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红楼(68)

2025-04-03 17:30:22

怎么好端端人就这么没了呢。

王夫人顿时就懵了,等反应过来以后,才觉得半生的希望和筹谋,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一时脑子里又是女儿没进宫之前的音容笑貌。

顿时双眼一番,就晕了过去。

贾琏已经在家里圈了这么长时间了。

即便不想见人,如今也得出去想办法打听了。

这娘娘,可是一家人的指望了。

贾政还在任上,贾赦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先由着贾琏去跑。

他自己跟贾珍,在家里等着。

尤氏皱眉坐在王熙凤的身边,问道:老太太那里,看怎么说。

王熙凤整个人都恍惚了。

果然林雨桐的话是真的。

这不是转眼就到了。

她如今且没有时间伤心,只想着怎么先把两个孩子送走再说。

听了尤氏的问话,就道:这么大的事,能瞒得住吗?尤氏一愣,又看向李纨。

李纨皱眉道:就怕老太太有个好歹,这可怎么得了。

王熙凤摇摇头,是谁谁也受不住。

尤氏还要说话,就见小红急匆匆的赶来,行了礼就道:奶奶快去看看哥儿。

只哭闹不停。

这可如何是好。

王熙凤当即就站起了身,你们商量。

孩子离不得人。

说完,风一样的就转身走了。

等出了门,王熙凤才小声问小红,桂哥儿没事。

没事!小红道:如今已经这样了,奶奶还是做最后的安排。

我知道。

王熙凤应了一声。

如今屋里除了常用的首饰衣物,竟是搬的干干净净。

就是摆件,也已经是把真的换出去,弄了赝品进来做样子的。

另一边,正像王熙凤预想的那样,这么大的事情,如何能瞒得住。

贾母听说了以后,顿时就捂着心口往下倒。

贾宝玉只守着贾母呜呜的哭,叫一边的薛宝钗极为烦躁。

家里出了事,一个男丁不想办法出去打点,哭什么。

哭有什么用。

宫里的事情还没有消息,贾母和王夫人就先倒下了。

众人不得法,找不出个拿主意的人,都来请王熙凤。

王熙凤就道:娘娘出事了,老太太再是不能出事。

我想着,能不能试着冲冲喜。

邢夫人就道:这也使得。

不如将二妹妹的婚事和宝玉的婚事同时办了,就算是简单些,如今也顾不得许多了。

王熙凤就建议道。

贾赦听了,就先是允了。

如今能有个体面的女婿,也是一层保障啊。

王熙凤见这边应了,她也不客气。

从库房里挑了东西,不论是绸缎,药材,香料,还是家具摆件,哪怕只剩下笨重的,只要料子好,她也不嫌弃。

又从老太太的库里拿了银子。

这会子能借着嫁妆的名义搬出去多少算多少。

就算都给了迎春,也不亏。

将来这位指挥使女婿,能看在这些陪嫁的份上,拉拔自己一二,今儿这算计就不算白瞎。

鸳鸯只看着,也不说话。

她以为王熙凤急着嫁了迎春,是想赶紧找个有能为的人家寻求庇护。

嫁妆丰厚点,将来求人办事,也有那个脸面。

一家子其实都是这般想的。

就是迎春,未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直到出嫁的头一晚上,王熙凤才交代迎春,……娘娘没了,这个家也……如今给你寻个去处,将事情办了。

