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心里搁着大事,等一切理顺了,回过头来,才发现孩子们在这一年里,似乎成长了不少。
林雨桐翻了翻家里放粮票油票和钱的小抽屉。
这东西一直就在这里放着的,孩子们也都大了,需要什么,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去买的。
可这小一年过去了,再整理抽屉的时候,林雨桐就发现,里面的东西动的不多。
也就是说,不知道不觉的攒下不少。
她这才问四爷:我都没顾上管家里吃啥喝啥,以为端阳和丹阳都给拿票换回来了。
这怎么还剩这么些?孩子比自己会当家?四爷还真没注意,把林雨桐手里的东西拿过来翻了翻:这是这几个小妖弄到来钱来粮食的道道了。
果然吗?粮食主要是丹阳弄回来的。
林雨桐晚上的时候逮着她就问:你是不是从试验站弄回来的?丹阳看她妈:我好歹也是您跟我爸的亲闺女,我能那么蠢吗?试验站那么多人,凭啥听我的?还不是该舍得的时候舍得,该睁一只眼闭一眼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种的粮食菜籽的,多是蔬菜,也是间苗出来的菜,拿家来咱自己吃再给我大哥那边一份。
别的……也偷着分一分,但我肯定拿最少的那一份。
我带回来的东西,您只管安心用,真没事。
她一解释,林雨桐才明白了。
这边的试验站也不是每年都给D中央送瓜果蔬菜吗?号称是在给M主席种的呢。
这一下子就成了模板了。
成了模板之后,很多其他地方的试验站就求上门,叫指导指导嘛。
如今这是一个生产大队一个试验站,反正如今的风气就是这样,想模范学习嘛。
人家来请,丹阳就去。
去了告诉他们大棚怎么做,什么时候该怎么管理。
一趟一趟的跑,人家一趟一趟的来接,还都是开着手扶拖拉机。
完了跑这一趟,人家也不会叫她白跑,反正这试验站种的东西,都是大家私下分一分的。
拿出来一点林技术员意思意思,还是能的。
这都不能叫意思,人家把这叫谢意。
盛情难却嘛!丹阳也聪明,去也不一个人去,总是换着带人去。
今儿带这个去,明儿带那个去。
人家给的东西,也分一份出去。
都觉得跟她占了光了,反倒是内部的意见少了。
这一年里,精米细面的吃着,菜蔬瓜果也从来没缺过。
东西就是这么来的。
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然后没两天,天都黑了才回来,带着一壶大概两三斤的菜籽油。
上次不知道从哪带回来的,还没吃完呢,这又弄来了。
嘿!丫头片子可以啊!没了爹妈管着,人家在外面混的也挺开的。
丹阳挣回来的哪怕是不够吃,这不是还有朝阳吗?整天给人家抽空修个农具,换回来的都是吃的。
唯一缺的就是肉。
但这肉外面是不好买,但是在一个地方,却能弄到。
从哪呢?农场。
如今的农场,跟以前的农场可不一样了。
以前的农场,主要任务是给厂里实验农机农具,种东西也罢,养家禽也罢,这都是以实验和生产为主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地方不对外了。
里面关着的人都是大家见了要绕道走的那一类人。
本来嘛,要是一般的劳改农场,该上缴粮食之类的还是要上缴的,可这个农场不一样的原因就是,这地界当初是以实验的名义划分下来的。
里面还有很多的山地。
山地上种着树,反正属于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的,基本没有形成规模。
这地方,就被有意或者无意的给忽略掉了。
守着农场的警卫,更不愿意叫人知道里面的详细情况,对外的说法就是,里面的人主要以思想改造为主。
这也没错。
可其实呢,那么大的面积,就是收成薄一些,但其实也是不少的。
在里面的人,正儿八经的是没过什么艰难的日子。
那山地的林子里,常不常的就能套到兔子,鸡又都是散养的。
