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忙安抚道:瞧老太太这话说的。
事情都过去多少年了,当事人也都作古了。
恩恩怨怨的谁还说的清呢。
叫我说啊,姑奶奶为了子嗣可没少操心,知道俩姨娘有了,只有欢喜的,哪里就能容不下。
真要容不下,何苦叫姑老爷纳新人进来呢。
史氏点点头:可不就是这个话么。
就怕两个孩子被人误导,移了性情。
如今少不得我这老婆子,多操点心。
鸳鸯笑着应是,然后静静的研磨。
老太太带上花镜,慢慢的给林如海回了一封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信。
叫了稳妥的人,亲自跑扬州一趟,送过去。
刚安置好这边,外面就传来笑闹声,史氏笑道:一准是这些猴儿又跑来闹我了。
话音刚落,就传来丫头的禀报声:各位姑娘及宝二爷给老太太请安了。
门帘撩起,三春以及黛玉宝钗湘云连同贾宝玉一起,鱼贯而入。
史氏拉了黛玉搂进自己怀里:今儿来的巧,我正有好事要告诉你,偏巧你就过来了。
今儿饭用的香不香,午睡可睡的安稳。
黛玉心里一喜,心知只怕是父亲来了信。
这时候脸上也带了笑模样,原本有些苍白的脸色,也因为这些喜气,沾染了红晕。
她抿嘴一笑:今儿倒是睡了一刻钟。
午饭用酸笋鸡皮汤泡了饭,用了半碗,觉得还算受用。
史氏点点头:喜欢什么,只管吩咐厨子。
不拘是什么,就是龙肝凤脑的,也叫你凤姐姐给你寻来。
哟!门外传来一声三转的应和声,我的老太太哟,您这是又替我应承什么呢。
好人全叫老太太做了,劳累全叫我担了。
您这疼外孙女,也别将孙媳妇这般的使唤啊。
接着,门外就走进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满身的富贵之气,恍若神仙妃子。
正是琏二奶奶王熙凤。
这猴儿,一准是躲在窗户底下偷听呢。
要不然不能来的这般巧。
史氏指着王熙凤就笑道:瞧瞧,早不出声晚不出声,这时候一听要龙肝凤脑,她就出来了。
如今这般,可不是叫我这老太太打了嘴。
一屋子的人就都笑了起来。
王熙凤看了黛玉一眼,道:我恍惚听着,是谁家有喜事来着……说到这里,就自己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这话一说,可不正应了老太太的话,听窗户根来着。
话音一落,众人又跟着笑。
贾母见黛玉的眼神水润,就知道这孩子心里焦急。
她笑道:你总是羡慕别人家有兄弟姐妹,如今,你也有了。
你父亲将你的长姐和长兄都找了回来,如今都已经到家里。
这可不是大喜事。
屋里顿时就静了下来。
这是不是喜信,还真不好说。
几人彼此隐晦的对了一下眼神。
黛玉则是心里一怔,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己有兄姐的事。
母亲从来没提过,父亲也没有说过。
难不成有什么隐情。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笑道:还有这等好事。
老太太既然开口说是好事,那就是一定得是好事。
这事老太太能说出来,心里就有谋划。
她接着话头恭喜黛玉:整日里说自己是没人疼的,如今好了,有那嫡嫡亲的姐姐哥哥,咱们这些个两杆子之外的哥哥姐姐可得排在后头喽。
黛玉谢了她的恭喜,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倒不好深问。
史氏解释道:说起这事,就不得不警醒些。
这高门大户,最怕的就是下头的人作妖。
众人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些曲折的故事,不由的都静下来,听老太太解说。
史氏叹了一口气,对黛玉道:你母亲自嫁到林家,多年没有喜信。
林家数代单传,你母亲怎能不心急。
这才做主,给你父亲纳了两房妾室。
指望着她们能诞下一儿半女,叫林家的香火传承下去。
这俩姨娘也争气,不久就有了身孕。
可这伺候的下人起了坏心,在两个姨娘耳朵边上,总是念叨你母亲要害她们性命。
这可不是糊涂话。
你母亲若真是如此,何必大费周章的给你父亲纳妾。
那俩姨娘出身不高,顿时就唬了一跳。
便自请离府了。
你父亲母亲都是宽和的人,过日子就讲究个你情我愿不是。
人家要走,横竖不能拦着。
