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林晓星没有等到四爷和林雨桐回来,就被苏瑾给叫回去了。
因为范家来人了。
范大嫂就说林晓星:你也是个狠心的。
你妈是怕连累你,才不跟你走的亲近的。
可她那么长时间不在厂里,你也不想着问问,她去哪了?明知道她怀着身子,要生了,你说你这亲闺女不闻不问的,这叫人多寒心呐。
林晓星扭脸没说话。
范大哥拉了拉范大嫂声音倒是温和了下来:……过去了……不管顺心的不顺心的……现在也都过去了,你妈也没生你的气。
我跟你舅妈过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你妈不跟你亲近,不是因为有了抗美了,就不疼你了。
她是……怕连累你……可已经连累了。
连累自己就算了,苏瑾也受到波及了。
这次要不是姐夫,苏瑾可能就一直打杂下去了。
她对这事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迅速转移了话题,问起了舅舅舅妈:你们呢?都好不好?没啥不好的!范大哥就说:就是学习班嘛!家里的厂子,以后会公私合营。
再下来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不过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厂里的分红会按时发下来,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差错。
家里的日子,过的要比你们现在过的……稍微好点……那要是这么一直过下去,倒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表姐呢?工作有没有受影响?林晓星又问了一句。
受了一些,不过问题不大。
范大哥说的很轻松,该做的思想汇报得做,但该工作还在工作。
这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范大嫂就叹气说:工作是解决了,只是这婚事,暂时别想了。
也倒也是,自家表姐这样的情况,敢娶的真的不多。
说了一会子话,范家两口子在这边没有多呆,就起身要回去了。
林晓星和苏瑾将人送出楼,顺着出厂的那条路走了十几米了,范云飞就停下脚步,转身说:你们回吧……回吧……范大嫂刚说了这么两个字,就朝林晓星和苏瑾身后看去,然后抬抬下巴示意他们看后边,……那是你那姐姐和姐夫?四爷和林雨桐从侧面的路上回家,两人说话不好被人听见,因此四爷低着头侧着耳朵,林雨桐挎着四爷的胳膊凑到他耳边说话。
在范大嫂看来,就觉得眼热。
女人眉眼分明,笑意昂扬。
男人内敛沉稳,温柔含蓄。
两人走在一起,叫人就觉得赏心悦目。
女人挽着男人的手臂,间或换男人揽着女人的腰,两人紧挨着说话,亲密异常。
但这种亲密不会叫人瞧着别扭,更不会叫人觉得不庄重,那就是一种叫人觉得这两人本该就是如此的感觉。
林雨桐自然知道有人看他们,也瞥见是朝这边看的人是谁了。
可为了避免尴尬,只装作没看见,直接进了楼里。
等人不见了,林晓星才‘嗯’了一声,回答她舅妈:是我姐跟我姐夫。
倒不像是乡下出来的。
范大嫂这么说。
乡下出来的怎么了?林晓星反问了一句。
范大嫂‘嘿’了一声,这丫头被改造的够彻底的。
谁最开始的时候说了,什么乡下的土包子啥的。
咋就你能说,我就不能说了。
范大哥拉了范大嫂一把:行了!少说几句。
然后才说晓星,跟你姐把关系搞好。
血脉相连,不比旁人。
林晓星点头如捣蒜,看着舅舅舅妈走远了。
她站在原地,还能听到她舅妈说:那傻妞过的日子,就是我做梦都想叫咱们舒拉过的日子……傻妞?林晓星心说,我姐要是傻妞,这世上就没聪明人了。
不过这两人的到来,到底是叫晓星有些松动。
她更多的关注起范云清的情况。
范云清的工作,还是在工会的,不过每天都要写汇报材料给戴淑珍和陈爱虹。
林晓星就发现,以前那俩女人针对程美妮的时候,她还没觉得怎么样。
