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风起的时候,李萍没有再犯咳嗽。
身体的状态一直很好,哪怕秋风夹着秋雨,冰凉的空气中带着凉凉的阴冷之气,她一样没犯咳嗽。
中都的秋天来的早,而且会很短。
在蒙古生活惯了的她,对这里的气候也还适应,用她的话说,能扛过蒙古的冬天,在哪里都觉得是和暖的。
以前,住在帐篷里,点着牛马的粪便做燃料,哪怕是穿着毛皮裹着毛皮,也一样是冷的叫人骨头都疼。
如今好了,砖石的房舍,风雨不透。
天气稍微一变,暖炕就烧起来了,也有人来砌了大炉子。
炉子上的铜壶里,水咕嘟嘟的响着,热烘烘的带着熏人的暖意。
炕上更是暖意融融,厚实的棉被盖着,轻薄的棉衣穿着,靠在炕头上,借着窗户的光,赶着给儿子添棉衣棉鞋。
说实在话,都比当年住在牛家村的时候舒服。
她整日里说儿子,咱不能白住在这里。
于是,儿子每日都出去打猎,每天都有几十斤的肉食送到府上的厨房去,这好歹算是自家的心意。
她自己对这些肉食是不怎么爱的,在蒙古杀羊宰牛的,哪怕舍不得吃肉,只是那肉骨头,那也是荤腥的,顿顿不是骨头汤便是马奶羊奶。
那些东西吃了这么多年,反倒是更想粮食菜蔬,好似怎么也吃不腻似的。
夫人知道了,便让人每日里送鱼虾来,这些东西在蒙古是不怎么能吃到的。
又有新鲜的番薯,各色的果子,竟是没有一顿吃的不顺口的。
郭靖回来,就憨憨的笑。
李萍坐在炕上没起身,只说:把湿衣服换下来,放在炉子边烤烤……又问他说,今儿打到什么了?郭靖一边换衣服一边道:今儿打到一头下山祸害庄稼的野猪,已经拾掇好了给厨房送去了。
管家说一会子给送一块后肘子过来,我叫蓉儿给娘烤肉……说着,便笑起来,娘,蓉儿做的烤肉是最好吃的。
李萍还没说话,黄蓉就进来了。
她得意的轻哼一声:靖哥哥知道什么好?你是压根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她摇着头,既然想吃烤肉,烤猪肉有个什么趣?你得打一只鹿来,不用成年鹿,半大的小鹿肉质是最鲜美的。
另外……可准备了蜂蜜、酸果浆、霜糖、西域来的葡萄酒……这么絮叨吗?穷人家吃顿饭,管饱就行。
好吃当然谁都想吃,可这住在别人家……这就不合适了。
光是听听,就知道她要的好些东西,不是靖儿靠一把子气力能踅摸来的。
蜂蜜还好说,酸果浆也不难,霜糖便是花点银钱,在外面也能买到,可这西域的葡萄酒,好似并不易得。
这得从哪找?还不得麻烦人家主人家。
做客没有这样的,这也不是做客的道理。
那就不吃了。
李萍直接接话,客气的道:怎好麻烦黄姑娘,一会子肉送来了,我给他炖个肘子就好。
真想吃烤肉,夫人送来的那个辣辣的东西是极好的……之前还有阿康送来的西域香料,说是配着羊肉最好不过,我不爱吃羊肉,想来配着猪肉也不差,就吃那个吧。
黄蓉噘嘴,随即又笑:郭大娘何必这么拘谨?他们留下咱们,必是有求于咱们……这天下的人,可没几个傻的会做无本的买卖……这话本也没错的。
但李萍还是马上收了脸上的笑意,道,黄姑娘,靖儿自小,我便教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靖儿对人家有什么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家对我和对姑娘你,都是有恩在先的……我这么说,总没错吧。
她说完,黄蓉低着头没有言语。
于是李萍挪开视线,也不看她,只看一边的郭靖,靖儿,小时候娘告诉你的话,你可记下了?是!娘。
