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301章 那个年月(30)六更

第301章 那个年月(30)六更

2025-04-03 17:30:28

紧接着的两天里,两人去了后海滑冰。

都说后海这里聚集着王府。

但其实,都是大清晚期的王府。

没有一个是四爷熟悉的。

不过,后海跟紫禁城很近,一不小心,就能看见红墙黛瓦。

叫人心里生出许多的怅然来。

本来想去吃全聚德的烤鸭,但是到了里面才知道人有多少。

桌子上有正吃着的人,边上有等的人。

更糟糕的是,你等上半天,很可能就碰上人家到了打烊的时间了。

这时候的店,根本就不会因为谁晚下班的。

于是,他们也就不去凑热闹,转身去涮羊肉了。

涮羊肉的店铺很多,好似谁家都有几手绝活。

如此晃悠了两天。

林雨桐才带着一大桶子油,回了林家。

将油桶子套上麻袋,然后绑结实。

不敢给人看见啊。

今儿回家,家里有人。

林妈请假在家,等着林雨桐。

结果这孩子是个没良心的,去玩了,根本不记得还要回家。

另一个在家的是二姐。

你这孩子,咋这么实诚呢?林妈妈这话是对四爷说的。

觉得这俩孩子这两天没回来,是想办法弄油去了。

这都够家里吃好几年的。

这是一年的量。

明年再想办法叫人给你捎回来。

四爷就说了一声。

林二姐就拽着林雨桐,然后毫不掩饰的打量四爷,哪找的?挺精神啊。

哪找的?几百年前带回去的。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林雨桐抿嘴一笑,反问她,大姐那边要结婚了,你这边呢?什么情况?你当我是大姐那傻子呢?林二姐辫子一甩,一套家具,二老归西,三转一响,四十平方,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十元工资,八面玲珑;酒(九)烟不沾;十分听话。

