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告别 ,将不再回来。
你是否理解 ?你是否明白?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团年夜,本来该推杯换盏的,这音乐声一起,屋里顿时就静了下来。
老爷子两眼都是泪,好半天才道:应该敬那些倒下去没能再起来的英雄。
新的一年的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来到了。
大年初一,老爷子下部队拜年了。
印昆带着梅抗美回了梅家,怀孕六个月的孕妇,就是想吃梅妈做的饭。
印薇和郭永红大年初二的火车票,回HA尔滨给郭家父母上坟去了。
林雨桐这才带着四爷和孩子,回了林家。
自家这三个孩子过完年虚岁都十二了。
后半年就该上中学了。
林家的小屋子肯定住不下。
咱们白天在那边吃顿饭,晚上就回来,总该给你姥姥姥爷拜年吧。
别没良心啊。
林雨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
三个人的身高,终于有了差别,就是长相上,也微微有点不一样了。
总之,没有小时候那么相像。
最高的是夜生,已经超过一米七了。
震生稍矮,但也不是那么明显。
雨生只有一米六,比两个弟弟低了半个头去。
三个人都是牛仔裤,运动鞋。
然后上身是高领的毛衣,外面套着短羽绒服。
我们一会还想看电影去呢。
夜生小声道。
姥姥家挤得很,咱们能错开时间去吗?孩子小的时候不觉得,随便一塞,哪里都能挤出小屁孩呆的地方。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屋里确实拥挤。
但中国人过年嘛,不就讲究个团圆么。
就一天,你们消停的给我忍着。
林雨桐直接镇压。
四爷已经在外面摁喇叭了。
这是车子好容易发动起来了吧。
你这是往娘家搬多少东西,收拾了这半天。
四爷将车门打开,还有功夫开林雨桐的玩笑。
林雨桐努努嘴,这三个不想出门呢。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好像就不想出门了。
一见走亲戚就想逃避。
尤其是这种正式的形式走亲戚。
我大姨还有大舅妈老爱问学习成绩。
震生无奈的道,我们的成绩没什么不好的。
但就是每次都弄得小伟哥和丹丹姐脸色不好看。
我们也觉得怪没趣的。
就是!雨生摇摇头,我大姨呢,总是逼着丹丹姐学英语。
我大姨夫的弟弟不是在美国留学吗?如今好像是不打算回来了。
我大姨就一心想叫丹丹姐将来出去。
每次我们过去,都得被逮着当陪练,用英语对话什么的。
烦死了。
林雨桐瞪眼,陪练怎么了?你们教一教能少块肉?夜生烦躁的直摇头,就丹丹姐那脑子,到现在,单词记不住一百个,怎么教?四爷就摇头,重开高考,大学生待遇也着实是太好了。
如今,家长们都盯着叫孩子一味的考大学,这并不好。
高分低能的人可不就是这么来的。
林雨桐就笑道,有什么办法呢?人人都望子成龙……夜生就耻笑,就说我大舅妈吧。
小伟哥去年中考没考上,说想去学开车。
我舅妈死活不让,今年又复读一年,说是考中专技校。
不过我看……也悬!中专这些年可真的不好考。
毕竟出来也包分配。
很多都是为了早一点工作,宁愿报考中专。
高中的录取分数反而比中专低。
到了林家,林妈坐在一边织毛衣,做饭的是林大姐和林大嫂。
丹丹拉着脸坐在林妈的身边,见了林雨桐和四爷也就低低的叫了一声。
这是怎么了?林雨桐问道。
林大姐瞪了一眼丹丹,你说这些孩子,一天不知道想些什么。
想什么?不管想怎么,咱们都懂不了。
林大嫂切了一小片酱牛肉给林雨桐,才笑道,晚会你看了没,就是一个小伙子,在台上扭来扭去,唱那什么一把火……咱们丹丹喜欢的不得了,刚才重播,又坐在下面嗷嗷直叫。
林雨桐一瞅丹丹,正是十四岁的姑娘,追星很平常的事嘛。
多大点事,大过年的就不能叫孩子松快松快。
林雨桐嘴里嚼着酱牛肉,一口还没咽下去呢,就听见外面‘嗷’的一嗓子,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了我……小伟,人家唱歌要钱,你唱歌要命呢。
林雨桐揉了揉耳朵,对外面喊道。
外面就响起小伟跟自家那三只的笑声。
