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敛财人生[综]》作者:林木儿 > 第721章 民国旧影(8)三合一

第721章 民国旧影(8)三合一

2025-04-03 17:30:40

听到陌生人来访,李琉璃就愣了愣,转脸去问管家:这个人是什么来历?这不是问她是什么职业,而是问她是什么出身。

这管家低声道:她的父亲在政府任职,跟老爷子有过数面之缘。

也就是说只见过面,但从没有过深入的交往。

这样的关系上门,就叫人觉得有些奇怪。

李琉璃眉头皱了皱,早不来晚不来,偏是自家要出国的节骨眼上来了,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又是自家那位在外面招惹的红颜知己。

她脸上的笑容微微的收了收,问道:这位徐记者多大年纪?林雨桐端着茶杯子的手一顿,马上就明白了李琉璃的心思。

她装作什么都听不懂的样子,只端着手里的杯子愣神。

管家心里咯噔一下,他之前还真没朝这方面想过。

于是用眼角看了一眼林雨桐,好似觉得有外人在,说这个有些不大方便。

但到底低声道:二十来岁的样子,很年轻。

至于性子,就更不要说了。

能出来做记者,做职业女性,就知道是个新潮的人物。

李琉璃脸上的神色就更淡了,只点点头:既然上门了,那就叫进来吧。

上门就是客嘛。

管家伸手擦了擦头上的汗,这才转身出去了。

林雨桐就起身告辞,人家家里来了客人拜访,自己在待下去就不合适了。

不管徐丽华为了谁来,自己只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于是就道:那我先回去。

走前还有段日子,还有机会见面。

李琉璃拉着林雨桐,本来还想跟你说说话的。

看来,只能另外找机会了。

那改天。

改天我过来,咱们俩慢慢说。

林雨桐随口就应了。

两人携手从正厅出来,正好跟徐丽华走了个面对面。

林大夫要走了吗?徐丽华笑语嫣嫣,我这次冒昧登门,其实有一半的原因就是想求陈太太给我引荐一下您,想跟您这么高明的大夫认识,我谋划了可不是一天了。

林雨桐好似愣了一下,才恍然道:哦……想起来了,你是那位记者小姐。

李琉璃挑眉,这样子倒也不像事小三找上门的样子。

不免疑惑的看向林雨桐:你们认识?林雨桐犹豫了一下,这才道:匆忙之前,见过一面。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徐小姐可是巾帼不让须眉,是敢于冒着战火上前线采访的阵地记者。

是吗?李琉璃不免重新打量起这位徐小姐,真是失敬了。

徐丽华连连摆手:过奖过奖了!跟林大夫的妙手仁心比起来,我这动动笔杆子的,实在算不上什么。

林雨桐笑了笑:咱们就别相互吹捧了。

说着,就对李琉璃摆手,你有贵客,我就不打扰了。

又对徐丽华点点头,那我先走一步。

林大夫!徐丽华伸手想拉住林雨桐的胳膊,原以为一拉一个准的,却没想到手都碰到人家的衣服了,却什么也没抓住,她愣了一下,胳膊还照样伸着挡住林雨桐的去路,林大夫,我刚才的话可不是客气话,我是真的想找陈太太给我们两人引荐引荐。

既然这么巧的碰上了,这也是咱们的缘分,还请千万赏脸,多留半个小时,如何?姿态放的这么低,又是在陈家当着主人的面,这个面子不给都不行了。

李琉璃却觉得这个徐丽华做事未免太强势了一些。

凭什么要来借陈家的面子。

做事也未免太不地道了。

三人三种心情,重新又返回客厅。

徐丽华明显感觉到李琉璃对自己的态度不如刚才,但这并不要紧。

陈家不过是一个桥梁,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固然是好,但若是没办法取得他家的好感,也无关紧要。

