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163章 有凤来仪(17)三合一

第1163章 有凤来仪(17)三合一

2025-04-03 17:30:55

我说过的,她绝对能上天。

你非不信。

阴成之的手放在琴弦上,随意拨动之下,悦耳的音符就从指间流淌了出来。

夏日的夜里,皓月当空,湖面上小船悠悠,曲调悠扬,林平章靠坐在船舱里,看着在船头坐着抚琴的人,江南之行,她是必去的。

可这一路上,凶险重重……凶险重重?阴成之不以为然,谁的凶险还说不准。

一个姑娘家……林平章跟阴成之道:安排我跟阴太师私下见面吧。

我跟他谈谈……阴成之手指骤然急动,琴声如疾风骤雨:想跟我爹做买卖?也是!南边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如今也就卖我爹一个人的面子。

可是……平章啊,南边那些人只是吃人不吐骨头。

可我爹是那种不光吃人,还会把骨头给嚼吧碎了咽下去还能消化良好的主儿。

你跟他做买卖?不是我说,就是搭上我的面子,我儿子的面子……他面上是啥都答应你。

可转脸,我的殿下啊,他能马上把您给卖了。

所以,就是我这亲儿子,宁愿跟他撒泼打滚耍无赖,也不会跟他谈条件。

他那人,靠不住!没见过这么评价亲爹的。

林平章抬眼看阴成之,阴成之又笑:别这么看我。

你看不明白你爹,我也瞅不明白我爹。

俩老不死的私底下到底有啥猫腻……你弄清楚了?并没有!林平章收回视线,那此次,她是非去不可了?阴成之的手指按在琴弦上,琴声停了下来。

他起身从船头走过来,坐在林平章对面,还是我刚才那话,究竟是谁的凶险这还真说不准呢。

别老说她一个姑娘……姑娘怎么了?那是你没见过她杀人。

你想想,她在北康的时候就敢在人家的皇孙脸上抽出‘×’,她还有啥不敢的?你细细琢磨琢磨这次回朝之事,从头到尾的想想。

她是不是早有预谋,甚至连朝廷派使团去北康的事,都在她的算计之内。

回来了不算,凉州顺便要回来了不算。

还借力打力,浑水摸鱼,北康如今都乱成一锅粥了。

说好听点,这叫谋定而后动。

说不好听点,这可有点老谋深算了。

我要不是仔细的查过,她身边确实没有利害的谋士,我真都不信,这些全都是一个年级轻轻的小姑娘所为。

当然了,说这些,你心里肯定还有些不高兴。

作为父亲,首先,你会把她当孩子看……废话!林平章确实对这些评价不甚喜欢,这些话来评价一个小姑娘,还都不是什么褒义词。

真要是谁家的姑娘这样,等闲了谁敢娶这样的姑娘进门?那是我亲闺女……你看!阴成之给自己斟酒,然后一口给闷了,当时我就说,给你带回来是个太孙,是继承人,你不以为意。

如今,我再说一边,她就是太孙,就是继承人。

然后你再去看她,再去想她。

回过头琢磨琢磨她干的那些个事,你就会发现,她……或许根本就不是冲动行事。

她每走一步,都有板有眼,有她的谋划在里面。

林平章认真的看阴成之:你到底想说什么?阴成之端着杯子:你很清楚我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荒唐……亘古未有。

林平章摆摆手,你的想法太……天马行空了……怎么就亘古未有了?阴成之耻笑道:翻开史书看看,女人当权的多了去了。

不过是人前与人后的差别而已。

只这人前与人后?说的好不轻松!从人后走到人前,是要趟过尸山血海的!林平章沉默了半晌,然后起身:行了!今儿就到这里了。

我先回去……回去还得安排安排……船靠了岸,一辆青棚马车就停在岸边。

阴成之看着林平章上了马车,才招呼‘船夫’划船:夜色正好,咱再转转……林平章却在马车上问李长治:刚才成之的话,你也听见了?李长治笑了一下:殿下问的是哪一句?林平章撩开眼角看他:装什么糊涂。

怎么想就怎么说吧。

李长治尴尬的一笑:阴公子他……敢想……敢想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敢想还敢干!林平章闭上眼睛,继续问了一句:还有呢?还有……李长治咬牙道:还有就是……奴觉得其实不需要想那么多……好处坏处的奴现在说不好……奴只知道,太孙回来后,您这两夜都歇息的安稳了。