但如今针对的是范云清,她心里就老大的不自在了。
怎么会有这么面目可憎的人呢?可拿这样的人,能有啥办法?她没办法,但有人有办法啊。
谁呢?桂兰!桂兰进厂,可以说是被那两人为难狠了。
先是临时工,拉水砍柴的,把人往死的用,差点弄的流产了。
后来好不容易闹着转正了,分到食堂了,可是这啥脏活累活,都是她的。
还没地方说理去。
人家程美妮离婚另外找了个男人,人家男人帮她把苦活累活都给干了。
可自己呢?第二个孩子都生在食堂了。
自家这丫头生下来,又黄又瘦,哭声跟猫崽子似的,可不都是累出来的。
这一咬牙,心里就有了主意了。
想写揭发材料吧,又不会写字。
憋了几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呢?林晓星!范云清正被欺负呢,就不信林晓星心里能舒服?但这回林晓星学聪明了,只摇头,说:你掌握的材料不是我掌握的材料,我写不合适。
再说了,一经过我的手,那人家都会想着这可能是报复。
本来可信的材料都变的不可信了。
我这么个背景,跟你这种往上数八代都是贫农雇农的出身不一样。
你是劳苦大众啊,你的话可信度高……然后她借了一本字典给对方:你翻翻,要是哪个字不会,我帮你查都行。
也是这个道理!五百字的东西,四百五十多个字都是林晓星帮着在字典里翻出来叫她照猫画虎描出来的。
还有那四十来个字,是人家在扫盲班学的。
写成了,大致内容林晓星就知道了。
主要是举报这两人在后勤食堂的贪污行为的。
比如,每次都要求大师傅多做点,怕有人买饭来的晚了买不到。
每顿都能剩下一点,但奇怪的是,第二天这些剩下的吃的都不见踪影了。
而戴淑珍和陈爱虹都是最后走的,还不止一次的见过戴淑珍的孙子用白面馒头喂野猫。
又有:两人上下班,总带着网兜。
网兜里放着四五个饭盒。
来厂里的时候饭盒是随便塞的,可以看得出来里面是空的。
但回去的时候,四五个铝盒是摆的整整齐齐的一摞,小心的提着的。
请问,这里面装的又是什么?最后呢,林晓星感叹了一句:一天贪了一点,这一年两年三年,到底贪了多少……对啊!写上写上!桂兰赶紧道:这一句一定要写上。
林晓星将笔递给她,我帮你翻字典,还得你写。
字迹得一样。
号召检举揭发嘛!人家桂兰就真去了。
工作组不光是要材料,人家还要谈话。
那就谈嘛。
她很坦然。
说的时候也是口沫横飞,将很多材料上没写的东西,都说了:……好好的白菜,剥了一层皮,又剥了一层皮,还说不要让咱们的工友吃这些菜梆子。
听着是那么一句话,可是呢?你们可以去那两家查查,好家伙,她们两家用这些菜帮子泡出来的菜都能有好几瓮。
我的工作是择菜洗菜切菜。
每次择菜,我都在。
择完菜,我就被安排去洗菜。
等洗菜回来,那些剥下来的好好的菜叶子都不见了。
我问了几次了,都被戴淑珍和陈爱虹给批评了。
她们能没鬼吗?絮絮叨叨的能说大半个下午,人家工作组就真去查了。
跟桂兰一样心里不服气的肯定也有,人家一查,她们说话就模棱两可。
这个说:……这个啊……不好说……那个说:……咱也没抓住人家做贼的手,不敢说啊……听话听音,这意思还不明确吗?这样的事肯定是有。
于是打发人去两家一查,结果在厨房里发现了两瓮泡菜,确实是白菜外面的那层绿叶子。
没桂兰说的那么邪乎,好像泡着的菜够吃一年的。
量不算多,里面那些菜叶子也不像是她说的,都是好好的叶子。
把那些叶子夹起来看看,确实是能看见虫眼。
是怀了的菜叶子没错。
桂兰就说:好菜叶子当天炒了炖了肯定都吃了。
这话也有道理。
但不管拿了多少吧,都是偷着拿了公家的。
两人的职位被撸下来了。
至于工会?别去了!就在食堂工作吧。
还想当领导?没门!择菜洗菜切菜的工作她们干,不过桂兰也没升上去,以前是啥活她都干,现在嘛,只负责切菜。
忙不过来还能叫杂工帮忙。
倒是便宜了苗大嫂了,以前只在大堂里干打扫卫生的活儿,因为跟谁的关系都处的好,倒是提上去,成了食堂的头儿了。
叫桂兰对苗大嫂更看不顺眼了。
揭发这种事,之前大家都听过去算了,谁干这事去?结果人家桂兰干了,还干成了!而且桂兰没有说藏着掖着,人家以此为傲呢。
