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1438章 江湖有你(10)三合一

第1438章 江湖有你(10)三合一

2025-04-03 17:31:05

盛夏的寨子,倒也还算是清凉。

但是再清凉的寨子,也不能龟缩在这里。

如今杨元贞被金朝册封为宁德公。

跟其他合称为河北九公的豪强一样,皆兼宣抚使,阶银青荣禄大夫,赐号宣力忠臣,总帅本路兵马,署置官吏,征敛赋税,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之。

如今距离‘红袄军起义’失败这才几年的时间。

当时多少义军溃散不知所踪,这些人回去之后又能依靠哪里生存呢?但这些人恨金人更甚,又投宋,想叫这些人过来效力,这个宁德公的招牌就不好使了。

四爷当时叫杨铁心给郑家庄送信,意思便是,叫他们去莒县附近,择机行事。

到了之后给这边送个消息。

但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始终没听到那边的消息。

是不能用了。

四爷把一颗棋子扔下,得重新选人过去。

但这都是后话,不管谁过去,一需要钱粮,二需要兵器。

哪怕是商队做生意,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更何况,还需要兵器。

钱粮这个,林雨桐不能凭空变出来。

怎么办呢?宁德公兼任巡抚使,所辖范围包括周围三个县。

三个县的粮库税银,便是原始资金。

完颜康过来宣旨,这个只小寨里的人清楚,这周围三个县,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

得趁着消息还没传开的时候,迅速掌控着三个县才成。

因此,这小寨子,确实是不能呆着了。

若是这里不能呆着了,那能留谁驻守呢?四爷叫人叫了阮猴儿来。

这小子年岁不大,但精明异常。

林雨桐之前就给药治好了阮猴儿亲娘的病,正好龙儿缺少几个伺候的人,就选了阮猴儿的妹妹,八岁的阮软过来。

如今,一直带着龙儿一道儿玩。

林雨桐教龙儿,也叫她在一边听着。

两个月的工夫,这姑娘学会了一套拳法,每一旬能归家一日看看母亲,银子也有一两。

因着这个,跟阮家的关系倒是比别人更亲近一些。

阮猴儿最羡慕的便是妹妹习武。

这世道,别管男女,能习武便是多了活命的机会。

这次四爷叫阮猴儿来,林雨桐先收了这他为徒。

阮猴儿这小子多机灵啊,这边口风一吐,他二话不说,纳头就拜。

要习武,这小子的年纪其实算是偏大的,基本没什么功夫底子。

林雨桐打算传授一套阮家八十一路三节棍,这套武功路数不出名,但属于是收录在琅嬛玉洞中的武功路数之一。

三天时间教了两路,勤加练习,对阵也不算是手无缚鸡之力。

林雨桐就安排他住在寨子里,并允许他带着他的母亲和弟弟妹妹都住进来:以后每月我回来一次,教你一路棍法。

八十一路阵法,学完练通畅,得有好几年的时间,想学的出师,没有十数年是不行的。

在没有更多的亲族可以依仗的时候,收徒显然是较为牢靠的关系之一了。

加之四爷留下赵土在寨子里支应,这里暂时应该无碍。

赵土这人敦厚,但心思却细敏。

他的身份不利于对外交际,他很清楚。

如今留下这么一个年轻的小子,他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的。

但不会从心理上有什么逆反的排斥。

因为他这个‘赵’姓,却不是别人能有的。

换言之,他知道的秘密,是别人所不知道的。

在他的心理,他才是四爷和桐桐真正看重的人。

临走的时候,四爷又赐了阮猴儿名字,猴儿猴儿的叫不好听,便给取名‘侯’。

杨铁心看着这小子只嘿嘿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这小子走运了。

如今取名为‘侯’,将来还不给一个侯爷做做?阮猴儿却不明所以,挠挠头回以嘿嘿一笑。

抱着龙儿逗她:等莲蓬熟了,师兄摘了最新鲜的叫人给你送去。

龙儿点头如捣蒜,虽然不知道莲蓬是什么玩意,但却下意识的觉得一定是好东西。

一行人离开宅子上岸,直抵渔台县衙。

说实话,林雨桐对现在的地名跟历史上的地名是重合不到一起的。

多多少少的,好似总有些不一样。

