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贾母对面的,不正是保龄侯史鼐的夫人和忠靖侯史鼎的夫人。
老太太,您是咱们史家的老姑奶奶,咱们做小辈的尊着敬着您,怎么到头来,您自己先把咱们史家的脸面往地上踩呢。
史鼐的夫人语气里带着嘲讽的道。
也不知道是谁一见湘云那丫头,就喊着‘可怜见的’。
天地良心,怎么就可怜了。
只因着继承了人家爹的爵位,一家子就怕别人说自家对不住或是亏待了云丫头。
哪里会不精心。
想着这丫头终归是没了爹妈,以后说婆家人家必定要挑拣的。
她自己比别人强上几分,在婆家也能立住脚。
姑娘家小的时候,玩玩闹闹也就罢了。
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可不得正经的学些针线了。
云丫头又是个猴儿的性子,端是坐不住,不给点定量,她哪里能好好的练。
才练了几天,就到处抱怨自己叫她做针线。
可是天地良心,天下的女人可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怎么不看自己的两个闺女也是做一样的活计了。
偏着老太太就爱听那一套,但凡知道叫湘云做针线,那是必定要叫接到贾家的。
可贾家就真的好吗。
也不知道那云丫头究竟是怎么计算的。
家里叫做针线就叫苦叫累,给贾家的宝玉做针线就心甘情愿不成。
谁不知道贾宝玉光是丫头都二十多个,哪里就缺了穿的用的。
人家的一个贴身伺候的丫头都能指派给她活计做,自己一个为她谋划的婶子,反倒落不到好名声。
虽说自己确实有几分为了名声的意思,但她也落到了实惠不是。
可人家要真是一点都不领情,也就只能这样了。
说到底,又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该做的做了,她要自己作死,谁还能拦着。
这边话音才落下,史鼎的夫人就接过话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您这先是贾家的老太太,才是史家的老姑奶奶。
可您别只为了您贾家,一个劲的埋汰咱们史家啊。
说到底,那也是您的根不是。
她们两妯娌虽然时常有些不和,但此次的事,却伤了两人的利益。
两人都是有闺女的人。
史家女因为失了名节被退婚,自家的姑娘正相看的亲事,也吹了。
怎能不叫人生气。
老太太整天说自家对湘云不好。
到底哪里不好了。
还不是一样的请名师教导,要不然她那些文采,还能是娘肚子里就带出来的不成。
还说什么要接到身边教教为人媳妇的道理。
这是说谁不会做媳妇呢。
自己公婆没的早,是没有侍奉多少日子,但能因为这样,就说她们妯娌不会做人儿媳妇的话。
公公婆婆在世的时候,都没这么说过。
真是岂有此理。
你要接过来好好的教导也就罢了。
偏偏的不知道抽的什么风,将好好的姑娘家跟他们家的宝贝蛋放在一起养着。
史家连个信都没接到。
湘云身边伺候的,除了老太太给的翠缕,剩下的都是史家的家生子。
可她偏偏一个都不待见,也不知道心里究竟是防着谁。
一出门就带着翠缕。
出了这样的事,自家人却是最晚知道的。
何等的讽刺。
卫家的亲事,真是千挑万选的。
这家人在京城不打眼,但也算过的去。
家里有世袭的爵位,这卫若兰虽然不能承袭爵位,但人品端方。
在外面没什么不好的名声。
人才长的也极为俊美。
唯一的不好,就是成家后得分家出来自己过,成了卫家的旁支。
对别人这或许是不好的地方,但这对于史湘云却是极好的。
省的生活在一大家子里,相互攀比。
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自家确实在以后帮不上她什么了。
能将她一辈子安置妥当,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没有长辈侍奉,只小两口过日子。
有卫家分的家产,有史家给的陪嫁。
只要卫若兰不是个混账的败家子,一辈子大富大贵没有,但绝对生活富足。
也不会受谁的拿捏。
自己虽然有许多的私心,比如考虑到名声,考虑摆脱麻烦。
但真真是选了一门能托付终身的亲事。
如今她倒是闹了这一出。
卫家的亲事是铁定要退的。
因为名节受损而被退婚的姑娘,谁家要啊。
还能真嫁给庄稼汉不成。
妯娌俩对视一眼,不管怎样,今儿这包袱都得扔出去。
反正老爷也调任了,不久就要出京。
什么时候回来,谁说的清楚。
儿女的婚事到任上再相看也成。
反正离京城远了,消息也不是那么容易传过去的。