晓星两口子还有大原两口子都住在里面,丹阳她们弄到农场没有的东西,少不了给舅舅和小姨送点,那当舅舅和小姨的能亏了孩子,逮着兔子,收拾干净了,切半只偷摸的就叫孩子给送过去了,一家人,谁也不生长。
丹阳就说林雨桐:我舅妈养了多少鸡,她自己个都不知道,都在山里散养着呢。
还跟我说,到这地方,才是真真的享福了。
那就是说,自家的日子其实还是靠着大原和晓星接济呗。
没谁接济谁?丹阳就说:我小姨在农场弄的棉花,她也只能是棉花,没有我大哥二哥把棉花弄出来,能换来布吗?用棉花换纺出来的粗棉布,这得到村里换去。
如今说起来简单,但这做起来,小孩子家家的,也不容易吧。
眼看这就是端午了,天慢慢的热起来了。
赶上端午前的周末,骄阳一大早的出去,还带着镰刀。
林雨桐还以为是学校组织的劳动呢,谁知道这丫头出去是拿镰刀割艾草去了。
在城里艾草不好找,可搁在乡下,路边荒地上,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艾草。
把艾草割下来,三五个用麻绳扎起来,然后一把一把的塞到蛇皮袋子里。
两袋子装起来,就喊人把这玩意给吊在自行车后座的两侧。
然后骑上自行车就走。
骄阳还小,个子还没起来,她骑在这种大自行车上,叫够着脚踏都有些困难,还得用脚尖一勾一勾的,骑着就别别人艰难。
更何况这种后座带着东西的,她就不能从后面迈腿上车,而是从梁上把腿掏过去,为了骑得快点,得骑在横梁上蹬车。
这姿势,男娃子骑还罢了,倒是一个女娃儿,骑在上面溜的不行,一路直奔了城里。
她去城里,还不去陌生的地方,就去少年宫或是是广播台的家属院。
这里有熟人嘛。
像是这样的艾草,她卖两毛钱一小把子。
认识骄阳的,过来买,然后喊吆喝别人也来买,说这孩子是谁谁谁,多懂事等等。
骄阳也机灵,就问人家要什么,自己说不定能想办法淘换来。
之前周末,也有这样的。
丹阳拿回家的青菜之类的,家里根本就吃不了,她就拿去卖了。
也不怕人拦,就去了认识的老师家里,然后人家老师就直接招呼人上门,给分了。
如今买菜,都挺不容易的。
能弄点新鲜的,大家还都挺喜欢。
一个周末下来,一两块,两三块的不等。
回家以后,钱顺手还给放到钱匣子里去了。
林雨桐看的心里酸酸的涨涨的,就说嘛,这钱不见少多少,粮票啥的都还在,原来这家里,愣是没一个吃闲饭的。
四爷难受的:爸养的起你们,不至于的。
朝阳就说:这跟养得起养不起没关系。
能自己挣钱,就别做那只知道伸手要的。
可如今真不是自己挣钱的好世道。
等骄阳再带着两篓子菜要去送的时候,不行了。
大路上小路上,都是那种带着红袖章的人,干啥呢?查呢!这叫割资本主义尾巴。
自留地一家也就几分地,养几只鸡,种点菜,赶上菜下来的时候,好菜都偷摸的弄到城里跟人换钱去了。
骄阳这不是独一份的买卖,要不然,也不会非往认识人的家属院去。
人一多,这运动一来,就被逮住不少。
骄阳一看,前面好些人被摁住了,也有人冲着她来。
她直接将筐子从自行车后座上放下去,然后骑着自行车就跑。
菜也不要了,筐子也不要了。
回来还喘气,喊朝阳呢:二哥,你快跟大哥说一声去,自留地的菜能铲了自己收起来就先收了……快……这边还没收拾利索呢,外面就闹了起来。
说是鸡飞狗跳也不为过。
不让养鸡了,这鸡要么自己炖了,要么就得充公。
林雨桐这边养着七八只鸡在笼子里呢,孩子们也喂的勤快,一天不说收五六个蛋吧,三四个两三个还是能的,一天有这几个鸡蛋,在一般人家看来,就是一盘好菜。
职工家庭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村里人家了。
人家把这叫鸡屁股银行,可见这一家几只鸡在农家而言,是多重要的事。
怎么办呢?两边的邻居为了家里的几只鸡,婆婆媳妇的,都坐在地上哭嚎到半夜了。
骄阳挣过钱了,就知道挣钱的艰难。
如今蹲在鸡笼子边上也有些舍不得:要不放在露台上去?这不是瞎出主意吗?家家有露台,人家能不差吗?厂里如今是下了通知了,随后肯定会派人检查的。
院子里菜啊啥的都别种了,种成的也得给铲干净了。
这样的事,别跟计寒梅将条件,国家的政策是如此,跟别的事还不一样,这事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金厂长家嘛,你不得起带头作用嘛。