每人给了几百两银子,放她们出去过活了。
那时,你父母真不知两人都怀了身孕,若不然怎会让她们带着子嗣离开。
后来,你父亲的奶嬷嬷,觉得这事蹊跷。
本来是想要查证的,可那时,两个姨娘早不知去向,也就把这事搁下了。
没有证据,也不敢回禀你父亲母亲。
后来有了你,又有了你弟弟,那嬷嬷便想不起这茬事了。
谁知你弟弟寿短,你母亲命薄,都去了。
留下你一个。
那嬷嬷才想起这一茬事,便告知了你父亲。
索性吉人自有天相!许是你母亲期盼子嗣心诚,俩孩子虽然吃了些苦头,但到底康健的活着。
如今被你父亲找了回来,正是一家子骨肉得以团圆。
可不是喜信。
你母亲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
史氏一番感慨,直听得黛玉落下了不少泪。
贾宝玉顿足道:那林家的大表妹,好好的千金小姐,沦落在外,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楚。
老祖宗慈悲,快些打发人将妹妹接家来。
大家一处,岂不是好。
说完看着黛玉道:林妹妹只羡慕别人家的姐姐妹妹,如今有了自己的姐姐,以后有了心事,也有人排解。
呸!黛玉啐了他一口,我能有什么心事要排解。
王熙凤眼里闪过一丝了然,什么下人弄鬼,明明就是姑奶奶闹得鬼。
只是没处理干净,人家巴巴的冒出来了。
薛宝钗眼睑一垂,嘴角一抿,就是不知道这林家的大姑娘是不是也同林妹妹一样好糊弄。
史湘云看着贾宝玉冷笑一声:别人有了姐姐妹妹的,二哥哥跟着忙什么。
没道理人家家里的姑娘小姐,都得来陪着你玩笑不成。
贾宝玉这才惊觉,如今就只有湘云是个可怜的。
比之林妹妹更可怜,马上凑过去,一顿好哄。
黛玉哼了一声,这次倒没有说什么刻薄的话出来。
她的心神完全被这冒出来的长姐和长兄占据了。
直到回到自己屋里,心里还想着刚才老太太的话。
如今,父亲已经把姐姐和哥哥接回家了。
林家有了男丁,父亲自是后继有人,林家的香火也有了传承。
有了姐姐,自己在家也有人作伴了。
她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就是急切的想回家。
有自己的家,谁耐烦待在别人家里呢。
就是不知道这哥哥姐姐是个什么性情,好不好相处。
一时感念兄姐长大的艰难,一时又忧心父亲不再看中自己一人。
一时又担心姐姐刻薄,兄长跋扈。
躺在那里只是睡不着。
紫鹃已经听说了林家的事,她心里自有她的一番斟酌。
低声道:这与姑娘来说,自是欢喜的事。
但姑娘横竖得多为自己想想。
在咱们府里,不拘如何,不说是各位姑娘,奶奶们,就是宝二爷,那也都是和和气气的,何曾见谁红过脸。
大家自小一处长大,这份情分,又是不能比的。
再加上各自的性情又都是相熟的,日子自是好过一些。
她坐在黛玉的床边,低声道:自打老太太把我给姑娘,我心里自是只有姑娘一个人。
也盼着姑娘长长久久的在咱们家待着。
往下的话,姑娘只念着我这几年,待姑娘的一片心,好歹听完了它。
是打是骂,全由着姑娘。
紫鹃说完,不见黛玉说话,就知道这是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她继续道:这大姑娘和大爷,到底是在外面长大的。
人品性情,我也不敢随意猜度。
不过常在市井走,多少也见识过那小家小户出来的人。
姑娘想想大太太便知道。
大太太那样的身家,在咱们家里还这样的尴尬。
那大姑娘大少爷如同孤儿一般的长大,只需想想,这里面就有了诸多的不妥之处。
姑娘一心惦记着,原也不算错。
骨血亲情,再所难免。
可要是如此一处生活,不说姑娘习惯不习惯,相处不相处的来,就是与姑娘的名声上,只怕有些妨碍。
紫鹃叹了一口气,姑娘在咱们府里,有老太太疼着,姐妹们陪着。
不比跟不知道根底的人处着舒服自在吗。
您也别把这份想家的心思摆在脸上,就怕老太太看见了,又该伤心了。
到底是老太太的一片心。
紫鹃倒不觉得她心里藏了奸,这嫡出的子女跟庶出的,哪里就能贴心贴肺的好呢。
只看府里的环三爷跟宝二爷就知道了。
人同此理,可不能叫自家这有几分痴性子的姑娘吃了亏。
紫鹃看着黛玉的背影,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跟着这样的主子,真是操不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