这一点,也是四爷到了县衙之后翻看县志的时候发现的:是有些不一样。

史书这东西,你要是照着它去过活,那这铁定就不行了。

四爷如今是干脆彻底的抛开史书上看到的固有的东西,什么名臣啊,贤能的,如今都不要去想。

只从眼下看,这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办。

如今做宁德公的是杨元贞,而四爷呢,却不能用‘赵畇’这个身份。

他现在化名尹圳,人称尹先生。

林雨桐作为幕僚师傅的女眷,只住在县衙的偏院。

渔台县县令在一行人来之时,已经被缉拿了。

原因都不用说,因为县衙的钱库粮库空了,连老鼠都没瞧见一只。

却在这家伙的别院里,挖出金子整整五大箱。

只有钱还不行,这不是没粮食吗?一方面,得叫可靠的人去采买,另一方面,还得就地征收。

采买的人选都定了,就是卢东来。

林雨桐本想说用运河,可一想不对,如今没有这一段纵向运河,运河纵向这一段是元朝时期才开挖的。

也就是说,想从南宋买粮,走运河是通向汴京的。

想到这里,她就看四爷:果然完颜康的作用很要紧。

四爷便笑:只完颜康还不够。

还有谁?四爷就问说:冯默风走了多长时间了?啊?林雨桐这才恍然,只怕便是冯默风不走,四爷也会想办法透漏陆乘风的消息给他。

陆乘风的归云庄,建在太湖之上。

此人也可以说是太湖群雄之首!太湖匪盗的头头,手里不缺人不缺船的。

而‘太湖熟,天下足’的话虽说是明代才有的,但是,北宋时期太湖流域就有种植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此地的经济地位已经凸显出来。

所以,四爷将粮仓放在了太湖,用归云庄的手收购运输粮食走运河直抵汴京。

而此时汴京的完颜康的作用便越发的重要了。

很多的关卡,需要他来疏通。

从东到西走商路,为的是钱。

从北到南的布局,是为了粮。

唯一缺的便是铁了。

这个不能着急,地理位置哪怕变更,但不差大位置,等有了人手了,再找找。

记得山DONG 有露天铁矿的。

四爷如今察看地方志,也是想找寻矿藏的踪迹。

而在这里时候,完颜康又来了。

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不知道是没带人,还是半路上将人给甩了。

一匹马一个人,一路来了县衙。

他在外面想说求见先生,可这时候才发现,竟然是连先生的名讳都不知道。

因此,只能说:穆姑娘在吗?这看门的是新人,并没有见过完颜康。

此时,杨铁心拎着一杆子长枪从里面出来,带着两个亲随要去营里,跟完颜康走了个面对面。

杨元贞只看了一眼就急匆匆的上马,门子就问说:公爷,这个人要见大小姐。

公爷?完颜康看向杨铁心,他便是那个杨元贞吗?杨铁心也看完颜康,金人和汉人脸上又没有标签,何况完颜康本就是汉人,又一副汉人的打扮,他是真不知道此人是谁。

但一个小伙子找人家姑娘,当爹的心自然就先提起来了。

上下打量了完颜康一眼,看人的眼神就有些挑剔:你是谁家的小子,找念慈做什么?完颜康正要说话,赵金奉命正要叮嘱杨铁心几句话呢,结果看见了完颜康。

他是见过完颜康的,自然是认识的。

但他没叫破,只道:公子来了?请您稍后。

杨铁心还纳闷,问赵金说:此人主……先生认识?他称呼四爷‘主公’惯了,差一点说漏了嘴。

赵金点头只说‘是’,但却没有再多话。

走上前去跟杨铁心道:先生让小的叮嘱公爷,兵贵在精,投效前来的,务必要好好筛选。

如今,最多只留一千人!其他人,便要充作辅兵的。

如今除了渔台之外的两县,都只派了两队人马过去。

另外两县的县令及县衙官吏,都做鸟兽散不知所踪了。

四爷从三县的地方望族中,选了几个可用之人,交叉接任三地地方。

一是交好地方,二是培养亲信。

一县之地征精兵一千,三县便是三千人马。

这些人马要吃要喝的,粮食是大头!今年的夏收刚结束,只能从当地大户征收粮食。

这些年SHAN东豪强大户兼并土地越发严重,征收粮食也只能从他们征收。

不服的,不杀不行。

服了的,拿了人家的粮食,就要暂时跟这些人共享利益。

子弟出仕,便是一条途径。

可一地只有一个县令,大户却不止一家。

这个不可用就就换另一个,有的是人盯着在任的人出错。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敢犯错的也不多。