她哼了一声,满足这几条,二话不说,明天就领证去。

林雨桐目瞪口呆,她突然发现,时代不管怎么变迁,这女性的择偶标准,好似从来都没变过一样。

后世很多人都说,最好的条件该是‘父母双亡,有车有房’。

可其实回到过去,核心还是没变。

就说三转一响。

三转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一响指的是收音机。

自行车在现在的价值,绝对顶得上后世的一辆小轿车。

这跟后世结婚要买车没什么区别的。

手表这玩意,就跟姑娘手上的戒指应该是一个级别的。

四十平方,这对现在的人来说,绝对是大房子的。

林家这么多人,才四十平方。

这个条件,跟买个小别墅有一拼。

在平均工资才三十不到的社会,张口就要求七十一个月,这绝对是高薪人群。

一套家具,就相当于房子装修了。

五官端正就是长的要过眼。

还得不抽烟不喝酒,是个十足听话的忠犬男。

这么细细一分析,一比较,真的是相隔了四十年。

什么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唯独女人找男人的标准不曾变化。

原来说的娶媳妇简单,那真的只是错觉。

大城市跟俺们靠山屯,它是不一样的。

城乡差别在什么时候都有!这个无理取闹的世界。

林二姐就看着那一桶子油,你也别傻了唧的什么都往家里搬。

好歹顾着点自己。

看妹夫对咱家这么舍得下本钱,这心里对你还是没话说的。

都说这男人稀罕媳妇,看见丈母娘家的什么都是好的。

你们家这位,就有点这个意思。

这个家都挤成这样了,人家也没嫌弃。

谁家不是这么过日子的?林雨桐看了林二姐一眼,差不多就得了,别挑花了眼。

林二姐白了她一眼,还怕我没人要啊。

吃饭的时候,林大姐也赶回来了。

跟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大姐夫。

一看就是憨厚老实的人。

可能觉得结婚住在丈人家也不好,就道,房子我们占一间。

我们自己开火。

也不能老厚着脸皮跟家里蹭饭。

另外,我们一个月交五块钱。

我知道这不多。

但好歹是我们的心意。

林大姐跟着点点头,这也是我的意思。

自己开火行。

林爸爸道,一是家里负担不起多一个人的口粮。

二是,大姑爷也是个男人。

也要在外面走动。

叫人说在岳家白吃到底是不好。

你们自己开火,就算是自立门户了。

到时候房子盖出来,反正肯定有大丫头一间房。

出不出嫁,都给她留着。

出嫁了想回来住就住。

还交什么钱。

你们两人一月加起来,不到六十块钱。

将来有了孩子都是事。

所以,钱的事,就不许提了。

说着,林爸爸又跟四爷道:我们这两天也商量了。

那边的地方也丈量了。

打算盖房子的时候,直接盖的高一点,屋里不用大,分上下两层。

上面住人。

下面待客当厨房都行。

这么一算,原来的两个小屋子两个小厨房,就能变成四个分上下层的屋子。

除了老大,剩下的你们四个孩子一人一屋。

即便你们不在,屋子也给你们留着。

我知道你们不回来住,是知道没地方。

不好打搅。

你说我们这当爹妈的是啥心情?给孩子连个家都提供不了,这心里能好受。

我的意思呢,就是跟你们说。

这屋子给你们留着。

不管啥时候回来,家都在。

都有你们立足的地方。

林妈妈在围裙在擦了一下手,我跟你爸就是这个意思。

别弄得一个个回来,就跟做客似得。

桐桐下乡了,可也不能叫她回来,就觉得这家里不是她的了。

林雨桐再是想不到,自己不在家里住,闹出这么一出故事来。

四爷就道:那行。

那都不是外人。

盖房子的砖瓦我想办法。

过两天就拉过来。

要盖就好好盖。

给我们留个屋子,我们下次回来,一定住。

林雨桐赶紧点头,不就是个小复式吗?上下都只有七八平大小。

后世的很多单身公寓还不都是这样。

设计的好了,住着也舒服。

再说了,这一住,大概就要到拆迁,这中间间隔的时间差不多需要十几二十年呢。

划算。

第二天,林雨桐跟着四爷去了机械厂。

这机械厂,四爷要去找那位教导印臻的师傅。

这位师父,曾经留洋,在苏联待过几年,后来又去了欧洲。

在德国,英国都待过。

说的流利的英语和俄语。

是个很有见识的人。

因为技术无可替代,厂里对他也没揪着不放。

批斗就是做个样子。

平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四爷低声跟林雨桐解释。

林雨桐后知后觉的道,英语和俄语也教给印臻了?那时候,印臻是有家不能回。

就在厂里的宿舍胡混。

凑活一天算一天。

这位云师傅呢?也是无家可归。

老婆跟他离婚了,带着孩子走了……四爷的话没说话,林雨桐就明白了,他面对这位师傅,就想起了他的父亲。

四爷点点头,到了后来,两个都无家可归的人就住在仓库里。

一个失去了儿子,一个失去了父亲。

晚上没事干,就一个教一个学。

印臻要走的时候,这师傅怕自己的问题影响印臻的前途,不叫跟他联系。

其实,两人感情还是很深的。

这次回来,理应来拜访的。

两人找过去的时候,云师傅还在车间,看到四爷还吓了一跳,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听说啊?四爷扶了他出去,我没回去,就是来瞧瞧师傅。

云师傅拉着四爷去办公室,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四爷就点点头,紧跟着云师傅走。

路上有认出印臻的,都跟四爷打招呼。

林雨桐见人家师徒在里面说话,她也不进去,就站在门外。

不想才一转头,就看见一个四十上下的女人走了过来。

齐耳短发,脖子上围着绿色的头巾。

看起来有些黑。

头发也有些花白。

她看见林雨桐愣了一下,才探头往里面看。

林雨桐心道,她该不会是印臻的妈?但随即又想,这又不是四爷的亲妈。

人家德妃娘娘那才是亲妈。

所以,在心里,婆婆的这个位置,除了德妃,谁也不可取代。

至于这位,她不想搭理。

于是,身上的气质一变,立即就叫人觉得高不可攀,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

姑娘,你是跟谁一起来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韩春霞看着林雨桐问道。

林雨桐还没说话,里面就传来四爷的声音,桐桐进来。

跟谁说话呢?来见见云师傅。

林雨桐看了一眼韩春霞,应了一声。

就推门进去。

你这小子,回来了也不说回家。

要不是别人说,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

你现在翅膀硬了,就不认我这个妈了是?韩春霞挑起帘子,就看向四爷。

随即,她眼圈就红了。

这是自己的儿子吗?看自己的眼神怎么会这么陌生呢?她有些不能确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