郭靖点头,儿子都记着呢。
主公和夫人救了蓉儿和娘,儿子就欠着人家两条命。
主公?黄蓉的声音都不由的高起来了,之前李萍的话她转脸跳过去了,抓了郭靖话里的重点:靖哥哥……你刚才叫‘主公’……你这是称呼谁为主公?当然是先生了。
郭靖笑了起来:蓉儿啊,我郭家先祖,也是因为皇帝不是好皇帝才造反的。
可如今主公能叫两省的百姓吃上饭,没叫他们饿着冻着,官员敢叫百姓蒙冤,他就先叫官员掉脑袋。
蓉儿,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要是这样的人当皇帝,那肯定就是好皇帝。
只要是好皇帝,我郭靖当然要效忠了……之前在临安,我陪你看戏,那戏词上不是都说,‘有幸遇明君’吗?我如今遇到明君了……李萍眼里闪过一丝什么,然后点头:这话很是。
当年你爹跟你杨叔父相交莫逆,你杨叔父选择的人再是不会错的。
便是阿康,以前是小王爷,不也舍弃了富贵投效过来。
我郭杨两家,一向是同进退的。
靖儿,娘不求你跟阿康似的聪明伶俐能得大用,但恩人若是能用到你的时候,你一定得尽心竭力。
郭靖点头,嘿嘿笑着应好。
这才道:夫人还传我一门武功,很厉害的……黄蓉眼睛一亮:可有秘笈,拿给我看看?郭靖摇头:是口传给我的!能不能说给你听,我还得再问问夫人……蓉儿,你可千万别生气……要不然,我就不学了……要不然说也不好,不说也不行,多为难啊!不学就行了。
黄蓉白了郭靖一眼,自己不是要觊觎,而是想看看真假而已。
既然不给看不给听就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觊觎人家的宝贝呢。
正要说话,就听到外面脚步响,她‘嘘’了一声:有人来了。
只是送肉的人而已,另外还送来两布袋子干果,给李萍当零嘴吃的。
李萍便不好意思:夫人太客气了,给姑娘留着吧。
她发现,凡是有姑娘和表姑娘吃的,就都会带她一份。
把老的当小的似的关爱,叫她心里的防备也一点点去了。
这人就说:是夫人特意吩咐的,您别客套。
李萍跟人家熟了,不免问起了林雨桐:夫人今日可在家?若是在家的话,下午过去一趟。
之前给夫人做了一双便鞋,刚好送过去。
这人却道:夫人刚才出门了。
他脸上有了喜色,大姑奶奶的日子到跟前了,之前大姑爷叫人给送信,言说是发动了,夫人不放心,亲自去了。
阿康要当爹了。
郭靖先欢喜起来,娘,肉等着儿子回来吃吧,我去看看,陪陪阿康。
说着,人就窜出去了。
黄蓉紧跟其后,一闪从眼前就消失不见了。
李萍有些怅然:杨家有后了,郭家呢?这傻儿子啊,什么时候才能娶妻生子。
她便是心里对这黄姑娘有些不喜,也没拦着不叫的意思。
只是……一则可惜了华筝那孩子,临走的时候,也没能跟那姑娘把话说清楚,还是瞒着人家孩子回来的,如今想起,依旧是有些愧的慌。
便是以后为敌,这也总该有个交代才是。
二则嘛,则是听柯大侠说过这个黄姑娘的父亲。
柯大侠她是信任的,找寻了靖儿六年,又教导了十余年,那十余年里,不说是朝夕相处吧,也算是相交甚深。
柯大侠没别的,除了固执和暴躁之外,对靖儿是极好的。
提起黄姑娘,柯大侠那是句句妖女。
又有个要杀靖儿的父亲……这叫自己心平气和的跟这姑娘相处,着实是有些艰难。
可自己也知道靖儿的性子,如今柯大侠几人也不在,有些事,谁能劝劝靖儿呢?这么想着,一时之间就有些心不在焉。
胡乱的吃了一口饭,就拾掇自己,想着等夫人回来,真得过去一趟了。