心里有弯弯绕的,听她说的激昂,不免动了心思。
不过大部分人,对桂兰都有点敬而远之了。
这样的人,今儿能揭发别人,明儿就能揭发自己个。
张宝柱是最烦这一套的,回家把桂兰揍了一顿。
可嘴上却不能说桂兰哪里做的不对。
号召揭发嘛,那能错了?桂兰又哭又喊:我干啥了你打我?我打自己的老婆还有为啥不为啥的?张宝柱就说:我乐意!楼里的热闹还没消停呢,结果科室出事儿了。
姚红被揭发了,是打杂工刘七娘举报的。
揭发姚红什么呢?偷拿办公室的办公用品。
说是厂里的纸张和墨水,都被姚红偷拿过。
说姚红家里还有个上学的弟弟,估计拿回去是给弟弟用了。
人家工作组就来了,调查来了。
这叫人咋说?林雨桐就说:看姚红到底是拿了多少,不行就扣一些工资,抵上这一部分的损失。
至于调离,还不至于到这份上。
她就说,姚红的工作,刘七娘也拿不起来。
要不然两人还能换换。
姚红拿回去的纸,大部分都是办公室里写废的纸张。
写废了不能用了,但空白的地方回去裁下来重新装订还能当新本子用。
就是废了的那部分,背面也能当草稿纸。
当然了,里面肯定夹杂着一些新纸张。
还有墨水,大家用的剩个一点底子的墨水,她搜集到一块,倒在一个瓶子里带回去。
这也是大家都默许的事情。
你说着突然之间的,就说是占了公家的便宜了。
于友光作为科长,也说这事小惩大诫就可以。
姚红这姑娘虽然管不住自己的嘴,爱说点闲话,但工作还是没问题的。
那点东西就是放在办公室,最后还是得由着刘七娘当废品处理了。
当然了,刘七娘拿废品是能光明正大的拿的。
她家里也有孩子要用纸和墨水。
说到底,是姚红侵占了刘七娘的利益。
姚红是个大姑娘,正是要脸的时候。
你说折腾出这事,那姑娘见了人都缩着肩膀低着脑袋的。
见谁都觉得低人一等。
刘七娘呢,虽然没达到她的目的。
但好歹也叫人知道,我一打杂的怎么了?打杂的你们就能看不起我了?我再不起眼,说的话有时候也是起作用的。
因为这事,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就奇怪了起来。
反正以前嘻嘻哈哈的,谁都能没心没肺的。
现在不行了,嘴上都带上了把门的,宁肯说一些今儿吃什么喝什么的话,也不说跟其他的事情沾边的事。
甚至到了最后,没人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就怕丢了什么东西或是别的,说不清楚。
科室就是一个缩影,其实每个科室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的问题。
然后厂里的广播上,每天都念新闻,哪里哪里又查出贪污了,说是贪污了一千万的有两千多人。
一千万按照旧币换算:一万换后来的新币一元,那一千万就是新币的一千元。
贪污这么多钱什么结果呢?枪毙!这是真下手抓贪腐的。
因此,厂里抓的更严格了。
任何跟油水沾边的岗位,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像是桂兰吧,以前还能带回来一点菜根啥的,现在别想了。
苗大嫂管食堂,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想办法节约去了。
人家找了个泡菜做的好的,在食堂放了个大大的泡菜坛子。
菜根菜皮,洗干净了就往里泡。
谁也甭想拿回家去。
要说对林雨桐的生活有影响没?肯定是有的!比如以前买点肉,好肉李勤劳提前就会帮着留出来。
到时候过来取就是了。
可现在呢。
李勤劳不敢了,跟林雨桐道:林姐,不是兄弟不关照,实在是……盯得紧。
那就只能买到啥吃啥了。
丹阳爱吃卤出来的肝儿,剁的碎碎的撒在粥上,吃的特别好。
但是不是每天都能买到的。
一到吃饭的点儿,她端着小婉,把碗里的勺子敲的叮当响:……吃卤肝……吃卤肝……我要吃卤肝儿……特别有节奏,跟说唱似的。
逗得一楼的人都在那笑,小小年纪,你倒是吃出经验了。
可不是,知道啥好吃啥不好吃了。
