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703章 庶子高门(87)三合一

第703章 庶子高门(87)三合一

2025-04-03 17:30:39

四爷眼里带着笑意,轻轻的揽着林雨桐的腰,这一揽在怀里,就发觉这瘦的可比看上去的多的多。

林雨桐也知道在外面,干赶紧啃了一口就松开了,但却又整个身子挂在四爷身上不下来。

怎么瘦了这么多?四爷也不推她,一边看着战场上的情形,一变将手搭在林雨桐的腰上捏了捏,皱眉问道。

林雨桐靠在四爷的怀里,仿佛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蔓延了上来: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快累死我了。

怎么会不知道?暗卫的消息还是能时不时的送到他手里的。

而京城的事情,他即便不知道十成,也是知道八成的。

见她眼底青黑,脸上带着倦怠。

刚才在战场上那一股子一往无前的劲头,好似在这一刻全都泄了。

四爷伸手,将她头上的头发好好的理了理,困了就睡会儿。

如今……大局已定,出不了差错的,我看着呢。

林雨桐轻轻的点点头,不是打仗累,是这所有的事情都要操心,心里觉得累。

说着,声音就含混了下来,还真就靠在四爷怀里一闭眼就睡着了。

文采在一边的树林里,靠在大树的背后,远远的看着骑在马上的一对男女。

心里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

他一直觉得林雨桐是个厉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是不会依附男子的。

可谁知道今儿他所看到了,将他心里那点自以为是的认识全都打破了。

他看到就是一个女子,一个跟丈夫重逢的普通的女子。

那种从内心所散发出来的信任、依赖、欢喜根本就不是伪装能伪装出来的。

他心里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慌乱了起来。

强迫着自己不去看向那边,赶紧转移了注意力,朝战场看去。

他摸了摸怀里的银票,在战场上寻找那位北辽二皇子的身影。

呼延图卓被林雨桐伤了肩膀,长枪几乎将他整个人定在当地。

跟随他的亲卫将他围在中间,有人呼喊着要冲出重围。

可到处都是喊杀之声,哪里能轻易冲出去。

即便冲出去,他们在大周腹地,想逃出升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难道自己就要命丧此地?难道自己带着的兄弟就要跟着自己全军覆没。

这一刻,才觉得心里对北辽也不是无所谓的!这一刻,看这一个个死在他身前的护卫,才发觉即便自己身上有一半汉人的血统,即便从小到大都被排斥。

但是不能否认,自己从骨子里还是一个辽人!不敢阿娘怎么怀念故土,这里都不是自己的家乡!他顺着缝隙看过去,心里的恨意一点点蔓延。

自己这是着了这对夫妻的道了。

他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心里有了一种执念,不能都死在这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就跟肆虐在北辽的黑风团一样,他们掠劫汉奴,壮大自己。

