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502章 寒门贵子(56)一更

第502章 寒门贵子(56)一更

2025-04-03 17:30:33

殷幼娘的事,自然要跟殷老二跟钱氏说一声。

成吧。

殷老二点点头,能有个人搭伴过日子就行了。

要能有孩子是万幸,要是不能有孩子,就收养个孩子,当亲生的养着吧。

上无公婆下无妯娌,姑爷又是你们能拿得住的人,以后不会吃苦遭罪,也就行了。

两人把积蓄拿出来,都给殷幼娘添妆了。

黑七跟林雨桐商量:属下想把家按在府里后头的巷子里。

那里原本就是侯府的产业。

只是给族人和府里成家的下人住的。

属下以后在府里当差的时候多,这里离家里近便。

二一个就是,属下干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她住的离侯府近,安全。

林雨桐点点头,后面都空着呢,你尽管去挑吧。

有不少小两进的宅子,和不少四合院。

要不了几年,就都住满了。

现在住过去能挑个好的。

林雨桐又给了两百两银子,给他安家之用,尽快操办吧。

出了正月,就正式将府里的事情给担起来。

黑七恭敬的应了,这才退了出去。

林雨桐问苏嬷嬷,去叫人看看,爷在忙什么呢?四爷此刻面前坐着方家兄弟,两人是来拜年的。

方文青第一次见这位四爷,一进书房,就被震慑了一下,侯爷真是个雅致的人。

四爷一笑,猛地听见有人称呼他为侯爷,还真是有些新鲜。

他摆摆手,附庸风雅罢了。

方大人坐吧。

方先生就更用不着客气了,你是我这里的常客。

方长青叫了一声‘四爷’,这才坐下。

侯爷,此次下官出任……方长青侧着身子,正要往下说,四爷就摆摆手,大过年的,咱们清闲两日。

整日里都是案牍之累,今日里咱们也说一说闲话。

说着,就转移话题,方先生,都知道你是才子,却不知尊师是哪位大贤?方文青就不由朝方长青看去,他本来进来想将衙门的事情,跟这位四爷沟通一二,没想到,人家压根就不接他这个茬。

只盼着方长青是个机灵的,能将话题给兜回来。

方长青仿若没看见他哥的眼神一般,自若的道:在下的尊师,是吕恒吕先生。

吕恒?四爷手里转着杯子,这个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方长青恍然失笑道:四爷听过吕先生不奇怪。

在下见四爷的书房里许多都是各部以前的档案,想必是在文档上见过吧。

四爷点了点方长青,你一说我想起来了。

我好似在刑部的案卷上见过这个名字,又好似在户部的案卷上也见过他的名字。

看来,还真是为大贤。

四爷好记性。

方长青笑道:师傅他老人家两任刑部,三任户部,最后在吏部尚书上致仕。

今年也六十有八了。

四爷心里就有了些惊喜,刑部,户部,吏部转了小二十年吧。

那这天下的律令,钱粮,人口,赋税,漕运,田亩,还有这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呢吧。

方文青心里愕然。

这位一下子看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上去了。

方长青先是一愣,才苦笑,四爷说的是,只是师傅他老人家喜静。

这两年已经不问世事了。

四爷点点头,看来吕先生还在京城?方长青有几分为难的道:先生在城外的……既然不远,如此大贤,更得登门拜访了。

四爷接口就道,在城外什么地方?方长青嘴角抿了抿才道:在雾灵山。

四爷点点头,改天一定拜访。

四爷说是拜访,就真的要去拜访的。

收拾东西,你跟我一块去。

四爷晚上回来就跟林雨桐道。

还真是想起一出事一出。

因为要出城,想当天赶回来,天不亮就得起床。

两人也不带下人,一人一匹马,凌晨两点,就往雾灵山赶。

到了山下,天还黑着呢。

两人敲响了一户庄户人家,将马寄存了。

这才往山上赶。

带着礼物的车队,估计还没出城呢。

林雨桐呼吸着冷冽的空气,抬头往上看了看,走着!好长时间没登山了。

四爷就笑,要是今儿天晴,咱们还能看一看这日出。

要不是借着人家老先生的光,你还没功夫陪我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呢?林雨桐挽着四爷的胳膊,沿着满是积雪的台阶,往上走去。

