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469章 寒门贵子(23)四更

第469章 寒门贵子(23)四更

2025-04-03 17:30:32

大家逃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大同小异。

林济仁是大夫,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晕倒在路边,上手去救,结果被那孩子用石头打破了头,身上的一块干粮也被抢了。

林二哥是跟一个上来抢包裹的壮汉打起来了,那个人估计活不成,林二哥受了点伤又因为杀了人,吃不进去饭,这一路上可把人折腾惨了。

宋氏是跟人抢死人财,被人敲了一棍子在脑袋上。

现在还昏昏沉沉的,看着有些不好。

两家人都默契的不问四爷和林雨桐钱从哪来的。

这种事,估计也不会是愉快的回忆。

就跟宋氏抢死人财一样。

水里漂着的尸首,哪个身上不是带着家当的。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

到了生死关头,就没什么道德底线可言了。

养了两天,人也就差不多缓过来了。

林济仁却要搬出去住。

我们身上还有些银子……林济仁话还没说完,就被殷老二打断了,咱们也别说见外的话了。

在县城,我就没见外。

现在这世道,住在一起才能相互有个照应。

先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四爷就轻声说了一句。

这边话才说完,程峰就急匆匆的进来,四爷,胡老爷来了。

这说的是胡大。

四爷就对林济仁道:岳父安心住着,外面局势只怕不好了。

殷老二和林济仁相互对视一眼,这才发现,在京城讨一口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林雨桐跟着四爷去了前面,胡大见了两人就道:听说了吗?昌云县又有人起事了。

这已经是这几天得到的第五拨起这样的消息了。

昌云县距离京城太近……林雨桐看了四爷一眼,京城只怕危险了。

胡大又道:听说,已经从京津港口运了粮食来?四爷和林雨桐就对视一眼,然后四爷忙问,这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胡大一愣,就道:这不是大家都知道吗?这样要紧的事,怎么会吵的众人都知道了。

这不对!肯定是不对的!要是运粮食来,就事关着京城这么多人口粮,怎么会叫嚷的众人皆知呢。

四爷朝城墙的方向看了一眼,城外的灾民是不是开始走了?胡大一愣,对啊!昨儿夜里开始就已经慢慢的开始有离开的了。

当然得走了,哪里有粮食就奔着哪里去了。

可是朝廷要真能赈灾,光明正大的行事不就成了,为什么要散出这样的消息,引走流民呢。

调虎离山。

四爷道。

林雨桐愕然的看着四爷,想跑?胡老大看看四爷,又看看林雨桐,什么?什么想跑?各地都有暴动之民,矛头直指京城。

皇上和朝臣,这是想迁都!往南边跑。

林雨桐低声道。

四爷点点头,城里国库空虚,粮仓没有存粮,而秋税又运不进来,外面灾民围城,里面的人想出也出不去。

宫里的皇上不知道城里驻军的情况,但那些勋贵大臣,却是知道的。

他们的命贵,哪里会留下来冒险。

这些人家,哪家不是上百的人口。

过江,南迁,就是必然的途径。

长江天堑阻隔,这就是天然的屏障。

四爷脸上的神色很奇怪。

林雨桐都无法解读这样的表情。

如果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古代政权的更迭,大都是北方政权统一了南方的政权。

只有朱元璋是一个特例,但当时的情况又不同。

朱元璋所对的北方政权是元朝,只异族。

所以,此时难逃,无异于自毁江山。

四爷就扭头看向林雨桐,这次林雨桐看懂了四爷的意思,他想说的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其实,到现在为止,林雨桐还蒙着呢。

这一切变化的都太快,快的她都没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当前朝廷的局势,他们就要跑了。

这边四爷和林雨桐都没有说话,胡大却怒了。

贵人们跑了,但他们这些守城的还能跑了?第一波受冲击的就是这些人了。

他们也有家小的,一旦京城沦陷,都不说自家的性命,就是家里的老娘,妻子姐妹女儿,这都是要遭殃的。

去他娘的!胡大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

贵人们,有钱有势的能跑,他们这些没钱,又拖家带口的百姓,能去哪呢。

四爷就低声道:胡大哥,你先叫兄弟们都警醒着些。

这不是还都是猜测吗?我先到庞统领那里去问问情况……林雨桐赶紧问道:拿一百两银子够吗?再把那块鸡血石也添上。

四爷就扭头道。

两口子当着胡大的面商量送礼的事,胡大顿时就道:为了兄弟们,又叫你破费了。

这么见外做什么?四爷说着,就起身拿披风,要不一起去一趟?胡大摇摇头,见一次得孝敬一次,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当然不想再去砸钱了。

