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461章 寒门贵子(15)三更

第461章 寒门贵子(15)三更

2025-04-03 17:30:32

四爷兜鱼,卖了七八两银子的事,就像是一阵风一样刮了起来。

不光是河东,河西两个村子知道,就是镇上和其他的村里也都知道了。

七八两银子,一般的小户人家,一年也没这么多收入。

这半个上午一个人就挣了这么多,那还等什么啊?赶紧干吧。

别说只是下雨,就是下冰雹,下刀子,头上顶上锅盖,那也有的是人去。

所以,整个下午,沿河到处都是人。

四爷看着河水,已经泛黄了,而且水位也确实是涨了。

他将自己逮到的鱼赶紧先拎回家,林雨桐已经将写好的白锦缎布条准备好了。

放心,这锦缎,是以前存下的贡品缎子。

绝对查不出产地。

林雨桐见四爷背着身子挡住外面才翻看着布条,就低声解释道。

四爷点点头,连写字用的墨水都是防水的。

只是怎么放进去,叫人有些为难。

正想办法呢,就看见钱氏朝这边过来了。

两人说话,自然是开着门窗的。

这才是最安全的办法。

要是关着门,不是摆明了有事吗?见是钱氏,两人都没有要避讳的意思。

钱氏一看两人的样子,还有四爷手里捏着的鱼头,就懂了。

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媳妇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还是什么都不问,直接上手,用一个筷子,就轻松的将布条塞了进去。

等收拾好,四爷拉住钱氏,低声道:娘!收拾东西吧。

这地方住不成了。

青阳河马上要涨水了。

说完,就看了林雨桐一眼,转身出去了。

钱氏就皱眉看着林雨桐,往范氏那边指了指。

在问,是不是从那边知道的消息。

林雨桐点头,这事八九分真。

我们不能看着这么多人枉死,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钱氏点点头,竖了个大拇指。

林雨桐又低声道:一会子该叫大哥大嫂回来了。

一家人得守在一起才好。

钱氏拍了拍林雨桐的手,表示知道了。

四爷提着鱼篓子,跟在往镇上去的众人身后。

鱼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而且,酒楼开始收鱼,做熏鱼咸鱼了。

这边收着,那边就有伙计给鱼去鳞,去脏器,然后上抹盐。

四爷手里的鱼,也还活着。

卖了以后,就顺势放在另一边的大木桶里。

一旦混进去,就再也分不清楚哪条鱼是谁的。

殷老二还等着四爷,见他也卖了,就道:赶紧回去,看还能不能捞上来点什么。

四爷却记挂着那布条能不能被发现。

他就道:爹,你再想想,看家里还需要什么,一次性在镇上买了。

下着大雨,再跑一趟挺麻烦的。

要买什么?殷老二摇头,你小子怎么是个攒不住钱的?以后叫你媳妇当家。

正说话呢,就听见宰鱼的那块一声惊呼之声。

四爷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成了!殷老二也跟着凑过去,就听见又那认识字的念道:青阳河水涨,生灵涂炭。

人群中嗡了一声,有议论的,有急忙离开报信的。

殷老二眼珠子一转,拉着四爷就道:你回去,赶紧叫你娘你媳妇收拾东西。

我去叫你大哥他们。

咱们马上就走。

四爷诧异的看向殷老二,您信?一半一半!殷老二低声道,光明正大的离开那个家,咱们父子在哪里挣不下一片家业来。

守在家里也不过是干干活不拿事。

放心,这些年,爹攒下了一些银钱。

到城里买个小院子,做点小买卖的本钱咱还是有的。

说着,就拍了拍四爷的肩膀,快去!四爷一路往回走,心里想着,只怕大多数都跟殷老二一样,只相信了一半。

可只要这一半,也就够了。

有了防备,就有了逃生的机会。

哪怕是跑到周围的山上,也能躲过一命的。

他把能做的都做了。

剩下的,就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

四爷回了家,找了林雨桐,咱们先去林家。

就怕林家也是半信半疑不肯动。

林雨桐赶紧换了鞋,披着旧衣服,带着斗笠跟在四爷身后。

到了林家,门口停着七八辆马车,也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你大伯叫人拉粮食的,谁知道偏偏就赶上下雨了。