在没有粮食补给之前,每县养一千精兵,是极限了。

杨铁心了然,这个放心,我晓得了。

说着,也不再管站在一边的完颜康,直接打马离开。

完颜康却看着杨铁心的背影出神,他在意的不是那个人,那是那人手里的那杆枪。

这人使枪,也姓杨。

但看这人的年纪……感觉比娘亲大了许多的样子。

跟父王比,那就更没有可比性了,他压下心里的疑惑,看向扭过来一副迎客脸的赵金。

赵金在五个人里,算是最随和的。

他虽没有说见人就笑脸相迎的习惯,但却也温和从容。

只剩下完颜康了,他便把门子先打发远了,低声道:小的见小王爷只孤身一人,不敢叫破小王爷的身份。

这地方时常还有蒙古人出没,又有反金的义士,说不好就有谁要对完颜康这个小王爷不利。

这也算正当理由吧。

完颜康点头,接受这个说法,便道:大管家考虑的周到。

他掏了银子出来打赏了,又说:对外只叫我康公子便是。

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是汴京人家,跟先生是故交便是了。

说完这才问:先生可在?康公子请。

赵金带笑将人往里带。

主子爷早有交代,若是完颜康来了,不用禀报,带进来就是了。

四爷如今以幕僚先生的身份在前衙办公,因此,前面的偏院里,有四爷的书房。

到了地方,赵金禀报说:主子,康公子来了。

四爷亲自打开门将人迎了进来:进来坐……让开门叫完颜康进里面,又吩咐赵金,叫人打水来,再去小厨房叫做几个菜。

随便洗了把脸,完颜康心喜于先生的随和,完全没有把他当做外人。

坐下之后,喝了茶,很快饭菜就端上来。

四菜一汤而已,却吃的人分外满足。

完颜康比之之前所见,瘦了一圈不止。

四爷心里有了猜测,便主动问:小王爷这是遇到难解之事了!这个……完颜康还真不好将家里的那点事对人讲。

他能说什么?说我怀疑我不是我爹亲生的?!这话要是说出来,别说别人唾弃,他自己就先唾弃了。

爹爹怎么对他的,他很清楚。

有多疼他,他也明白。

因此,这种怀疑身世的事,才叫他越发的心里惶恐。

诚惶诚恐之间,他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沉吟良久之后,他才问说:先生既然让欧阳克求到赵王府,想来府里的事情先生是尽知的。

先生可知我母妃她……四爷看了完颜康一眼,问说:你到底想问什么,直言便是。

完颜康深吸一口气,这种事本不能对人说的。

但这位先生不一样。

他若是想闻达于诸侯,早就做到了。

光是那奇门遁甲,便是成为皇帝的座上客也是能的。

但他偏藏身一小小的寨子,因此,他就坚信,此人不是拿人的隐私四处宣扬或是胁迫的性子。

一腔话不知道该对谁说,所以才想到那个与世隔绝的寨子。

到了那里才知道人不在,在县城。

他又一路奔着县城来。

他相信以此人的本事,只要他在的地方那便是桃源。

于是,他来了。

解不了的疑惑,他希望在这里得到答案。

因此,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便问说:先生查过赵王府,可知我母妃的来处。

四爷看了完颜康一眼:你怀疑什么?完颜康低下头:我母亲之前可曾嫁过人?此时的贞洁观念没那么强,况且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对于女人再嫁,那都理解为天经地义的事。

成吉思汗的老婆还被人俘虏过,抢回来的时候已经怀了身孕六个月。

这个孩子究竟是谁的就很不好说了,但生下来铁木真也是一视同仁。

这个儿子术赤如今也是一员猛将。

嫁过人这事在如今就不叫事!四爷点头说:确实嫁过人。

完颜康缓缓的闭上眼睛,不再问了。

至于嫁给的人是谁,他现在一点也不想知道。

可这心里已经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他的身份,弄不好便跟那术赤似的,血统成谜。

那如果是这样,自己该如何呢?父王疼爱自己,那便是将自己当成是他的儿子。

可自己怎样才能证明自己作为父王的儿子,能担得起王府这副担子呢。

他扭脸问四爷说:先生,若是易地而处,先生在我这个位子,该如何?四爷看他:他是你的父亲,这一点不会改变。

这话叫完颜康的心里一下子就松快了起来,是!他是我的父亲,这一点不会改变。

四爷就又说:他养你小,给你能给予你的一切。

那你呢?能给他什么呢?我自然是尽我所能,给我我所有的一切。

完颜康站起身来,眼睛却有些湿润。

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为自己到底是不是父王亲生的问题上纠结,可全然没想明白,亲的又如何,不是亲的又如何。

