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547章 寒门贵子(101)一更

第547章 寒门贵子(101)一更

2025-04-03 17:30:34

等今年的雪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消息传了出去。

夫人怀孕了。

已经两个月了。

在大部分来看,这个孩子来的可真是时候。

林雨桐缩在后宅,不愿意再去前面遭那份罪了。

四爷现在一点也不缺人用。

夫人,看书伤眼睛,歇歇吧。

苏嬷嬷端着新出锅的点心,走了过来,爷吩咐了,不叫您老是对着灯看书。

林雨桐放下书,随手扒拉着点心,人就是贱皮子,以前累的时候,就想歇着。

如今歇着,却是真无聊。

您要是无聊,不如就叫两个说书的女先生伺候。

苏嬷嬷笑道,听说殷三爷那龙源楼里的说书的说的可好了。

都说什么了?林雨桐不由抬头问道。

苏嬷嬷摇头:老奴这也没听过,就是听说讲的是一个大傻子成了英雄大侠的事,好像是说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老奴这脑子如今也记不住,要不然明儿叫人过来,说给夫人听。

不用!真不用!林雨桐摆摆手:不用了。

上行下效的,我这边刚要露出点意思,外面还不定怎么宣扬呢。

正说着,四爷就掀帘子进来了。

怎么今儿这么早?林雨桐说着,就起身。

四爷扶着林雨桐的手往里面去:知道你闷了,要不然咱们出去走走。

去看皇宫林雨桐惊讶的问道:这才几天,就修整好了?就先把前面的宫殿修缮了一下。

其余的大致就是粉刷了一二。

四爷摆摆手:面子上好看,里面住不了人。

以后吧,以后慢慢的修就是了。

够咱们住的就行了。

宫里没有人气,其实也挺瘆人的。

暂时用不到的,就不如直接把门封了吧。

林雨桐坐下,由着丫头给她重新将头发梳起来。

这才起身换了出门的衣服。

四爷又拿了暖炉塞到林雨桐手里,放心,爷心里有数。

今儿不去皇宫,咱们去外面随意的转转,解解闷。

两人出门也没有前呼后拥的。

就坐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晃晃悠悠的在街上溜达。

撩开帘子,能看到外面的街景。

哪怕是大雪天,街道上也热闹非常。

街边叫卖的小吃摆的满满的都是。

在这京城,已经看不出两年前的阴霾了。

以后还会更好的。

四爷将帘子拉下来,别吹了风。

今儿带你去吃点‘新鲜’的。

结果马车就停在了龙源楼的门前。

林雨桐愕然,终于明白四爷说的新鲜是什么意思了。

说不得能找到点以前极为熟悉的味道也不一定。

真是个好地方。

林雨桐撇嘴。

如今的龙源楼占了小半条街,可见扩张的有多快。

能扩张的快,只能证明三郎这半年赚翻了。

两人刚下了马车,就见三郎急匆匆的迎出来,……四……您们怎么来了?快里面请。

四爷扶着林雨桐上台阶,话却是对三郎说的:今儿来你这里吃顿饭,别声张。

你亲自安排吧。

三郎立马跟着上来,笑道:这好办,咱们后院请。

林雨桐和四爷跟着三郎沿着回廊往后院去,越看越像是后世的会所。

等到了地方,才知道招待他们是一处亭子。

亭子里,鲜花盛开,温暖如春。

亭子中间放置着宽大的矮榻,榻上摆着小小的方桌。

四爷瞧瞧,可还满意?三郎笑着问道。

满意!确实是满意。

里面一派春意盎然,隔着帘子,且能看见外面大雪飘飘。

在这样的地方,不管是温一壶酒小酌两杯,还是泡两杯热茶,歪在榻上慢慢的品咄都是极为惬意的事。

矮榻的边上,放着不少书,供人随手翻阅的。

林雨桐点点头:就在这里了。

四爷就对三郎道:行了,你下去安排吧。

等三郎出去,两人才去榻上坐了。

结果刚坐下,就传来若有若无的音乐声。

第一感觉这是琵琶声,第二感觉,就是这曲子怎么这么熟悉?两人对视一眼,这不是梁祝吗?还真别说,三郎要说还真是个人才。

林雨桐就记不住这曲谱,但是人家三郎可能因为家庭原因,学的挺杂。

曲谱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拿出来,还真是让人惊艳。

两人默契的各拿了一本书,歪在一边看了起来。

不大功夫,八个衣衫素雅的姑娘,端着盘子,脚步轻盈的走了进来。

菜的分量不多,但色色精致。

关键是都是绿叶蔬菜。

四爷,夫人,觉得怎样?三郎将伺候的人打发下去,不由的问道。

林雨桐点点头:好!挺好的。