你别说,这老先生的身体一定错不了。

这整天上上下下的锻炼,呼吸着新鲜空气,绝对能长命百岁。

是啊!四爷看着被积雪掩盖住的山体,人能长命百岁是福气。

只是,爷这一趟,还是想请这位先生出山的。

怎么?林雨桐朝四爷看去,您这是事先找了一位户部尚书不成?四爷摆摆手,人家未必愿意,能请回去当个先生,不管是筵讲还是清谈,都是好的。

林雨桐就懂了,如今的四爷在别人眼里,那就是大字能认识几个的粗人,他得摆出这个谦虚的姿态来,才能招徕读书人啊。

这个人啊,也确实是有能力。

四爷边走边跟林雨桐道,位居高位二十年,还能顺利平安的致仕,尤为难得!林雨桐就笑:爷这想法倒是奇怪,不是应该‘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吗?这位吕先生,倒是十分‘工于谋身’呢。

四爷点了点林雨桐,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这话是海瑞评价张居正的。

一力主张改革的权臣张居正最后惨死,死后连一家老小也都没有善终。

可与他同期为官的海瑞,却有了青天之名。

这是为什么呢?偏偏,给张居正一个公正评价的,还就是这位海瑞。

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啊。

四爷的话没有接着往下说,林雨桐也没问。

两人就这么相互搀扶着,一路往山上去。

脚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响,在这空旷的山里,更加的清晰。

等两人一身汗的时候,还真登上了山顶。

此时,天已经亮了,远眺,地平线上已经露出一丝红光。

还真是叫咱们赶上日出了。

林雨桐兴奋的指给四爷看,这初生的太阳,照在雪地上可真好看。

四爷却看向另一边,咱们扰了老先生的清净了。

林雨桐这才转身,朝另一边的亭子上看去,只见那里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家。

四爷含笑走了过去,抱拳道:内子失礼了,惊扰到了先生。

见谅!林雨桐跟在后面福了福身,又默默的退到一边。

那老先生回身,淡淡的笑了笑:是镇北侯贤伉俪吧。

天下景致,天下人共享,哪里有惊扰一说。

四爷含笑抱拳,老先生认识我们夫妻?长青是老夫那不争气的徒儿,他是昨儿夜里才赶到老夫这里的。

他说着,就一笑。

四爷就道:还真是吕老先生。

说着,就又行了一礼。

吕恒呵呵一笑:不要多礼,老夫如今就是个白身,侯爷再这么客气,可真就折煞老夫了。

说着,他就转身,指着已经升到一半的红日,道:侯爷瞧这旭日,想到了什么呢?在老夫眼里,这缤纷乱世,生死荣辱,功名大业,都犹如那半片草叶,一滴朝露,阳春白雪一般,转眼即逝。

而只有这旭日,一日复一日,悠然升起,悠然降落。

老夫已经到了坐观云起云落的年纪了,侯爷可明白?四爷含笑微微点头,没想到灵雾山还有这等美景。

竟是对之前请吕恒的事,只字不提了。

林雨桐眨了眨眼睛,也没明白吕恒那一通感慨到底是想说什么。

看完日出,两人随吕恒到了吕家在灵雾山的别院,又坐而论道半天,说的都是些云罩雾绕的话。

吃过了午饭,四爷才起身告辞。

此时,林雨桐准备礼物,也被李剑押送着送了上来。

而临出门的时候,四爷手里多了几份信。

见林雨桐好奇,四爷就递了过去,是几封推荐信。

吕先生推荐了几个人来。

林雨桐这才恍然,这就是被拒绝了呗。

她撇了撇嘴,说了那么多东西,不就是想说,他犯不着跟着冒险,蹚浑水吗?是这意思吧。

四爷就忍不住笑,什么话到你嘴里,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这些文人啊,就是酸。

林雨桐摇摇头,一个个那心肝脆弱又娇嫩。

要用他吧,你还得哄着他。

我是不爱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

四爷倒是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都是书斋里读着圣贤书长大的人,讲究是那份清静、寂静、雅静。

这纷扰的乱世,他们还真就未必玩的转。

那这推荐的人呢?林雨桐低声道:还不一样是读书人?不一样!不一样!读书人跟读书人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

四爷一笑,这可都是落榜的读书人……落榜的读书人?少了一份清高,多了一份世故。

少了一份清谈,多了一份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