而自己这些北辽的部将只要还活着,总有重返故土的一天。

降!我降!他嘶声力竭的用汉话喊了一声,又用母语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串。

姜中听见了,但手里的刀还是不停的挥舞着,收割着生命,半点也不曾停顿。

四爷远远的看着,眼睛微微的眯了眯。

这个时候哪里停得下来?这支人马一看就是新组建的,一旦杀红了眼,根本就做不到令行禁止。

侯三好半天才红着脸,牵着马过来,低声跟四爷解释道:这些人都只知道用人头能领军功,其他的根本就顾不上。

所以,他们眼里,那不是人命,而是向上攀爬的阶梯。

四爷点点头,北辽的将士因为呼延图卓要投降的话,心气早就泄了。

而这威虎军从上到下,却对对方的投降视而不见。

这里,已经不是战争,而是演变成一场屠杀!谁都阻止不了的屠杀。

四爷将侯三留下来:等结束了,你告诉他们的统领,善后做好之后,再到温家别院来说话。

他低头看了看林雨桐,决定还是带着她先走。

她想胜利,但是对眼下的情况,却未必就乐意见到。

侯三应了一声,看着驸马带着公主骑马离开,又见公主的马虽然没有人骑,但也照样不疾不徐的随着驸马和公主走了。

这场景配上那天边的落日,不知怎么的,他这粗汉子的心里,突然觉得眼前的场景竟是比那些书生画的画要美上千倍百倍。

林雨桐不知道自己睡的了多久,实在是肚子饿的受不了了,这才迷迷糊糊的有些醒来的意思。

紧跟着,她一下子就坐起身了,她记得四爷回来了。

这会子,她有些分不清楚梦境还是现实,睁着眼四下里看,只觉得眼前还是雾蒙蒙一片。

我在呢。

四爷伸手抚了抚她的脊背,我在呢。

别着急,缓一缓就好。

一看这样子就知道了,眼睛虽然睁着,但是明显是还没醒的征兆。

林雨桐心一下子就落在肚子里了。

又直直的往下一倒。

张嘴。

四爷端着碗,舀了一勺米汤送到她嘴边。

林雨桐嘴微微张开,温热的米汤顺着喉咙滑下,从里到外,叫人觉得舒服起来。

她这才睁开眼睛,坐起身来,伸手接过四爷手里的碗,一口气给喝了,我这是睡了多久了。

怎么好像饿的胃都疼了。

四爷将靠枕给她垫在身后,接过碗叫她靠着说完。

这才把碗放下,自己也踢了脚上的便鞋靠在她身边,也没睡多久,一天一夜。

林雨桐朝外面看去,果然,天色暗沉,炕桌上也点上了灯,这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她闭上眼睛,往四爷怀里一窝,外面怎么样了?应该是没有悬念的。

昨晚到今天白天,都在打扫战场。

如今只怕是还没有完。

等明天早上吧。

明天早上,温云山该带着人来复命了。

四爷说着,就叹了一声,五万人基本没留下俘虏,这个……你要有心里准备。

五万人啊!林雨桐的手有点颤抖,我知道!这战场想打扫干净,只怕……有点费事。

四爷一看她的神情,就马上转移话题,要不是想办法放着五万人进关,边关当时就有八万精兵压境。

可戍边军这两年……军饷只能领到一半,因为,实际的人数并没有报给朝廷的多。

说是十万人马,可是连六万都不足。

林雨桐就了然了。

只有一半军饷,自然只能养活一半的人。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朝廷供应不上,将领又能如何。

再加上兵器好些年都没有维修更换,军服军被这些最基本的物资都供应不上,战斗力可想而知。

四爷看向林雨桐,不用她问,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缓缓的道来,不到六万人,对阵对方八万精兵,戍边军没打就先泄气了。

又因为端王妃的指使,戍边军中有一部分端王的势力,起了哗变。

军心动摇。

虽然当时就被镇压了,但谁也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隐藏的更深的人。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军中将士根本就没有一战的决心。

靖安侯到了以后,这才将人心稳了下来。

可是还是那句话,积重难返!他也不能凭空变出军饷粮草来。

当时那样的境况,唯一能做的就是分兵。

我当时刚好收拢了破弩军,我之前就告诉过你,破弩军中当时是暗卫中退役的一部分人被老谨国公收揽过去,组建起来的。

这些年谨国公府除了供给,别的事情上根本就没插手。

他们自有他们的一套体系。

他们能在边境这么些年,而悄无声息,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当地的官府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壮大自身的办法,并不是从周边的汉家百姓那里募兵,而是直接去北辽境内,将在北辽的汉人奴隶抢回来。

这些人在北辽的日子过的艰难,如今被救,对破弩军也是死心塌地。

男人们平时操练不辍,又常去北辽境内抢人,既壮大了自己,又实战练兵。

女人孩子在边境也起了山寨,过自己的日子。

受伤的年老的男人戍守山寨,一则训练孩子,二则确保山寨的安全。

我收拢了破弩军,破弩军常常出没于北辽,对北辽的境况可谓十分了解。

北辽还没有确立太子,但几个皇子却各自都有自己的势力。

其中以大皇子和六皇子的势力最大。

而二皇子确实这些皇子中,最不起眼的。

他的母亲是一个汉女奴隶,因为生的貌美这才的幸于汗王,生下了子嗣。

一个身上有汉人血脉的皇子,在北辽是不受待见的。

他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的性格。

他热爱权力,但却未必对北辽以及他的族人有多少热爱。

因此,我选了他。

如此一个人,会将他的利益凌驾在真个家国的利益至上的。

果然,一听能除掉大皇子和六皇子的势力,他就动心了。

我对那大皇子和六皇子以驸马加宗室的身份,向他们借兵,要带他们入关。

他们也以为我是为了皇位,再加上二皇子在一边敲边鼓,这事根本就没费劲给定下来了。

林雨桐点点头,在他们看来,四爷确实有问鼎的条件,为了皇位,借兵这事并不出奇。

而他们能借着这个机会攻下皇城,自然是再好没有了。

两方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是四爷看到了他们想要什么,而他们也自以为看到了四爷想要的。

