡着,也根本看不见台阶。

吓的徐强每天出门都跟家里的月嫂叮嘱,千万把人给看住了。

英子也是早早的把家里的店都关了,暂时先不营业。

准备陪着闺女待产。

她一来,清平就真出不了门了。

但清宁那边需要的东西又都成了英子帮着置办了。

英子就偷着问清平:清宁的婆婆,一点都不管?那边两口子都在蒙省呢,近几年回来的可能性都不大,而且,严格的爷爷上了年纪了。

家里根本就离不了人。

英子咂嘴:这将来有了孩子可咋办?婆婆不能带,你姨又有工作,他们两口子又忙……说着,看清平,你这边呢?孩子谁给你带?这还真是个问题。

清平摸鼻子:那什么……先叫月嫂带着呗。

死丫头你也能放心!你要是出个门,孩子扔给月嫂,你能安心吗?这会子要遗憾,要是你婆婆在,你就轻松多了。

心里却寻思着,不行就把门面全都租出去算了,饭馆也关了得了!打电话的时候就跟老二商量:……她这边连个婆婆都没有,啥也不会,你说咋办?年轻人总是想的简单,我肯定能养,肯定能喂,那还不简单!哼!简单不简单的,生下来就知道了。

远不是那么简单的。

老二一寻思,也行吧。

钱多少是个够呢?铺子租出去一年也还有十来万呢,再加上农忙的时候他就回来种地了。

一年好歹还有点收成。

钱还有孩子要紧?那我就直接找个接手的……早一天租出去,还早收一个月的租金。

英子就说:你问问吴双要不要,估计他是要的。

那娃儿可会做生意,租金一把拿不出来一年的,一月一给,一个季度一给都行。

清平知道的时候,铺子已经租出去了。

租给的还是熟人,想反悔都不好意思。

她就急道:我自己真行的。

小奶娃娃,饿了给吃的,喝了给喝的,尿了给换了,多大点事?英子哼笑,看把你能的!清平的预产期在零四年二月初五。

那一天刚好是元宵节。

英子就说:今年回老家吗?清宁在老家办婚礼的时候我得回去一趟的。

我肯定得回去。

她摸着肚子,离预产期差了二十天呢。

英子也就没劝着,她四叔小姨对她,那是绝对十成十的,你说清宁的婚事,能马虎吗?婚期说到就到。

腊月二十三,农历的小年,阳历的元月十四。

婚礼放在江汉名下的酒店举行。

不收礼,甚至不办酒席,只能算是茶话会。

不是说林雨桐和四爷这么办,其实大部分跟他们情况差不多的,也是这么办的。

简单的茶话会,形式简单。

但因着来的人分量都不轻,所以简单的后面得加上两个字——隆重!当然了,真正懂茶的就能看出里面的门道来,比如这喝的那点茶可能比一桌好酒席的抛费还大。

还有那糕点,说是精雕细琢也不为过。

这样的师傅,你再外面找找,看能找到几个?但有些人不知道啊,比如哪怕会回去办婚事,但正日子还是得来的金家人和林家人。

李仙儿就很马小婷念叨,当官当到这份上,连儿女的婚事都办不体面的,还当个什么劲。

马小婷点头:也就是在老家能威风威风。

这些没见识的话,有一两个听见的人也只回头看看两个没见识的,连理都懒的搭理。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得一张请柬而不可得吗?你知道今儿来了多少位大佬吗?你知道一二号首长叫秘书给送了亲笔题的字来吗?在这地方,能结交上……哪怕一两位,这都是下面的人求而不得的。