八只正在下蛋的大肥鸡呢!真心舍不得杀!朝阳还说:不行给小姨送去,在山里散养着。
可是出了门就发现,到处都是巡逻的人,你想跑哪去。
更何况还带着鸡笼子。
林雨桐就说:杀吧!杀了给你们吃肉。
骄阳都是懂事的大孩子了,馋肉也舍不得吃正下蛋的鸡啊。
可有啥办法呢,四爷和朝阳在清理菜地。
菜地里的黄瓜有的长成了,有的也快长成了,还有那像是手指粗细长短的,再有一星期肯定就能吃了。
可现在呢,就得这样给砍了。
还有那西红柿,才要开始红了,结果不能留,只能把这青蛋蛋摘下来,大大小小的青蛋蛋足足摘了俩箩筐。
这玩意本来不用摘下来的,连藤蔓一起弄到饲养场喂羊去都行。
丹阳也说:青色的西红柿不要生吃,最好能不吃……可骄阳却觉得:偶尔吃一顿没事。
青西红柿炒的青椒最好吃。
可如今这青椒还不能辣起来,嫩嫩的都给摘下来了。
院子里挑灯,估计都在干这样的活。
当然了,也有人想硬撑着,但林雨桐和四爷不能啊,要不然计寒梅得先找上来。
那边爷俩忙那个呢,这边娘三个在家里杀鸡。
八只鸡呢,光是鸡血,就盛了一盘子,这玩意做血豆腐特别好吃。
然后烧开水拔毛,鸡毛也被骄阳收起来:赶明给红卫换糖吃。
等真的把鸡的肚子打开了,心疼的骄阳直叫唤。
鸡肚子里一肚子大大小小的蛋黄,这得是多少个鸡蛋哟。
丹阳拿碗,小心的把大点的蛋黄弄出来,这个还能吃。
当天晚上,光是鸡杂,就卤了半锅,鸡呢,抹上盐都挂起来了。
第二天果然来了检查的,结果因为一个废弃的小陶罐里种了一罐子的小葱忘了清理,也被计寒梅带头给挑出来了:这个赶紧拔了,不能有。
骄阳就利索的把小葱个掐了,可还有更认真的人:这资本主义的苗,就该连根拔起。
把骄阳气的,抓起陶罐在院子里给摔了,这下行了吧。
等人走了,丹阳将小葱根都被捡起来放在碟子里搁在外面的墙角下,这玩意每天给添点水,其实也能长起来。
偶尔没菜了,长起来的叶子掐点也能当根葱使。
四爷看她闺女气呼呼的,就说:行了,爸给你种花。
种一院子玫瑰行不行?冬天搭上暖棚……种牡丹吧。
骄阳低着头:牡丹是国花,玫瑰……人家又得说是喜欢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好吧!孩子受的刺激不小。
之前朝阳在去市里有事,赶上饭点了,就在市里的国营饭点吃饭。
点了米饭,顺道就点了俩菜。
结果不知道叫谁给看见了,然后举报上去了。
朝阳被点名批评了。
为了什么的?就是因为下馆子,所以批评他不够朴素,喜欢资产阶级享乐的生活方式。
四爷揉了揉孩子的头:行!咱就种牡丹。
可想种牡丹这个月份也不对,当初家家都留出来的这么点地方,如今就这么闲置起来了。
单位这种的,说你一次,你不给拔了,就是批评。
说你两次,你不给拔了,那就得做公开批评。
说你三次,还是不拔,那对不起,这就是处分了。
哪怕最小的警告处分,又上两次,也是要坏事的。
谁敢冒这个风险。
不过好在大家苦日子也过过,拔了就拔了,杀了就杀了,之前艰难的时候怎么过日子,如今还怎么过日子呗。
单位能这样,已经算是温和的态度了。
可这农村,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还怕大队处理的不干净,人家区里派了人,专门来查的。
像是端阳和宋璐家,因着宋璐是村里的户口,丹阳也是农村的户口,她之前分到的那点宅基地和自留地,都在被查的范围之内。
鸡就不要想了,宋璐也都给杀了。
还怕不会处理,处理干净之后直接给林雨桐给送过来了。
要吃的时候一大家子一起吃,她还省的做起来麻烦。
菜地也弄干净了,还跟潘厚朴商量着,说地空着也是空着,不行就种上草药去。
一般的草药就跟野草似的,也不会有人来查。
可人家这个检查组这次来,是冲着林家的院子里的树来的。
连着三户,其实都是林家的院子。
先是丹阳那边,没盖房,都改成地了。
后边原来是有那么杂树,长不起来,端阳也把那些都清理了。
只有几个野生的酸枣树,丹阳没挖这玩意,倒是从人家那好的枣树上弄了枝条,给嫁接了。