他拿我当儿子,我便将他当父亲。

四爷便笑了,生恩养恩,养恩大于生恩,认养父没错,错的其实是完颜洪烈的身份,是完颜康金国小王爷的身份。

他便问他说:你尽其所有,这话我信。

可你如今,所有的一切,有什么是你自己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王府的。

他的所有东西,都是父王给予的。

那么,有什么是我自己的呢?想了一圈之后,竟然发现,什么也没有。

四爷迅速转移了话题,问说:小王爷可将之前你们二人之言告诉赵王。

完颜康沉默了起来:说了,但是说了有什么用呢?!王爷没有采纳,但小王爷认为,咱们所思所想,错了吗?四爷又追着问了一句。

当然没错!正因为知道没错,而父王没有采纳,才叫他觉得惶恐。

再加上对身世的怀疑,叫他彻底的想偏了,认为父王的不采纳,跟他真实的身份有关系。

他摇摇头:先生没错,可我如今无能为力。

若是金国不复存在,小王爷又依靠什么报答你的父亲呢?四爷看着完颜康,这么问了一句。

完颜康面色大变:先生认为,已经到了这份上了吗?四爷招手叫完颜康近前来:你知道铁木真如今打到什么地方了吗?摆在面前的是一张世界地图,此时的铁木真在横扫整个欧亚大陆!那里的很多国家,完颜康都不曾听闻过。

但他知道,哪怕在中原看起来极为贫瘠的西域,也有精美的金器和财宝。

大军一路横扫,带回来的便是源源不断的金银珠宝,牛羊马匹,女人奴隶!有钱了有粮了,有征伐不曾下过战马的将士,这战争蔓延只怕只是迟早的事。

四爷便道:如今靠河BEI九公抵御蒙古,小王爷以为如何?不如何!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他们都是地方豪强,谁侵占他们的利益,他们打谁。

蒙古打,红袄军也打,等金国弱了,第一个反了的也是他们。

完颜康便有些明悟一般,在屋里转来转去,便道:若是从SHAN东一路往北,这九公,该收服的收服,若是不能收服,便……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先生若是能助我拿下山DONG河BEI,我奉先生为……四爷摆手:不要急着给承诺。

这完颜康,到底还只是一个孩子。

不管是谁,替你收复了地方,然后人家不为王,还能奉你为主吗?他打断了对方的话,不给他这个承诺,只道: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好,说这个为时过早。

不过我可以保证,不管何时,只要我在,便有你还有你的父母亲人安享富贵之地。

完颜康皱眉,一时没明白这话。

难道是杨元贞有大志?他嗤之以鼻,就连征兵这样的事,都需要叫人特意追出来提点,这人要是有能耐,这能耐也有限。

而这位先生之能倒是能啸聚一方,甚至于觊觎天下也不是不能。

只看摆在那里的地图,便知一二。

可要真有此心,这宁德公的爵位为什么不给自己要,偏扶持这杨元贞呢?没道理嘛。

先生的志向不在权势的话,这杨元贞倒是不足为虑。

况且,他的脑子里不知为何,想起了那个明丽的穆姑娘。

杨元贞只这一个义女,她还是这位先生的义妹!想到这里,他便笑了笑,这个主从的关系先仍在一边不说,再争执下去,只怕真没有以后了。

此时,不若退一步两利为好。

完颜康想到这里,便道:先生,在下也只是想求一安身之所而已。

先生这吞并河BEI之策,没有朝廷的许可不成……朝廷才不会管。

用谁安抚地方不是安抚,用谁防蒙古不是防?四爷就说:大金朝廷无暇管这些。

现在最紧迫的是,便是想吞河BEI,我手里也没兵!兵?不是招不来兵,不是你们不要那么多吗?这么想完,完颜康恍然,不是不要那么多的兵,而是如今养不起那么多的兵。

叫自己帮这个忙的话,他只有苦笑:只怕在下无能为力。

上哪里弄这么多的粮食去?我有粮,也有人运……四爷看完颜康,小王爷能保证这些粮食顺利的到达山DONG吗?啊?完颜康惊疑不定的看向四爷,先生跟宋国有何瓜葛?问完就觉得自己愚蠢,若是跟宋国有瓜葛,何苦去讨要金国的爵位给要扶持之人。

