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570章 寒门贵子(124)三更

第570章 寒门贵子(124)三更

2025-04-03 17:30:35

聚贤阁的茶室,在这样的日子里,是聚集人最多的地方。

宽大的厅堂,一个个原木色的桌椅,坐在上面,靠在椅背上,手里捧上一本闲书,面前放上一杯好茶,耳边是大儒雅士的高谈阔论。

参与也好,不参与也罢。

就只这么坐着,这么听着,都是一件舒服的事。

隔壁那一桌,就在探讨,这到底是藏富于民好,还是藏富于国好。

这个话题放在明面上,放在朝廷,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讨论,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

虽然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古至今,这样的争论多了去了。

但至今,没有谁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康畅伸了伸懒腰,这里面的人都比他年长,资历也比他高。

尽管自己也是康家的家主,但在一众长辈跟前,还是小辈。

他还没资格在人家面前发表言论。

因此,他一个人捧着一本逍遥王出的书,叫做《射雕英雄传》的,缩在角落看的津津有味。

虽然写的半白不白的,可是读起来,并不觉得难以接受。

杯子里的茶完了,他才一抬眼,就有一个小厮,笑眯眯的跑过来,斟了茶就退了下去。

这里的茶味道,真是不错。

抿了一口茶,就觉得身边被黑影给挡住了,继而,桌子的对面就有人坐了下来。

这种角落,除了自己还有人看的上?康畅一抬头,就愣住了。

这谁家的二愣子,竟然敢带着女人来这里?他小声提醒道:兄台,还是让嫂夫人先回去吧。

这里不是女人该来的地方。

林雨桐就不由的朝对面看去,见对面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长了一张讨喜的娃娃脸,此刻他张着嘴,惊愕的神情还没有来得及收起来。

又见他一手端着茶杯没放下,另一只手拿着的书页数已经乱了,但看了封面上的几个字,她的面色也跟着奇怪起来了。

三郎还真是赚银子有门道啊。

这本射雕还是精装版的。

价钱一定也是精装的。

四爷笑了笑,转移话题道:原来兄台也喜欢这书啊。

这金……林雨桐咳嗽了一声。

四爷马上道:这今儿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读这个?差点忘了,如今这不是金庸的,而是逍遥王的。

康畅见四爷知道这书,就赶紧道:兄台可看了?四爷点点头,看了看了!在筒子楼里,加班加点熬通宵的看了。

康畅感叹道:这逍遥王真是个能人,奇才!在下本来还想亲自登门去拜访的,谁知道王爷督战去了前线。

说着,他就连连摇头,低声道:嗳,你说,这皇上到底是要打啊,还是不要打。

你说着要打吧,却偏偏把南地的大家大儒都给请了过来。

你说着不打吧,却偏偏叫逍遥王去督战。

在下是实在看不懂了。

四爷没有回答,反而问道:这么多的能人都没看明白?康畅眼睛一扫,压低声音道:这些人,要么是读书读傻了的,要么是早忘了自己斤两的。

都认为皇上叫了这么多人来,就是想‘和’,想依托大家族的力量,尽快的同意南地。

他说着,就摇摇头,轻轻的哼了一声,一群傻子!林雨桐倒不是不由的对康畅多看了两眼,这人年纪不大,那张脸将他衬托的更显小。

却想不到眼光倒是个犀利的。

四爷挑眉:兄台有什么高见?康畅刚要说话,就顿住了。

上下打量起四爷来了。

这人可不简单啊,自己问的话,他实际的一句都没答,反而是自己被人家套了话。

什么时候自己的警惕性这么低了?意识到眼前这小子也不是个善茬,他立马就装起了糊涂,只指了指另一桌,说的口沫横飞的一位,瞧见了吗?这些人都是有南地统一之后心存顾虑的。