去年就结了枣子,每棵树都不多,但也晒了俩大筐子干枣。
见挂果了,两口子比较用心,如今这不管是水果还是干果都比较难得,就想叫多结点。
还专门叫丹阳给看了,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都做的可仔细了。
今年的果子挂的也多,如今繁噔噔的挂在枝头,结果这些人来说,得砍树。
这枣树,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
端阳是公社的干部,他不能带头违反啊。
这就得砍了!可红卫哭的啊!孩子常在数底下玩,如今这些人,在红卫的眼里,那就是凶神恶煞的。
再加上,枣树长起来了,四爷路过的时候过来看孩子,见孩子没啥玩的,就给孩子在枣树上绑了小秋千。
秋山下面帮着的不是木板,而是四爷做的小圈椅。
说圈椅就是圈椅,一圈都是格挡,孩子想坐,得抱着放进去,轻轻的摇晃,比较安全。
孩子爱的什么似的,天一热,就爱到树荫下面,坐在他爷爷给弄的小秋千里,慢慢的晃悠。
大人得闲了过去推他一下,秋千晃悠着,他能高兴半天。
要砍树,就得把秋千给解下来。
孩子怎么会乐意,扒着秋千不撒手。
丹阳敢过来,看侄儿哭成那样,心疼的不行。
过去跟人家说了:……我这枣树,可不是资本主义的枣树,我这是给试验站嫁接枣树专门培育的品种。
明年,沿着试验站围墙的一圈,要种枣树的。
今年冬天,就要移栽野酸枣树苗,春上就要嫁接。
枣树挂果早,两年生的就能挂果,后年说不定这枣子就送到D中央去了,你们这给我砍了,这怎么好?人家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试验站的名气还是有的。
好说歹说,算是把枣树给保下来了。
可这枣树保下来了,其他树就保不住了。
晓星的公婆住的林家的院子还有如今的卫生所这个院子,里面栽的树,其实都是林家的。
大原赶过去,要上前,被赶过来的林雨桐给摁住了:大哥,算了。
这些人可不就是专门挑了林家杀鸡儆猴的。
如今枣树没砍成,其他树是铁定要砍的。
大原就看那大桐树和杨树,房前屋后,一共八棵树,你还记得不,奶和娘之前说过,这些树留着,四棵砍了给你做陪嫁的家具,我跟你二哥一人两棵,留着娶媳妇的。
怎么不记得?林雨桐就笑:二哥还说奶和娘偏心,给闺女的多,留给儿子的少……是啊!仿佛就在昨儿一般。
树上如今还有印记,是他用铁片给刻上去的刻痕。
不管老二还是妞妞,过段时间就贴着树站,他就拿铁片刻在书皮上,记下他们的身高。
每次量一下,奶奶都欢喜半天:……这是有长高了……娘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每次一长高跟娘说,她总说:一个个的都冒着傻气,长高没长高的,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一个个的,衣服动不动就短了,鞋动不动就夹脚了,我能不知道你们长没长,长了多少吗?然后兄妹三个笑的真跟傻子似的。
往事一幕幕啊!砍吧。
大原难得的多了几分伤感。
林雨桐知道,他这又是想起爹娘和奶妈了。
可这事,真是人力所不能为的。
知道他们好好的,这就已经是万幸了。
再想要更多,那真是奢求了。
她就说:没有陪嫁的家具,我这不也嫁人了。
没有那两根木料,你跟我二哥也都娶媳妇了。
横竖咱也不指着这几棵树,再给儿女嫁娶……于是,这六棵杨树,两棵桐树,就被人一拥而上的砍倒了。
这些人就说:看,去了资本主义的树,SHEHUIZHUYI的阳光照进来,都亮堂了。
这话说的……没毛病。
林家好说话,那是因为林家……主要是林百川的身份不能提,最好大家都淡定的忘掉他。
而大原和大垚包括林雨桐能安稳的过日子,就是不想让沉渣泛起。
所以,哪怕能阻止,她也没阻止。
端阳也正是知道这一点,在收到他妈给递过的眼神之后,就只护着孩子和媳妇,先退了出来。
砍树嘛,伤到谁就不好了。
可村里,不是家家都跟林雨桐这边似的好说话。