没看见严厉脸上那笑了吗?他自己可没这么大的面子,把婚事办到这种规格上。

因着来的人身份比较特殊,所以婚礼的一些环节就要有些改变的。

比如说新娘子挎着父亲的胳膊入场等等,那是没有的。

小两口一起出现,给俩来宾见礼。

听证婚人证婚等等。

相比起那些流程,四爷更看重这个机会,带着女儿女婿见一些他们没机会见的人,认识一些对他们往后的发展有帮助的人。

婚礼的流程变了,可这每一个细节,又何尝不是四爷精心安排的。

清宁一路上拽着他爸的袖子不撒手,不时的嘴瘪一瘪,看见的人都笑。

还有不少人打趣:咱们的女科学家舍得爸爸了,陪嫁里没算你爸?陪嫁里当然没爸爸,不过到底有什么,知道的没几个人。

明面上的东西,就是以前在为了她上学方便,在青华园那栋曾经住过的复式房子。

而老三除了给了姚思云的那个檀木的匣子,又把在通州置办的一个铺面填给清宁了。

老二又在离国家景区不远的地方给建了独栋的小别墅。

这还不算是暗地里给的。

严家知道的就已经这么多了。

严家大伯母就嘟囔:这找个好丈人,能少奋斗半辈子。

严格这又何止是半辈子,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嘛。

高洁微微苦笑了一下,就放下了。

过耳不过心的,人跟人是没法比的,这一点她早就明白了。

严冬偷偷的拉她的手摇了摇,两人相视一笑,气的当婆婆的又翻白眼去了。

婚礼没有酒闹,甚至连大声喧哗的都没有。

一切都井然有序,清平嘀咕说,跟开了一场座谈会似的。

一场热闹完了,新人回去洞房了。

严家人笑的合不拢嘴,四爷和林雨桐跟人家就是两种表情,哪怕是带着笑,笑里也含着酸的。

回去躺在林雨桐就不想动了,从里到外的累。

可是想歇着却是不行的,得安排回去的行程,还得赶紧赶回老家的。

严格也是这么跟清宁说的,说:咱早点睡,明儿还得赶路,回去还得折腾几天,更累!急着洞房的人说出这话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

初哥啥也不懂,都是横冲直撞的,还是清宁跟百科全书似的,背着条款,两人才算是摸索成了。

这种事,食髓知味,难免贪欢,睡的时候都凌晨两点了。

清宁累的不行,闭着眼睛还真就睡着了。

可睡着了,这梦里却乱七八糟的,找不见爸爸了,找不见妈妈了,不知道他们去哪了?她到处的找,大声的喊,就是找不见。

自己这是被抛弃了吗?眼泪哗哗的流,哭的哽咽不成调。

严格给吵醒了,一下子就清醒过来,这是今儿把她弄疼了,弄伤了,还是怎么着啊?或者是哪里不舒服?他就摇她:清宁……清宁……哪疼啊?他的手往她身下摸,这里还疼?清宁一下子就醒了,睁开眼看见的是严格,左右看看,是个比较陌生的环境。

