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405章 那个年月(135)三更

第405章 那个年月(135)三更

2025-04-03 17:30:31

‘哐当’一声,一下子将林雨桐和四爷给惊醒了。

四爷下床去打开灯,这几个孩子还没睡吧。

大晚上的看录像,这都马上十二点了。

林雨桐也跟着起身,两人出了门,就一个激灵。

客厅里的空调温度调的很低,有二十度没?灯倒是没开着,就是正放着录像呢。

光线有些昏暗。

三个孩子从厨房探出头来,又悄悄的缩回去。

林雨桐吸了吸鼻子,在厨房干嘛呢?一股子方便面的味。

煮方便面呢?小芳从卧室里出来,我来我来,我来煮。

没事,你去睡吧。

林雨桐打发小芳。

没道理叫保姆半夜起来做饭的。

小芳不放心的看了厨房一眼,好像害怕三个孩子把厨房给烧了。

林雨桐打着哈欠往厨房看,还真是在煮方便面。

她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方便面遍地开花。

哪哪都能买到。

以前,她控制着不叫孩子们吃。

这玩意毕竟没营养。

可还别说,不管大人孩子,明知道这没营养,偶尔还是会有点想念它的味道。

就比如三个孩子,半夜煮泡面。

把什么摔地上了?别把手划破了。

四爷进去看了一眼,见是把一个洋瓷盆子磕破了一点皮,就摆摆手,没事。

顺便多煮一碗……说着,看向林雨桐,你要吗?林雨桐摇摇头,不吃。

那就多加一碗,再多放一个鸡蛋。

四爷吩咐了孩子一声,打开客厅的灯,陪着林雨桐坐在沙发上等着。

不大一会,夜生端着一盆方便面进来了。

雨生拿着筷子讪讪的道:这多方便,不用洗那么多的碗。

五包泡面,十个鸡蛋,被父子四个在晚上的十二点给干掉了。

你们要赶紧调整作息时间了。

林雨桐打发他们去睡觉,等开学了,总不能还是这么个夜猫子样。

第二天上班,遇上胖婶,胖婶二话不说,拉着林雨桐就走,还不赶紧请假去。

这两天都急着请假呢。

再耽搁,可就什么也不剩了。

请假干嘛呀?什么不剩了?林雨桐莫名其妙。

你这真成了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了。

胖婶还没说话,红姐就急匆匆的从办公楼上下来,我已经请好假了。

你赶紧吧。

咱们一起去。

把你们家印臻也叫上。

说着,风一样的又走了。

胖婶也急着呢,九月一号物价全面上涨了,你不知道哇。

你说现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见涨。

现在不买,过后还不知道涨成什么样了?买东西存着,就只当是保值了。

赶紧的吧。

这不是瞎起哄吗?可到办公室一瞧,还真是都不上班了嘿。

四爷也从办公室回来,要不咱回城两天算了。

咱们不买,免得叫人家觉得咱们挺奇怪的。

于是两人带着孩子,回城了。

可到了印家还没坐稳呢。

林妈打电话叫了。

甭管你们买不买,我得买。

你们开车,帮忙拉东西呀。

林妈在电话里挺着急。

好像就怕是买不着。

等到了商场才知道,那真是人山人海。

到处都是排队的人群。

林妈吩咐了,一人排一个队伍。

林雨桐倒是排上队了,等了一个多小时,等轮到跟前了,一瞧,好家伙,是卖锅和盆的。

谁家没事攒这些锅碗瓢盆干什么?再说眼前吧,这大大小小的,各个型号的都有。

怎么买?她朝另一边的林妈喊道:到底买几个啊?甭管是什么,一样都买一个。

林妈说话的嗓音倍亮,显得中气十足。

要这么多锅和盆,用到什么时候去?再说了,过两年这厨具一样的更新换代,什么不粘锅,什么无烟锅,多了去了,买这个干嘛用?但想起林妈那焦急的样,她还是指着锅和盆,一样来一个。