她先跟李琉璃客气说了此次她的第一个来意:听闻贵府要……出国。

我是有一些东西,想请您帮我捎过去。

我在美国的老师和朋友也不少,他们在美国还是有些身份和能量的。

还要劳烦陈太太了。

言下之意,虽然叫你们跑腿了,但是也是间接的给你介绍了人脉关系,并没有叫你们陈家吃亏。

李琉璃心里闪过一丝不屑,她在华夏,但是不等于对外面的事情不知道。

什么交情,什么人脉,在美国,有钱就有人脉,没钱谁认你是谁。

只是这都要走了,对方的父亲又是在政府部门任职,她觉得得罪人不划算,在这种时候被人在后面动了手脚怎么办。

再说了,许多依附陈家的下人这次走不了,还得在这里过活,她就更不会轻易得罪人了。

只是矜持的笑了笑:哦!原来是这一码事。

这不值什么,我们倒要谢谢徐记者。

徐丽华对李琉璃的反应十分满意,这才说起了第二件事。

她看向林雨桐,这第二件事,就是想认识林大夫。

之前匆匆一面,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找林大夫,偶然一个机会,才知道林大夫跟陈太太相交莫逆。

我这才厚着脸皮找了过来。

林雨桐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但此刻,她却完全可以肯定,这位徐丽华记者,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甚至是处心积虑的想要靠近自己。

什么叫陈家帮忙带东西,可以说都是借口。

为的就是找个光面堂皇的理由认识自己,接近自己。

那么,是不是说这个女记者跟蓝衫社的关系或许不是那么单纯。

林雨桐心里有数,脸色就变的郑重起来:这么着急找我?怎么?家里有病人?徐丽华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僵,这人怎么这么说话?李琉璃却心里释然,也不计较徐丽华刚才的态度了。

这家里有了病人,她要是急着攀关系,这也没什么,人之常情嘛。

林雨桐看徐丽华不言语,就对李琉璃低声解释道:急着找大夫的,都是病人家属。

只是没想到,还找到你这里来了……话来没说完,徐丽华就赶紧道:林大夫误会了,不是因为病人。

是……报社,报社想跟林大夫约稿,关于传染病的。

应该让广大民众多知道一些常识……这个理由找的……林雨桐愕然的看向徐丽华:就这事?还这么着急?说完就对李琉璃笑了,徐记者可真是敬业。

徐丽华不好意思的笑笑:主要是……上次听林大夫的言谈,似乎对我们报社有些误会。

所以,就怕冒然约稿,您会推辞。

好像这么解释是挺合理的。

华夏从古至今都是个人情社会,有规定不走,偏觉得人情更好说话。

林雨桐笑了笑,她没打算答应,更不可能跟他们产生牵扯不清的关系。

于是有些为难的道:有关疫病防治,我这里有书稿,已经打算找出版商出版了。

要是贵报真有刊登的意愿,可以从书中节选。

但却绝对不会给他们写稿子。

这玩意一旦扯上关系,那就说不清楚了。

徐丽华没想到得到这么一个答案,这还不如刚才就说是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病了呢。

如此才好多接触。

这也是见了鬼了,这个女人看起来和和气气,言语带笑的,可是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平易见人。

相反,她觉得这个女人实在是难缠的很,一点也不好打交道。

又说了两句,林雨桐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半个小时了。

我真得走了。

李琉璃还从没见过林雨桐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前的样子,这可真是一点也不给人留面子。