躺下去一觉就到天亮。

其实潜意识里,太孙的归来,还是叫人觉得安心了。

她是一个能叫您安心的人。

这些……就足够了!这话叫林平章更头疼了。

回到东宫,都已经不早了。

洗漱完了,林平章就说:去看看太孙歇了没。

没歇的话,叫她来书房一趟。

林长治就道:要不稍微等等……太子妃娘娘正在凤翔居呢。

这凤翔居,是我布置的。

太子妃指了指各处的摆件,看有没有哪里不满意的,叫人马上给换了。

摆的自然都是最好的。

林雨桐随意的看了几眼:我对这些都不怎么讲究。

在北康也就是一榻而已。

在北康的一些事,太子妃已经问过陈云鹤和柴同了,此时再听她亲口说,只觉得心里更揪的难受:是我对不住你……我知道,如今就是把任何好东西都捧给你,也弥补不了这些年……林雨桐叹气:这就不是弥补不弥补的事。

自己一脑门子官司,对已经造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没时间去纠结。

她也看不出来纠结的意义在哪里。

于是就赶紧道:您可千万别总是自责自责的。

在您看起来是苦……当然了,说不苦也是骗人的。

可这安逸容易使人丧志。

越是艰苦的条件,越是能打磨人的意志。

正是那些吃过的苦,成就了今天的我。

您要是这么想,是不是心里会好过一些?并不会!太子妃一边是庆幸,庆幸女儿挺过来,并且顺利的回来了。

一边又自责,假如当初是叫梧儿去,是不是梧儿也会是眼前桐儿的样子。

是不是现下所有的纠结与烦恼,都不会存在。

可是,这世上就是没有‘如果’这种东西。

她低下头,伸手拉林雨桐的手:我想好好的跟你谈谈……咱们母……之间,我觉得应该好好谈谈……谈我哥的事?林雨桐叹了一声:我哥回来了吗?没有。

太子妃苦笑,一直在别院呆着呢。

您既然已经后悔……那为什么,现在不对我哥放放手呢。

林雨桐就说,他不想圈在四四方方的地方,他想出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

他也想交几个朋友,偶尔一起下下棋,针砭一下朝政。

这都不行吗?您现在纠结的,不外乎是以后的事。

可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东宫若是站不稳,谁都没有以后。

所以,母亲,以后的事留给以后再说。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我哥想抓紧时间,干一些他觉得有意义的事。

而我……她指了指身上的太孙礼服,我也想抓紧时间,干一些我认为有意义的事。

您呢?什么都不要想。

外面的事,有父亲,有我,还有哥哥。

身边,其实您还是有个女儿的。

她一直想靠近您,是您一直将她往外推。

您不要老想着,这么多年,您失去了什么。

换个角度,您想想,这么多年下来,您得到了什么。

事实上,您不光没有失去儿子和女儿,您还多得了一个儿子。

您要是这么想,是不是会觉得心里舒服了一些。

她说着,就反手抓住太子妃的手,也不要在后院那些女人身上纠结。

这些年您其实看的很透,您一直也没把希望寄托在男人的宠爱上。

所以,后院那几个女人,之于您有什么意义呢?怕她们得宠,子女跟着受益?您要是真为这个日夜不得安宁的话,大可不必……怎么会不必呢?太子妃叹气:你到底是……你哥哥的情况又是那样……母亲没有第二个选择,但你父亲有……这有不有的,全在于一念之间。

林雨桐的声音就低下来了,有的选和没的选,这种事是变化的。

真等到他要另有所选的时候,我叫它变成没的选,不就完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子妃惊疑不定的看向女儿。

林雨桐以手作刀,在脖子上画了一个完美的弧度,意思就是——杀!。

杀……太子妃猛地睁大眼睛然后捂住嘴,愕然的看向林雨桐。

林雨桐两手一摊:看!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您却被吓住了。

您要是有时间,多看看史书,‘杀’这个字,在皇家,太稀松平常。

可您过的这么累,却从来没想过,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解决。

姑姑说您,是放错了位置。

太子妃这个位子,您坐的只怕很累吧。

太子妃深吸一口气,缓缓的将捂住嘴的手拿开,有些喃喃的道:真可以这样吗?林雨桐连连点头:所以,您看,宠谁不宠谁,这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谁的手里握着刀!我是从北康一路杀回来的,放下什么,我都不会放下手里的刀。