得问问阿康那边如何了?他媳妇是生男还是生女了?也得求求夫人和先生,只怕靖儿这小子,如今还愿意听先生的话的。
林雨桐并不知道还有人等着见自己,她这会子就在完颜康的府上。
穆念慈要生了。
她此时也不知道肚子里这个是不是杨过,如今也顾不得想了,孩子眼看就出来了。
这一胎养的好,许是跟穆念慈自身习武有关,孩子生的也很顺利。
羊水破了就叫人送消息,等自己过来的时候,已经开了四指了。
一个多时辰,孩子冒头了。
一直到孩子呱呱坠地,穆念慈的精神状态还是好的。
还有劲儿问:是男是女?好着吗?好着呢!是个健康的男孩。
红彤彤的猴子一只,林雨桐抱给穆念慈看了,她才真觉得浑身一松:杨家有后了。
杨家吗?林雨桐看着孩子,到底姓啥,叫完颜康定吧。
完颜康逃避了,没急着定孩子姓什么。
一听到孩子哭,不知道为什么眼圈先红了。
郭靖搁在一边兴奋呢:阿康,你当爹爹了。
里面又适时地传来产婆的说话声:小王爷,是位公子。
男孩?郭靖的喜悦都溢出了眼睛:阿康,是个男孩,想好取什么名字了吗?完颜康愣愣的,名字早就想了一百个了。
这还不算父王和杨铁心叫人捎过来的名字,但此时,看着郭靖就这么单纯而又美好,不掺杂半丝芥蒂的欢喜,他一时间喉头哽住了。
本来想按照父王取的名字叫的,但此刻,看着郭靖,他怎么也说不出口。
别管自己的亲生父亲还是养父,自己都有父亲,他们都等到了自己儿子的出生。
可郭家呢?若不是因为母亲救了父王,父王觊觎母亲,郭家也不会被连累变成如今的样子。
说到底,丘处机的错处倒是少,反倒是自己的父母的错处更多。
面对郭家,面对郭家伯母,面对如此一个郭靖,他没法把‘父王’这两个字叫出口。
也没法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沉吟半晌,直到林雨桐抱着孩子出来给完颜康看,完颜康才道:取名为‘过’……这算是给郭家一个交代,至于姓氏……原本没打算定的,但既然因为父王和母亲得了‘过’这个名儿,那姓就恢复吧,杨过……说完,他看向林雨桐,无奈的笑了笑,这姓氏就咱们几个知道,以后,叫他过儿便是。
等将来,用不用完颜这个姓氏都没关系的时候,叫他姓杨吧。
所以,他还是杨过!林雨桐抱着这孩子……想想家里玉雪可爱的女儿,又开始牙疼了。
给把孩子送进去之后,多少有些不自在。
这边照看穆念慈是包惜弱的母亲。
这位包姥姥人很慈和,完颜康将人留在家里,一是代母尽孝,二是养孩子的事,家里确实是少个叫人放心的有经验的老人。
如此,就这么留下来了。
林雨桐又给交代了一番,就从里面出去,打算回去了。
郭靖其实不知道这‘过’是因他而取的,回去的时候还跟母亲说呢,……怎么给孩子取这么一个名字?李萍心里便有数了,拍了拍儿子,以后,拿他当亲兄弟就好。
那孩子不是不知道好歹,自己的儿子又是这么一个脑子,若是有人护着他,一辈子也走不了大折子。
她当然知道那黄姑娘很聪明,但女人家的聪明少有像夫人那样的。
黄姑娘对靖儿好她当然知道,也知道这姑娘一心为靖儿筹谋。
但是,这姑娘她……不知道怎么说的李萍就想:这姑娘她待人先想的便是一个‘得’,思量着能得到什么,却仗着聪明从不舍得先‘舍’。
或许,她是有‘舍’的,面对靖儿,叫她付出多少她都愿意,可换个人,她却不肯吃亏的。
这怎么可以呢?舍得舍得,总归是先有舍才有得的。
别人许是觉得自家靖儿跟她在一处,是占了她的便宜。
可叫自己这个当娘的看来,这么说也是有失偏颇的。
若是把两人看做一体,别人肯迁就她的聪明,未必不是看在靖儿憨厚的份上,毕竟她的算计为的都是给靖儿谋好处的。
