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482章 寒门贵子(36)二更

第482章 寒门贵子(36)二更

2025-04-03 17:30:33

我爹,你爷,不是没逃出来,淹死了吗?殷老二扭头看着四爷,笑嘻嘻的道。

啊哈?这信肯定是假的,是那些反贼胡诌的。

殷老二越发的义正辞严,你应该将信给何将军,就说叫何将军看着处理。

要是想以咱们的名义,将人引来。

我也没意见。

不过,这也快到送寒衣的时节了,到时候,你们陪着我跟你娘,咱们去城外,朝家的方向磕几个头,烧几身衣服给你爷你奶吧。

殷老二这话一出,屋里就静悄悄的。

林雨桐听见殷老二低声呢喃道:我是个不孝子,一身罪孽我一个人背了。

有我这个爹在上面挡着,怎么也轮不着人说我儿子不孝。

爹啊!四爷皱眉,我有的是办法……不用!殷老二摇头,就按着我说的来。

四郎啊,你走到现在不容易。

咱不能为了不值当的人把现在的一切,还有咱们这么多人的命都搭进去吧。

说完,他就起身进了里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从不出府门的殷老二,带着陈宏,哭丧着脸就往大街上去了。

外面的人不认识殷老二,但是认识陈宏啊。

见陈宏一口一个‘老太爷’的叫着,也马上知道了殷老二是谁。

遇到主动来请安的人,殷老二也都是笑呵呵的,十分的平易近人。

人家一旦问到他出门的原因,殷老二立马就哭,将家里老人遇难的事,说的要多惨有多惨,可怜我家四郎,就是不相信他爷他奶已经去了这事,还叫打听。

就连那些反贼,如今都敢冒充我爹他老人家了。

整天被人这么念叨,他老人家到了下面也不得安宁。

我寻思着给老人烧烧纸,这不也快要烧寒衣了吗?就有人道:您要什么打发人买就是了。

殷老二就摇头,四郎固执,非得说不亲眼看见人没了,就不算。

我怕这孩子难受,也不敢狠说。

所以啊,这不吉利的东西,只怕这孩子不乐意叫买。

这不,我就亲自出来了吗?下人得听他的,他却不会说我这个当爹的不是?这话,其实大家还都是信的。

好些人家都是这样,看着亲人被水冲走了,知道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了,可就是说什么都不相信亲人死了。