说到底,还是被皇上在北地的做法给吓住了。

得利的事更多的老百姓,这利益其实就是变相的从大家族身上割下来。

他微微的叹了一声,不过也难怪,肉从谁身上割下来谁疼。

不知道你家怎样?反正在下,家里今年少了三成的收益。

但只七成,也是小户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的。

林雨桐见四爷不说话,就将身子往柱子边上又侧了侧,藏进暗影里。

压低声音道:你不能这么算。

每次战争,每次战乱,其实都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

而如今,皇上虽然改朝换代了。

但从没有纵军烧杀抢掠。

你翻开史书看看,哪个朝代的更迭是这样的。

战争就真的只是战争,就只发生在军队的碰撞上,从来没有牵扯到无辜。

别人靠着烧杀抢掠,积累财富,充当军饷粮饷。

咱们可没有。

最多的那笔不义之财是打劫了赵王的。

并没有在民间掠夺,也并没有要大户人家拿出银子犒劳。

所以,除了最初因为灾情而引发的流民之乱,剩下的,真是没损失什么。

四爷甚至连城池都小心的保护着。

用他的话说,今儿毁了容易,明儿再想修起来,可就难了。

要不是四爷,他们这些高门大户,早就成了别人的靶子,杀的就是他们。

所以,你不能只站在你的角度算计得失多寡。

你要换个角度想想……我现在拥有的,都该是皇上赏的?康畅瞪着眼睛看林雨桐,你是这个意思吗?林雨桐就看他,难道我说的没道理?好像也不是没道理。

没约束力的兵勇比土匪流寇还危险。

康畅张了半天嘴,这道理是道理,可未免有点无赖加无耻。

他也不是不能反驳这话,关键是这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又跟人家萍水相逢,交浅言深可是大忌。

再说了,一个女人……跟女人抬杠,赢了也没脸。

林雨桐见这家伙眼珠子转了半天,就是不说话。

心里暗笑,果然,能来这里,至少都是掌管这一个大家族的人。

根本就没有笨蛋。

四爷捏了捏林雨桐的手,叫她适可而止。

仿佛是知道康畅的尴尬似得,主动转移话题,道:那你认为,是藏富于民好,还是藏富于国好。

这个问题没风险,这么多人都在谈论嘛。

康畅一瞬间就觉得四爷还是挺厚道的一个人,于是神色也和缓了,态度也真诚多了。

他低声道:纵观史书,藏富于民大多是被人称道的。

名声比起藏富于国好上许多。

但叫我说,这不过是一个国家在一定阶段采取的不同策略。

如今天下还没平定,百姓又刚经历了大灾和战火,急需休养生息。

怎么才是休养生息,那就是把消耗干净的钱财,重新再挣回来。

家里少了的人丁,能有机会再添起来。

这就是休养生息了。

这种时候啊,国家轻徭薄赋,不从百姓手里拿钱,本身就是将国家应该得的利益让渡到老百姓手里。

让他们尽快的恢复元气。

林雨桐点点头,这话这么说,倒也对。

康畅说着,就朝负责斟茶的小厮招手。

这小厮是黑七的属下,早就注意到四爷和林雨桐了。

见康畅在这两位面前,自在成这个样子,心里就有些佩服。

这才倒茶就显得恭顺多了。

惹的康畅看了好几眼,才回过神来继续道:所以啊,我说,现在这一阶段,藏富于民的做法,没错。

虽然皇上这个力度大了些,但从大局上看,无可指摘。

说着,他语气一顿,语调一转,但是,一味如此,也不是长久之策。

朝廷要铺桥修路,要修河堤,要建战船,要靠银子才能办成的事多了去了。

那么银子从哪来?这也是事关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福祉的大事。

那么,等百姓稍微富足了,还是应该再将百姓手里的财富稍稍收拢一部分上来。

只要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说着,他一叹,不管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都是好的。

只要用的恰当。

藏富于国之所以被诟病,不是这个政策不好。

而是大好的政策毁在人性的本性上了。

一个‘贪’字,太可怕了。

没错,当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当取之于民并不能用之于民的时候,危机就来了。

错的不是藏富于国,错的是执行的本身。

四爷点点头,这人年轻,但见识却不错。

可是这治民容易,治官难。

方长青刚撩起帘子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四爷和林雨桐。

他诧异的瞪大了眼睛,不由的叫了一声,四爷,您怎么来了?这一声一出,整个茶室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康畅睁大了眼睛看着四爷,然后再扭头看方长青。

这四爷,不就是皇上么?四爷见众人都愣住了,他倒是坦然了,拉着林雨桐起身,施施然的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