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也闹不明白薛家是不是给了银子,或许是给了自己的姑妈收着也未可知。
她见场面有些僵,笑着接过话:哎呦!谁见了银子还往外推不成。
老太太,咱们家纵然不缺银子使,难道林姑老爷就缺了银子不成。
既然姑父想着法子孝敬您,您就赏脸接下来吧。
若是大家都不要的话,我可就叫人搬走了。
说着只嚷,平儿,赶紧的,叫了你二爷,咱们抬银子回去。
这可不是坐在家里发了一笔横财。
屋里众人一笑,气氛为之一松。
史氏指着王熙凤笑道:果真就是个破落户儿。
拿去吧!拿去吧!你表弟表妹来了,你多照看些也就是了。
这就是充到公帐里的意思。
王熙凤心里一松。
年前收上来的银子,过年都耗费的差不多了。
林家这两千两银子,应该能支撑一段时间。
接下来众人说说笑笑,林雨桐一边应付着众人的问话,一边用余光观察林黛玉。
见她又跟贾宝玉凑在一起,头挨着头嘀嘀咕咕,眉头就皱了起来。
看来原著的力量是强大的。
说了那么多贾宝玉的不是,这一见面就又忘了。
她也有些心灰意懒了。
谁还能背负谁的人生不成。
王夫人是怎么也不会同意宝黛的,那就看看这最后的结果吧。
恐怕只有伤了心,或许就能成熟吧。
反正,林黛玉的身体现在是轻易死不了的。
就随她去吧。
劝不过来,但残酷的现实是最好的老师。
她会有明白的那一天的。
至于她的名声,她都不在乎,一味的想着挣脱世俗的规矩。
那就去吧。
反正自己的名声本来就说不上好,也不在乎被这个便宜妹妹带累一回。
自己又何必做一个讨人嫌弃的恶人呢。
林雨杨看了林黛玉一眼,眼睛眯了眯,没做声。
一屋子女眷,他轻易不开口说话,眼睛低垂着,很少抬眼。
晚饭很丰盛。
林雨桐不知道满汉全席是个什么样子,但今儿的菜色统共六十六道,也顶的上半个满汉全席了。
这还不是贾家的最高规格。
林雨桐和林雨杨都是受过苦的,对于所谓的油腻,一点也不在乎。
只是林黛玉的胃口最近被林雨桐养刁了。
平时给她的都是她惯常的口味,清淡的很,即便肉食,也是做得尽量没有荤味。
猛地一见这些东西,她还真就吃不下。
拿茶汤泡了饭,吃了两口,就算完了。
林雨桐看着就又皱了眉。
食不言寝不语,打发了一顿饭,天色也就不早了。
今儿才下船,到了也没歇着。
我就不留你们了。
早早的回院子歇了吧。
史氏笑着安排。
林雨桐应了,在王熙凤的陪同下,走了一刻钟才到了菊芳院。
院子比想象中的小,或许是因为在林家各自都有独立的院子的缘故,两进的院子,丫头婆子一塞,就显得局促了起来。
这里自是比不得林家宽敞,委屈妹妹了。
王熙凤见过林黛玉的院子,自是知道这里没法子跟林家相比。
我们家人口少,不比贵府人口兴旺。
这里已经很好了。
劳烦嫂子费心。
林雨桐笑着客气。
两人寒暄了几句,这才送王熙凤出了门。
院子两边各是两个跨院,姐们俩一人一个。
从院子中间的回廊穿过,就是林雨杨的院子。
平时有一道门,内院的丫头婆子没有许可,是不许出这一道门的。
门的那一边,是林雨杨的院子。
当外院在用。
不仅有起居室,还收拾出了待客的地方和书房。
再往前走,就又是一道门。
出了门,有一射的距离,就是后墙,墙上开着一处不大的门,门外就是一条巷子。
巷子是一条死胡同,平时没什么人经过。
出了胡同,就是街道。
再转百十米,就是繁华的宁荣街了。
可以说是闹中取静,又极为便利的所在。
林雨桐将院子打量了一遍,又看弟弟这边一切都妥当。
这才去了林黛玉的院子。
一会子叫厨下给你下一碗素馄饨来。
晚饭没进几口吧。
林雨桐笑问。
猛地有些不习惯。
林黛玉抿嘴笑。
有几分不好意思。
林雨桐点点头。
吃完了就早点歇着,累了一天了。
姐姐也早点歇了。
林黛玉起身要送。
林雨桐拦了,你身子弱,晚上还冷,别出门了。
又吩咐芷兰芳华,看好你们主子,有不好的就赶紧禀报。
两人郑重的应下来,林雨桐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咱们这院子之前倒是没人住过,叫做菊芳院。
薛家住在梨香苑。
那位史家的姑娘跟贾家的那位宝二爷,住在史家老夫人的碧纱橱里。
春儿小声禀报。
这就已经开始打探消息了。