于是,林雨桐抱着摞在一起的六个盆和五个锅,吃力的走了出来。

到了车跟前一看,四爷扛着一箱子不知道什么东西,正打算放下。

买的什么啊?林雨桐将东西放下,问揉着肩膀的四爷。

一箱子羊毛裤,五十条。

四爷踢了一脚箱子,还挺沉。

五十条?穿到什么时候去?挺好的,反正这玩意穿在里面,也不分什么男女。

老太太气喘吁吁的过来,怀里抱着两个纸箱子。

林雨桐和四爷赶紧接住了,您这买的是什么啊?袜子,两百双。

这东西你们几家分一分,一家也没多少。

这衣裳鞋袜里,最费的就是袜子。

林妈揉了揉胳膊。

觉得终于办了一件大事啊。

林大姐抢到了两箱子秋衣秋裤,这些东西又放不坏。

放着吧。

够穿半辈子的。

紧跟着,林爸,大姐夫,林大嫂,包括几个孩子。

都抱着东西出来了。

什么洗衣粉,香皂,牙刷牙膏,卫生纸,雨生一个人抱着一大堆鞋垫。

应有尽有。

最后林大哥扛了一袋子食用盐出来,五十斤。

我的妈呀,您这是图什么。

咱们家都能开商店了。

林大哥抱怨道。

林妈不以为然,你们就是好日子过的,不知道那些年买不到东西的苦了。

这些东西我放着,我心里踏实。

最后,这面包车里,货都差点塞不下。

反正人是坐不下了,四爷一个人开着车走。

剩下的人都坐出租车回。

家里的地方本来就拥挤,这些东西都没地方搁了。

反正不管怎样,只当是哄老太太高兴了。

都是这些官倒给闹的,到头来都得老百姓买单。

该杀!林雨桐愤愤的道。

四爷点点头,没说话。

谁知道回了家里,家里还真来了一位官倒。

胡枫的弟弟,胡槐正坐在家里。

郭永红正在陪客人。

老爷子不在,印昆在海南。

四爷也不在家。

人家好歹是大嫂的兄弟,上门都是客。

印薇打电话,将郭永红给叫了回来。

见四爷回来,郭永红就起身,他如今是派出所的副所长了,挺忙的。

关键是大家都抢着买东西,他们就更得看着,这小偷小摸肯定多,还得防着挤着了,踩到了。

都是事。

真没功夫。

临走小声将四爷叫到一边,这小子,是犯了事跑出来的。

检察院正查这小子的帐呢。

你别叫他在家里多呆,赶紧远远的打发了。

四爷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才将郭永红送到门口,看着他骑着破自行车走了。

听说二哥去了海南。

胡槐问四爷。

四爷点头,就是去那边看看。

毕竟是新建的省嘛。

知道在海南什么地方吗?胡槐赶紧问道。

天涯海角的,谁知道?四爷给倒了一杯茶过去,前几天还在这边,过两天又换了地方。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说着是他们这样的。

再说了,好像那边的条件还是挺艰苦的。

说是有时候为了看地皮,就住在窝棚里,一天三顿的吃方便面。

人嘛!钱够花就行了。

赚那么多钱做什么?受的这份苦啊,何必呢?胡槐不赞同的摇摇头,话可不能这么说。

这人啊,对钱吧,真是没个够的时候。

就跟我当初一样,我说挣五万就够了,这辈子啥啥都不愁了。

可我有了五万,就想着十万。

十万好啊,有了十万,存在银行,光是一年利息,七八千块钱,怎么花都够了。

可真的有了十万,人这心里就想着五十万,一百万。

然后这浑身都是劲,真是哪里有钱就往哪里奔啊。

就是为了钱累死了,那也是心甘情愿呐。

别看老百姓买个东西扣扣索索的,但老百姓现在有钱着呢。

没看报纸吗,说是中央银行的存款就一千多个亿了。

他说着,就坐起身,我们公司去年去国外考察,我跟着去了。

在国外呆了小半年。

你说人家那消费观念,就是不一样。

人家赚十块钱,就敢消费一百块钱。

这叫预支消费。

咱们国家这老百姓呢,有了钱,他不拿出来用啊。

攒财!跟过去那老地主一样,宁愿把钱放在老鼠洞里藏着,也不愿意拿出来用。

就是那再有钱的人,也不舍得奢侈一点,能用一毛钱凑活的事,绝不花一块钱,在他们看来,那就是浪费。

我现在也看明白了。

也得学学这些老财们。

用自己的钱赚钱,那就太傻了。

再说了,就是存下的钱再多,十几万,几十万顶天了吧。

拿这些做本钱,什么时候才能赚够自己想要的钱?还就真得贷款。

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端起桌上的杯子将茶水喝了,听说广西北海那边也有人买地皮?消息还真是灵通。

四爷失笑了一下,就推脱道:你跟我说生意经,那可真是对牛弹琴。

我一做学问的,哪里知道这里面的事。

就算知道的,那也是一知半解,道听途书,当不得真。

别再误导了你。

胡槐就了然的笑,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是这样,话从来不往满的说。

我懂!四爷一笑,也不解释。

留他吃了一顿饭,高高兴兴的把人送走了。

过了两天,胡槐又来告辞,这次,是真的起身去了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