刚才人家说多留半个小时,也不过是一句客气话。

结果到了半个小时,她不光马上就走,还专门把时间点出来。

这就是明显在拒绝要跟这人深交了。

看懂了这个意思,她就跟着起身,我送你出去。

说着,对徐丽华点点头:徐记者稍坐,我去去就来。

两人走出大门,李琉璃四下看看,才问林雨桐:怎么这么不待见这位?林雨桐没法说这可能真是个身上带着特殊使命的特务。

只得笑道:因为人家长的比我美,气场不和。

看着就不顺眼,行不行?行!怎么不行?李琉璃笑了笑,这人说话,我也不舒服,太强势。

因为客厅里还有徐丽华等着,两人在门外没有多耽搁。

林雨桐上了陈家派出来的汽车,跟李琉璃摆摆手,车就启动了。

住在弄堂就这点不好,因为车进不去。

在街口就下车,一路慢悠悠的往里走。

碰到自家铺面对面的在茶坊做活的刘阿婆,她拦住林雨桐:……铺子换了人就糟蹋了,那老杨头的侄子根本不会做生意嘛。

你可得小心他付不起房租。

说的是现在租住自家铺子的那个小杨。

林雨桐朝铺子看了一眼,就见小杨靠在铺子外面,刚好是拐角处,盯着铺子的时候不多,但盯着自家大门方向的时候好似更多些。

此刻林雨桐看向他,而他却正扭脸朝巷子里面看,并没有发现林雨桐已经在不远处了,还跟一个人正在讨论他。

见刘阿婆对小杨指指点点的,她就笑了笑,一个人有一个人做生意的办法,能赚来钱就行了。

刘阿婆撇撇嘴:也是,年轻人如今的道道都多。

林雨桐跟刘阿婆告辞,这才朝自家走去,见小杨还是没转身,她倒是笑着走过去了,小杨!小杨吓了一跳,转过来见是林雨桐,脸上的神情微微有些不自在。

房东太太。

小杨有些干涩的叫了一声。

林雨桐装作什么都没看出来,反而热情的道:是不是看上哪个姑娘了,瞧这眼巴巴的样子。

光是眼馋也是没用的,还得好好做生意,能养家糊口了,好姑娘排着队等你挑呢。

小杨憨憨的笑笑,然后挠挠头,好似刚才真是偷看人家姑娘了一样。

两人正说话呢,从拐角的另一边闪出一个人来,不自在的咳嗽了一声。

这人林雨桐认识,就租住在自家对门。

这是个女人,人都叫她春姐。

二十来岁的样子,租住在对门二楼的房间,那房间跟林雨桐和四爷的房间窗户是相互对着的。

这位每天晚上回来都在二三点钟,她的灯一亮,林雨桐自然就能知道。

春姐好像是舞女,因为是晚上上班,所以碰见的不多。

搬来这么长时间,也碰到过几回,却从来没有这么直接面对面过。

尹太太出门了?春姐嘴里问着话,眼睛却看向小杨。

林雨桐嘴上应着,眼睛却观察着两人的反应。

看春姐这样子,显然是听到了自己跟小杨的谈话,误会了小杨,以为小杨默默关注的人是她。

林雨桐心里一笑,就朝春姐看去,见还不怎么热的天,她却只穿着一件短袖的浅紫色的旗袍,露出白莹莹的有些丰腴的胳膊。

旗袍的开叉在膝盖的上方,脚上是一双白色的浅口皮鞋。

看着极为摩登,其实细看,就知道经济条件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旗袍上有折痕,而且穿在她身上并不怎么合身,要是没猜错,这该是在旧衣服摊子或是当铺淘换来的。

脚上的皮鞋,鞋面上有些掉皮,而鞋跟那位置很容易能看出来,已经叫修鞋匠修了很多次了。

最后就是丝袜,如今这丝袜只有少数人穿的起堪称是奢侈品的进口丝袜。

进口的丝袜很薄,叫玻璃丝袜。

林雨桐没自己买过,也不知道具体的价格。

但国产的,她在百货公司看见过。

许多女人都在买,一双几毛钱不等。

具体价钱得看是袜子的长短,长袜得五六毛一双,短袜一毛多,还有一种是到小腿的中袜,两三毛的样子。

旗袍开叉低,就不需要贵的长袜,中袜短袜就能应付。

而长袜也跟后世的袜子有区别。

后世的弹性好,穿到身上基本是不会往下掉的。

但是如今这长袜,弹性是真不行。

因此,为了穿着方便,袜子做的是随着腿型的。

脚腕的地方细,然后逐渐变粗,过了小腿肚的位置又开始变细,从膝盖往上,到半大腿的位置,又逐渐变粗。

这样的袜子,弹性不好,穿着就更谈不上紧绷,为了防止滑下来影响美观,因此,这样的长丝袜是必须要配上吊袜带的。

别看国产的丝袜也就几毛钱,算不上多昂贵。

可即便是这样,这个价值大部分人都接受不起。

为什么呢?因为这东西算是消耗品。

如今这国产丝袜的质量实在是堪忧。

两双袜子换着穿,只能撑半个月。

一个月要是花两块钱来买袜子,算算这笔帐,有几个人舍得?于是,这丝袜就催生出一个产业,就是补袜。

丝袜破了,交给人家补一补,不大看得出来,一次也就花个一两分钱。

别看着一两分钱,有人就靠着这个手艺养家糊口呢。

这位春姐的丝袜上,就有好几个补过的痕迹。

因此,林雨桐判断这个女人是个经济相当拮据,但还是要维持体面生活的一类人。

心里有了这个判断,就有几分要看这个监视自家的小杨笑话的意思,于是跟春姐答话道:我还当小杨看谁呢?我就说嘛,这弄堂里,谁家的姑娘漂亮到叫小杨这么神魂颠倒,生意都不做了。