知道是新房,是以后要住的地方,可这心里到底是踏实不起来。

她说:我想回家。

我想我爸我妈了……严格:……谁告诉他洞房花烛夜,老婆要回娘家他该怎么办?挠挠头,他就说:那起吧,穿衣服。

咱们现在就过去!结果凌晨不到五点,外面还黑咕隆咚的,严格带着清宁又回来了。

咋起的这么早?林雨桐还迷糊着呢,这回门是不是有点太早?她看看外面的天:飞机是下午的吧。

严格尴尬的笑:凌晨三点都起来了,说是做梦了,不回来心里不安稳。

清宁憋着嘴过来抱她妈:我可想你了……然后往卧室跑,也想我爸了。

那你爸听了这话一准高兴。

可不是,今儿四爷见了这毛脚女婿,表情都要和缓上两分。

回来见了爸妈,到了熟悉的家。

然后又打瞌睡,拉着严格:咱上去睡觉去。

回她自己的房间,两人一觉睡起来都晌午十一点了。

客厅里一大家子都在呢。

英子就说清宁:这不是胡闹吗?你叫你公公婆婆怎么看?谁家嫁出去的姑娘半夜往回跑的?这可一点都不像是清宁这么一个看上去冷静自持的人干出来的事。

清宁嘿嘿笑,严格赶紧道:我给我爸我妈发短信了……定时发送的。

定的时间是早上七点,吃饭干啥的都不会等他们。

在家里吃了午饭,就往机场赶。

家里也就是老五和马小婷没坐过飞机,老五一上飞机就晕,但是马小婷精神啊,不停的说:这回跟着清宁倒是开了一回洋荤,还坐上飞机了。

回去就说刚放寒假的清雪:你看,考上好大学,这将来搞对象都能找个好的。

你看你二姐如今找的对象,长的不光体面,家境多好的。

房子车子啥啥都不缺,这么多客人来回的机票,我还当是你四伯家给出的钱,谁知道都是人家严家。

光是你二姐身上的婚纱,在秦市都能买两栋房子……我跟你爸赶不上四伯你四伯娘一半,我也不要求你非赶上你二姐,你就赶上你大姐就行了。

这会去才知道,你大姐那整天在家里当太太的,屁事不干,还得保姆伺候她。

你是没你大姐长的好看,还是比她笨了?我跟你说,以后这对象,就照着你大姐夫的样子找,就行了!清雪低头,淡淡的‘嗯’了一声。

翻翻书包,才又道:我还有本资料落在教室了,我回去找找。

马小婷没多管,只叮嘱:少在外头玩。

结果下了楼出了这个城中村,却从另一边又进来了。

去了另一条巷子的一家,然后上了顶层,一上来,就闻见炖肉的味道。

她看看蹲在小炉子边上搅动着勺子的人,咽了咽口水问:还没好吗?黄松扭脸,扶了扶眼镜:快好了!你进去吧,外面冷。

清雪一言不发的就进去了。

屋子只有十平米大小,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凳子,再没有其他的了。

她坐在床沿上,等着炖肉出锅了,黄松端进来,两人才一人一个馒头吃的香甜。

黄松看她吃的香,就问她:最近怎么样?我说的法子行吗?嗯!安定都换成维生素片了。

她说,在学校累了就睡,身体没问题了,就是成绩还不行。

身体好比什么都行。

黄松把肉挑给她,自己吃里面炖着的土豆,以后不会的还来找我就好,上次给我找的活多亏你了。

一个月挣的也还行。

清雪一边吃一边问黄松:就为了上次给你找工作,你才给我改善伙食的?黄松被这话呛了一下:那还能为啥子?你要是有别的想头……大概不容易……我妈不答应……我妈想叫我找个家里有钱的……言下之意,你自己之前都快吃不上饭了,看你家的条件,跟有钱没关系。

所以说,咱俩没戏。

黄松低着头没言语,好长时间才说了一句:你想多了,赶紧吃吧。

清雪埋头吃完,抬腿就走了。

回去只说书没找见,应该是同桌装错了就行了。

可黄松站在民房的楼顶看她离开,嘴角就抿的紧紧的。

他想起包子铺李大娘的话:……小黄啊,现在的姑娘都现实的很。

你说这条件不好,有几个姑娘愿意跟你。

要谈对象,就得在学校里谈。

小姑娘们啥都不懂,不像是走向社会了,这么现实……老李家的儿子就是市师范学院历史专业毕业的,现在的大专毕业生,师范专业的,特别不好找工作。

要么找个民办的学校先凑活着,要么就是去大城市找找其他工作。

那时候上学的时候,谈了女朋友,同班同学。

那姑娘家是山里的,家里的穷的很。

不过儿子喜欢,那姑娘到家里来也特别会来事,见了人亲热的很,在包子铺里帮忙啥活也都干。

大人呢,见俩娃都住到一起了,后面那两年了,都是他们给人家姑娘出的学费生活费。

那姑娘每到放假就过来,叫爸叫妈叫的可亲热了。

可等毕业了,马上就翻脸了。

他们那边的县城是山区的,去的大学生不多,所以愿意回去的,都是有编制的。

她回去了,立马就给安排了工作。

他们这边都说,要是那边有编制也就儿子过去算了。

只要俩孩子好就行。

结果人家那姑娘翻脸不认人,把他们家儿子一顿臭骂,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是根本就没答应过他,也没当过他女朋友,他就是死皮赖脸的耍流氓。