整个一小人精!林晓星在一边做饭,问她:姨给你炒蛋行不行?不要!她滋溜口水:要肝儿……把铁蛋和桂兰的家的狗儿给招的,撒泼打滚的跟着要吃肝儿。
一头猪就一个肝儿,上哪给你们找肝儿去。
还是大原从他们单位的食堂给想办法弄来大半斤给送来:想吃啥叫人捎句话,看把我们孩子给可怜的……林雨桐一边清洗食材,一边问大原:娘不是说叫人介绍你跟那个护士,叫啥的?辛甜还是啥……大原嘿嘿笑了两声:差不多了吧。
啥叫差不多了?之前不是还说人家姑娘没吐口吗?老太太问大原,大原都不说,再问,就羞的直接跑了。
还是常秋云来的时候才说的:……他就是个没出息的……一点也不像是我儿子。
闹了半天,人家姑娘不是喜欢大原喜欢的非他不嫁。
当然了,对大原有点好感是有的。
但不到谈婚论嫁的份上。
之所以下定决心呢?不是看上大原了,是看上大原的娘了。
这姑娘在医院受委屈了,有人揭发她说是看见她拿了医院的胶布酒精。
拿确实是拿了,但人家拿这做什么了呢?去了孤儿院了。
战后有很多的孤儿,都在孤儿院养着呢。
辛甜本身自己就是烈士遗孤,也是孤儿。
对孤儿的境况,那是感同身受。
不忍心,下了班,只要有空就去孤儿院。
很多半大不大的孩子,都自己开始挣钱了。
帮机修厂清洗擦机器的棉纱,在上坡的路段帮着拉车。
反正零散的赚钱自己养自己呢。
大冬天的,手上都是伤。
如今又没什么好的药品,她能给予的帮助也就是消毒,包扎。
常秋云知道这事啊,就直接去了医院,找人家领导说明这情况去了。
还找举报的人,站在那人的办公室门口,大骂了两小时。
辛甜打记事起,就是在宝育院的。
在宝育院,要求的就是懂事,不哭不闹。
有委屈了,自己忍着去。
没妈的孩子不知道有妈的滋味。
可她就觉得,有妈就应该是这样的,出了事有人护着。
就跟常秋云说:……我就想回家的时候,家里能有个被我叫‘娘’的人……你们不知道啊。
常秋云说着就觉得鼻子酸:给我听的心酸的不行。
我说要不就算了,我认你当个干闺女。
往后只当是多个闺女了。
你跟大原没缘分就算了……这事不能提了。
可辛甜不干啊,说我又不能跟妞妞似的招赘,肯定还是要嫁人的。
嫁给别人,还不如大原呢。
这倒也是!如今拉郎配的多了去了。
辛甜这种属于烈士遗孤的姑娘,是没人敢勉强她的。
换个旁人,组织早帮着找对象了。
那这是定下来了?林雨桐问。
定下来了。
常秋云就笑:日子叫你爹定!这大哥的结婚,林雨桐该送啥呢?于是跟四爷两人,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连同老太太一道回林家。
四爷帮着给大原打家具呢。
这礼送的可不算是轻了。
去的多了,就见了几次辛甜。
这姑娘办事说话利利索索的,能把大原指使的滴溜溜转。
常秋云也不管,跟林雨桐说:你大哥就得找这么一个媳妇。
得空了,林百川也会来搭把手,他现在特别喜欢跟四爷说话。
这次国家有三十一个师转为建设师了。
名单上没有他们,林百川觉得侥幸的很。
还说四爷:没当兵真是可惜了。
常秋云就又骂:你看谁好谁就得当兵是不是?送走了一个儿子不算,还想送走另一个!如今都不说四爷是姑爷了,改说儿子了。
林家把四爷招赘这事,当的特别真。
林老太在家也是这样,四爷回来就各种的嘘寒问暖,心疼的不得了。
上班出门,老太太必是会问:想吃什么啊,奶给你做。
常秋云也是,说林雨桐:男人家也要讲究的,新衣服该添还是要添。
之前这样的事是绝对没有的。
大原的婚事定在五一劳动节。
就是朋友同事,一壶茶,一把糖,再没有别的了。
婚礼很简单!林晓星和苏瑾都回来了,林晓星带了俩洋瓷盆子做贺礼,叫了辛甜一声大嫂,就算是把人给认了。
今年的五一,在别人看来,林雨桐家里应该是喜事连连。
林雨桐被评为劳动模范,四爷是先进工作者。
这是很了不起的荣誉了。
比较叫人觉得羞耻的是,这个必须上台,胸前得佩戴大红花。
然后得讲话,感谢谁谁谁,感谢谁谁谁,最后再说会继续努力工作云云。
这个时候,奖励就是精神奖励。
物质上给个奖金啥的,没有!奉献嘛!要求什么回报。
做好工作不是本分吗?站成一排的被表彰者,一个比一个激动。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