四爷一叹:大皇子没有进关,是六皇子带着自己的人马还有大皇子一部分的人马跟着二皇子进关的。

大皇子带着三万人守在边关外,只等着这边的消息,然后再动作。

岂不知,戍边军六万对阵三万,怎么着也能将其吞下大半。

而六皇子已经被杀了。

而跟你对阵的二皇子,如今已经被擒住了。

失血过多,军医在看着呢。

能不能活全看天意。

这一战,北辽损失惨重。

即便十年,他们也未必就恢复的了元气。

他说着,见林雨桐听的出神,就接着道:破弩军……对他们,你心里有什么章程没有?林雨桐其实觉得破弩军如今的这一套就挺好:能不能还将他们安置在边关,以后亲卫都从他们之人选择。

当然了,也不能叫他们没名没分,官位爵位赏赐,都不会少了他们。

我觉得,还是不要破坏他们的纯粹性的好。

四爷点点头,这倒是跟自己不谋而合。

看来还是长进了。

将这些人留在进城,迟早会被乱花迷了眼。

到那时,破弩军可就不再是破弩军了,行了,身上有劲了,就起来正经的吃饭。

那么点米汤,这会子早就不剩下什么了。

饭菜还都是汤粥馒头小咸菜,就这个最养胃。

将摆饭的人都下去了,林雨桐才边吃边将这段时间京城里发生的事情给四爷说了一遍:……事情千头万绪,这大战之后有功得赏,战死的将士还需要抚恤。

可户部未必就能调拨出银子来。

再加上储君未立,朝廷上上下下人心浮动,谁还有心思在办差。

一个个的都急着相互串联,都等着这个从龙之功呢。

宗室里存活下来的这些子弟,也都是什么样的心思都冒出来了。

我这才在威虎军成军的时候,一下子砍了十八个。

估计宗室里这些人对我也有了些怨气。

之前的救命之恩,只怕这次也抵消了七七八八。

宸贵妃想上位,如今看着,那真是千难万难。

可这新君册立,又实在是迫在眉睫。

要不……还是你来。

如此,可以说是阻力最小的。

四爷摇摇头:那却未必。

为何?林雨桐塞了七个象眼馒头,喝了一口乌鸡汤顺了顺,含混的为了四爷一句。

四爷将她面前的馒头包子蒸饺都给拿开了,再吃就该伤胃了。

嘴里却没闲着:玉玺如今在谁的手里?可光有玉玺是不成的。

林雨桐将嘴里的汤咽下去。

四爷问了林雨桐一句:之前宸贵妃帮着永康帝批阅奏折,满朝上下,谁看出那不是永康帝自己写的?林雨桐手里的勺子一下子掉到碗里去了。

没错!甘氏模仿永康帝的笔迹,一定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两人自小受一个老师教导,一处读书习字,对彼此都是极为了解的。

再加上这十多年来,甘氏的刻意模仿,即便不是十成相似,也有九分了。

再加上,这一年里,上下的奏折朱批上,八九成都是甘氏的亲笔。

反倒是永康帝这真迹占了极少数。

如今永康帝已死,那么这哪个笔迹是真的,哪个笔迹是假的,全都颠倒了。

甘氏这假的,如今回过头来看,也都成真迹了。

因为是也不知道甘氏一直代替永康帝在批折子。

永康帝的眼睛自打看不清楚以后,就没办法批折子了。

那么如今,甘氏就能变出许多的遗诏来。

只要她愿意!四爷看了一眼林雨桐:甘氏从毒害永康帝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布局了。

要不然这药效怎么偏偏会导致眼睛出问题呢。

她可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这伏线埋的不动声色,只看她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将传位的诏书给拿出来了。