刀就握在我的手里,而我跟哥哥又是同一条命,您有什么可担心?可不安的?太子妃点头:你说的……大概是对的!本来就是对的。

林雨桐就笑,您呐,后院您得看着。

只别起什么幺蛾子就行了。

难办了,您就跟我说一声。

我要是不在,就叫人给哥哥捎话。

他办起来其实比您方便。

您呢?带着柔嘉,玩一玩,乐一乐。

您也不用把柔嘉往外推,推的狠了……谁也不知道会把她推到什么方向去。

您只当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儿子是用来依靠的,女儿是用来宠爱的。

您安心做一个母亲,只为了孩子衣食住行操心的母亲,就行了。

您会发现,您的生活不是您以为的那么糟糕。

太子妃抿嘴,眼泪还是落了下来:……我……你……你还肯叫我依靠?你是我的母亲。

林雨桐伸手抱她:我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

什么都能变,只这关系,却是不管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的。

所以,您别怕,也别慌,我……跟哥哥都在。

太子妃把脸埋在林雨桐的肩窝里,哭的浑身颤抖,却没有发出一声哽咽之声。

良久之后才道:好……都听你们的……听你们的……好不容易,把人哄回去了。

回头看看肩膀上被泪水打湿的那一片,还有些怅然。

衣服还没来得及脱下来呢,太子又传话,叫了。

去了书房,书房里只有太子一人。

一身便服躺在摇椅上,指了指一边的凳子示意她坐:把你母亲送走了?林雨桐点头:送走了!希望今儿晚上她能睡的踏实。

林平章的嘴角就有了几分笑意:肯定能睡踏实的。

今儿李长治还说,这两晚,我睡的极好。

林雨桐就笑:您这是答应我去江南的事了?圣旨都下来了,去肯定是要去的。

差别只是,他之前想着,叫她走一个过场,叫阴伯方想办法给下面打招呼,筹措银钱上来暂时交差的。

可显然,阴成之这一关没过去。

他并不赞同自己这种做法,并且认为这种做法压根就行不通。

这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不冒险都不行了。

但愿真如他所说,她这一去,还不定是谁危险重重呢。

因此林平章就道:要去,就得尽快去。

怎么去?带什么人去?你心里可有计较?林雨桐也不客气:我的人手不够,而且他们都年轻。

猛打猛冲行,但论起行走在外的经验,且差的远呢。

因此,我想从父亲借人。

林平章这才笑了,抬起手拍了一下,书房里顿时就多了两个人。

两人都二十上下的年纪,不过,一个如清风明月,一个却如山影暗石。

林平章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事,自家这比儿子还儿子的闺女对突然出现的两个人,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看的出来,她是真不怎么惊讶的。

事实上,林雨桐在太子的书房,不止一次的感觉别的视线若有若无的窥视。

不过,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属于人类特有的呼吸声心跳声等等的声音。

这种人,她见的多的去了。

暗卫都得有这样的素质。

这些人只怕是知道自己这个太孙是假的,那窥探的视线就是好奇心所造成的。

要是克制住这一点,她都不能保证一定能发现这样的人存在。

林平章指着如清风明月一般挺拔的青年:这是明凡。

只负责跟着你保护你。

说着,又指向另一个,他是风影。

在暗处保护你。

非危机情况,他不现身。

然后看向二人,她就是你们的主人。

终其一生,你们只对她负责。

两人都将头抬起来,看向林雨桐,似乎是要看清楚林雨桐的脸,也要叫林雨桐看清楚他们的脸。

然后三叩首,认主。

林雨桐叫起之后然后摆手,两人迅速的就消失在眼前了。

至于其他护卫……我把江蓠调拨给你用。

林平章闭上眼睛:明儿一早,你去校场叫他们。

另外……太孙也该有自己的属官……这样,尽快拟一个名单出来,拿给我,我顺手把人给你拨过去……这些人以后就是班底了,所以,得慎之又慎……林雨桐犹豫了片刻就道:这次走的急……人手也无需太多……说着,就走到书案边,提笔写了一串的名字:阴镇、吴林、戚还、蒙放、陈云鹤、高山、张恒昌……犹豫了一瞬,最后还是在名单的后面补充了一个名字——林平康。