紧跟着帘子掀起来,雨生三个簇拥着小伟进来。
妈,你快瞧瞧。
雨生让开,露出后面的小伟。
这熊孩子不知道怎么就翻出林雨亭那几年穿的衣服,大喇叭裤,花衬衫。
外面还飘着雪呢,你这是做病呢!林大嫂恨不能一巴掌呼过去。
林妈赶紧将林爸的旧棉袄给小伟裹上,什么火不火的,再火,那身上也冷。
林雨亭从里间出来,抬脚就揣,小兔崽子,什么时候把这些古董翻出来了。
赶紧把衣服换回来。
这衣服现在瞧着,怎么这么二呢。
他都不好意思,真的不敢相信自己那么二过。
于是几个孩子都窜到林雨亭房间,翻找旧衣服去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衣服还是挺个性,挺张扬的。
行了,你过了二的年纪了。
还不许人家孩子二几年啊。
林雨桐推他进屋去。
顺便将切好的牛肉叫他端进去。
这天从林家回去,雨生就有两天没出屋子,吃了饭就躲到屋里去了。
四爷都发现不对劲了,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说完,还看震生和夜生,不是说想去看电影吗?怎么都窝在家里了。
得罪你姐了?两人摇头,我姐现在哪有功夫搭理我们呢?她这会子正忙着呢。
林雨桐就起身去了雨生的屋里,门倒是没从里面锁死,但进门前,林雨桐还是先敲门。
进来。
雨生的声音听不出不妥当。
然后林雨桐就进去,见雨生靠在床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怎么这么用功?想出去玩就去吧。
雨生摇摇头,看完我再去。
林雨桐坐在床沿上,拍着雨生的大长腿,什么书?这么着迷?《月朦胧鸟朦胧》。
雨生敷衍的答了一句,您别吵我,等我看完了再说……林雨桐脸一黑,QY的书啊。
是不是对这些孩子太民主了,以至于当着自己的面看言情小说,都这么理所当然。
哪来的这些书?林雨桐问道。
雨生翻页,借的。
借丹丹姐的。
她也是借同学的,我看完还得赶紧还回去呢。
熊孩子!被林大姐知道还不得气死。
这书……不适合你看。
林雨桐脸上难得带着几分认真之色。
雨生诧异的将书合上,就是个故事,看看就得了。
谁还去当真?没事,我知道妈想说什么,对故事里的女人因为迷恋歌星而抛夫弃女,我也觉得不耻……我就是看故事,单纯的看故事。
好吧!你爸的教育是成功的,没因为这书影响三观,该欣慰吗?四爷知道了,也就拍拍林雨桐的手,孩子们大了。
是啊!小着的时候,叫他们看这些杂书,他们都不看。
因为不懂,体会不了呗。
过了正月十五,所有的闲书,都被四爷暂时给没收了。
该收心好好学习了。
我们又不能回京城去上重点中学,不用这么拼命吧。
夜生恋恋不舍的放下武侠小说,小声嘟囔道。
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也比不上现在他们受到的教育吧。
所以,别人有升学的压力,他们没有。
至少初中三年没有。
四爷一个眼神瞟过去,这娃就蔫了。
孩子们上了中学,课程就多了。
但是很多都是副科,比如历史,比如地理,比如生物。
但是四爷一点都没有觉得副科就不用学,就可以敷衍了事。
要求跟语数英一样严格。
甚至还专门买了书回来,放在书房里,免得初中课本上的太笼统,孩子们学的一知半解。
于是,孩子们也没时间干别的了。
牵扯到的历史,四爷就会拿着二十四史相关的部分,讲给孩子听。
一水的古文言文。
牵扯到地理,那更是得连当地的民俗风貌要一起学。
课业重了不是一星半点。
四爷的认知里,孩子学知识,是因为有必要学知识。
而不是为了什么文凭。
跟分配工作什么的更不相干。
人家都可羡慕我们了,觉得我们的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受到的教育不一样。
夜生的头枕在林雨桐的腿上,躺在沙发上跟林雨桐抱怨,只怕叫他们来试试,他们就未必真乐意了。
别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林雨桐将线头一点一点的剪去,才喊雨生,你不是要穿旗袍吗?做好了。
来试试!一部末代皇帝的电影,叫雨生喜欢上了电影上的服饰。
别的林雨桐不会,但格格们家常穿的旗袍,她还是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