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288章 那个年月(17)五更

第288章 那个年月(17)五更

2025-04-03 17:30:28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四爷正想着应该去一趟内蒙的时候,调到兵团的正式通知就下来了。

一边是辛苦谋划来的差事,一边是素未谋面的姐姐。

怎么办?去还是不去?去了,兵团这边怕有变故。

不去,又怕印薇那边有个闪失,没办法向印长天交代。

明天先去兵团,见了连长,咱们开了证明,就去内蒙。

四爷低声道。

人家能答应吗?林雨桐吸吸鼻子,那这屋子暂时就先不收拾。

四爷点点头,就先这么放着。

第二天,天不亮吴春来就送四爷跟林雨桐去兵团。

到了地方,人家才刚出操结束。

林雨桐这才想起来,人家这是半军事化管理。

严格着呢。

你小子,来的还挺早。

连长办公室里,有个中年的带着小胡子的中年汉子刚刷完牙,,手里还拿着牙缸和牙刷。

看见林雨桐就笑道,这是小林。

你的医术,这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连长好。

林雨桐笑眯眯的问好。

连长也笑,坐。

等指导员来,咱们就把手续办了。

四爷赶紧拉了连长,上次听谁说了一耳朵,说咱们兵团想要买马?你小子耳朵倒是灵光。

连长就问,你有路子?四爷就拉着连长到一边咬耳朵。

……那边不卖……人家也有任务……这是连长的声音。

……人现在伤了……给啥补偿都是虚的……还不如咱们借着这个借口……这是四爷的声音。

……这可对不起你姐姐……你要想去……我批假……这咱们可不地道……这是连长的声音。

……给什么补偿……一张奖状……一份表彰……不实在……四爷的声音有些无奈。

连长的声音就大了,说,你到底打什么主意?四爷就笑道:要真是伤的重了,估计他们也不想沾上这事。

你给我姐开一个愿意接纳她前来落户的证明来……这不行。

连长摇头,我没这权力。

咱们兵团就是一个借口。

这东西我回来就还给您。

等我把人领回来了,我就找老支书去,把我姐的户口落在靠山屯。

不是真搁在您这。

四爷低声解释。

连长这才恍然,你是觉得兵团的招牌好使?这不是废话吗?出了这事,他们就得放人。

四爷小声道,剩下的落户的事,我去办。

您看行不行?马的事包在我身上了。

事情敲定了,我就给您电话,您再打发人去接马。

连长搓搓脸,这事整的!他转了两圈才道,要不是明年种黄豆的任务又增加了,我可不跟你在这里绕圈子。

春上等着开荒呢。

这马要是没有,咱们连就算累死几个这任务也完成不了。

原来是开荒种黄豆啊。

黄口能出口,出口了就能换回更多的外汇。

有了外汇才能买人家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啊。

所以,这种黄豆的任务十分的要紧。

连长看着林雨桐,怎么还带小林去啊?您刚才不是说了吗?她的医术好。

这一路上的,没个懂行的人行吗?四爷顺嘴就用他的话把人家的嘴给堵了。

你小子,这花花肠子不少。

连长顺手开了证明,有出门办公差的证明,还有允许前来落户的证明。

成。

您等我电话。

四爷将证明拿了就递给林雨桐,然后转身就走。

还急着赶火车呢。

滚蛋!连长搁在身后骂道。

指导员已经在门口听了一会了,见两人都走了,才问道:这小子有谱。

说过的话一口唾沫一个钉。

要不是有谱,我能叫他这么折腾。

连长说着,就拿了四爷留下的手续,看见没,手续给我放下了,叫我替他办了。

我都成了他的办事员了。

只要能弄来马。

别说成了人家的办事员,就是当牛做马也愿意。

否则,开春了,全连都得当牛马使唤。

指导员放松了肩膀,我这心里都轻松不少。

直到上了火车,林雨桐才问四爷,真能把户口迁到靠山屯啊?能!四爷叹了一声,只要他们肯放人,就能迁。

以前呢,都想着回城。

想着把户口迁回城里。

这却是不好办。

但要在农村,不管是靠山屯,还是山东老家。

其实都行。

有愿意接收的地方就行。

其实山东老家最好,回去村里人都是族人。

也有人照顾。

但咱们现在没功夫去山东开证明啊。

就只能落在靠山屯。

就是在村里干农活,也比在内蒙被狼撵着强多了。