写完把名单给林平章,林平章的眉头都皱起来了。

阴镇是阴成之的儿子,阴家的孙子,这个人想带出去,不容易。

吴林……没听过这个名字。

戚还,戚威的小儿子,跟着回京城之后,就没回凉州。

在很多人看来,这其实就是戚威放在京城的一个质子。

蒙放,禁卫军统领蒙恩的儿子。

从北康走了一趟回来,一天能跑东宫好几趟。

看来,这个人是彻底被笼络过来了。

陈云鹤是陈家的孙子……没想到这次出门,还会点他。

这是个很意外的选择。

等到高山和张恒昌这个名字的时候,林平章直接提笔把这两人删下来,要是要这两人,也不是不行。

等自己开府了,这两个人可以给你。

如今带他们,绝对不是好主意。

这两人是高寒远和张书岚的孙子,阁臣家你恨不能个个都点到,那些大人们会以为咱们在威胁人家……然后看着林平康的名字犹豫了一下,到底是留下来了,也好,叫他跟着。

皇上会更放心。

不过,他到底是你三叔,是长辈。

虽你是君,他是臣,但平日里相处,捧着他些,或许能更好些……林雨桐笑了一下,听父亲的。

她本来也没打算真带高山和张恒昌这两个。

但自己处事要是处处都挑不出错来,当父亲的那个人,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

而且,自从回来,自己行事也确实从来不曾考虑他的感受,更不曾想着跟他商量商量。

虽有一步一步试探他底线的目的,但是不得不说,在面对自己有些‘任性’,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姿态之下,他这父亲的包容度,其实是挺高的。

果然,觉得给了孩子正确教导的林平章,心情瞬间就飞扬了起来。

又指着‘吴林’的名字问:倒是不记得谁家的孩子叫这个名字?可靠吗?林雨桐笑了一下:我哥。

什么?林平章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哥。

林雨桐又说了一声:吴林的身份契书是叫戚威在凉州办的。

如今他的身份是凉州一普通的学子。

被我看中,选在身边做书吏的。

林平章认真的看林雨桐:你这是?林雨桐一笑:他该出门长长见识的。

林平章眼里的泪意一闪而过,你们……都是好孩子……梧儿在凉州,主动放弃了换回身份的机会,叫他妹妹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走到了人前。

而如今,桐儿坐稳太孙之位,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候,她却主动给了她哥哥一个机会。

一个成长的机会,一个站在人前的机会。

林平章拿朱笔,看着‘阴镇’的名字犹豫了一下,到底是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写完了又说林雨桐:阴家这小子……我是见过的。

长的好……这个……那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当然了,也不是大事……真要看上了……这事,我会放在心里的。

但是一定要记住,发乎情而止乎礼……这话……是说自己不要对人家动手动脚行‘非礼’之事吧。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胡说八道!阴伯方看着桌上的调令,然后又瞪眼看向站在他对面的侍卫,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侍卫的头埋的低低的:真的!属下不敢胡言乱语的。

刚才所说,句句属实。

太孙殿下他……对小公子确实是有些非分……阴伯方的脸黑成一片:你给老夫,把回京路上的事细细的再说一遍……侍卫不敢隐瞒,从私自闯入帐篷开始,一直到一路上,自家公子爷怎么跟防贼似的防着太孙,甚至不惜父子俩一路同吃同住同塌而眠都说了。

阴伯方气的眼前一黑,跌坐在他的太师椅上直喘气:叫……叫那个不孝子……叫那个不孝子过来……然后阴成之一推开书房的门,一道劲风就朝着他而来。

他朝后一闪,不明物体擦着他的面颊飞过去,然后跟墙面有了激烈的碰撞,一精美的茶壶……碎了一地。

阴成之嘴里‘啧啧’有声:可惜了的。

阴伯方更气的:你个混账东西!你跟太子关系再亲近,能亲近的过你儿子?他儿子是儿子,你儿子就不是儿子。

他儿子打你儿子的主意,你就由着人家打主意?怂货东西!在凉州,你就该趁机宰了他……敢打我孙子的主意……呵呵……真当是太孙了,就了不得了……阴成之看了一眼桌上的调令,嘴角就翘起来了,您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谁跟你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还不承认?阴伯方又拿起桌上的茶杯……阴成之抬手:您别急着扔。