靖儿是舍得‘舍’,她才能落一个‘得’。
这真不是自己这个当娘的护犊子,只看自己的孩子好。
从蒙古一路上上回来,大事虽没碰上,但小事天天有。
她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不是看在这个小哥是老实人的份上……如何如何的,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别人许是觉得自家儿子高攀,可她是真觉得,不一定。
华筝是蒙古公主,若是为了大义不能缔结姻缘,这话另说。
可除了华筝,其他好姑娘也很多。
不论是农家女,还是商家女,在她看来,都好过江湖女子的。
她盼的,也不过是儿子能为父报仇,之后,能找个好姑娘,不管是耕读织布,还是放马牧羊,只要过安稳的日子就好。
如今,靖安想要跟着先生,成就一番大事。
她是妇道人家,可也知道这些事,不深入到里面,是看不清里面的弯弯绕的。
更知道,凡是能参与大事的,无不是佼佼者。
跟这些人在一起共事,能处处都带着黄姑娘吗?便是允许她带着,便是她的武功高能偷着跟着,可她就一定比那么多的能人更能干吗?便是聪明人,她也才多大的年纪,自幼长在岛上,见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是否是万事都听她的才是对的?这些事想想,便觉得若是靖儿执意要跟黄姑娘一起,倒不如去江湖闯荡来的好。
她心里复杂的这么想,可真开口跟儿子说:娘怕你被人坑了,你还是去玩吧。
又觉得这话实在是伤人的很。
可若是跟阿康的关系莫逆,那自己还能放心一点。
自己这傻儿子对谁好那便是真好,不藏一点奸。
阿康那孩子心思深,倒是面对这种憨人,他能少些戒备。
若是他能护着靖儿一两分,有事的时候哪怕给提个醒,那都会不一样的。
心里这么想着,就一路寻了林雨桐来。
林雨桐正跟四爷说杨过的事,结果下面的人禀报说郭大娘来了。
她急忙出来,郭大娘已经在小厅里等着了。
两人见了礼,郭大娘拿了一双便鞋出来,我自己做的,手艺不好……不!真挺好的。
之前郭大娘还给龙儿做了几双绣鞋,都是极好的手艺。
林雨桐还问说:大娘是临安人,临安的织锦之术天下驰名,想来大娘也精通此术?郭大娘点头便笑:自幼学的,便是荒疏多年,也不敢忘。
那就好!如今棉花才刚刚种出来,这用棉线纺织织布,也只在南地有一些。
树棉的棉絮纺织成线织成布,工艺也不算多成熟。
如今棉花大面积种植,此法应该推广才是。
便是想弄出纺织机,但这也不是一蹴而蹴的事。
凡事都有个过程。
林雨桐就叫丫头取了点样品出来给她看,把大致的情况又跟她说了,这么一说,郭大娘便懂了,她一脸的喜色:若是家家户户一年能有几十斤棉花,穿戴铺盖便能自给自足了。
自给自足是如今百姓最向往的日子。
有吃的有穿的,有点盈余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年,这便是最最上等的日子了。
这虽然跟四爷和林雨桐想要的有点远,但有生之年若是能打好这个基础,便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这是郭大娘拿手的事,她应承的特别爽快。
像是郭大娘这样的人,林雨桐还找了不少。
专门把隔壁的宅子空出来了,收拾出来安顿这些人。
院子里跟这边开了一个门,以后那边的事叫郭大娘配合管事管着,再是合适没有了。
李萍是没想到过来一趟还有这样的事,一时便欢喜无限。