也省的将来有个变故,你跟着脱不了身。

若不是有这档子事,家里只怕是给你拿不出嫁妆银子的。

这银子你只收好了。

顾好了你自己就好。

又对司棋道:我只把你们姑娘托付给你。

将来不管有什么变故,保全了她就是保全了你。

司棋被平儿救过一回,哪里不承情。

发了毒誓守着迎春。

王熙凤这才起身离开了。

我总觉得二奶奶这话,似有不祥。

司棋送走王熙凤后就道。

不管为了什么,迟早要走的。

只要能有清净的日子过,哪里都是一样的。

迎春低了头,说道。

迎春跟宝玉的婚事是同一天。

送迎春出了门,就将薛宝钗从一个院子接到了另一个院子。

这些日子,贾宝玉只守着贾母,直到被换上喜服,才愣愣的问道:林妹妹家来了。

袭人当即就变了脸色,想要解释,又怕他闹起来。

只含糊的道:新娘子马上到了,二爷可别耽搁了。

宝玉以为这新娘子说的是林黛玉,自是欢喜无限。

袭人却趁着空挡,去找了鸳鸯,将刚才的事情说了。

我就怕这小祖宗拜堂的时候闹起来,可怎生是好。

鸳鸯跺脚道:你只管去,我来安排。

袭人对鸳鸯还是信服的。

她说能安排,自是出不了大事。

鸳鸯让人叫了春纤过来,然后带着她去了薛家住的院子。

宝姑娘,今儿叫春纤扶着姑娘。

鸳鸯笑着道。

莺儿不服,凭什么自己姑娘的大日子,要叫别人带着扶着。

薛宝钗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亏得她一贯有涵养,面上神色不动的应下来了。

谁不知道,春纤在最开始两年,是服侍过林黛玉的。

只是不如紫鹃贴心罢了。

这般安排,为的什么,自是不言而喻。

要说不憋屈,哪里能够呢。

到底只是人,不是圣人。

人这一辈子就这一件大事,结果还如此的闹心。

鸳鸯如今且顾不得周全了。

只要这婚事顺顺当当的,果然叫老太太好起来的,别的有什么要紧。

贾宝玉看着是春纤扶着新娘子,脸上的笑意就止不住。

瞧着身形,不是太像,但到底长久的不见林妹妹了,姑娘家长大了,不一样了一点也是有的。

可别冒失了,惹得妹妹不高兴。

直到进了洞房,掀了盖头。

贾宝玉才愣住了。

这不是宝姐姐吗。

怎么不见林妹妹。

姐姐怎么在这里。

贾宝玉愣愣的一问。

我不在这里,能去哪里。

薛宝钗面色一红,就有了几分娇羞之意。

这番神态却将宝玉看呆了去。

哪里还想着问什么,只再怎么看也看不够。

宝玉对男女之事,又不是生手。

想起以前看到薛宝钗的手腕,还遗憾不能摸上一摸。

如今人就在跟前,哪里忍得住。

两人一晚上恩爱非常,叫门外守着的袭人和麝月既是松了一口气,又何尝不心酸嫉妒呢。

第二天一早,宝玉还好心情的帮薛宝钗画了眉。

两人自是要给贾母问安的。

刚出门,却见院子里原本枯了的芙蓉竟在一夜之间就打了花苞,盛开了。

端是奇异。

贾宝玉却愣愣的道:这是晴雯和碧痕回来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的众人心里都毛毛的。

小红奉了王熙凤的命令,前来请新人。

刚进院子就听了这么一句话。

她心道:晴雯如今过的挺好的。

做什么弄神弄鬼的吓唬人。

就迎过去笑道:可见草木有灵,这是给宝二爷和宝二奶奶道喜呢。

另还有一喜,老太太和太太都醒了。

叫大夫瞧过了,暂时无碍。

事实上是太太确实无碍,只老太太的身体却大不如以前了。

宝玉果然大喜。

薛宝钗也觉得自己一进门就有了吉兆,以后在这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新媳妇进门要认亲,敬茶。

这对于薛宝钗来说,就是一个过场。

她基本就是在贾家长大了,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是她不熟悉的。

贾母看着这一对新人,到底露了笑模样,叫人给了见面礼。

王夫人更是欣慰。

她一生生养了三个孩子,长子和长女都先她一步而去了。

如今就留下这一个,可不是宝贝吗。

才刚要安排着,置办素席,一家子热闹热闹,去去晦气。

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原来是贾政是任上犯了事,如今正被锁拿进京。

贾母强撑着吩咐道:去林家,去林家,问问林姑爷。

众人不由的将视线落在王熙凤身上,如今能进林家的,也就她了。

王熙凤正想着怎么将孩子带出去,这次没有犹豫,马上就应了下来。

林雨桐一见王熙凤牵着巧姐抱着贾桂,就知道这是来托孤的。

她叹了一声道:你将小红留下。

孩子在这里你只管放心。

我林家子嗣单薄,不在乎多养两个孩子。

贾敏到底是林如海的发妻,如果一点都不表示,未免显得太冷血。

可明知道事情棘手,还留下两个孩子,就另说了。

即便皇上知道了,也只会说林如海重情。

况且两个孩子,一个小姑娘,一个还是吃奶的娃娃。

稚子无辜啊。

留下来,也不妨碍什么。

王熙凤马上就跪下了,林雨桐怎么也拦不住。

王熙凤道:看了甄家的结局,我这心里没底。

要真是我……还请妹妹将这两个孩子看着拉拔大。

林雨桐知道人在面对未知的恐惧时,总是会无限的放大这种惧怕。

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是不合适的。

她只点头应下,你放心,只要我在,两个孩子就平安。

王熙凤抱了抱两个孩子,巧姐已经到了懂事的时候,也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只扯着王熙凤的袖子不撒手,妈别不要我。

端是再怎么刚强的人,也受不得这个。

王熙凤只看了小红一眼,小红点点头,表示自己会照看好。

王熙凤头都不敢回的往外走。

林雨桐安抚道:没事,只在表姑这里住几天,当走亲戚,等家里的事忙完了,就来接你。

说着,又亲自领了去林黛玉的院子。

她对孩子比自己有耐心。

林黛玉一看这样子,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我小时候,托庇在外祖家。

如今,也算是还上了这份恩情了。

林雨桐又交代了人去收拾院子,才对小红道:你只安心住着,情况许是不会太遭。

小红自是千恩万谢。

要不是林家肯搭把手,别说奶奶和哥儿姐儿,就是自己一家,想要轻易脱身,也不是易事。

少不得骨肉分离,被卖到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家里正乱着,王熙凤的这番动作,除了平儿察觉到了,别人都无从得知。