笔记本是有一个的。
上面盖着厂里的大印,厂长的一笔不怎么好的字写的龙凤飞舞:奖给劳动模范谁谁谁,然后署名,日期。
老太太看着两张奖状和两本笔记本,就问了一声:没了?可不没了吗?没了就没了吧。
老太太拿着奖状在屋里转圈的看:贴在哪边的墙上呢?贴墙上?别!林雨桐赶紧拦了,一想到满墙的这种奖状就觉得莫名的有些羞耻感。
四爷就笑:房子咱不能住一辈子,到时候搬走这奖状就带不走了。
他指了指家具上的储物格,您随便找一层,当荣誉陈列层。
以后得的奖励,都放那……有道理!然后老太太珍之重之的放在她能够的着的地方,无情的把林雨桐种的一盘子青菜给挪下来了。
新的笔记本也不叫用了,留下,等咱们丹阳长大了,叫她看看,看她爹妈多能干。
好吧!这个年代就是那个‘劳动者最光荣’的年代!大家真这么认为的。
能干哪怕不多给钱,为了荣誉,也能拼命。
劳动节过完了,各个科室就开会了。
鼓励大家像劳动模范,像先进工作者学习,并且提倡挑战。
对这种良性的竞争和比赛,欢迎的很。
而像是林雨桐这样的,大家都会要求:把你的经验拿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也就是叫林雨桐教大家当个好会计的诀窍在哪里,或者说,教大家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打算盘。
人家要学,那这位被请教的就不能藏私,得认真的、负责任的教大家,关键还都是无偿的。
这个年代,提钱?那伤的可就不止是感情了。
天气一天天的热起来,衣裳也一件一件的换下来了。
厂里也五彩斑斓起来。
斑斓的不光是盛开的鲜花,还有花花绿绿的女同志的衣服。
尤其是年轻的姑娘,都穿起了布拉吉。
如今的连衣裙,可都是去裁缝店叫人家做的。
而且从颜色上来说,其实很大胆。
鲜艳的大朵的花色图案,占了大多数。
一条布拉吉得花掉半月的工资。
林晓星是拿着钱左思右想的,想去做条新裙子吧,又舍不得。
苏瑾看着她手的钱,心都跟着晃悠:你想想……要是买了裙子,咱们这个月,就得啃咸菜吃窝头了……一说啃咸菜,林晓星‘呕’的一声就给吐出来了。
把苏瑾给吓的:怎么了这是?又是递水又是找毛巾的。
小老太坐在门口择菜,看了一眼正炒菜的林雨桐:去看看,这又是怎么了?林雨桐放下铲子过去,挑开门帘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她就说:怕是有了,去医院瞧瞧……有了?林晓星看林雨桐:姐……这就是有了?肯定是有了。
林雨桐点头:去看看,应该错不了。
苏瑾都傻了:真有了?还以为是提起咸菜她想起咸菜缸里的蛆了。
林晓星捂住肚子呜呜咽咽的就哭,苏瑾又赶紧问:肚子疼了?哪疼了?你别吓我啊。
林雨桐就退出来了,跟老太太说了一声。
老太太刚才隐约的听见了,这会子确认了就说:也该有了。
这俩孩子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挺着急的。
苏瑾他妈,估计也没少催。
何止是没少催,有些事都没敢叫老太太知道。
苏瑾妈每月都给寄药材,叫晓星吃。
那所谓的偏方,什么虫子鸟屎的,都有。
苏瑾收到就在办公室那边处理了,都不敢叫晓星知道。
这事她还是听四爷说的。
才说了晓星有喜了是好事,结果没两天,就听说辛甜也有了。
算是双喜临门。
周末的时候,林雨桐和四爷被叫回去,林百川有事要说。
什么事呢?我打算,跟你们娘,去补办个结婚登记。
周百川是这么说的。
本来这事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办呢,结果儿媳妇怀孕了。
这不,契机来了。
为什么说是契机呢?因为两人不结婚,这就有房子的问题要解决了。
要是常秋云跟林百川不是两口子,那她就是普通的职工。
这职工占着这么大个院子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合适。
