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炖野鸡的香味窜的满院子都是。
殷老二端着碗,蹲在隔壁殷老大的窗户跟底下,吸溜这鸡腿上的汤汁,吃的倍香。
送给老爷子老太太那只鸡,老太太舍不得吃,肯定得等三郎回来呢。
殷老大看着碗里的玉米饼子,还有炒鸡蛋。
以前觉得美味无比的东西,这会子也实在吃不出好来。
再说了,这么多年了,天天都有炒鸡蛋,再好吃,吃到嘴里也有限吧。
对面的范氏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只叹了一口气,这一家子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半夜的时候,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
林雨桐一下子就醒了。
因为屋里一下子就冷了起来。
四爷累了一天,晚上睡的特别沉。
林雨桐将炕烧起来,还塞进去了一根老树根。
这玩意耐烧,烧上一天一夜都不是问题。
天快亮的时候,雨下的愈发大了起来。
四爷翻了个身,看来今儿是不能上山了。
林雨桐有些失笑,自己要不是因为他,早就没有生活的热情了。
自己空间里什么都有,即便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用,但心里多少有点惰性。
因为有所依仗,所以难免懒散。
可是四爷则完全不一样,他明知道有依仗,可是还是能不作弊就不作弊。
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和热情。
就跟玩游戏一样,他会认真的遵守既定的规则,再怎么辛苦,也觉得乐在其中。
就像是他要靠自己的本事养家一样,认真而执着。
一会去看看,能弄几条鱼也好。
四爷说着,就真的打算起身了。
外面那么大的雨,他一点都不松懈啊。
林雨桐赶紧起身,吃了饭再去。
熬了一晚上的大骨汤,下了一碗面,就是一顿饭了。
这蓑衣其实不好使。
林雨桐将蓑衣给四爷披上,又给他戴斗笠,整个一个渔夫。
挺好使的。
四爷对这身打扮很满意,甚至弯下腰,将裤腿给卷起来,这样是不是更像那么回事了?林雨桐上下打量一眼,就呵呵两声,您玩的高兴就好。
送走四爷,小何氏带着针线,来找林雨桐说话。
……去了县城都好几天了,也不见回来。
小何氏手里拿着鞋底子,跟林雨桐抱怨。
这说的是二郎和三郎。
她心不在焉的答道:男人家在外面,许是被什么事情给绊住了也不一定。
小何氏嘴角一撇,想到上回拿回来的银子,到底是没说什么。
正说着话,大门响了。
莫不是回来了?小何氏忙放下手里的活,披着旧衣服探出身子去看。
结果看到一个二三十岁的妇人,朝范氏的屋子而去。
她缩回头,对林雨桐道:我去瞧瞧。
林雨桐也不以为意,搬着个板凳坐在屋子的门口,刚好能看见斜对面范氏住的那个厢房。
就见小何氏站在三房的窗户边上,翻弄着窗台上的东西,但慢慢的却挪着身子,往范氏的窗台下走去。
何氏隔着窗户,看见小何氏那见不得人的样子,到底没有叫嚷出来。
小何氏往对面大房一看,今儿天凉,门窗紧闭,她的胆子越发的大了起来。
屋里传来低语声,是那个陌生妇人的声音。
……姨娘偷听的,叫我过来告诉姑娘一声。
这会子不卖,发了水,就什么也没有了……范氏的声音透着急切,这事真不真?知州大人的意思,老爷亲自办的,怎么会不真?那妇人轻声越发的轻了起来。
小何氏只隐隐约约的听见什么‘淹了’‘罪责’‘赶回京城’这些话。
正屋里传来开门声,小何氏赶紧退回三房的窗台下面。
见何氏尴尬的瞪着她,她讪讪的笑笑,就赶紧往林雨桐这边跑。
二郎媳妇,你跑什么?殷幼娘刚开了门,就见从台阶上下来往雨里跑的小何氏。
范氏在屋里听到外面的声音,脸色马上一变。
那妇人脸都白了,要是叫老爷知道这么要紧的事却被自家的姨娘泄露了消息,还不定怎么恼怒呢。
范氏一把拉住要出门看一看的妇人,轻轻的摇头。
小何氏是不是听见什么了,还不好确定,这么着急出去,就显得有点做贼心虚了。
小何氏心里咯噔一下,还没有说话,何氏就从窗口探出头,他小姑,我叫她赶紧给我取鞋底子了。
一双鞋底两天都没做出来……手脚怎么那么慢呢?小何氏这会子也缓过来了,小姑,这大雨的,我不快跑行吗?瞧这一会子,都淋成了什么样了。
说着,撒丫子就跑。
那妇人松了一口气。