这才想起她过来找夫人的缘由了:……那黄姑娘,好是极好的,对靖儿的心更是十成十。
可这……我之前恍惚听了一耳朵,这傻小子要去那什么桃花岛,说是送上去叫人家处置的……这……不能因为喜欢那黄岛主的女儿,就连命都不要。
更何况,靖儿何错之有?林雨桐听明白这话的意思了。
李萍对黄蓉说不上多喜欢,但若是儿子要娶,她也不反对。
可如果因为娶这姑娘去见人家父亲,从而引来杀身之祸,她是一万个不乐意的。
李萍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来:……靖儿叫先生主公,又说出不少道理来……就像是之前说的,什么人做皇帝是好皇帝这些,早前他是万万不会说的。
如今这么说了,还说的头头是道,证明有人教自家这傻儿子了,想来这是先生之功……没错,这段时间,四爷没事的时候确实跟郭靖闲聊的时间最长。
如今的郭靖还不是郭巨侠,还是初出江湖的毛头小子。
有些事也不是说教能成的,这都得潜移默化的去影响。
但如今影响到什么份上了,林雨桐也不知道。
听李萍这么说,林雨桐就笑:大娘是想叫我们夫妻劝劝郭少侠吧?李萍不好意思的笑:这傻小子,我也是没办法。
这孩子以前听他师傅们的话……可为了黄姑娘,他师傅们的话也不听了。
我这次能回来,还多亏了柯大侠一路接应。
只是这路上,柯大侠和黄姑娘有了几次言语冲突,柯大侠怪靖儿没站在他的立场上,一气之下,一走了之。
如今在哪我也不知道……便是请来,只怕他也不听。
如今见这小子还肯听先生的,我这才厚着脸皮求上门来……可我们劝,人家也不听啊!这对CP,真不是想拆就能拆的。
四爷和桐桐也怕招人骂啊!如今这粉丝那都是惹不起啊惹不起!林雨桐只得说:大娘你这是关心则乱了。
您想啊,这黄岛主只黄姑娘这一个宝贝姑娘,只要黄姑娘宝贝的人,黄岛主哪里能真如何?您还说郭少侠一向听话,为了黄姑娘,娘的话不听,师傅的话听不进去。
这做父母的愣是拿孩子没法子。
您是如此,难道黄岛主就不是如此。
这向来啊,能硬的过孩子的父母,不多!这话……倒是也没错。
林雨桐见李萍尤自犹疑,便又道:这个大娘只管放心,黄岛主我是认识的,他不是真像传言中所说的那般,你这心,只管放在肚子里就是了。
李萍这才放松下来,又谢了再谢才告辞离开。
人走了,林雨桐就朝外道:人走了,进来吧。
黄蓉的身影这才闪出来,噘着嘴走进来,懒懒的瘫在椅子上:真是可恶,人人都当我爹是大魔头。
林雨桐就说她:那是郭靖的娘,亲娘。
历尽磨难生下他,含辛茹苦养育他……不是说他娘……黄蓉气哼哼的,是说那老瞎子,若不是老瞎子在他娘面前说这个说那个的,她也不会不喜欢我……那老瞎子也不能叫的。
好歹是授业恩师!林雨桐这么说,黄蓉轻哼一声:只是那三脚猫工夫,还敢说教靖哥哥武功。
靖哥哥都是被他们都耽搁了。
呃……好吧!这话题不能继续了。
林雨桐只能问她说:你是因为郭大娘才来的,如今郭大娘走了,你是不是也……也走吧!我这也挺忙的。
黄蓉却突然起身,绕着林雨桐坐的椅子转了两圈:完颜康家添了儿子,郭靖他娘挺着急的。
我也想跟靖哥哥成亲呀,只可惜我爹那个老顽固……她不开心的跺跺脚,而后道:你既然跟我爹认识,能不能请我爹来。
当着你们的面处理我们的事,也顺便叫靖哥哥在你们面前跟我爹提亲,你们来给靖哥哥做媒人跟我爹说我们的亲事可好?………………………………林雨桐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我们替郭靖提亲?这个:我得跟龙儿她爹商量商量……这种事有什么要商量的吗?黄蓉很不理解。