人家服务社地方不够,所以,后勤上就说了,要是不是两口子呢,咱就考虑另外分房了。
分房要带着婆婆住,要带着儿子媳妇还有将来的孙子孙女住,这不现实。
大原和辛甜呢,不在一个单位,想要分一套房,轮不到他们身上,不是双职工嘛。
为此辛甜都已经想着换单位了。
一一五还有附近的派出所税务局还有其他的厂子和单位,打算申请在那一片,再建一个托儿所。
托儿所得有医务室,辛甜想去。
如果去了托儿所,丈夫不管是那一片的哪个单位,都会默认她是本单位的人,分房会有他们的一份。
常秋云呢,又觉得怀着孩子去托儿所照看孩子,比较累。
而且,将来这还有大垚呢。
孩子回来住哪?另外分房,又是单间,还是会很不方便。
林百川就说:放着我那边的小楼不住,非得麻烦部队。
咱本来就是两口子……再说了,你有没有想过,这辛甜要是生了,孩子谁带?太小总不能带去托儿所吧。
伺候孕妇,伺候产妇,照顾孙子孙女,这不都得你来干吗?辛甜没妈,娘家没人,这个时候你不照看,谁照看?要是照看家里,工作怎么办?你不工作,占着房子合适吗?所以我说,搬去小楼那边住。
那边房间多,孩子们都回来也住的开。
我一个人的工资,够家里的开销了。
牺牲儿媳妇跟牺牲自己比起来,当然是牺牲自己了。
常秋云不可能叫辛甜耽搁工作。
而她自己不工作的话,家里就只有她和老太太是吃闲饭的。
老太太还跟着妞妞,不要家里负担。
一个师长级别的工资,养家是绰绰有余的。
不一块住,大家把这叫矫情。
一块儿住,反倒一群人说:早该这样了。
于是,两人把孩子们都召集在一起,说了这么一项决定。
连晓星和苏瑾也叫来了,一起给说了。
林百川还跟晓星道歉:你的卧室给你留着,钢琴也给你放在你的卧室去了。
门是锁着的……她把钥匙递过去,想回来住就回来住……然后才道,上面还有三个房间,大原妞妞的都有,还有一间空着给大垚。
一层我跟你们娘住,有老太太一间。
剩下的一间是我的书房。
反正是能挤得下。
林晓星把钥匙接过来又给了常秋云:我要回来就回来了,不回来的时候,房间要是用的上,就用吧。
常秋云愣了一下就把钥匙接过来:房间我常去打扫,不动你的东西。
这事就这么定了。
唯一不知道怎么安置的就是那只奶羊了。
实在没办法了,在小楼的外面栽了个木桩子,把养拴在木桩子上,又是窝棚又是石槽的给放好。
它可是功臣。
只要家里还要添孩子,就离不了它。
最高兴的就数老太太了,一家人总算是还是一家人了。
没有比这更欢喜的了。
天热起来了,筒子楼住着就不怎么舒服了。
老太太带着孩子,直接回林家了。
丹阳自己都说:……二楼……吹风……凉快……是说林家的二楼,只要两边的窗户打开,穿堂风从二楼过,特别凉快。
她挺喜欢去的。
行吧!喜欢就去吧。
老太太不受罪,孩子也不受罪。
家里没别人了,晚上关了门,终于不用穿的一本正经了。
热吗?热可以脱啊!脱啊脱的,脱的更热了,浑身都燥热,完成了一场在夜间由男女双方配合才能完成的激烈运动之后,去阳台再冲洗一番,躺床上睡果然就更舒服了。
窗户可以打开,有纱窗不会进蚊子。
但是纱帘一定得拉好,否则就走光了。
一楼就这点不好。
半夜的时候,林雨桐突然觉得手电筒的光一晃而过,她猛的张开眼,左右看看,只有被风吹的鼓动起来的窗帘。
她又缓缓的躺在,家里的窗帘是带着扣子的,拉上后就挂在墙边订着的钉子上。
一竖排下来五六个。
从外面想拉开帘子,那是不可能的。
手电筒的光确实照进来过,但接着没动静了,林雨桐还当是谁下夜班了,拿着手电筒乱照呢。
结果这才躺下有点睡意了,就猛的听见一声尖利的叫声,是个女人的声音。
四爷一下子坐起来,穿上裤子就下床。
林雨桐套上睡衣,那边四爷就已经把灯打开了。
外面是杂乱的开门声和脚步声。
这个问一句‘怎么了’,那个问一句‘谁喊的’。
喊起来的是庄婷婷,我起来给孩子喂奶……之前她给钱思远生了个闺女,取名叫钱多多。
给孩子喂奶……我也没开灯……正给孩子喂着呢,就见有人拿着手电筒拨开我家的窗帘朝里面照……思远追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