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您自己问您的宝贝孙子去。

他是去还是不去,他自己说了算。

什么……什么意思?阴伯方的脸更白了。

难道自家孙子也乐意跟人家……这不是要了老命了吗?他眼泪几乎都掉下来,你个混账东西啊,老夫就这一个宝贝孙子,还指望他传宗接代呢……这都说的是些什么玩意?阴成之哭笑不得:爹啊!您老不是啥好人,按照您的话说呢,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咱家本来就是坏种子。

这坏种子能出了好苗?人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咱家呢?指不定是一定更比一代坏。

您那孙子……孬种里长出了好苗子?还是歹竹出了好笋?不说我说啊,爹!您没看咱家的祖坟,它冒青烟了没?阴伯方愣住了:什么意思?有这么说亲儿子吗?跟您学的嘛。

阴成之理了理衣袖,您啊,找您孙子问问。

您管不了我,我管不了他。

他那主意比我还正。

您能不能管他,您自己掂量掂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挥挥衣袖,他不带走一片云彩。

阴伯方手里攥着杯子,久久不能回神。

自己这是看走眼了?自家这孙子……背后还有一张脸?他慢慢的放下杯子,尽量叫自己心平气和。

一边拿着调令往外走,一边做心理建设:对哒对哒!一脉相承这事……它值得骄傲。

等看到孙子貌若天仙的脸,对上孙子如稚子一般无辜的眼,他的心灵还是微微震颤了一下。

自己的儿子比自己像好人,自己的孙子比自己的儿子还像是好人。

当然了,自己的身上要是没有这么重的戾气,想来走出来,谁都得称呼一声老神仙。

他走过去,缓缓的坐下,把调令递过去:要是不想去,你就跟祖父说……别看是东宫的旨意,祖父说它是个屁,它就是个屁……四爷心里笑,哪里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要真当东宫的旨意是个屁,他绝对不会看着太孙南行而不阻止。

如今这么说,不过是在他的心里,孙子比那所谓的狗屁权利更重要罢了。

这种关爱是纯粹的。

纯粹的好,总是能叫人心里柔软。

他就说:我为什么不去?若是不去,不知道多少人会借事生事?太孙点了孙儿,就是想说,他只想就事论事,并不想把这事波及到朝堂乃至党争上。

有孙儿在,您搁在南边的那些人,心就不会乱。

其实这事,从头到尾,不过是四个字——破财消灾。

识时务的,舍财不舍命的,自然能挣脱出来。

而那些不识时务的,舍命不舍财的,您就是保下来,又能如何呢?这些人已经是糟粕,弃之并不可惜。

阴伯方挑眉,哪怕是有心理准备,多少也惊讶了一下。

他咧着嘴,不知道是笑还是哭:还真被你老子说准了。

这有些事,真是……没法子啊,阴家,就是这种根儿。

坏就坏吧。

你看,这当奸臣都不用教的。

他无师自通啊!本来还想叮嘱一句注意人身安全的,但对上这么纯洁无辜的眸子,他实在说不出那些光是想想就叫人作呕的话来。

罢了!多给安排几个人吧。

必是要守的密不透风的。

等这次的差事完了,他得跟这个太孙好好的唠唠。

安排了人手还不算,在林雨桐带齐了人手出发的那一天,‘偶遇’了阴太师。

阴太师皮笑肉不笑,硬是破坏了那身仙风道骨的皮囊。

林雨桐以为他是为了江南某些人说情的,谁知道人家盯着她从上看到下,从下看到上。

然后就把视线落在肚脐眼之下三寸的地方。

林雨桐寒毛都竖起来了,以为他发现自己的性别有问题了。

谁知道人家来了一句:有些人的主意能打,有些人的主意不能打。

要是打了不该打的主意……他呵呵的笑一声,老臣把孙儿交到殿下手里了,要是他少了一根头发丝,老夫……保证能叫祸害他的人……少一块肉……少一块肉?林雨桐这才恍然他说的是啥意思。