奶奶这是……平儿有些惊疑不定。

别声张,不过是有备无患罢了。

这一件祸事接一件祸事的。

我心里不安稳。

王熙凤敷衍道。

也好,省的家里乱糟糟的,再叫人给冲撞了。

平儿理解的点点头。

这边主仆正说话,就见周瑞家的急匆匆进来,太太叫琏二奶奶过去一趟,平儿也去。

王熙凤自嘲的一笑,如今宝玉成亲了,有了宝二奶奶了。

人都开始称呼薛宝钗为二奶奶,自己倒成了琏二奶奶了。

别看这一个字的差别,只能说明在众人的心里,谁是主,谁是次。

我换了衣裳就过去,老爷的事,我正要跟太太说呢。

王熙凤就道。

打听到了就好,只如今还出了一件事,太太正恼着呢。

周瑞家的道:薛家的大爷,如今被刑部给缉拿了。

不知怎的,铁槛寺那边也闹出不少不好听的话来……王熙凤手一顿,心道:果然,墙倒众人推。

薛姨妈跟夏金桂怎么闹腾,王熙凤却没心思管呢,也管不着,管不了。

只贾芹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如今获了罪,也是该得的。

赶到老太太的院子,却见妙玉正在里面探视。

王熙凤就有点烦,对平儿小声道:一会子就打发人,将这妙玉送走。

留在这乱糟糟的家里,迟早都是祸事。

平儿点头应下来。

王熙凤又小声道,找个干净的地方。

只当日行一善了。

望老天有眼,护着点她的孩子。

过后,平儿硬是打发婆子强行将妙玉送到了皇觉寺。

皇觉寺是京城大户人家给犯了错的女眷修行的地方。

最是严苛。

也不可能出什么腌臜事。

但就是一点,只要没人来接,就得在里面待着。

半点不得自由。

连财物都得交给寺里保管。

一应的自己种菜,自己做饭,别想有人伺候。

后来林雨桐听说了这事,心里还颇觉得好笑。

也不知道在里面磨砺一番,能不能将妙玉的凡心磨掉。

但不管怎样,也比她原本的结局好些。

贾家的事,如今就指着贾琏王熙凤张罗。

可祸事来了挡都挡不住。

头一天晚上,闻天方送了消息,说是他会负责抄家。

问林雨桐有什么交代的没有。

林雨桐感念他的体谅,见林黛玉一脸的关切,就告诉来人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只对女眷照顾一些。

别叫人冲撞了。

第二天一早,一队人马就将贾家俩府团团围住。

将主子们聚集在一起,将下人聚集在一起。

女眷都在老太太的屋子里,男人都只能在外面,一个个吓的站也站不住。

等看到从外面进来的是闻天方,一家子都微微松了口气。

不管是个什么罪过,至少该是不会受多少罪才对。

只薛姨妈这会子拉着薛宝钗的手道:咱们回家去,你哥哥已经不知生死了。

你再一进去,留下我如何是好。

薛宝钗也是苦涩难当,这会子她哪里能不后悔。

若是能拖一拖,再拖几个月,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妈且回去。

叫铺子里的掌柜的打听哥哥的消息。

如今,哪里是我想走就能走的。

薛宝钗就推了薛姨妈,说不得我还得指着妈呢。

薛姨妈看了王夫人一眼,嘴角动了动到底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外面的人问明了身份也没拦着。

李纨突然道:怎么不见巧姐和桂哥儿。

众人这才不由的将视线对准王熙凤,果然见她一个人端坐着,不慌不忙。

显然,是提前将孩子送走了。

难不成她提前就知道了消息。

贾母的脸顿时就黑了,问道:凤丫头!怎么回事。

这一家子,谁知道能活几个。

我那两孩子,只因林妹妹喜欢,留在林家作伴了。

不想躲过了这一劫。

老太太不该高兴,咱们家里不管将来怎样,总算是留下一条根了。

这般的恼怒,却是为了什么。

王熙凤看着贾母,问道。

贾母一噎,道:若是你早点告知,我也好做安排。

做什么安排。

两孩子是不懂事,人家体谅是稚子,不做计较。

难道宝玉一个大男人,老太太还能怎么安排不成。

王熙凤心里堵得慌,直言道。

这却也是实话。

林家能提前安置俩孩子,就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

里面的争吵,外面如何听不到。

贾琏心里一松,看向闻天方的眼神就带着感激。

只李纨却恨上了王熙凤,她婶子如何这般狠心,不想想兰儿……王熙凤冷笑道:我看你是猪油糊了脑子的。

你是节妇,兰儿又小。

没做过什么犯了王法的事,你怕什么。

这话一说,一屋子的女眷都松了一口气。

只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却一白。

别人没干过没王法的事,可她干过。

闻天方这边将男人都锁拿了,才站在外面对贾母道:老太太休要慌张,一会子自有衙门的粗使婆子进来,带你们去城东。

平儿隔着窗户缝一瞧,才道:是靖海伯。

林家的大姑爷。

叫婆子来拿人,是给了咱们的体面。

王熙凤道:没听见吗。

是叫咱们去城东的牢房。

东城的指挥使是咱们的二姑爷,放心,老太太,林家的姑爷肯照应,又是在二姑爷的地盘上。

至少吃不了大亏。

闻天方没说的是,这安排仅限于女眷。

对贾家的男人,可就没那么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