他讪讪的笑了笑,先生勿怪,是我多心了。

四爷正要说话,就听外面赵金禀报,主子,冯爷回来了。

带来了几位客人!完颜康便见先生已经起身,他心道怕是重要的客人,正要告辞,却不想听先生道:小王爷若是不着急,就在县衙多住几日。

那能采买粮也能运粮的人来了。

但来了,也不能说贸然就见面。

于是,完颜康便拱手道:那便叨扰先生了。

从书房出来,穆念慈已经在外面了,先见了礼,才对四爷道:义兄,嫂嫂请您回去一趟。

这位康公子,我来安排便是。

完颜康看着穆念慈便笑,一起站在院子里目送四爷离开。

等人走了,完颜康才看穆念慈:姑娘比之之前,可清减了不少。

穆念慈摸了摸脸:许是最近事多,忙了些。

完颜康侧脸只盯着这姑娘看:先生忙便罢了,姑娘有何可忙?多绣了几朵花,还是……穆念慈哪里会绣花,她一时有些气恼,觉得这是故意说她粗鄙的,于是便冷笑道:我一……本想说我一走江湖卖艺的,可想想嫂嫂之前的教导,便把这话给压下了,我本便是将门出身,绣什么花?习的自然是武艺!完颜康心里一动,便问说:姑娘将门出身?好好好!想不到还是为女英雄,我最爱听穆桂英的故事……林雨桐家里如今收容的妇人里,有从SHAN西逃难来的,她就从她们的嘴里听说了穆桂英的故事。

虽然不像是后世戏剧电视剧演绎的那般,但也却有其人其事。

因此,林雨桐正叫林雨桐筹建女子巾帼营。

北宋距离现在不算近,但因着仇恨的原因,好像从来没有走远。

出现过女将,便是红袄军里,也有过像是杨妙真这样的女统领。

如今说起这位‘四娘子’,也是称道的人居多。

所以,这巾帼营该是筹建的起来的。

完颜康说爱听穆桂英的故事,还问穆念慈说:该不是出自一家。

不是!穆念慈脸红,匆匆的行礼之后,然后叫了赵水,安顿康公子去吧,我还忙,就不陪着了。

完颜康哈哈便笑:穆姑娘,有空咱们切磋切磋,领教穆姑娘的高招。

直到进入房间,完颜康的嘴角还挂着笑。

可紧跟着,笑意淡了一些。

心里有些怪怪的,不知道该庆幸那姑娘是杨元贞的义女,先生的义妹还是别的。

他之前甚至想过要是能娶她就好了,联姻是比较靠谱的联合方式。

心里的这点算计,被涌上来的那股说不上来为什么会有的欢愉比对的,好像有些无耻。

而另一边,穆念慈回后衙的时候,见龙儿被阮软带着,在院子里玩。

她凑过去,这孩子便糯糯的叫姑姑,她一下子就笑了起来:龙儿玩什么呢?阮软端了盘子叫穆念慈看:大小姐,姑娘在捉虫子。

盘子里是飞蛾,还有几只上面的针还没来得及取下来。

这哪里是玩,分明就是在练武。

这绣花针直接能戳中正在飞的蛾子,这手功夫练下来,要不了几年便是暗器高手了。

心里骇然,却越发喜欢这个孩子了。

她抱起孩子,走,跟姑姑去菜园子练去。

那里的蛾子最多。

林雨桐隔着窗户看见穆念慈抱着孩子出去了,她就收回视线,重新看向眼前双腿残废的陆乘风:你这腿,没有三年,别想行动如常。

三年?陆乘风双手握成拳头:当真?竟然能好,竟然只用三年便能好!冯默风便在一边道:师兄试试就知道了。

夫人的医术……跟桃花套的医术,确实是同出一脉。

别人要治,他都不会叫人治的。

师傅既然要惩罚,那便接受惩罚。

只盼着师傅他老人家能消气,原谅他们。

只如今,事关师门大事,不管治不治,他都得跟着师弟来一趟。

他是这么想的,但他的儿子陆冠英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更愿意自己的父亲双腿犹如常人。

因此,见四爷在外间正厅一直没进来看诊病,他便主动过去。

见了四爷,没有叫先生,而是行礼道:贵人安好。

四爷看了陆冠英一眼:您是从少林得到的消息?陆乘风没有教授陆冠英桃花岛功夫,反而是叫儿子拜在了别人的门人。

此人便是临安云栖寺的枯木和尚。

枯木本就修习的是少林功夫,所以,陆乘风便是少林俗家弟子。

他一下子叫破了四爷的身份,又给四爷敲响了警钟。

四爷现在不愿意用赵畇的身份,至少时机是不合适的。

但显然,这些武林人士完全没有从长远考虑的打算,他们是有什么说什么,比如少林护送了大宋皇室做了何样的牺牲云云,人家就是要说出去的。

如此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秘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四爷如今才要准备高筑墙广积粮呢,然后人家就把底牌给掀开了。