但家里绝对不能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谁也不愿意给她的一辈子负责。
贾母多少年都没听过这么些难听话了。
脸早就拉下来了,道:那都是卫家糊涂。
哪里能道听途说几句,就退亲呢。
一定是卫家有了旁的心思,才拿这事当借口的。
你们当初说卫家的亲事,我就不同意,如今看,果不其然。
可不是害了云丫头。
两妯娌气的差点被背过气去。
没这么倒打一耙的。
史鼐的夫人就道:老太太,您也别说这话。
只您那亲外孙女,如今都不登您的门了。
为了什么,难不成您心里就没个计较。
还不是人家林大人看不上您老的规矩,才不叫女儿来的。
咱们家老爷没有林大人的底气,到底顾及着您是亲姑妈,所以才放心的将侄女给您教养。
难不成您老在史家做姑娘的时候,史家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吗。
咱们侯府,可从来没有这样的规矩。
如今,您倒是说起了卫家的不是,横竖您就没有了错。
您就不怕到了下面,我那公公婆婆,大伯子,嫂子不饶你。
这完全是一副撕破脸的架势。
鸳鸯在一边看的心惊胆战。
她明显感觉到老太太的手抖作一团。
老太太私心是有一些,但真的是没有坏心。
史家大姑娘这事,老太太心里也是难受的。
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人家林家的姑娘,说什么都不跟老太太住,说什么都不叫你们家的哥儿进门。
老太太,您心里真的就没有一点计较。
您就真能摸着良心说,你是为了云丫头好。
史鼎的夫人嘲讽道。
当然不是为了云丫头。
可除了云丫头,谁又能收住宝玉的心呢。
难不成真叫那薛家的丫头,笼络了宝玉不成。
宝钗那丫头不错,可毕竟只是商户。
又有个不争气的哥哥。
宝玉的婚配,她绝对不成。
可这姑娘,真是太有心计了。
宝玉那孩子又是个痴的。
以前这孩子的心思全在黛玉的身上,她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林家日益兴盛,扒上林家,宝玉一辈子都有了保障。
可林如海的态度十分明确。
根本就不接茬,黛玉那丫头到底是被林家的大丫头教坏了。
也跟她离了心。
如今,也不登门了。
薛家的母女在一边算计着,本不想叫薛宝钗住在园子里的,可那到底是娘娘的旨意。
别人能打了娘娘的脸面,自家人可不能那么干。
可这园子里,也只有宝钗是亲戚家的姑娘,这般的瓜田李下,迟早都得叫薛家算计成了。
再加上王氏急着给宫里凑钱,只要薛家出的起价钱,王氏如何会不就范。
倒是云丫头,打小跟宝玉就有情分。
有她在中间插科打诨,自己也好从容的安排。
可谁料到,这怎么就出了这一码子事了。
云丫头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哪里就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呢。
这不是没想到吗。
要不,我老婆子上门,去跟卫家说道说道。
贾母到底是压着脾气,说了一句软话。
妯娌俩不约而同的耻笑出声。
您当您是谁啊,还是当年的国公夫人不成。
两个儿子,其他的子孙,没有一个成器的。
谁卖你的面子啊。
唯一一个出息了的女婿,人家不搭理你这一茬。
史湘云说错了一句话,人家林如海折腾了史家半年了。
真是叫人有苦说不出。
两位老爷这半年就没有顺当过。
这次调职,林如海还不定下什么绊子呢。
人家要真在乎她这个岳母,就不会这么折腾史家。
你上门说去,谁认识你是谁啊。
再说了,就算去了,又能说什么呢。
横竖不能是跟个有通房丫头的外男住一块,坐卧一处,还有理了。
不用说都知道,她一定会说什么他家宝玉是个好的。
最是心疼姐姐妹妹,万万不会做出混账事来的。
这些狗屁话说出去,不擎等着人家将她们赶出来吗。
史鼎的夫人道:老太太,明知道不成的话,您老就别说了。
还是那句话,谁毁了云丫头的名节,谁负责。
难不成老太太这是看不上自己娘家的姑娘。
那怎么会。
史鼐夫人道:论起血脉,那是老太太嫡亲的侄孙女。
论起品行规矩,都是老太太一手调教的。
老太太怎么会不满意。
贾母面色一变,还没有说话。
王氏一掀帘子,就直接进来了,道:不成!我们宝玉已经定亲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贾母愕然的看着王夫人,想到了一种可能。
王夫人焦急的对贾母道:不管怎么……横竖比退了亲的姑娘强。
史家两妯娌顿时就黑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