差点没笑出声来,但还偏得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出来。

心里却想着:然而,我并没有那块肉!阴太师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人走了,林雨桐才冲着四爷撩开的马车帘子直笑。

太子妃就在路边酒楼的雅间里,坐在窗户口朝下看。

梧儿和桐儿都要走了,做母亲的,总得来送一送的。

此时的梧儿,是一张叫人觉得陌生的脸。

此刻他咧着嘴笑,那个表情,是她这个母亲,这么些年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仰起头,看了过来。

朝这边微微点头。

这是叫自己放心的意思吗?儿行千里母担忧。

哪里是说放心就能放心的?柔嘉就低声道:哥哥带着的那个公子是谁家的?没见过啊!太子妃就笑:是寒门出身的。

你哥哥看重……那就怪不得了。

要不然不懂规矩,怎么会朝这里看?明明知道,一般这种家里有子侄远行的,女眷都会在楼上送一送的。

正说着话,陈嬷嬷来报:舅太太来了……舅太太是陈云鹤的母亲,也是柔嘉的生母,辛氏。

太子妃朝侄儿那个方向看了一眼,就朝陈嬷嬷点头:有请吧。

辛氏一进来,视线先落在柔嘉的身上,然后才面带笑意的对太子妃行礼。

太子妃点头,叫柔嘉:去把你舅母搀起来。

辛氏搭着柔嘉的手起身,不由的在柔嘉的手上摩挲了一下:最近怎么又瘦了。

哪里瘦了?柔嘉笑的柔柔的,昨儿母亲才叫人给我裁衣裳,腰围都长了一寸二了。

辛氏尴尬的一笑:是吗?大概是又长高了,看起来倒是更显瘦了。

柔嘉就不说话了,她明显感觉到母亲对于舅母的行为有些不快。

辛氏坐下,太子妃才道:是不放心云鹤吧?是呢。

辛氏的眉头微微皱起,这孩子才从北康跑了一趟,回来瘦的皮包骨头了。

回来没歇两天,这又得走……我才说这孩子不小了,得抓紧时间给相看相看了……您说这……也不知道抱孙子得到什么时候去?太子妃眼里的怒意就一闪而过。

这是什么意思?以为这次叫云鹤跟着,是因为自己跟太子想撮合桐儿跟云鹤?还特意跑来跟自己说要相看的事,什么意思?不就是看不上桐儿吗?简直岂有此理!我的女儿等闲男儿都比不得,她竟是还瞧不上!陈家!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太子妃就说:是吗?看上谁家的姑娘了?嫂子要是看准了,跟我说一声,我去求了母后,赐婚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辛氏这才一笑,看了柔嘉一眼,当着柔嘉的面姑嫂俩说的不愉快,叫辛氏有些尴尬,也没那么着急。

正选着呢。

柔嘉的手慢慢的从辛氏的手里抽出来。

舅母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提起表哥的亲事,母亲就恼了。

之前说相看,之后又说不急,难道……她的脸上也有了几分不自在,难道舅母对自己总有几分不同是因为想给表哥求娶自己?这?表哥像是哥哥,怎么能行呢?心里慌了一瞬,随即想到母亲不愉的表情,她又松了一口气,还好!母亲也是不愿意的。

这边才收敛心神,抬起头来,就见母亲紧张的望着下面。

她探头一看,正看到哥哥朝这边欠身拱手,这是跟母亲作别呢。

柔嘉挥动着手,没想到哥哥会做回应,他用口型说: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她顿时高兴了起来,鼻子也都跟着酸了,哥哥对自己其实是极好的。

柔嘉带着鼻音笑着跟太子妃说:哥哥还惦记着回来买好吃的呢,可见此去是心有成竹的。

快别担心了。

太子妃说好,擦了眼泪,看着自家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向远方。

回宫的路上,柔嘉坐在边上,突然道:母亲……您也别气。

以后我少去陈家,少见几回舅母便是……太子妃一愣,不解的看柔嘉,见她面颊微红,她就恍然,然后就笑:如此……也好。

放心,母亲一定给我儿找个如意郎君……至于陈家,至于辛氏……不着急,慢慢来……我现在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