原来是春姐!这就难怪了。

你可别跟我说你来小杨这里是为了买东西的。

说什么啦!春姐俏脸一红,瞥了一眼小杨才对林雨桐道:尹太太不好开玩笑的。

我就是来买东西的……林雨桐摆摆手,又拍了拍小杨的肩膀,好像有些无奈的道:好吧!好吧!买东西就买东西。

那你们俩……她的手指左右点点,去忙吧。

我也该回家了。

小杨面色有些尴尬,朝林雨桐笑道:房东太太慢走。

春姐见林雨桐拐过弯了,这才拉小杨,你这个人,刚才伸着脑袋追着我看,如今我到你眼跟前了,你却又不看。

怎么?不好意思了?说着,就拉小杨,进去,咱们进去说话。

小杨挣扎着都没将胳膊从春姐的怀里拉出来。

放开!快放开!这样不好的。

春姐只拉着她往里面去:我要买肥皂,不去里面在外面怎么买……肥皂是吧。

小杨忙道:你松开我,我拿给你就是了。

不要钱……春姐手一松,就伸出手指点着小杨的胸口:坏东西!你们男人真是没一个好人。

你们想干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我可是不是随随便便的女人,想拿这点东西就哄人家跟你……这个不行啦。

小杨被他点的不停的往后退,浑身直冒鸡皮疙瘩,心道,你可真是想多了!但嘴上却应付道:知道!我知道!知道春姐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两人推推搡搡的就往店里面去了。

刘阿婆拿着抹布擦门口挂着的牌匾,看了这两人半天了。

见两人那样子,就狠狠的‘呸’了一声:都不是好东西!却说林雨桐回到家,见陈向东跟四爷正在书房里。

这可这是……自己跑去陈家,陈向东却又跑过来了。

她进去打了个招呼,早知道你在,我就跟琉璃姐一起过来了。

今晚别走了,留下来吃饭。

陈向东也不客气,好!正想找个人喝点,这心里最近是没着没落的。

四爷朝林雨桐点点头:去忙吧。

我跟陈兄说点事。

林雨桐就明白了,出来后就先打发憨崽:去买点牛肉羊肉,各色菜碰上什么买什么。

陈先生难得来吃顿饭,可别怠慢了。

送走憨崽,林雨桐就将大门给关起来了。

里面的四爷听见了,就从抽屉了拿出几个配方出来,推过去。

这是什么?陈向东疑惑的看向四爷,问道。

四爷点了点纸张:这是内子配置的护肤品的方子。

就是女人用的化妆品。

这个在国内,短期内是没办法生产的。

但是在国外,却又不一样。

你刚才还问我,说不知道过去之后该做什么,你觉得这个如何?陈向东一下子就想起自己老娘和老婆对自己说过的林雨桐送给她们的护肤品和化妆品的事了。

她们觉得实在是好,想办法叫人打听,别说沪上没有,就是香江都没有。

好几个洋人买办那里他也问了,都说没见过。

原来这是人家手工做的。

要是批量生产有手工制作出来的十分之一的效果,那这生意可就是大生意。

女人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

就是染布,那也是染花布染的最多。

这是一个道理!想到这里,陈向东心里就有些火热:这个自然是好的。

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只看一个雪花膏就知道这东西的价值。

他指着这个方子,有些爱不释手,你是想用方子入股?四爷点点头:用方子入股,其他的都不管,你看占多少股合适。

我说的是原始股。

不管将来怎么,这部分股份是不能动的。

这倒是叫陈向东有些为难,但想到这样的东西,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方子,他咬咬牙:四成。

你觉得合适吗?多了!四爷摆摆手: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

又是万事开头难,所以,只要两成!盈利……按时存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上。

只要两成!是不是太少了?陈向东有些沉吟:存在户头上,虽是不错,可是钱再多,国内不安全……这钱……四爷语气一顿,朝外看了一眼,在战争时期,这笔钱,我会打着华侨捐款的名义,援助……陈向东一下子就愣住了,胸口跟着起伏不定起来,好半天才道:四成!我四你六。

之所以我要四成不是两成,是……不是我想要的多,而是厂子等着回本才能扩大生产。

所以,我占四成。

六成归你!按照你说的,以捐款的名义……他抬头搓了一把脸,见四爷还要说话,就摆摆手,别说了!就这样吧!如此,我都已经是无地自容了!我也是中国人!不做点什么,良心上过不去。