林雨桐嘴角动了动:那么……她杀宗室,也就是为了不叫宗室出面干预,使她束手束脚?是啊!四爷又给林雨桐盛了一碗汤,阳谋阴谋,能成事的就是好谋。

如今,你这个做女儿的兵权在握,又大胜归来。

我想,她寻求的时机也要到了。

感情自己给人家做了嫁衣裳!怎么着,甘氏都没吃亏。

这军权在你的手里跟在她的手里,在她看来,对她的大事都没有太大影响。

当然了,能捏在自己手里,更方便一些。

但要真是在你的手里,也无所谓。

以你的心性,会因为权力的事情跟她顶着来吗?她知道你不会。

四爷说着,就笑道:所以啊,咱们还是暂时消停点吧。

你不会因为权力将她如何,但是她为了权力却又未必不会做点什么。

她既然已经想好了路子,就叫她按照她的路子走吧。

可四爷是肯吃亏的人吗?显然不是!林雨桐就白了四爷一眼,还能不明白他的心思。

女主登基,千难万难,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满。

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大碰撞,不用想都能知道。

而四爷的意思,就是坚决不做第一个出头的人。

如今这局面,四爷要自己上位也行。

但是宸贵妃对林雨桐会手下留情,对四爷可不会。

四爷虽然不惧她,但是她手里随时都能拿出先帝的留下来的‘遗旨’来。

只要用这所谓的遗旨治罪,谨国公府连带着四爷,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

支持四爷的总不会是全部,宗室的其他人指不定等着怎么落井下石呢。

再说了,四爷还要顾及林雨桐的感受。

不能因为这事,让这对本就有了些嫌隙的母女彻底给反目成仇了。

为了男人抛弃母亲的人,林雨桐又能有什么好名声。

而要是让林雨桐上位,接下来,就得面对全天下对女主的质疑。

甘氏会不会拿出遗旨支持林雨桐,这一点谁也说不准。

就算借着武力支持,勉强登基。

那么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内斗。

林雨桐想明白了这一点,就点点头:这倒也对!自己支持她也无所谓,但相应的,我希望她能让渡一部分权力给我。

国库空虚,连饷银和抚恤银都发不下来了。

我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四爷这才笑了:正是这个道理。

如果退一步能办的事情更多,那么退一步又何妨?是啊!很多人都不懂退一步的道理。

林雨桐的心一下子就敞亮起来了,单纯的为了权力而争权夺利是不能长久的。

这是一个误区。

两人边吃边说,好似这天下间没有什么事是他们夫妻在饭桌上谈不了的。

林雨桐每每的洗了一个热水澡,因为大腿内侧的伤,两人晚上只盖着被子乖乖的睡觉。

她以为睡了一天一夜,应该是睡不着的,谁知道一闭眼,就睡踏实了。

第二天一起床不见四爷,披着衣服去了外间,见黑玫坐在凳子上靠着墙打盹,就摇了摇她:去睡吧。

别在这里熬着了。

这些姑娘这次跟着她,也确实是累了,驸马呢?对着还在揉眼睛的黑玫,她又问了一句。

殿下。

黑玫好容易清醒了些,老帅跟几位将军都来了。

在前厅里呢。

驸马正在招待,说是等您醒了就叫您过去。

林雨桐手脚一下子就利索起来了,干净将事情处理妥当了,也好叫这些人都歇下。

这段时间,谁也不轻松。

简单的洗漱之后,她还是选了铠甲穿在身上,尽量淡化自己身上的女性元素。

到底没叫黑玫跟着,打发她是歇着,就自己一个人往前厅去。

结果刚出院子的门,就见到站在门口的文采。

你怎么不歇着?站在这里做什么?她见文采双眼通红,知道这也是熬着不少时间了。

你这次立了大功,有什么要求吗?文采抬起头,沉吟半晌才道:殿下,我还能跟着你吗?驸马回来了,自己还能跟在公主身边吗?那位驸马叫人一眼看不出深浅,但他就是没有看第二眼的勇气。