范氏就道:不管它听到什么了,她都没地方说去。
这点你别担心,我看着她就是了。
那姑娘也快跟姑爷回县城吧。
这地方没办法呆了。
那妇人低声叮嘱,越快越好,迟则生变。
范氏点头,我知道了。
那妇人这才转身出了屋子。
见林雨桐看她,还和善的笑了笑。
到底说了什么,叫小何氏回了房间这半天都没出来。
林雨桐在门口喊道:二嫂,鞋底子你拉着我这边了,你在你那屋找的见吗?做戏都不会做全套了。
何氏既然替她掩盖了,她就得做出个样子来。
进了屋子也半天不出来,不叫人生疑吗?小何氏过了一会子,才转身进来,身上的湿衣服还没有换。
脸上的神色也有些慌张。
瞧你,三婶也不是没骂过你。
这次怎么吓成这样了?林雨桐将鞋底递过去,漫不经心的打趣了一句。
没!没什么。
小何氏赶紧摇头,不是三弟妹的事,是我婆婆……怪吓人的。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林雨桐也不深问,就将鞋底给她塞过去,赶紧交差去吧。
小何氏接过鞋底,都已经转身了,才又问道:四弟妹,你说咱们村口那青阳河,不会淹上来吧。
林雨桐就诧异的看向小何氏,摇头道:从没听说被淹过。
二嫂怎么想起问这个了?小何氏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似得指了指外面的雨幕道:你看着外面的雨,我就是瞎担心。
我们家那位不在,我这心里没谱。
胡思乱想的……说完,也不等林雨桐再说话,就转身出去了,往三房住的厢房而去。
林雨桐却被小何氏临走问的问题给搅乱了心神。
那个妇人跟范氏说了什么,叫小何氏担心河水会淹上来?想到四爷还在河边兜鱼,林雨桐就起身。
拿了针线活去了范氏屋里。
范氏对于林雨桐的到来,心里有些惊异。
弟妹快坐。
范氏笑的很热情,又忙张罗着要泡茶给林雨桐。
林雨桐坐在圆桌的边上,我还以为三嫂娘家来人送了好吃的,这才厚着脸皮上门。
没有上好的点心,这茶就算了。
我也品不出个三四五六来。
范氏一愣,好点心哪里能没有呢?说了,端了一盘子枣糕出来。
林雨桐却只看了一眼枣糕一眼,对范氏意味深长的笑:三嫂就会糊弄人。
娘家来人,冒着大雨,就为了送一道陈点心。
既然这就是三嫂的待客之道,那我还就不在这里讨人嫌了。
说着,起身就往外走。
范氏面色一变,赶紧拉住林雨桐,留步!林雨桐就看向范氏,怎么?三嫂还有好东西?范氏抓住林雨桐的手,林雨桐瞬间就觉得手心里被塞了一个冰凉的东西。
是银子,大约有五两。
就听范氏道:不管二嫂对弟妹说了什么?还请弟妹守口如瓶。
林雨桐心里翻腾,是多要紧的事,叫范氏这般的舍得下本钱。
看来这一次是赌对了。
林雨桐将银子搂在袖子里,却道:你真的只舍得用这点银子封口?范氏面色一变,小何氏果然是听见了。
她看着林雨桐,就呵呵一笑,看来我还真是看错了。
弟妹如今这样,可不像是小户人家出来的。
那小户人家出来的,又该是什么样呢?林雨桐用手指点着圆桌崭新漆黑的桌面,挑眉看向范氏。
范氏眯着眼看向林雨桐,很好!过了这个坎,咱们慢慢的算账。
她转身,重新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这个数,够了吧。
再多,我可真没有了。
范氏只有一百两银子的陪嫁。
如今就拿出了二十五两来。
可见这事情的严重性。
林雨桐没有再往深的试探,将银子收了,你放心,我是个很懂规矩的人。
范氏点头,又道:弟妹出身小户之家,不知道这里面的凶险。
有些事情,别说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就是我爹……那也是被逼无奈……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咱们连做小鬼的资格都没有。
听我一句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管闲事,则天下无事。
林雨桐回头,认真的看了范氏一眼,才道:受教了!从范氏的屋里出来,刚好看到何氏的头从门边缩回去。
林雨桐心里一笑,在路过三房门口的时候,一块银子刚好从袖子里滑出来,掉在了地上,林雨桐慌张的捡起来,只一瞥,也能看清何氏和小何氏愕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