再说了,有李队长照看,不会有什么重活。

咱们又在跟前,反倒更放心。

还真是这个道理。

人都有定向思维,迁户口要是不迁往城市,那跟在农村,有什么区别的。

可如今这么一说,虽然同样是农村,但是安全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好。

她承认,这人跟人的脑子还真是有差别的。

辗转了三天,才算是到了内蒙。

等赶到医院的时候,又过了两天。

印薇已经醒了,但伤口并没有愈合的迹象。

她也是醒来后才知道当年年幼的弟弟来信了。

给寄来的粮票也帮了大忙,要不然,这几天在医院真是得饿着了。

但是不管怎么想也没想到,这个弟弟竟然接到消息以后亲自赶来了。

她靠在床上有些手足无措。

对于她来说,这个已经长成青年的小伙子,太陌生了。

她来这里已经七年了。

七年没离开过,没见过任何亲人。

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人相处了。

大姐!四爷先叫了一声。

嗳!印薇比划了一下,我要来内蒙以前,还去你们学校去偷偷看你了,那时候,你才这么高……她失笑道,要是在外面碰上,我都不敢认。

四爷笑着点点头,我认得大姐就行。

我是在大姐背上长大的,忘了谁也忘不了大姐啊。

他在来的路上,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那些印臻脑子里久远的记忆一下子就冲了出来。

印臻除了记挂父亲,记挂最多的就是这个姐姐了。

那时候的孩子都是大的看小的。

生下印臻的时候,印薇都七八岁了。

正好看孩子。

大人上班,可不就是这个姐姐带着他长大。

两三岁的时候,这姐姐上学都带着他。

觉得托儿所的那些阿姨不好,老偷着掐孩子。

其实看着他父亲的面子,没人敢那么对待他。

只不过是这个大姐不放心罢了。

这一背,都背到六七岁大。

娇惯的他不愿意走路,就想着叫姐姐背着他走。

现在大姐背不动你了。

印薇擦了把眼泪。

这弟弟不是一个妈生的,却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

换我背大姐了。

四爷有些感慨。

他跟姐妹们没亲近过,如今有了印臻的记忆,才觉得他欠了这个大姐良多。

大姐放心,这次我接你回去。

说着,就站起身来,看了林雨桐一眼,才出去了。

林雨桐先看了印薇的伤,才低声道:这伤我能治,用不了几天就好。

但是大姐还得忍耐几天,等胤禛把事情办好了,咱们再治。

因伤回城?印薇愕然的道,父亲的问题不解决,没法回城的。

不回城,跟我们去东北。

林雨桐小声道,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了。

只要这边放人,咱们就走。

印薇看了看不见愈合的伤口,伤口不好,他们就不敢强留下我?对!林雨桐点点头,我们俩如今算是兵团的人。

以前插队的靠山屯,是个不错的地方。

支书队长跟自家人没啥区别。

你去了就知道的。

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总比现在轻省。

印薇点点头,不管在哪,有个亲人也好啊。

我十七岁离开家,到现在没见一个亲人的面了。

林雨桐就笑道:那明年,咱们一起去看看印叔叔。

能见?印薇抓住林雨桐的手问。

林雨桐点点头:能见。

两人絮絮叨叨的说话,四爷回了的时候都是晚上了。

成了。

四爷跟两个人道,再等两天,等兵团接马的人一到,咱们就走。

好利索!第二天,两人动身,去了印薇插队的地方,取她的行李。

结果真是骑马走了一天都毫无人烟。

四爷的蒙语说的跟母语似得,林雨桐也能听懂,简单用语也会说。

因此跟当地人交流半点问题都没有。

一路顺畅方便。

印薇的行李实在说不多,一床被褥,两包衣服。

完了。

在临走以前,四爷又给云南山东和劳改农场各拍了一份电报,告知他们,印薇被他接走了。

以后不用往内蒙寄钱寄东西。

大姐,我背你。

四爷弯下腰,轻声道。

印薇的手搭在四爷的背上,一下一下的摩挲,这个当年被她背在背上的孩子,已经能背她了吗?眼泪如同决堤的水,滚滚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