林雨桐愣了一下:你要跟在我身边?其实我可以安排你在军中……文采连忙道:在下还是希望跟在殿下身边。

林雨桐还真愣住了,但想了想,也未必不行。

以后的事务多了,自己确实是需要配备秘书的,你歇息一段时间,等缓过来以后,你可以在京城中走访一下。

这次春闱估计是悬了,滞留京城的读书人只怕是不少。

你仔细物色几个人来,我要组建自己的侍从室。

你找那些熟悉文书的人来,条件你自己把握。

年龄,相貌,资历都不是最要紧的。

只要人务实,只要变通,或是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你都可以带他来见我。

懂了吗?侍从室?这个称谓很陌生,但是大概是干什么的,从这名字上也看的出来。

应该是属于幕僚吧。

文采眼睛一眼,就欣然应诺:殿下,我懂了!林雨桐这才打发他去歇着:不着急,回头去府上支银子去。

文采赶紧将之前收取的呼延图卓的银票拿出来:这个……林雨桐只看了一眼,脚下没有停留:你留着吧。

是你应得的。

等她到前厅的时候,就听见温云山的声音:……如今这化人场都忙不过来。

本想着要不然深坑掩埋。

但是这又离京城太近。

不说京城,就是宛平县也不答应。

周围又都是百姓的庄户田地,大家都有些忌讳。

还是坟了吧。

四爷接话道:请一些高僧来,该超度的还是要超度的。

一方面安了咱们将士的心,一方面也安了附近百姓的心。

另外,即便是骨肉,也不要随意的抛洒,找个山头,立个碑。

也算是对亡灵有个交代了。

咱们不想杀人,但是他们这些手里拿着刀的,咱们的百姓就得跟着遭遇。

温云山应了一声是。

林雨桐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众人又是一通行礼,才彼此落座。

他看了一眼离四爷最近的小伙子,就笑了:是白起吗?白起起身,被林雨桐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是!属下白起见过殿下。

林雨桐就抬手叫他免礼,将士们如今可都安置好了?白起应了一声,借了御林军的地方……温云山忙道:白将军实在是太客气,如今只在咱们的营地外面安营扎寨,说什么都不进去。

实在是太见外。

这不是见外,这是他么跟御林军根本就不一样。

四爷接话道:无碍,他们留不了两人,稍作休整就该回去吧。

白起似乎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朝林雨桐拱手。

姜中盯着林雨桐看了半晌,又扭脸去看四爷,一时又蔫头耷脑的嘟囔什么。

林雨桐正要问,就见贵武急匆匆的进来,爷,殿下,宫里来人了。

林雨桐朝四爷看了一眼,四爷却没有任何表示。

这是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大家以为自己只会看他的脸色行事吧。

她心里有些无奈,先带人进来吧。

她本以为来的会是来福,却没想到是何嬷嬷亲自来了。

林雨桐赶紧站起来,嬷嬷怎么来了?随便打发人来不就是了。

娘也真是的,这么远的路,您是半夜出来的吧。

众人这才知道,这是宸贵妃身边的嬷嬷。

何嬷嬷对众人行礼,也没人真的敢受全礼。

四爷起身,带着几人去了花厅。

留下林雨桐和何嬷嬷在正厅里说话。

嬷嬷,您这次出来是?林雨桐叫何嬷嬷坐了,才出声问道。

何嬷嬷先是上下打量林雨桐:没伤着就好了。

这打了胜仗的消息一传回去,主子就打发我出门了。

幸好主子没事,要不然可怎么得了。

林雨桐笑了笑: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哪里有什么凶险?说着,就又看向何嬷嬷,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何嬷嬷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殿下!您跟我回去吧。

主子病了。

病了?林雨桐怎么想也没想到是她此次过来,是因为甘氏病了,如今怎么样?哪个太医看的?怎么说的?主子强撑着呢。

不敢叫人知道她病了。

何嬷嬷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这两天宗室这些人越发的过分了。

轮着跟主子耗着,逼着主子将玉玺交出来。

可这玉玺一旦交出去,万事可就不由己了。

昨晚上,听说宗室如今幸存的人,已经商量着要举荐新君了。

您赶紧回去吧。

要是知道这些人是这么一伙子狼心狗肺的东西,救他们做什么?林雨桐一听这话,却一下子对甘氏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心里有了疑问。

叫自己回去,不是因为她病了,而是宗室的行事越发没有顾忌了。

自己手握兵权,回去就是最好的震慑。

她叹了一声,就道:可是我斩杀了十八个宗室子弟,给母亲惹麻烦了?何嬷嬷轻哼了一声:那些人是该杀!跟姑娘有什么干系?如此……也好!林雨桐朝外面看了一眼,我留在御林军也没有什么大事了,本来也就打算今儿回京城的。