加上那姑娘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把他家儿子给打出来了。

后来才知道,那姑娘回去就跟那边校长家二婚的儿子订了婚。

人家不仅给解决了工作问题,县城里的房子、市里的房子,都是现成的。

另外还给十万的礼金。

那姑娘对李家熟悉,知道李家是拿不出来那么一笔钱的。

县城有个小房子,还是早些年的安置房,二居室而已。

就他们家这条件,再想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那都是挺难的。

而像是黄松这样的,家里有哥哥姐姐,年龄相差都是一岁。

前面两个也都在读大学,而这三个孩子还都是早年守寡的妈一手带大的。

农村供养个大学生本就不容易。

可黄松家是一个寡妇妈供养着三个大学生。

三个人都拿学费是不可能的,黄松是第一年,给他带学费了。

另外两个都是从国家贷款念的。

生活费都是自己想办法去。

家里真是负担不起了。

李大妈说了:如今这些姑娘结婚,别的还都罢了。

这房子得要的。

你说你家那情况,估计家里还欠着外债了。

你哥结婚得要房子,你结婚得要房子。

你妈就是把自己卖了,也换不来……这娶个媳妇能要半条命。

谁家都这样。

所以啊小子,在大学就谈一个老实姑娘,早早定下来……这可就省了大钱了。

剩下的就是挣下的。

很现实的问题,这一切都无关爱情。

他是拿着贫困补助的,家里的女生同情他的有,但是说对他有其他想法的,真没有。

而他唯一接触过的姑娘,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清雪了。

曾经是她的家教,现在……他们是朋友!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姑娘也很现实,比其他的人大概都现实。

