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335章 那个年月(64)一更

第335章 那个年月(64)一更

2025-04-03 17:30:29

新的一年来了,整个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

两人开学后忙着上课,忙着抽空陪孩子,基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可这一天晚上,两人一回来,却在屋子外面看到了林雨亭。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是不是家里出事了?要不然也不会找到学校的。

林雨桐赶紧问道。

主要是怕孩子出事。

四爷先开了门,才道,你这性子,急什么?要真是了不得的大事,老幺不得找到教室去啊?有话进来说。

这话也对。

林雨桐就拉了林雨亭,行了,进屋说。

她进屋把自己的书放下,也把四爷的书放好。

才问道,没吃饭。

我这就做。

四爷已经拉着林雨亭坐下,倒了茶过去。

见这孩子今儿有些蔫头耷脑的,就问道,怎么了?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有什么为难的直接说就是了。

林雨桐手里正给土豆削皮,就出声道,怎么还腼腆上了?林雨亭放下手里的茶杯,才抬头道,姐,姐夫,我不想在废品收购站干了。

林雨桐手一顿,怎么了?不顺心?四爷反倒有些明白,你是想去南边。

现在那边刚刚划了一片特区,你想去那边看看?林雨桐一愣,没想到林雨亭还有这样的胆子。

林雨亭抬起头,你们说我在废品站能有什么意思,每天跟两个新来的姑娘说说闲话,打发时间。

以前还能弄点外快,现在,越来越少了。

我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么一个地方。

我本来也想着,要不然去复习,上个补习班什么的,哪怕考上中专,这好歹也是个机会啊。

可是一翻开书,脑袋就疼。

去上了两天的课,老师说什么,我愣是没听懂。

能怎么办呢?如今,报纸上广播里,天天的说改革开放。

虽然我也不知道改革开放是个什么意思,怎么改革,怎么开放。

但我还是想去看看。

想去见识见识。

不想一辈子留在那里,拿着二三十块的工资,偷偷的挣点差价。

三姐,姐夫,你们明白我的意思。

林雨桐看着林雨亭,都像是再看一个未来的大富豪。

她笑道,想去就去呗。

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林雨亭有些泄气,爸妈不同意。

连大哥大嫂大姐她们都不同意。

都觉得如今的饭碗难找。

回来的知青那么多,在家吃闲饭的一大把。

我这有个清闲的差事反而不想要。

等以后再回来,就怕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大哥的意思是,想去也行,就去请个一星期的病假。

可我不想留退路。

人没有退路,就只能一个劲的往前冲了。

但是又怕爸妈担心。

你是知道的,老两口一辈子本本分分,我要真走了。

他们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林雨桐看了一眼四爷就笑道,那你跟我们说,合着是我们的话好使不成?林雨亭看了一眼四爷才道,三姐的话不一定好使,但是姐夫的话一定好使。

爸妈就信服姐夫的话,连大哥都得靠边站。

觉得谁都没有三姐夫可靠,说话办事靠谱。

得!有这样的认识也不算是错的。

四爷点点头,你既然想去,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没有?林雨亭摇头,特区这玩意新鲜着呢?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什么样子。

我得先去看看,看看再说。

我想着,总是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那你就没想过,万一不成了,你以后怎么办?四爷往身后的椅子上一靠,问道。

林雨亭沉吟了半晌,才道:现在,很多东西,都有了市场。

虽然国家没说合法,但也没说不合法。

城里如今多了不少的卖菜的摊位。

不要票,只要有钱,随便买。

我就是再不济,做个菜贩子,也能把自己养活了。

再不行,就去街道办申请一个便民服务站。

修修自行车什么的。

总能把我养活了。

现在就自行车最多,人家修自行车的,挣得也不少。

我又不嫌弃丢人。

你都想好退路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四爷看着林雨亭,眼里有一丝的欣赏的笑意。

敢于破釜沉舟,有这样的勇气,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

他看了林雨桐一眼,周末回去的时候说说。

林雨桐点点头,想起什么似得道,要用钱的话,你说话。

穷家富路的。

多带点。

四爷就带笑瞥了一眼林雨桐。

林雨亭赶紧摆手,这怎么行呢?谁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就我手里的几百块钱,哪怕全都糟践了,我从头再来就是了。