金氏跟林雨桐解释道。

林雨桐这才想起来,林济世在老家也是有不少地的。

给老家置办产业,也算是留了一条后路。

田地佃给别人种,秋收收了租子就拉回县城。

嚼用开销就省了一大笔。

而四爷则跟老丈人建议道;要是可以,跟着运粮食的车一起走吧。

顺便把家里的粮食也运走,东西也一并带到县城。

林济仁愕然,你信?四爷只淡淡的说了两个字,人祸。

然后蘸着茶水写了一个‘范’字。

岳父岳母这边要带着老人呢,所以,更得宜早不宜迟。

林济仁想到殷家与范家是姻亲,总有些自己不知道的消息也不一定。

他倒是也有决断,立马道:我们今晚就收拾,天不亮或许就走了。

妞妞……岳父放心,我们也马上离开。

咱们县城见。

四爷拱手道。

等四爷和林雨桐离开,金氏才看向林济仁,真要走啊?这房子田产都在这里呢。

我能置办下现在这产业,就能再置办下一份这样的产业。

只要人在,什么挣不来。

林济仁嘴上这么说,心里又怎么会不心疼。

金氏一咬牙,那就走!当年我就是逃难,现在又逃难。

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现在还有你跟孩子,我怕什么。

不过,论起逃难的经验,金氏却比这一大家都足。

四爷和林雨桐回到殷家,就听见里面三郎的声音,这怎么能相信呢?这不过是人在捣鬼罢了。

今儿一进镇子,就听到说什么鱼腹中发现布条的事。

这种东西竟然还有人信。

他都怀疑这是有人想低价收购这一片的田地故意制造混乱了。

范氏本来提起的心,被三郎奇迹般的抚平了。

有三郎游说,相信爹一定不会觉得自己这边有泄漏消息的嫌疑。

她赶紧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造谣,我看这事还得跟我爹说一声。

相公,咱们现在就启程吧。

这事耽搁不得。

这事一露出来,只怕那边要提前了。

再不走,可就真迟了。

三郎一听范氏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但叫他这么跟范氏走,他心里又放不下。

小何氏一听,范氏想跑,顿时就急了,赶紧道:相公,这可下着雨呢。

三弟和三弟妹都是金贵人,咱们要不护送他们一程。

二郎正想着跟他甜蜜了俩晚上的姑娘呢,这会子的心都在县城。

于是马上就应了下来。

我跟着三弟走一趟吧。

然后扭头对小何氏道:你服侍娘,我这里不用你跟。

小何氏面色一变,你懂不懂礼,大伯子跟弟妹能挤一个马车吗?我去给弟妹作伴啊。

说着,就看向范氏,三弟妹觉得呢。

那五十两银子,婆婆可没有分给自己。

这会子自己再不把范氏贴紧了,谁知道扔下的人会不会是自己。

何氏这会子为了叫儿子媳妇顺利脱身,自然是什么都不会说的。

只等着儿子走了,她正好雇一辆马车,自己两口子和两个闺女连带家伙事,刚好。

范氏看明白了小何氏的威胁之意,就强笑着点点头,二嫂愿意,我当然求之不得了。

老太太就看着孙子进门一口茶都没喝,然后带着媳妇就出门走了。

她心里顿时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殷老二就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走吧!他是真心劝老爷子老太太的。

殷老大就道:没听三郎说嘛!他去问县尉大人了。

等有了消息,咱们再动不迟。

白痴!殷老二暗骂一声。

等到有消息,黄花菜都凉了。

你们不走,我走!殷老二瞪眼,大房的儿子和三房的儿子都跑了,留下我们父子在这里堵窟窿,我们堵得住吗?他到底不忍心说更难听的话,却看向老爷子,爹!这个时候了,您倒是拿个主意。

老爷子抽了两口旱烟,吐出来的烟圈叫人看不清楚他脸上的表情,那什么……等三郎回来,咱们再商量。

这房子,地都在这里。

离了这里,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去。

就算洪水来了,它也有退的时候。

不行就退到山上。

你们几个,把家里的粮食,先往山上搬一部分,扛过去,就好了。

殷老二就不说话了。

老爷子话不多,但是一旦拿定主意,那就死活都不改了。

成!殷老二应了一声,我给您老在山上安顿好了。

其实,他心里也不觉得一定会有大水。

只不过,他更在意的是这个借口能叫他顺利的离开这个家。

自己熬了一辈子,不希望两个儿子再给人当牛做马。

不过,要是这个家和睦,他大概也会倾向于老爷子这种想法的,守着家产。

四爷和林雨桐对视一眼,这范氏还真是绝了,真把这一大家子扔下准备喂鱼啊。

整个下午,周围的人家都往山上搬运粮食和家伙事。

殷老二找了个不大的洞穴,背着人将东西一点一点给挪进去。

然后悄悄的指给老爷子看。

这地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漏给别人看。

殷老二叮咛了一句。

饿的狠了的人,比狼还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