总盼着有一天,这些人还都能回来。

这种心态,是大难之后,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心态。

不过,殷老二还是成功的将殷家的人遇难的事,宣扬了出去。

城外军营的大帐之中。

何将军听了四爷打发人捎过去的话,一时就有些冷笑。

死了?这么巧!还真是够心狠的。

他转着手上的扳指,轻声道:那就先把人抓来再说吧。

于是,一天之后,三郎就收到一封来自‘四爷’的信,请老爷子去京城的信。

三郎有些诧异,这古人对于孝道,果然看的很重。

刘邦敢叫项羽杀了刘太公,顺便也喝一碗亲爹的肉汤,所以,刘邦成事了。

如今这老四……他摇摇头,做不了刘邦那样的地痞无赖加狠人,就成不了大事。

他拿着信,去了后衙。

如今殷家,就住在昌云县县衙。

当日,老爷子跟老太太走散了,到了山上,拼命的找,但到底没找到。

两个小脚的女人,都知道这是凶多吉少了。

老爷子站在山顶的雨里,哭了一晚上也就过去了。

活下来的人还得继续活着。

原本以为在山上,就能安然无恙了。

可谁知那水怎么会那么大!站在山顶上,往四周一看,视线所能到的地方,全都是水。

水位越是上涨,人活动的区域就越小。

而山上,可不止河东河西两个村的人,还有周围不少人家,暂时找不到陆地,也都上了山。

挤挤挨挨的,为了一根树枝,都能打的头破血流。

粮食是有,但是没有干柴火,所有的人都淋着,都吃不上饭。

慢慢的,才有人又重新坐上木桶木盆,寻找活路去了。

可这个过程,到现在为止,都叫人不想回想。

大房只有一个木桶,晚上的时候,殷老大抱着亲生女儿殷娥,偷偷的跟在老爷子身后,走了。

梅氏和她带进殷家的两个女儿,就这么的被抛弃在山上了。

三房,殷老三只能带走两个女儿,何氏死活拉着救命的木桶不放,殷老三就亲手将何氏打晕,放在大树底下,才带走了女儿。

父子三人,带着三个孙女,一路逃。

好容易靠了岸,到处又都是起义的义军。

而最大的义军头子,竟然是三郎。

这如今算是殷家第三代,最后一个独苗了。

二房不知所踪,二郎又毫无消息。

不靠着这个,还能指望谁去。

况且,三郎手下成万的人手,攻城略地,杀了贪官,自己就是主子了。

这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真是想起来就叫人觉得兴奋啊。

后来,听说连皇帝老儿就怕了三郎,直接给跑了。

说什么京城里做主的四爷就是四郎。

对老爷子来说,这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啊。

四郎只要开了城门,这天下就是殷家的了。

至于说谁做皇帝的事,有什么要紧?一笔写不出两个殷字来。

一个做皇帝,一个做王爷,多好。

这长幼有序,再加上,三郎可是读过书的。

叫四郎做皇帝,那老实的只知道出力气的孩子,哪里会做。

可三郎非说得试探,老爷子也不懂那么多的道道。

心里却觉得是瞎费工夫。

自己的孙子,不听自己的听谁的?如今可知道了?老爷子抽着旱烟,这都是他一辈子都没抽过的烟丝。

不免心里美滋滋的道:你二叔,看着是混蛋了些,其实大事上,主意正着呢。

这被困在京城里不能动弹,可不正指望你赶紧发兵,将围着京城的人都打跑了。

只要进了京城,那以后……你说的那些四郎不服啊之类的事,那都是家事。

咱们关了门,自家说说不就成了。

殷老三赶紧点头,爹这话说的对。

肉烂了都在咱家的锅里。

反正都是自己的侄儿,谁上谁下,自己都是皇叔。

有什么要紧的。

殷老大却摇头,这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三郎对着这些长辈哭笑不得,想了想就道:四郎来信了,真假我还真不好分辨。

爷要是觉得可信,那我打发人,送爷去。

我的人进了京城,能里应外合了,我这边才好……对!谨慎点好。

殷老大连连点头。

等林雨桐和四爷得到消息,老爷子带着两三百人,都已经到了城外了。

何将军将人为围在了北门外,四爷就得了消息。

爷别出面,我去。

林雨桐一把拉住四爷,那姓何的就盼着爷出面呢。

岂能叫他如意。

四爷笑了一下,爷什么时候需要藏在女人身后了?你要不放心,跟着就是了。

殷老二整了整衣服,对四爷和林雨桐道:走!我陪你们去。

到时候你们不许说话,就听我的。

林雨桐有些迟疑的看向四爷,叫殷老二直面老爷子,真的好吗?殷老二一笑,你们放心,我什么时候没谱过?看着没谱的人,其实还是挺靠谱的。

站在城墙上,往下一看,一群衣衫不怎么光鲜的人被围在城下,最前面站着的,不是老爷子还能是谁?老爷子身上穿着绸缎的衣服,面色红润。

在一群‘乡亲’中间,尤其显然。

何将军嘴角一挑,如今倒要看看这位四爷怎么应对了。

这可是自己谈判的筹码。

谁知道他还没说话呢,殷老二突然嚎哭一声,爹啊!真的是我爹啊!爹啊!儿子还以为你老不在了。

还准备了烧给您的寒衣。

爹啊,儿子这就叫四郎放你进来。

老爷子本来看到刀兵,还有些腿软,如今见老二认下自己了,顿时心里就一松。

他赶紧道:老二啊,爹走了一路,累了。

赶紧开城门呐。

何将军就似笑非笑的看四爷,四爷,您可听见了。

老太爷可说了,这是您的亲祖父。

然后就对殷老二笑道:老太爷,您可认准了?爹还有认错的吗?殷老二瞪眼,你这将军,到底是什么意思?何将军就笑道:我就怕到时候,有些人不认账,所以,还要问仔细才好。

殷老二大怒,认爹还要凭证!好好好!我今儿就叫你看看,我有没有凭证。

然后又哭丧着脸对老爷子喊道:爹啊!您听听,这世道,怎么儿子认爹还得有凭据呢。

咱们就拿凭据给他瞧瞧……何将军心说,我什么时候要你拿凭证了?这怎么听不懂人话呢?爹啊!殷老二问道:为了叫人家相信,儿子问您几句话?老爷子胆怯的看了一眼何将军,赶紧道:问……问吧。

多问几句,亲爹还能问成了假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