当然了,这也不是好说话不好说话的事,这牵扯到的事,其实真是大事。
这时候的农村日子,那是真苦。
可是再苦,这该办到事还得办。
子女大了,是不是得婚嫁,老人去世了,是不是得准备一口棺材板。
自家房前屋后的树,那都是各家很重要的财产。
种树种下十几年二十年,为的就是用他。
自家有就不用去买了。
如今的树木,是相当值钱的。
别说长大的树了,就是树苗子,都特别金贵。
你如今说把树砍了,那可不成。
好些人家的自留地,挨着路边的,原先都是栽着树的,后来不是公社化了嘛,那些路边的地头的,别管当初是谁家栽的,都归公家所有了。
剩下的,也就是房前屋后和院子里的树了。
如今要砍了归公,谁乐意?有些人就是抱着树不撒手,要死要活的撒泼打滚。
要么就是找根绳子,把自己绑在树上。
我也不说不叫你砍树,你砍吧,要砍,连人一起砍。
人……当然是不敢砍的。
但是明着不能砍,暗着还不能砍吗?我就不信,你还能二十四小时把自己绑在树上?于是,大家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
大队说开会,社员都得去。
丹阳就去了,跟宋璐搭伴,谁叫一大家子就她俩是农村人呢。
姑嫂两个,找了阴凉的地方猫着。
丹阳从兜里抓了一把瓜子递过去:嫂子尝尝。
这瓜子是试验站里的姑娘们自己炒的。
年轻的姑娘们干活,那是不一样的。
打从大队说不许种花不许种这些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才向往的东西以后,他们就把这种边边角角都能利用上的地方,种上了向日葵,芝麻,花生这样的东西。
芝麻就不说了,好吃。
因着量小,不值当去磨香油留芝麻酱。
这玩意只炒出来当凉拌菜的调料放,特别香。
有时候烙饼也放,把芝麻跟盐炒了,然后裹在面里烙饼,不卷菜丹阳也能吃半斤。
像是瓜子花生这样的,都是在试验站的灶上炒好了,大家分的。
这瓜子还是去年存下来的种子,今年没用完,就又给炒了:椒盐的,挺入味的。
宋璐抓着吃了,还问丹阳:你也不小了,没碰上合适的对象。
你之前说那个谢东升人家不好,我瞧着跟燕妮过的也还行。
两口子住在老家属区那一片……我倒是常见。
家里的活,倒是谢东升做的多些……丹阳摇头:不合适。
反正没碰上合适的,碰上了再说呗。
宋璐就笑,她不是催小姑子,就是关心的问问。
这丫头长的好,有文化,性子也好。
不会软的立不起来,也不是刚性的膈人,就是处着,叫人觉得舒服。
这样的姑娘,在她看来,配什么样的人都是配得上的。
她就说:那就别急。
该遇上的总会遇上的。
丹阳就说:就跟你和我大哥似的。
宋璐也笑:那我得多谢你。
要不是你把你哥捡回家,我也不能有这样的运道。
丹阳就笑:我大哥跟你说了?说了。
宋璐叹了气:你大哥遇上你,遇上爸妈,是他的福气。
我遇上你大哥,又遇上咱这一家子,也是我的福气。
丹阳就推她:怎么好端端的说起这个了,酸不酸?宋璐沉默了一下:之前看报纸,一个以前我常见的伯伯,去世了……这不是一个好话题。
丹阳连忙打岔:红卫呢?宋璐也怕人听见,不再说这事:小远带着玩呢,没事。
正说没事呢,结果小远抱着红卫跑来了,凑到两人跟前,还气喘吁吁的。
怎么了这事?宋璐赶紧接过孩子问。
宋远喘着气:那些人砸开对门的门,在院子里砍树呢。
嘘!宋璐赶紧叫宋远闭嘴。
结果好些孩子都跑来报信,不得了了!有人砍树了。
这还得了。
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什么大会,根本就是个阴谋,这叫调虎离山。
丹阳就说宋璐:你跟我大哥还是回家住几天吧,我看这几天,村里消停不了。
是!一个个的,又是锄头,又是铁锨的,说打起来就打起来了。
宋璐只能叫宋远带着孩子跟丹阳过去,她自己只能晚上回去住,白天得坚持岗位。
只要打起来,就会有伤员送到卫生所。
她这个卫生所,算是十里八村都有名的。
不管是胳膊断了,还是要生孩子,反正都找她。
有些小手术,卫生所没条件,但是病人也没钱去大医院,就得去借职工医院的手术室,然后做手术。
费用相对来说低了很多。