比如,她来吃肉从来不嘴软,但是心里却清明的很。

正寻思着要不要放弃这个目标,那个老板娘施舍给他的旧手机响了起来,……小黄啊……你着急回家吗?要是不着急,就去帮几天厨吧。

宁远酒店,你知道的吧。

那边后天有个婚礼,从明儿酒店就开始得忙了。

那边缺人手,我堂弟在里面管后厨,我可是特意说给你留个位置呢。

一天两百,明天是预备,后天是正日子,大后天还得需要人手清洗打扫……好事我都是想着你的……黄松千恩万谢,……婶子,你的好我记着呢。

我今年不回家,啥活我都干……第二天他去的特别早,不到七点都到了地方,找经理,找到后厨。

这就干上活了。

出来卸菜的时候看见好些个人都在铺红地毯,摆放鲜花,然后花篮上还有字:恭贺严格先生金清宁女士新婚快乐!他的眉头微微皱了皱眉:金清宁,这个名字跟清雪的名字可真像。

到了后面,他就跟人打听:这是谁家结婚了,这么大的排场。

有那知道小道消息的就说了:……如今知道的不多了,那几年谁不知道林主任金县长,这两位高升到京城去了,说是部级大官呢。

那边又说:我听我儿子说,这严格跟他还是一个班的过,也不是一般的门第,就是当过咱们这边县长的那家的儿子……然后这个一嘴,那个一句的,都说起了县里的旧事。

听的多了,黄松终于反应过来了,知道这说的是谁了。

他在学校勤工俭学,帮着打扫学校的展览室。

学校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会放在展览室里面的。

最初是荒地,是谁的努力才把分校设立在这里。

是谁设计了如今的校区,那照片都是贴在镜框里的。

为什么记得住那个人,因为那是个女人,而那个女人还是他们的校友。

开学典礼的时候,校长就拿这位部长举例了,他说,那是他的师妹。

校长如今都是院士了。

他还是三料的博士生。

他是他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有本事的人。

但私底下也听过有些人议论,说校长之所以是校长,那是跟他有个有本事的师妹有直接关系的。

她不姓金,但听这些人的意思,她的丈夫姓金。

那她本人,该是清雪的什么人呢?不由的,他的心火热了起来。

一个人想走的高走的远,这取决于他身边有多少双可以借力的手。

晚上忙到八点多,回去的时候,一人发了一个果盘。

是批发来的水果中有坏的,厨房把坏的削掉,剩下的切了装盘,当福利发给大家。

好的果子,明儿是要给客人吃的。

他用塑料袋装了他自己的那份,到了村子就先到清雪住的那家楼下。

她昨儿好像说过,她妈今儿回去了,她堂姐要结婚……想到那相似的名字,他还是转了进去,上楼然后敲门。

清雪开着电褥子正睡着呢,披着衣服起来开了门,一看是他,就愣了一下:有事?黄松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酒店里的果盘……给你带了一个……吃了再睡……塞过去,就直接往楼下走。

走到楼梯口了,又倒回来,把门关好。

弄个塑料瓶子放在门窗的后面……谁推门推窗,都会响的。

城中村这地方,乱的很!清雪愣愣的看着他离开,进被窝吃里面的香蕉片、蜜桔瓣、还有火龙果吧……这些都挺贵的。

小蜜橘一斤十几块钱,爸妈从来没舍得买过。

也就是过年能再二伯三伯家吃到。

味道不如在那两家吃的好,但不经常吃这些的情况下,还是觉得挺好吃的。

他……啥好东西都舍得给她!第二天,金家酬客。

结婚的程序跟清平还不一样,这是举办过婚礼的,如今就是亲戚好友在一块吃顿饭。

也叫人认识认识金老四家的姑爷。

想的是很简单的。

但是吧,在老家祭祖的时候,还是被‘挡’了。

红绳子一条接一条绑着,车根本就过不去。

徐强这会子是老女婿了,跟清辉清远这些陪着严格,严冬也跟着来了,招呼亲戚吗?他倒是有当哥的样子,不要严格管,那些糖啊、烟啊,准备的不够就从街上的小卖部里直接买。

也不论价钱,有什么就买什么。

到最后都成了毛巾、洗洁精一类的东西。

也算是实用。

大客车一辆一辆的往酒店拉客人,酒店是最忙的。

茶水饮料水果点心,都开始往上送了。

黄松借着上厕所的工夫出来一趟,远远的看见清雪穿着一件新的姜黄色的羽绒服,跟一个穿着银红色羽绒服的姑娘说话。

那姑娘比清雪要瘦高一些,家境看起来也很好,穿戴的衣服明显跟清雪身上的不是一个档次的。

说话的声音清脆的很:……今儿的人多的很,咱靠着边坐,等吃饱了就溜……哎呦!也没办法溜的。

今儿得陪大姐,大姐的肚子……太可怕了,你见了没?清雪脸一红,有些不自在,她上次把大姐吓的动了胎气了。

如今便有些不好见面。

清涓却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大姐今晚的飞机,我也想跟着去京城住一段时间,可惜我妈不让。

清雪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只道:你们的学校怎么样?出来好找工作吗?清涓无所谓的样子:能找就找,找不到自己开一家洗牙店。

实在不行,做医疗器械也挺好的。

我哥现在谈的那女朋友,就是开药店的……她说这两年保健品的市场特别好……这些清雪又都不懂。

也从来没关注过这事。

她的表情随之黯然:你就好了,我不一样……要是考不上,还不定将来怎么样呢?怎么考不上?清涓就说她:再不行还有大专呢……其实现在三本的录取分数线真不高,你要是报考了,只要是在不是那一两百分的成绩,都能上。

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什么……女子大学的……今年才开始招生的,听说三百一二都收的……但那能一样吗?黄松听到这里,就没听了。

急急地往后厨去。

一边是心里高兴,他猜的没错,金清雪家确实是很有背景。

一边又有些纠结,她此刻真不知道,是盼着清雪考上大学好,还是不盼着她考上好。

她考上了,自己跟她就真没一点机会了。

可要是考不上,以她妈妈的性子,只怕觉得能找个大学生女婿,是个很有面子的事。

所以,她是考上好呢?还是考不上好呢?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