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不了!我还是把兄弟们召集起来,商量商量。

胡大说着,就告辞。

李剑在门边等着,这会子就将人送了出去。

四爷去庞统领那里,当然不是为了打听消息。

林雨桐给他准备了一个大匣子,多带几个人去。

四爷应了一声,就转身出了门。

殷老二就在门口坐着,无所事事。

看着家里的人来去匆匆的,都不知道在忙着什么。

只是分别了不到一个月,这个儿子和媳妇变得都叫他认不出来了。

进进出出的人都叫他一声老太爷,他飘飘然了几天,就习惯了。

刚准备起身去街上溜溜,就见自家四郎就又出来了。

一身锦缎的袍子,大毛领的披风随风摆着。

后面跟着四五个小伙子,个个都精干异常。

不知道底细的,绝对看不出这就是个放牛长大的娃。

怎么一眨眼,比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还威风呢。

爹!这两天别出门了。

就在家里玩吧。

四爷说了一声,出门就翻身上了马。

殷老二不由的应了一声,直到看着四爷走远了,才反应过来,不由的嘟囔道:臭小子,翅膀硬了,还叫我玩吧。

我玩个屁!在家里对着你娘,说话都没人吱声。

要是有个孙子孙女,还算有个寄托。

可回过神来一想,也不行。

就这世道,孩子跟老人最遭罪。

想到这里,又不由想起老爷子跟老太太,如今也不知道怎样了。

要是藏着的粮食不被发现,偷摸着吃,也能扛过冬天。

从院子里进去,书房门口都有人守着,等闲不能靠近。

这规矩大的,好像他读了多少书似得。

而四爷此刻,坐在庞统领的对面,心里多少有数了。

这庞家,家里家外明显在收拾东西,肯定是要走了。

呵呵……四爷?庞统领的话带着几分嘲讽,在北城,谁不知道你四爷的大名啊。

不知道四爷今儿前来,有何贵干啊?才来几天,就将下面的人收拢的服服帖帖的。

有能耐是有能耐,就是犯了官场的大忌了。

你比上司还能耐,还要我干嘛?四爷将匣子往桌子上一放,揭开盖子,黄灿灿的颜色,差点闪瞎了人的眼睛。

庞统领顿时坐直了身子,手伸了过去。

四爷啪的一声合上盖子,手摁在匣子上。

怎样?四爷看向庞统领。

庞统领往椅子上一靠,东西自然是好东西。

四爷点头,以庞统领看,这东西能买多大的一个官?庞统领顿时就像是看二傻子一样看着四爷,这个时候了,金银才是保命的东西。

他原以为四爷是为了要一个往南边去的资格的。

没想到,他竟然要官。

吃错药了?想当官想傻了?京官?庞统领问道。

四爷点头,看了看庞统领屁股底下的椅子,您这位子,如何?庞统领当即面色一遍,见四爷的手在匣子上敲了敲,他又将要出口的话咽回去了。

四爷将匣子往怀里拉,你要舍不得,步兵营可有东南西北四位统领呢。

我想,其他几位,一定很感兴趣。

慢着!庞统领的手又摁在了匣子上,再添一匣子,我给你换一个总兵的位子。

步兵统领衙门除了提督,下面就只有两个总兵。

一个总兵管着四九城的防卫,一个总兵管着稽查、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

总兵的位子?好大的口气!四爷不由的倒吸一口气。

庞统领就在心里冷笑,这四九城的水深了去了。

如今谁坐上去,那都是在火山口。

就凭着你才来京城几天的毛小子,就敢在京城里搅混水。

不怕撑死你,你就尽管试试。

看下面那些痞子,你能不能治得住。

四爷的手在匣子上点了点,两匣子,四九城的防卫归我了。

这次该庞统领愕然了,他不由神色更加郑重了起来,你到底是谁的人?四爷含笑不语。

庞统领站起身来,在屋里不停的踱步,原以为是些乌合之众,没想到还真有带脑子的。

这些无耻的匪类!四爷也不辩解。

他这是将自己当成了起事的哪位贼匪的人了。

以为自己买官,就会为了做内应的。

这个猜想,跟自己的身份结合起来,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