可不敢把我三个外甥的奶粉钱都给败光了。

林雨桐白了一眼,你姐我这不是想着,搭着你赚钱吗?我给你出本钱,陪了算我的。

赚了给我三成就行。

我三你七。

林雨亭就去看四爷的脸色,心道我的亲姐,这么补贴娘家真的不好的。

四爷心里一动,就点头道,听你姐的。

钱的事,你不用管。

以后但凡需要本钱,你就说话。

我能给你弄来。

另外,这个周末,我带你去见几个人。

在南边若是遇到麻烦,他们能帮你。

这说的是印昆的一些朋友。

林雨桐点点头,但一点,这些人的生意你别跟着插手。

咱们小打小闹的就行。

那些人玩的那些东西,水太深。

自家弟弟这样的菜鸟,还是别在里面扑腾的好。

说着,就开始切菜炒菜,也不管两人在一边嘀咕些什么。

等到了周末,两人回了林家。

三个孩子都玩成野孩子了。

爹妈想着陪他们,他们却未必就稀罕爹妈陪着。

门口有小伙伴一招呼,就撒欢了。

林妈说,这三个小祖宗受欢迎着呢。

身上从来不缺零食。

这些孩子多精明啊,为了能混一颗糖吃,跟咱们家孩子好着呢。

小孩的友谊就是这样的。

林雨桐也不去管,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有时候大人就显得多余。

她说起了林小弟要去特区的事,既然他想出去闯一闯,就让他去。

家里难道现在缺他那一份工资。

林妈皱眉道,不是钱的事。

她皱眉,擀着饺子皮,道,他都多大了,该成个家了。

以前在收购站。

好歹是个工作。

有固定的收入。

跟那些没工作的比起来,也还占优势。

就是那叫人介绍对象,也得有一项是拿得出手的。

如今的小姑娘,心高气傲的,要不是咱们家还算有独立的住的地方,连应承的人都没有。

如今说了几个,还都是刚回城的。

没什么正经的工作,都是临时工。

打杂工。

一个月二十块钱都没有。

我跟你爸,愁的直上火。

你说,这再把工作给辞了,去投机倒把去。

谁家正经的姑娘肯嫁给他。

您这可真是。

他现在可没心思成家,一门心思就是赚钱。

林雨桐帮着包饺子,再说了,现在这世道天天再变,就说您今儿包饺子的羊肉。

肯定不是门市部供销社买的。

如今管的没那么严了。

姑爷也是这么说的?林妈先问四爷的想法。

林雨桐无奈,自己就长了一张没法叫人相信的脸吗?她点点头,可不是。

我们都觉得应该去看看。

四爷在另一边也在跟林爸和林大哥说话,反正年轻,不怕从头再来。

实在不行,你们放心,我给他安置一个工作。

至少比现在体面。

他也就能安心的干活了。

以前,他在收购站的时候,才十四五岁大,半大的孩子。

干那个就行。

现在了,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还干这差事,确实不像那么回事。

林大哥这次倒也没有反对,试试也行。

人家那些在外面摆摊卖菜的,都比我这车间主任挣得多了。

我是既想着挣钱,又不想丢下这铁饭碗。

他扭头对林爸道,横竖有妹夫兜底呢,怕什么?再说了,这婚事不用着急。

这政策一天一个样。

去年您能想到今年是什么日子?好过多了,至少有钱能买来不少东西,不会亏嘴了不是?于是,林雨亭南下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林二姐有些动心,他一个人去,爸妈都不放心,要不我请个假,跟着他跑一趟。

林妈就敲敲了林二姐的碗,然后看了一眼二姐夫沉默不语的样子,就开口训道:怎么哪哪都有你?你走了,二姑爷这吃饭怎么办?好好的,消消停停的过你的日子。

结了婚还这么任性妄为,真是叫人都愁死了。

就是有什么想法,也得先跟女婿商量好,才能说出来嘛。

这自作主张的劲,日子可怎么过。

二姑爷这人,心里的城府太深。

一般人看不明白人家心里的想法。

是满意不满意,是高兴不高兴,咱这实在人都看不出来。

就怕那件事办得不合适了,再叫自家闺女回去受委屈。

这两口子过日子,舒心不舒心,只有当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