难得这份雅致。

您觉得曲子如何?三郎看着林雨桐,仿佛要从她脸上看出什么似得。

林雨桐拧眉看向三郎:挺好听的。

三郎隐晦的看了四爷一眼,又问林雨桐道:夫人,您知道这曲子叫什么名字吗?林雨桐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家伙是不是有了疑心了?她面上诧异的看向三郎:叫什么名字?你问我呢?还是寒碜我呢?别人不知道咱们的底细,你还不知道。

以前在老家,我就听过两个曲子,一个是婚嫁的唢呐声,一个送葬的唢呐声。

在我这里,只有好听不好听的区别,管他叫什么?三郎心里这才释然。

就说嘛,这曲子出来追捧的人多了去了。

只这两人没半点动容,就这么闲闲的听着,再加上上次的花满楼和前几日的‘大清’,他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涌起了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

毕竟,林雨桐的变化太大了。

这可是敢杀人的主。

一个农家女,变成这幅模样,这中间要说没点猫腻,他心里是不信的。

但左看右看,又完全看不出一点破绽。

如今再听她这么一问,他又觉得还真是多心了。

是啊,你指望没听过曲子的人,去分辨好坏,领悟其中的意境吗?四爷看了林雨桐一眼,她对三郎在某种程度上的忌惮,他感觉到了。

她不想被三郎发现,那就不要叫三郎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了。

他给林雨桐夹了一筷子菜过去,扭头对三郎道:这经商毕竟是小道。

你也该正经的把心思收回来了。

以后议事,你都得过去。

别躲懒了。

三郎诧异的看向四爷:我?议事?怎么了?四爷看了三郎一眼。

三郎马上收好脸上的神情,不得不说四爷两口子还是很大度的。

连他这样的,曾经称过帝的人都能容下,光是这心胸,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直到送走两人,他的心里兀自感叹。

回了家,林雨桐才问四爷:……这么做是有什么用意?四爷摆摆手:对于政事,三郎连半桶水都算不上。

但有一点好处,就是理念够先进。

只要提出理念,自有的是能人去结合实际去完善他。

所以,在咱们不想露出行迹的情况下,还是有用的。

林雨桐一琢磨,也还真是这个道理。

睡吧,赶紧睡吧。

四爷拍了拍林雨桐:明儿礼部派人过来,跟你说一些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的礼仪章程。

你别跟着折腾,叫两个丫头先替你学着,要演练,就叫丫头们替你去。

林雨桐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

随后这几天,礼部派了老儒,天天到林雨桐跟前报道。

正不耐烦呢,金氏来了。

娘。

林雨桐笑着将人给迎进来,您今儿怎么有空?金氏先是小心的扶着林雨桐坐了,然后才小声道:觉得怎么样?想吃酸的,还是辣的?林雨桐摆手:没害口。

跟以前一样。

金氏点点头:这就好!这就好!说着,声音就低下来,听说城外的潭拓寺,香火十分灵验。

要不,去烧柱香?林雨桐眉头就又皱了:好端端的烧什么香啊?求子啊!金氏拉着林雨桐的手,满脸都是欢喜,以前我怀你两个哥哥的时候,你奶都去庙里烧香了。

你的身子不方便,要不,我叫上你婆婆,一块去一趟。

林雨桐看着金氏:娘,我说了多少遍了。

我的事,你别掺和。

只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呆着就好。

你怎么又掺和了。

不管我这怀的是什么,都是我跟你女婿的孩子。

娘知道。

金氏赶紧道:娘知道你的意思,娘也没说不稀罕闺女。

只是这以后身份不一样了,还是有个儿子更保险一些。

这都不是您该操心的事。

林雨桐有时候真觉得,关心未必全都是好事。

还有,什么叫做叫上我婆婆。

以后,我婆婆的身份是什么?您想过吗?就是如今这身份,跟您出去一趟,万一出个什么事,这个后果,您担得起吗?您要再这样,以后弹劾我爹跟哥哥的折子都能把桌案堆满了。

所以,就算我求你了,你在家安心的待着,什么心别操,你跟以前一样,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