林雨桐满意的点点头。
菊芳院就菊芳院,菊可是长寿之花,林家最缺的就是寿数。
这个寓意很好。
至于薛家的梨香苑。
她还真不想。
书上描述的话是这样的: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
小小巧巧,又只有十余间房舍,哪里够自家住的。
丫头婆子都塞不下。
林雨桐暗搓搓的想,薛宝钗身边只有一个丫头,是不是也跟住不下有关啊。
要不然薛家也不至于买不起个丫头。
再有,让林雨桐想不通的就是,既然是荣公的暮养之所,拿出来给亲戚住也就罢了。
怎的到了修大观园的时候,又给了小戏子住。
甚至到了最后,成了尤二姐停灵的地方!这还真是不屑子孙啊!老祖宗的地盘,也能这般的糟践。
要是一般人家,这样的地方只能留给家主或是子弟读书之用。
不管原著中梨香苑代表了几个意思。
说他是宝玉通情的地方也好,说它暗指梨园戏院,代表人生如戏也罢。
还有的说梨花同‘离’,注定悲剧。
不管别人怎么说,又不是自家住!谁管它呢。
不过对于史湘云接替了林黛玉,住进了碧纱橱,还是让林雨桐诧异了一瞬。
这史氏还真是毁人不倦!却说那王熙凤回了屋子,平儿就迎上去,伺候她脱了大毛衣裳,简单的梳洗。
这才让人摆了饭,奶奶好歹先吃一些。
贾家的媳妇都十分苦逼。
人家吃着,她们得看着。
到了此时,才有功夫吃饭。
王熙凤往炕上一坐,可不是累死个人了。
你是没见到,端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凭她是谁,还能强过奶奶去。
平儿笑道。
这可不是糊涂话了!强过我不是一星半点。
就那能豁出去的性子,我端是比不上的。
王熙凤叹道。
平儿笑笑,转移话题道:那两千两银子,上了公帐。
刚才我瞧着,太太又打发周瑞家的去了账房,该是支银子去了。
王熙凤点点头:只怕是预备给宫里来人的。
算着日子,该来取银子了。
哪一次没个三五百两,都是打发不走的。
过了元宵就来了一回,给了二百两,看着不大喜欢的样子。
这次没有五百两,恐怕不好说话。
什么没有五百两不好说话。
门外传来贾琏的声音,他撩起帘子,笑着走了进来,凭他是谁,都先别管。
大老爷那里又说话了,说是看中了一个什么画,让先拿八百两过去。
我这就得赶紧了去支银子。
王熙凤放下筷子,气道:刚进账了两千两,太太少说也要支一千两,大老爷又要八百两。
横竖只留两百两在账上,明儿还不够老爷那些清客们一顿戏酒钱。
这日子可怎生过。
那你说,这给谁不给谁。
大老爷也未尝不是看着太太支银子才想起这一茬事的。
今儿要是拒了,可就不是小事了。
贾琏坐在炕沿上,明儿不拘哪里,省出一抿子,也就够使了。
再说了,这林家放了银子,薛家不好意思白住着不是。
只怕明儿就又送了银子过来。
你也就周转的开了。
王熙凤叹了一声,罢了罢了,随你去吧。
贾琏这才起身,晚上我就不回来了。
大哥哥那边打发蓉儿来请了。
说是请了宫里的什么太监吃酒。
我也不好不去。
呸!什么太监。
王熙凤斥道,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粉头姐儿,糊弄鬼呢。
贾琏只往外走,我身上又没有银子,哪家的粉头姐儿不要银子倒贴啊。
只一味的多心。
说着就甩了帘子出了门。
气的王熙凤又摔碟子拌碗。
贾琏转头去账上支了八百两银子,给贾赦送了六百两。
留了二百两在身上,才带着旺儿出了府,找贾珍贾蓉父子去了。
周瑞家的将银子指给王夫人看,太太,一千两足银。
这林家倒也是大方的。
王氏点点头,那夏内监只怕要来也就这两天,拿五百两在外面,其余的都收起来吧。
暂且用不上。
周瑞家的低低的应了一声,问道:姨太太打发人问,这次给银子是放在公帐还是给太太收着。
王氏捻着的佛珠一顿,先拿过来吧。
搁在外头,经不住一日的开销。
早早就得支应没了。
我先收着的好。
二奶奶问起来,怎么说呢。
周瑞家的又问。
就说大姑娘在宫里要打点,我急着用,就先支走了。
王氏又对着佛经,捻起了佛珠。
周瑞家的应了,这才转身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