当然要商量了,四爷一点都不想沾江湖事的,叫他跟黄老邪提亲?不成的!林雨桐不打算为难四爷,就说:你们跟七公熟悉,不如请七公出面。
黄蓉看看林雨桐:你不是说我一年之内得在府上治伤吗?如今又叫我走?那好吧,我走就是了。
说着,再不理林雨桐,转身就走。
都走到门口了,又站住脚步,扭头问道:人家都说要走了,你还不拦着人家。
林雨桐白眼一翻,转身进屋去了。
你就不能等一年再提婚事?进去的时候,四爷正给商队那边写密信,见她进来了就问有什么要紧事没有?没有!哪里有什么要紧事。
她凑过去看四爷写的是什么,一看之下才发现,四爷竟是给商队那边去信,叫他们密切注意明教的消息。
波斯明教已经朝这边发展了,这个动向就得注意了。
送走了密信,四爷又开始归拢送过来的消息,如今这些消息看的林雨桐头疼。
三月的时候木华黎死了,死在了山XI。
此人的才干着实卓越,蒙古那么多大将中,只有他不光注重攻,还注重守,凡是占领的城池,特别注意拉拢当地的汉人。
这些之前都是金国的地盘,也用汉人来抵抗金人。
幸而这人现如今死了,之后金国又朝前推进了一些。
这地界其实就是金蒙两国交战区,可以说,也是敏感非常的地方。
而且这局势几乎是天天在变。
看完了这边的消息,又看西夏那边的。
西夏国,如今德任是太子,但是西夏皇让太子领兵攻金,认为这样的时机已经到了。
但德仁却不想这么做,抗旨了。
如今,这个太子位很有些摇摇欲坠。
四爷看桐桐,林雨桐便知道,得叫李莫愁亲自走一趟了。
她点头表示明白,明天就安排。
四爷就朝后一靠,看下一封。
接下来这封,就更有意思了,如今金国的皇帝,也就是后来被册封为宜宗的,如今六十一岁的他病了,而且病体有些沉重。
林雨桐不太能记得住年号,便是记住年号,又哪里能记得住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
可四爷记得,他意味深长的道:要不是这条消息,我还真就给忘了。
今年十二月,这位宜宗会病逝。
而在他驾崩之后,先入皇宫的不是太子守绪,而是英王守纯……嗯?皇家那点事,经历过的人比没经历的人要更清楚一些。
太明白这种不是太子的人先入宫里面可能存在的猫腻了。
林雨桐不由的问:后来呢?这皇帝是太子的,还是英王的?太子的。
四爷挑眉道:是太子急遣枢密院官及东宫亲卫军官移剌蒲阿,统兵三万屯于东华门街,命护卫四人在近侍局监视英王。
之后太子守绪奉遗诏即帝位,改元正大,是为哀宗。
这近侍局,是金国的官署名,属殿前都点检司。
掌侍从,承奉敕令,转进奏贴。
这个承敕令,转进奏帖的权利很要紧的。
也就是这圣旨都从他们手里过的。
若不是在这个地方看住了,太子也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奉遗诏即帝位’。
这一点林雨桐当然明白,她眼睛眨巴了一下,问说:这若是咱们帮帮英王,叫他顺利继位呢?四爷就轻笑:别总说我坏,其实这坏起来,你也不遑多让。
两口子相视一笑,有些心照不宣。
也别说谁坏了,反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么多年,熏染的也差不多了。
林雨桐就问说:这完颜守绪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啊?!四爷心里算了一下:年纪不大,二十四五岁大小。
那这便是快死的宜宗完颜珣的儿子中年纪较小的吧。