你放心,这也就是一个说法,要是真挣钱了,留够厂里的流动资金和生产资金,我会去全打到这个账号上。

好!四爷点点头,等战争结束以后……别说放弃股份的话。

陈向东一下子就站起来,可别小看了人!要是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乐意!这是我的心意!不是因为你的方子!好!两成!四爷伸出手,跟陈向东握了握,两成,要始终作为原始股。

陈向东这才笑了:成交!两人又草拟了合同,等林雨桐叫两人吃饭的时候,这事算是已经定下来了。

陈向东今晚上喝的很尽兴,好似一下子放心了心里的包袱。

这个时候离开,心里就是觉得惭愧,甚至他都有些自我厌恶。

如今这件事,却叫他心里一下子敞亮了,甚至是浑身都充满干劲。

等送走陈向东,上了楼,林雨桐才问四爷:谈成了?四爷点点头:如今是能办多少事算多少事吧。

两人并不担心陈家毁约,因为方子能给他们,就能给别人。

为了不叫别人来跟他们竞争,他们不会去冒险的。

陈家离开沪上的时候,天已经热了起来。

四爷和林雨桐亲自去码头上送了。

陈家的老爷子拉着四爷的手不松开:老朽惭愧!他日归来,都无颜再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了。

四爷笑道:您不能这么想。

国跟家的道理是一样的,孩子们都希望家好,这留守在家里的是为了家,这漂泊在外的,也能为这个家奔忙。

说得好!说得好!老爷子当场眼泪就掉下来了,走的再远,心里放不下的都是家。

林雨桐跟李琉璃在另一边说话。

李琉璃眼泪停不下,以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林雨桐赶紧转移话题,看了一圈却问道:你们这是转道去香江,怎么不见那位上官跟着你们一起走。

李琉璃哼了一声,拿乔!不愿意!觉得一个人在香江人生地不熟的,没办法带着孩子生活。

要跟去美国,还要把她父母连同七大姑八大姨都带上。

我们家那位恼了,只把去香港的票给了她了。

也给她在银行开了户头,告诉她每月会给她足够的生活费。

但是她不依,今天没来,大概是真不打算来了。

这可真是能作!说着话,就该登船了。

挥手作别,再相见,估计得半个世纪吧。

保重!这是唯一能说的话了。

送走他们,林雨桐和四爷沿着街道慢慢的走了一段。

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几岁的报童拿着报纸,在手里挥舞着,到了两人跟前,将报纸往前一送:先生,买一份报纸吧。

这些孩子也不容易,当天的报纸卖不完,退还给报社的话,是会赔一些钱的。

林雨桐拿了一毛,只要了一份报纸,两人拿着溜达着往回走。

四爷边走边看报纸,不知道看到什么,就皱眉将报纸递给林雨桐。

林雨桐接过来,打眼一看,鲜明的几个字马上就眼入眼帘——攘外先要安内!庐山的军事会议上,姜正式的宣布了这一国策。

回到家里,就见憨崽坐卧不宁,想来报纸上的事情他已经看到了。

这样的国策一出来,如今他们在沪上活动,就意味着有更大的风险。

林雨桐拉着憨崽进了屋里,朝铺子的方向指了指,已经被人盯上了。

所以,天塌下来,你都不能失态!明白吗?明白!我明白!憨崽有些瓮声瓮气,就是有点为宋叔担心。

过了半个月,天越发的热起来,在屋里里待着,得拿着扇子扇风了。

林雨桐午睡起来,顺手从旁边将报纸拎起来扇了两下,一眼瞥见的却是报纸上写着姜为剿总司令。

这应该是第四次围剿开始了。

她将报纸扔下,嘴里骂了一声。

六十多万人马,要是全都开赴辽东该多好!TMD!正烦躁不安,听见楼下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然后是四爷的呵斥声:叫你买个东西,去了这半天。