那嬷嬷稍等,咱们这就走吧。

何嬷嬷愣了一下,按主子交代的,好像那意思是说姑娘不好请,不一定乐意回京。

可现在看着完全不是啊!自己说回京,她这不就应下了吗?等两人从正厅出来,四爷不光是对几个将军交代完事情,叫他们送走了。

更是连马车都安排好了。

走吧!四爷伸手拉着林雨桐,腿上有伤,就暂时别骑马了。

何嬷嬷心道,看这样子,还真是早就打算回京城了。

看来主子是真的想多了。

林雨桐没有跟何嬷嬷一个马车,她跟四爷坐在一个马车里,苦笑道:何嬷嬷说是病了,我如今也不知道她这是真病还是假病。

她想起以前四爷揣度康熙,这病也是有讲究的。

说病了的时候八成真没事。

强调安康的时候,那才是真的可能有些不好了。

虚虚实实的,谁也看不明白。

我觉得我这段时间长进了,但是别人也一样在进步。

她如今是在示弱吧。

四爷拍了拍林雨桐的手,习惯了就好!她对你没坏心。

说着,就朝马车边的文采看过去。

林雨桐低声将自己的安排说了,……反正也是人尽其用。

这小子有几分机变。

四爷朝文采又看了一眼:你想设置侍从室,也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我见礼你设置两个侍从室,细分一下内外。

内外?林雨桐又几分不解,若是人不够用,可以分两个甚至三个科室,这分内外确实有些新鲜。

不新鲜。

四爷看了林雨桐一眼,女人家行事必然不是很方便,而坊间说什么的都会有。

你将侍从室分个内外,外侍从主要是男子,而内侍从却可以简拔女子。

林雨桐眼睛一亮,这可是一举双得,对于提高女子地位,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

就这么办!回头就找见石中玉,她是个不错的人选。

四爷的眼神闪了闪,嘴角一翘。

手搭在林雨桐的头上揉了揉,怎么还是这么好糊弄呢。

说什么都信!自己不过是看小白脸在她眼前晃悠碍眼罢了。

随便两句话这就打发了?闹得人很没成就感。

林雨桐真没多想,她这会子正琢磨着怎么要紧的事呢,这军权是不点都不能放。

我看下一步该调整的要赶紧的调整。

将西北,东南,西南各地的驻军守将都得招回来。

尤其是戍边军,我想叫姜中跟京师步军统领范文调过去。

四爷马上就明白她这么安排的意思了。

姜中算是心腹中的心腹,将此人安排到戍边军中,绝对不担心鞭长莫及而反水。

而范文此次算是投效了过来,在最关键的时候,雪中送炭了。

那这就得赏。

而这个人跟靖安侯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戍边军贸然换将,多少会叫靖安侯心里有想法,但是安排一个跟靖安侯关系特殊的人,靖安侯不仅不会有想法,只怕还会尽力帮扶和提携。

他心里赞了一声,政事即人事,将人事处理妥当了,那么万事就都妥当了。

他考校一般的又问道:你将范文调换了,应该是作为戍边军主帅,他这是升官了。

姜中辅佐范文,为副帅,这也算是升了两级。

可范文走了,你将京师步军统领衙门交给谁?冯源。

林雨桐马上说了一个名字,此人比姜中圆滑,放在京城中是合适的。

由副将升为主将,尤其是单独独立的衙门一把手,绝对算是高升。

此人的忠心不用考虑,出身御林军副将,身上本就贴着公主府的标签。

而他的性子在京城遍地是权贵的地方,相信能跟各方打好交道。

善!四爷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可这威虎军,你又打算怎么处置?林雨桐看了四爷一眼:靖安侯世子平国安。

如何?靖安侯此次有大功,但是毕竟年纪大了。

而此时提拔靖安侯世子,比给靖安侯升爵位只怕还要叫他满意。

再加上,靖安侯世子此次为林雨桐联络范文,在关键的时候助了林雨桐一臂之力。

而林雨桐又对他一家有救命之恩。

两家的关系说是铁打的也不为过。

他既是靖安侯的儿子通晓兵事,又是大长公主的儿子,这对成分复杂刚成立不久的威虎军是有震慑作用的。

不管威虎军中的一些人出身怎么特殊,还能比大长公主更尊贵?听了林雨桐的安排,四爷真笑了,他抚掌道:这次是真可以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