虽然这完颜洪烈历史上没有,但其他的却没多少变化。
太子是完颜忠,但是后来完颜忠病死,完颜忠的儿子被立为太孙,可这个皇太孙完颜铿后来也死,这才立了完颜守绪做太子……林雨桐就不解了:从这里看,完颜忠是压根就没想叫完颜洪烈当太子,完颜康就更不可能当太孙了……这不是已经册封了年纪轻,比完颜康也大不了几岁的完颜守绪吗?四爷摇头:太子太孙先后死了,谁也说不准,这再一个太子会不会活到皇帝驾崩。
是说夺嫡之争!林雨桐也不说话了,夺嫡的惨烈他们清楚。
有太子又如何,拉下来便是了!能拉下一个,就能拉下两个,生在皇家,这点想法都不敢有吗?这完颜守绪算个好帝王吗?她这么问。
四爷只说了一句:在宜宗死后,他第二日从外地赶回,能迅速的控制局面登基继位,算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漂亮的事了。
可惜,这惊艳的亮相只是昙花一现。
之后便再没多大的建树。
反倒是识人不明,任用目不识丁的白撒为丞相,到了后来一路逃亡,不正面跟将士同生共死,却跟被狗撵的兔子似的,到处流窜。
好在骨气还有几两,没做亡国之君,勇敢的选择了自杀。
生平履历简单的很,四爷就说:从二十五岁登基,到三十七岁亡国,他坐了十二年皇帝。
金国只剩下十二年的国运了。
这么一说,林雨桐便拿定了主意:……拖住完颜守绪……哪怕只多拖一天半天……这事我去……四爷瞪眼:你去干什么?多大点事就得你去?那谁去?这事又不急,到时候杨过也差不多过了百日了。
除了完颜康,还会有谁?他这么说,林雨桐也笑,还真是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事不急,但是莫愁去西夏的事却有些急。
但是叫她一个人去西夏,林雨桐还真不放心。
可……能跟她同行的人,要找起来,这一时间,还真找不到合适的。
而此时,一个人自己找上门了。
欧阳克及时的出现了。
这家伙一直跟着黄蓉的,可每每总能被黄蓉给甩了。
不知道他对缥缈仙的执念还有多少,这次出现,找的依旧还是黄蓉。
林雨桐也不知道查老先生干嘛总弄些年龄不大搭配的人往一块凑,反正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年人,追着人家正是妙龄的小姑娘跑,是有些叫人瞧不过眼。
欧阳克来找林雨桐,话倒是问的很客气:听说夫人要给黄姑娘做媒?谁说的?我可没答应。
但当着欧阳克的面,林雨桐要是否认,这不是把麻烦往黄蓉那里推吗?黄蓉老神在在的坐着,似笑非笑的看欧阳克。
她看出来,欧阳克这家伙,对这位夫人还是挺客气的。
林雨桐皱眉:不是我要做媒,是一位老前辈要做媒。
黄蓉一笑,这么说也行,洪七公算是一位老前辈。
可欧阳克却以为,这个老前辈指的是缥缈仙。
他若有所思,然后就拱手朝黄蓉道贺:那就恭喜黄姑娘了。
之前对黄姑娘多有冒犯,姑娘只当是玩笑便罢了,很是不必在意……黄蓉才不信他这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了,便道:老毒物生的小毒物,都不是好东西。
这话就很不客气了。
欧阳克挺忌讳别人说他是欧阳锋的儿子的,哪怕是亲生的,也都是以叔侄相称。
何况这么谩骂……林雨桐眼见的欧阳克眼里闪过一丝阴霾,就见他扇子哗啦一声打开,林雨桐用帕子捂住口鼻,却听外面一声娇呵:谁敢在这里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