你路上少东张西望,早就回来了。

至于赶的这么急切吗?林雨桐一听,马上就急着往楼下跑。

四爷不会这么训斥人,尤其是训斥憨崽。

他这么做,只能是替憨崽的行为做掩饰。

而憨崽急成这样,八成是出事了。

对不起!先生。

憨崽赶紧道,我不是有意的,是碰上一个倭国浪人……铺子里的小杨隐隐约约的听着,然后一一记下来。

行了!林雨桐接话,他这不是赶回来了。

说完又安抚憨崽,天太热了,人难免急躁了些。

你别往心里去。

不会!不会!憨崽说着,就看向铺子,然后给两人使眼色。

进了书房,他这才道:快走吧!这里不能住了!宋叔被抓了。

要是他扛不住,说了不该说的,那可就危险了。

宋凯文被抓了!两人对视一眼,还没有说话,就听见外面响起敲门声。

四爷道:一切先照常,别慌里慌张的。

既然被盯上了,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想走就走的了的。

去开门吧。

可是……憨崽抹了一把汗,还想说话,林雨桐直接打断了他,快去!是!憨崽深吸一口气,走了出去,在门边的水龙头边洗了一把脸,撩起褂子随便一抹,这才去开门。

却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洋装裙子的女人。

憨崽笑了笑:小姐找谁?我找林大夫。

这人打量了憨崽一眼,这才道。

林大夫?憨崽好似愣了一下,之后才恍然道,原来是找我家太太呀。

你稍等一下,我进去通报。

林雨桐听了憨崽的描述,心里就咯噔一下,转脸看向四爷:这个女人,可能就是徐丽华。

徐丽华是什么人?憨崽不由的问了一声。

林雨桐不瞒他:可能跟……她指了指铺子的方向,跟里面的人是一样的。

啊?憨崽的面色都变了。

四爷拍了拍憨崽:别慌。

去开门将人请进来吧。

憨崽揉揉脸,再去出去:小姐请进。

林雨桐站在院子里迎接,看见徐丽华就笑道:原来是徐记者。

真是有失远迎了。

到底是做记者的,嗅觉就是灵敏,连这样的犄角旮旯都能找到。

真是叫人不服不行。

徐丽华快走两步:林大夫,你这是骂我呢吧?岂敢?岂敢!林雨桐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里面说话。

四爷去了书房,将客厅给让出来。

客厅里的沙发是陈向东叫人送来了。

反正陈家宅子里的很多家具都用不上了。

这会子看上去也颇为气派。

喝茶还是喝咖啡?林雨桐指了指咖啡机,陈太太送的,我还没用过。

要不来一杯?徐丽华连连摆手:太热了,不折腾了。

林雨桐又马上叫憨崽,去小杨那里,买个西瓜回来,挑个熟透的。

十分热情的样子。

徐丽华的眼睛眯了眯,她是真那不准这位的立场。

说她姓共,看着也不像,别忙活了,林大夫!是这样的,我那边有个特殊的病人,想叫您去瞧瞧。

您看现在能不能去?病人?什么病?如今在哪里?林雨桐将手里的空杯子放下,急忙问了一声。

徐丽华笑了笑:这个病人特殊就特殊在他现在所在的地方……说着,就看着林雨桐的眼睛道,监狱!这个地方够特殊吧。

林雨桐心里一跳,宋凯文刚被捕,她就上门,还要叫自己去监狱出诊。

为的什么,几乎都不用猜测了。

她面上没有惶恐,只露出几分不解来:监狱?是狱警还是犯人?徐丽华收回视线,反问道:有区别吗?有!林雨桐直起身子,若是狱警,能劳动徐记者,那这应该是个当官的。

我这准备的药不光得对症,还得贵!只有贵,才配得上人家的身份。

但若是犯人,只要能治病的,怎么便宜怎么来。

只有价位公道,病人才能得到治疗。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徐丽华挑眉,又被噎了一下。

这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为什么总叫人觉得有几分讽刺呢。

你等等,我收拾了东西就跟你去。

林雨桐不用她回答,就转身就收拾医药箱了。

四爷从书房里出来,白衬衫将袖子卷到手肘上,黑色的西裤也显得笔挺,他手里拿着一顶帽子不停的扇着风,箱子给我,我给你背着。

说着,就看向徐丽华,徐记者,不介意我跟着吧。

内子去那样的地方,我实在是不放心。

当然!徐丽华多看了四爷几眼,当然可以跟着。

憨崽抱着西瓜进来,四爷接过来,将之前在书房写好的字条悄悄塞给他,然后才将西瓜上下掂了掂:这西瓜还行!你把它泡在桶里,多换几次水,我们晚上回来吃。

知道了,先生。

憨崽不动声色的捏好纸条,就将出去的路让开了。