也因着她不拘是什么病,只要是能想到办法的,就绝不推脱,所以,人缘很多。
等闲没人愿意得罪她。
她这么说了,那也行吧。
叫宋远带着红卫先回去找骄阳,然后她跟着宋璐过去,去取几身孩子的换洗的衣服。
却没想到,她们姑嫂等着人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才走的,到的时候,卫生所已经有伤者了。
而且伤者还不能等闲视之,这人是疙瘩。
疙瘩?丹阳皱眉:这是怎么了?一脑袋的血。
疙瘩咧嘴想笑,结果一动就呲牙,疼的。
他叫了一声:姐,大嫂。
宋璐应了,赶紧去洗手,然后过来:给我看看……这是铁器打伤的吧,不行!得去城里打破伤风的针,我先给你处理伤口。
刘铃铛急匆匆的赶过来就听到这么一句话,赶紧说:打!肯定去打针。
丹阳就去扶刘铃铛,叫了一声:伯娘。
刘铃铛一边应着,一边往过凑,宋璐就说:伯娘你别过来,你看着更揪心。
好好好!不过去。
刘铃铛不远不近的站着,就说疙瘩:咱那么实心眼呢。
你说这一下子下去,可怎么得了。
丹阳就说:是去砍咱家的树了吗?没!刘铃铛就说:你奶那脑子,如今就不是个清醒人。
她在院子里看着呢,谁敢动咱家的树?也是!这种说不明白道理的人,也就没人愿意跟她说道理。
所以,大家都默许了,她的道理在她的地盘上就是道理。
所以,金家的树保住了。
刘铃铛才说疙瘩:他那是替人家挡了一下。
替谁挡了一下?丹阳这么一问,疙瘩的脸都红透了,肯定不是血染的。
为啥红了呢?是因为他是替林新秀挡了一下的。
他瞧上林新秀那姑娘了。
屋里没外人,刘铃铛就低声把这事说了。
还问丹阳:我对那孩子没啥印象,就是瞧着长的挺有福气的,圆圆的脸圆圆的胳膊腿……对!就是长的圆圆的,憨憨的。
丹阳跟林新秀熟悉!可这两边,其实还都跟自己沾亲带故。
疙瘩就不说了,这是亲堂哥。
可自家妈也算是林新秀的堂姑姑。
这就跟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嫁给贾琏是一样的。
王夫人把娘家的侄女嫁给了婆家的侄子。
她回去跟自家妈说这事:新秀挺好的,憨厚还没心眼。
疙瘩老实本分……要说起来,疙瘩这人配新秀……其实还有些欠缺。
大小伙子,太老实太本分太不活泛,就只能过本分踏实的日子,一辈子想要有大出息,那是不能。
新秀呢?姑娘长的福气,关键是家里的条件人家不差。
爷爷是大队长,爸爸在厂里上班。
上面好几个哥哥,家里就这一个闺女,疼的什么似的。
如今这日子,新秀从小到大,天天一个鸡蛋,这是一般疼吗?但要说起疙瘩的优势,那就是疙瘩算是铁路上的正式工。
如今在家门口的调度站上班,每月能拿三十多块钱的工资。
上面有个妈,有个奶,但是这妈呢,是有工资的,老了也有退休金。
这奶奶呢?更轮不到他管,他叔叔给养老着呢,不过是跟着他过日子而已。
嫁过去就在一个村上,从娘家到婆家,几步的路,彼此能照管的上。
丹阳就问说:这事能不能成?要不,妈你给说说去?那也得人家女方有意思我才能说吧。
林千河人家那一大家子,找女婿挑剔着呢。
林新秀想去看看疙瘩,她妈给拦住了:这有你啥事?有你爷你爸还有你哥呢。
轮不到你!把新秀说的,撂了帘子就进屋去了。
林千河抽着旱烟,就问儿子:你们两口子啥意思?瞧不上金家的疙瘩?新秀爸就看了媳妇一眼:这事……那孩子,也太老实头了!意思还是没看上。
新秀妈就给公公倒了一杯水过去:爹,要说这些后生……金家的孩子其实真不错。
你看那端阳,谁见了不说好。
这端阳大点,咱没赶上,这不是还有那个老二朝阳吗?那孩子……林千河作为公公,没法说儿媳妇,就说儿子:你也是这么想的?他气的气都喘不匀了:这疙瘩跟咱林家不是血亲,结亲没障碍。
可朝阳,那可是从林家姑娘肚子里出来的,那是林家的骨血。
如今都什么世道了,你们还不如我这个老棺材瓤子。
你们别忘了,你们跟妞妞那边,还没出五服呢。
这是想亲上做亲还是怎的?更何况,那孩子可姓林!不是姓金!同姓结亲,你这是想羞死老先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