为什么缓称王,不就是不想把矛盾吸引过来成为众矢之的吗?金国若是知道想一举吞下山DONG和河BEI的人是南朝皇室赵畇,那事情跟如今便会截然不同。

要是能爆粗口,四爷绝对会放弃多年的修养,骂一句‘阿其那’还是啥的。

可这比较操蛋的世界,你还得想办法把事情往下办对吧。

于是,被人叫破了,心里把那些嘴快的骂了个死臭,但还得保持风度,做出一惯的云淡风轻来。

陆冠英倒是没觉得如何,很痛快的承认:是!机缘巧合,听师傅说过一句。

哦!我该庆幸你说的不是‘听江湖传言’吗?四爷扭脸朝里看了一眼,这里面牵扯到桐桐的医术,看来,之前桐桐塑造出来的逍遥仙有了大用。

对外只能说是,桐桐被逍遥仙收为徒弟。

但这话能糊弄别人,却糊弄不了桃花岛这些人。

因为冯默风知道逍遥仙就是桐桐。

所以,也得亏这些人是黄老邪的徒弟。

黄老邪就够特立独行的,他的徒弟对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接受度比较高,所以,只要杜撰出一个合适的说法,未尝不能说的通。

但这事,还得桐桐来。

牵扯到逍遥派,她当然知道的最多。

怎么编造故事不出差错,她最有发言权。

里面陆乘风就直接问林雨桐师承,但林雨桐只摇头:有些事,我得跟令师谈。

不是不能告诉你,而是师门有规矩,这个你们不可能知道,但想来你师傅是知道的……直接先推到黄老邪身上了,那便将几个人的嘴堵住了。

想到师傅从来不曾提过他的师承,陆乘风和冯默风都没有怀疑林雨桐这个说法。

林雨桐还看向冯默风,说道:因为牵扯师门,有些事只能我和你师傅知道。

所以对外,我会说我是逍遥仙的弟子……冯默风表示了然,陆乘风也不意外,肯定是冯默风告诉过他逍遥仙的事了。

如今人家这么坦然的把事情摆在这里,告诉他们,造这么个逍遥仙出来,便是顾忌师门规矩。

哪怕这规矩有些怪,但在黄老邪的徒弟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了。

林雨桐当场就给陆乘风施针,这是一件非常耗费内力的事,以林雨桐的能力,也只能坚持一盏茶的时间,便大汗淋漓。

陆乘风毫无感觉的腿,隐隐的传来一股子酥麻,他心神大振。

施针出去之后,见儿子和这位贵人分主宾坐着,面色都比较严肃,不知道在谈什么。

陆冠英见父亲出来,便赶紧过去:爹,如何?陆乘风拍了拍儿子的手,点点头。

陆冠英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当真?陆乘风越发的笑了:当真。

陆冠英便拱手跟四爷行礼:我等江湖草莽,是不认什么所谓的朝廷的。

金人我们杀,宋官我们也反。

只要是坏官坏人,我们都当除之。

如今,家父拜托贵人医治三年,我归云庄负责为贵人采办军需粮食三年,三年之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你我再无相欠。

林雨桐掀开帘子出来,便道:医治陆庄主,只是答应了冯爷之事,跟旁的并不相干。

陆乘风已经听明白了这里面的事,就说:我师弟是我师弟,我是我。

若是因为师弟而医治我,我又拿什么还我师弟的人情呢?所以,不若拿我们能还的起的人情直接还了便是,两厢便宜。

这逻辑林雨桐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好像是不愿意领他师弟的人情一般。

她看向四爷,心道,四爷怎么这个时候提出运粮之事呢。

四爷对林雨桐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来,这事还真不是他主动提的。

而是少林和尚通过这枯木和尚找上了陆乘风,提出的也是这件事。

当时陆乘风直接拒绝了,可如今他们有求于人了,愿意用三年的时间跟自家做交易,治疗他父亲的双腿。

这事闹的!两人先把客人客气的送到客院,具体的事情以后再谈。

回到住处,四爷就说:藏不了多少日子了……这秘密只怕如今也算不得秘密……武林人士行事就是这么不羁,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